也就是说, 他有生之年,或许能看到亩产八九百斤的稻子?
种一亩田地,就收获以前两亩地的稻子,想想都激动啊。
在万分期待下。
纪元走之前最后一茬稻子终于收割了。
无数人期盼着这个结果。
本地官吏也没有卖关子,以最快的速度统计出来。
一共一千一百亩田地。
一共产了五十一万一千五百三十一斤稻米。
也就是说,均产四百六十五斤左右。
亩产,在四百六十五斤?!
这个数字出来,纪元甚至还核查一遍。
在所有人瞩目下,粮食重新称重。
没有错。
确实是这个重量。
最厉害的一家,一亩地竟然有五百七十斤的产量。
五百七十斤。
用了七十五天。
纪元都被狠狠震撼。
原来他们做得都是对的。
一切的努力,一切的汗水,都是有结果的。
从最开始的一百多斤产量。
到如今四五百斤的产量。
翻了三四倍。
纪元深吸口气,眼眶竟然有些湿润。
他倒是想到很多人,上辈子的很多人。
自己做一个初级的培育都那样艰难,现代的农业科学家们,又是付出多少努力。
为的,就是让大家吃饱,让百姓们吃饱。
宁安州所有村寨听到这个消息后,竟然自发地上街庆祝,唱歌的,跳舞的,还有放鞭炮的,甚至在家门前扎彩带的。
几乎一夜之间,宁安州上下都装点起来。
二月下旬的时间,又是当地鲜花盛开的时节,各色鲜花被摆放出来,被扎成花环,送官府门口,送到官田里,还送给辛苦种田的那一百多户人家手中。
因为是在二月二十三完成的称重。
许多人自然自发把这日称之为丰收节,成为当地的一个节日。
滇州府各地官府闻风而动。
省会滇州城,副省会武新城,以及周围十几个,甚至几十个小国,都在请求良种。
因为这次的种植证明了占城稻的好处,证明了七九三号种子是多么的优秀。
不少人埋在稻子里喜极而泣。
以后,他们都能种这种稻子吧?
田地的收获会更多吧?
会的,都会的。
这是所有辛苦种田人应得的。
至少他们可以好好吃饭了。
在这样的雀跃中,纪元更加坚定他的想法。
田地是增产了,可怎么保证大家的田地,保证大家种的粮食留在自己手中,却比培育良种还要复杂。
化远四十三年,三月初一,纪元背着包裹,跟程家人,衙门的人告别。
他是清晨离开的,也不许任何人透露他什么时候走。
为的就是低调离开。
宁安州没有他,依旧能过得很好,他相信。
安大海那边早早告别,几个养殖户都舍不得他,徒弟们更是哭个不停。
但安大海同样没有说出去,也就最亲近的几个徒弟跟着,有两个徒弟甚至说,回头要去建孟府找他。
纪元回头又看了一眼,跟程亦珊招招手,程亦珊身边的程大人似乎也在看他,但很快又恢复往日的神情。
是时候离开了。
程教谕也朝他点头。
这一路回去可不简单,一定要好好照顾自己。
租来的马匹虽然没那样好,却也足够代替脚力了,加上宁安州到永临县的道路很好,不多时,已经看不到纪元的背影。
程家人看着纪元,已经是刘知州的刘同知此刻也是忍不住掩面。
黄同知则安慰身边人,小吏柴烽更是哭得不行,邬人豪也差不多,眼圈都是红的。
他们这辈子,还能看到纪元吗?
这个问题,谁也不知道答案。
程教谕心里叹气。
纪元不回京城是最好的,可他还是要回去。
若只为程家的事,他还能劝阻。
可他要回京,也不止为了程家。
希望他这次回京,还能顺利脱身出来。
纪元跟安大海一起往永临县方向走,安大海如今骑术也还可以,跟着不算吃力。
一直到永临县住了一晚,等到第二日继续出发。
再往永临县北面走,便是治南渡了,此地也是一个小县,听名字就知道,此地有一个渡口,也因此得名。
这里的渡口可不是江南中原大部分地方平静的渡口。
而是水流湍急,没点技术,都不能在这驾船。
所以上船的时候,也要乘船的客人们手疾眼快,否则晃晃悠悠,怎么都上不去。
纪元跟安大海好说,两个人都年轻,纪元个子又高,随便就跨过去了。
倒是身后几个人有些为难,一个胖胖的,看着就不怎么活动,另外大爷大娘年纪大。
纪元跟着搭把手,这才把三人弄到船上。
这船可容三四十人,船底放货物,船舱搭载乘客。
很多人已经等得不耐烦了,催促着船家赶紧走。
只听其中一位船夫道:“都坐稳了,尽量坐到船的两侧。”
说罢,跟岸边打了招呼,船只固定的绳子被解开。
众人只觉得原本就不稳当的船,变得更不稳了。
好在船只开起来就好了。
纪元看着这段水,如果不出意外的话,这水流往南顺着走,可以直通孟加拉湾,也就是直通大海。
再加上这里地势特殊,水流一会急一会缓,那是正常的。
但他到底没坐过几次船,要不是体质好,只怕要吐个七荤八素。
船上许多人都受不了,跑到船边去吐了。
特别是那个胖客人,他说话口音像是苏杭那边的,被纪元扶着坐回来,又漱漱口,感激道:“多谢你小伙子。”
胖客人原本想说,给你些赏钱。
可眼前的年轻人衣着虽然朴素,但气质不俗,他哪敢说这话。
闲聊之中才知道,胖客人是过来做买卖的,他身边原本带着仆从,可那些仆从们坐的是前面的船。
那船跑得很快,竟然把他给拉下了。
天知道,他只是在后面点了点盘缠,人就留下了啊。
这也只好坐后面的船只,可他这个船都险些没上来。
众人忍不住都笑。
他们这里的船是这样的。
“也幸好如今商贸做得好,否则一日一趟船,你就要等到明天才能走呢。”
“是啊,以前这里一天也就一趟船,宁安州的买卖做起来之后,现在至少一天五趟呢。”
“五趟?等到内里的天气好一些,一天十趟都有的。”
说着说着,话题便到了宁安州那边。
说到宁安州,提到的事情大家都不陌生。
特别是纪知州,人人都要说一句这是青天大老爷。
听得纪元很不自在,只好闭目养神。
不过人群里倒是有人偷偷在看纪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