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说他了,其实他身边跟着的,也想去玩啊。
比独国国王,还有官员,甚至渔民们,颇为无语的看着这一幕。
不就是海吗。
至于吗。
可他们的喜欢,还是让当地人忍不住笑了。
如果不是日子过不下去,谁愿意离开他们土生土长的家乡。
在十几万人大迁徙之间,他们还是觉得天齐国过来建设港口,似乎是更好的选择。
此事谈的顺利,其实也因为,天齐国的纪大人,不仅考虑到天齐国的利益,还考虑到本地人的情况。
对比离开家乡,那还是建设家乡更有意思。
焦航甚至眼睛一转,对身边人道:“派一些渔船在附近守着,如若有什么危险,可以及时捞起来。”
“这一看就是一群旱鸭子。”
焦航又看了一圈,见只有纪大人跟他的夫人还在旁边。
程学政是女子,确实不合适下水。
在海边玩了一整天,太子别提多高兴,他还想坐着渔船出去看看,被大家死命阻拦。
倒是在纪元的建议下,坐了比较安全的渔船,在附近转了转。
当然,周围有着许多船只保护,很是安全。
纪元跟程亦珊也去了。
程亦珊扶着船只的桅杆,眼神亮晶晶的:“原本以为这船已经够大了,但飘到海上,才知道这船也不大。”
海洋辽阔无际。
在很多长的一段时间,他们都以为海洋就是边际线了。
其实并不是,海的另一边,也有着不同的世界。
在另一个时空,就在海洋时代吃了亏。
可不管哪个时空的人,对海洋的向往,都是一样的。
一整天的时间,太子一行人玩疯了,甚至连李指挥使都颇为激动。
比独国的人看着,也颇为自豪,他们习以为常的场景,竟然被天齐国的人这般喜欢。
更高兴的,那还是焦航。
因为傍晚刚吃过饭,纪大人还特意来找他了。
焦航还以为纪大人有什么吩咐,只听纪大人低声道:“这附近哪里的海滩能看到落日?”
啊?
就这个问题?
“人少一点的。”
焦航在这里生活也有十几年了,这些地方自然是知道。
“有一个小海湾,我叫它黄昏角。”焦航道,“黄昏很美,很少有人知道。”
就算当地人知道,也不会去的,毕竟哪里都是海啊。
纪元谢过。
焦航只见纪大人走到他夫人身边,低声说了什么。
哦,要带媳妇儿看海。
焦航无意。
你们这些没见过海的内陆人!
这次见识到海的漂亮了吧!
程亦珊喜欢海。
很喜欢。
不管是大海上的感觉,还是在沙滩边上。
可惜的是没能踩踩海浪。
看到海浪扑在脚边的时候,总觉得会很惬意。
不过没关系,现在她可以感受到了。
焦航说的地方,果然人迹罕至。
比独国的日头很长,黄昏时分,海风还有些暖,纪元扶着程亦珊坐下,给她脱了鞋袜,帮她把裤子绑起来。
“去踩海浪?”
程亦珊坐在海边的石头上,低头看单膝给她脱鞋袜的纪元,忍不住亲了亲他脸颊。
她喜欢海浪,但更喜欢现在的纪元。
两人赤着脚在沙滩上行走,感受着自由的海浪一波波的涌上岸,海浪冰冰冷冷的,让人心里似乎都平静下来。
海岸边的黄昏似乎格外的长,又格外的短。
在这片无人的海滩上,两个人直到夜晚才回去。
接连几天里。
天齐国海港的事谈的非常顺畅。
有天齐国太子在这,只要他点头,很多事都可以立刻做决定。
等他们回天齐国,两边的道路就可以修建。
修好之后,就要开始修码头港口。
这是一项巨大的工程,就算加快进度,也至少要两三年时间。
到时候会派有经验的官员过来。
纪元还跟太子道:“此海港均出自您之手,一定要办的尽善尽美才是。”
太子听此,立刻点头。
没错。
他肯定要事情办的快速且漂亮。
小世子陈均在一边都要酸死了。
谁不想有纪元这样的属下?
有纪元在,以后也没人敢说太子一个不好吧。
十二月二十,他们一行人启程回滇州府。
主要这比独国也没什么玩的,天天看海吃海鲜,很是无趣。
最有意思的出海,谁也不让太子去,就连近海也不让去,太子便起了回去的心思。
不止是回滇州府。
是回京城。
太子准备回京城了。
他现在手握政绩,看谁还敢再说他。
文治武治,哪个不是最厉害的。
灭河辉国,分景国,替皇爷爷报仇,长了天齐国气势。
多出一个南齐府,又多了一个这么好的天然海港,实在是大大的政绩。
太子迫不及待要回去了。
回去的速度显然快了很多。
董家带来的货物留在比独国,一行人走的极快。
现在走快点,说不定还能在宁安州过年。
不过纪元跟程亦珊意识到,他们分别的时间,似乎要提前了。
原本以为,说不定能到明年的六月再走。
但现在港口谈的顺利,太子又归心似箭。
再加上南齐府还有不少事情等着纪元处理。
两人分别的时间,似乎比想象中要快。
好在两人都不是为此纠结的人。
他们都有很多事情等着做。
终于到了滇州府,太子不准备在宁安州待下去,而是要回绥许城。
他来宁安州,本就是因为纪元的婚礼,再加上顺道去看看海港,现在就要回去了。
太子倒是考虑到纪元刚刚成亲,所以道:“纪大人,你暂时不回绥许城也行,南齐府那边让刘知州过去吧,你举荐这人很好。”
“等到三月班师回京,你却是要一起同行的。”
意思就是。
杂事不用管了,他会帮忙。
而且纪元举荐宁安州刘知州去南齐府做知府,太子也是同意了的。
可三月之前,要去绥许城,跟着他一起回京城。
说着,还笑着对程亦珊道:“放心,相信你们很快会再见的。”
太子觉得自己颇为贴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