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怀瑾你觉得呢?孟组长是个什么样的人?”
李怀瑾的回答比越霖还简短:“我赞同同春姐的看法。”
“才一上午,你们两个就都叛变了?叛徒!”
李怀瑾憋了憋,回:“你才……叛徒!”
燕同春无语:“好了好了,别吵了……”
两人不听,越霖噼里啪啦一通说,充分谴责他俩,李怀瑾口拙,不管他说什么,就一句话“你才……”
越霖被气得够呛,怒骂:“你个书呆子!”
音量过大,食堂里的人看了过来,连何教授他们也转过头来,越霖脸色涨红,恼羞成怒,拿起自己的饭盒,“腾”地站起来,不跟他们一起吃饭了!
燕同春都服了:“你们俩加在一块儿,有十岁吗?”
李怀瑾不语,低下头,继续吃饭。
吃完饭,去外边刷饭盒,燕同春和李怀瑾在相邻的水龙头,李怀瑾突然来了一句:“我六岁,他四岁。”
说完,抱着饭盒走了。
燕同春反应过来,哭笑不得,连这个都要争?行吧,越四岁和李六岁。
下午继续,孟秋道:“首先,我们来明确一下,我们研究的是什么。”
“笼统地来说,称之为‘火箭筒’,实际上根据原理,分为真正的火箭筒、无后坐力炮,或者两者结合。”
“火箭筒靠发射机,而无后坐力炮的动力主要是……”
“上午越同志提到的苏国的那一款非常有名的火箭筒,准确来说,属于无后坐力炮。那么无后坐力炮又是怎么实现无后坐力的呢……”
孟秋只是随口提了一句,便继续往下说,甚至都没有多看越霖一眼,越霖却感觉脸上火辣辣的,他紧抿嘴唇,偏偏孟秋解说得很详细,让他没有找到可以反驳的点。
孟秋拿起粉笔,边说边在黑板上写写画画,指着关键位置道:“两者的主要区别就在这里……”
燕同春看着黑板上她随手画下的结构图,眼神微亮,只从这两个结构图就能看出,孟组长对火箭筒及无后坐力炮绝对是了然于胸。
李怀瑾推了推眼镜,摊开笔记本,认真记录。
谢可等人顺着孟秋的思路走,不时提问两句,只有越霖格格不入,双手抱臂,一副“看你还能说什么”的表情。
孟秋说起了重点。
“……我们呢,这两种都要研究,火箭筒和无后坐力炮配合使用,前者灵活多变,后者重点打击,在战场上能够充分地覆盖打击面。”
“火箭筒不用重复利用,一次性的就行,重点是性价比高,用一个扔一个不心疼,所以材料上我们可以……弹药上可以……”
孟秋继续:“下面咱们继续说无后坐力炮,预计要实现,射程超过500米,威力,目前国外的几种重量级装甲车装甲大概在150毫米左右,咱们的目标就是要击穿至少150毫米的装甲车……”
“通常情况下,火箭筒的使用,以两人为一小组,一人负责弹药,一人负责炮,考虑到单兵负重能力,重量上最大不能超过这个数。”
孟秋在黑板上写下了一个数字。
前面她说火箭筒的时候,越霖没有说话,说到这里时,他皱眉在心里计算了一下,脱口而出:“不可能!”
“嗯?”
越霖道:“这个数据根本就不切实际!”
各项指标本来就是相悖的,照她的说法,各项都突出,怎么可能做到?
孟秋道:“越同志,不要着急嘛,先听我说完,有什么疑问咱们稍后再说。”
“我们先来看射程,在这里可以参考火箭的原理,在原先炮弹的基础上,增加一个火箭增程发动机,具体是这样的……”
“再说威力……”
“最后是重量,一是筒声结构,二是材料……”
孟秋越说,越霖的脸色越臭,她大致提了一下每个目标的方向,说完道:“现在有什么疑问可以提了。”
听在越霖的耳朵里,这话就是在点他,他道:“我有问题。”
孟秋示意他说,越霖就她刚才说的几个方向提出自己的疑问:“你说增加火箭增程发动机,那么……还有,关于材料……结构上按你说的是不是更加复杂了,另外还有……”
越霖甩出一二三四五个问题,他是就事论事,就是语气不太客气,屋里的人都听出了他话里的火药味。
燕同春在心里叹气,替他找补:“组长,越霖的意思是——”
越霖打断她的话:“我就是这个意思!搞研究本来就该集思广益,有什么说什么,还是说孟组长不允许有人反驳?”
谢可跟旁边的人小声嘀咕:“这小子什么意思?不服组长?”
庄向明微笑:“年轻人嘛,不知道天高地厚,经历过几次挨打后,就知道了。”
孟秋喝了口水,不慌不忙道:“关于越霖同志的几点问题,第一……第二……”
她依次解答,并据此延伸了几条。
“越霖同志,还有问题吗?”
“有。”越霖站了起来,“速度和风向对弹道的影响……”
“装备测距光学瞄准镜,测距、测速同时,有横风修正的功能。此外,还可配备红外夜视瞄准具和微光瞄准镜,以便在特殊环境下使用……”
“发射时稳定性……”
“这个我没说吗?我刚才提到的结构,其中一部分就是火箭尾翼设计……”
“精度问题……”
“关于这点,既然说到了,刚好我们来聊一聊目标锁定技术和计算装置……”说着说着,又扯远了,孟秋把话题扯回来,“……这部分内容太多,一时半会儿说不完,后续涉及到具体研究,咱们再详细说。”
“……”
一问一答,越霖摇摇欲坠,孟秋见他不说话了,问道:“还有疑问吗?”
“……没有。”越霖咬了咬牙,坐下了。
燕同春和李怀瑾对视一眼,这位孟组长确实不简单啊。
谢可冷哼一声,十分得意,仿佛回答问题的是他:“知不知道我们组长的外号是什么?百科全书!还想问倒我们组长?”
庄向明微笑:“哎呀年轻人嘛,成长的必经阶段。”有不服的,让他们组长打击打击就服了。
傍晚,湖边清风习习,新人们聚在湖中心的亭子里,向越霖三人打听最新情况。
燕同春如实道:“很厉害,我都怀疑这个项目有我们没我们没什么两样,她自己一个人就能完成。”
“这么厉害?”
“嗯!方方面面,成竹在胸。”
她大概明白齐老师安排她过去的苦心了,在孟组长的组中,确实能学到很多东西。
李怀瑾点头,表示赞同。
越霖没好气道:“你属鹦鹉的吧?就知道学舌!”
燕同春道:“你下午挑那么多刺,孟组长都一一给你解答了,你还没服气?”
越霖嘴硬:“谁挑刺了?我那是正常讨论!”
“是是是,讨论。那孟组长下午说的那些,你都听懂了?”
越霖顿了顿:“这有什么难的?”
燕同春瞥了他一眼,没拆穿他,拉着李怀瑾:“行吧,那我们俩来复习复习,有几处我还不太清楚。”
李怀瑾道:“好。”
越霖看着他们讨论,在旁边站了一会儿,说:“外面蚊子真多,我回宿舍了。”
回到宿舍,越霖将门关上,拿出自己记的笔记,偷偷摸摸研究。
“这一块,她白天是这么说的吗……”
总体的研讨会议结束,接下来就要进行具体研究了。孟秋按照各自擅长的分工,强调道:“有什么问题,随时来问我,明白?”
“明白!”
“好,那么就开始吧。”
谢可等老人毫无心理压力,遇到不会的就直接喊孟秋,孟秋一般会给他们指个方向,让他们继续。即便如此,他们的进展也快多了。
谢可第N次感叹:“还是跟组长一起研究爽啊!”
庄向明让他别嚎了:“过来算算这个。”
“来了。”谢可放下茶杯进去。
在他身后,燕同春也在喝水,她犹豫了一下,主动找上孟秋:“组长,我这里遇到了点问题。”
孟秋接过她手里的草稿纸,看了看:“这个吗?先这样,再这样……”
“哦……”燕同春恍然大悟,原来还可以这样。
她问完问题,李怀瑾也举起了手:“组长,我这部分也有个问题……”
孟秋走了过去。
越霖听着身后传来的讨论声,心中越发地烦躁。
中午吃饭,三人一起走,刚出办公楼,越霖停下了脚步,燕同春和李怀瑾看向他:“怎么了?”
越霖道:“你们先去吧,我回趟宿舍。”
燕同春看他一眼,李怀瑾没有多想,两人边走边聊,说着项目上的事,往食堂去。
越霖假意往宿舍的方向去,放满速度,等他俩走远,转身返回实验室。
他推开实验室的门,撸起袖子。
我就不信我做不出来!
食堂里,小伙伴们见只有燕同春和李怀瑾两人,朝他们身后看了看,疑惑道:“咦?越霖怎么没来?”
李怀瑾老实道:“他有事回宿舍了,让我们先过来。”
然而等他们饭吃完,越霖也没来。李怀瑾见燕同春又去拿了两个馒头,不解地问:“同春姐,你没吃饱?”
燕同春意味深长地说:“我是吃饱了,不过有人就没得吃了。”
李怀瑾摸摸脑袋,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