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秋道:“话可不是那么说的,他们学的是怎么科学地种田,怎么获得更多的产量,怎么培育出更加优秀的品种。说不定以后,咱们吃的就是他们培育出来的粮食呢!”
石嫂子笑了:“原来是这样啊!”
报考农业学校的那个就是她家孩子,小孟这么聪明的人都这么说,她肯定相信。
“哦对了!”田嫂子说了一件事,“牺牲的那位冯副营长你还记得吗?他媳妇闺女不是回老家了吗?去年他闺女也进了部队,当上了女兵!”
孟秋的脑海里浮现一个吃力地提着水桶的小身影:“冯招娣?”
“对,就是她!她现在不叫冯招娣,她改名字了,叫冯昭,‘日’字旁加个‘召唤’的‘召’!”
“冯昭。”孟秋念了一遍,笑道,“挺好的。”
昭,光明,明亮。
祝愿她往后的每一天都是光明、明亮的。
在家属院坐了坐,孟秋回了901所。回到这里,就跟回到她的老家一样,丝毫不拘束。
孟秋趴在办公室门口探头探脑,里头的沈教授重重地“哼”了一声:“还不进来?”
他板着脸道:“注意形象知不知道?好歹是个所长!”
孟秋坐过去道:“那是在外人面前,在您这儿,永远是您的学生。”
沈教授还想吓唬她两句,听了这话,没忍住,嘴角翘了翘。
孟秋继续道:“今年稍微清闲点,所里放假,我就赶忙回来了,过年必须得和老师你们一起过,我都想你们了。”
沈教授被哄得身心舒畅:“回来就回来吧,又不是不让你来。”
“不过,”沈教授突然想起一件事,“不许再挖自家人!”
孟秋心虚地摸了摸鼻子。
她在901所度过了一个愉快的春节,假期一过完,就赶紧溜。
“师兄,快点,快点!”
孟秋将顾师兄、林师兄推上车,“啪”地关上了车门。
“快走,快走!”
身后,901所,沈教授怒而拍桌,桌上飘起一张纸,纸上写着两行字——
“老师,要不您退休吧,去我那儿当个镇山太岁!”
“臭丫头!!”
第134章 充实(小修
春节过完,回来的第一件事就是开展新项目。
关于新项目,孟秋年前就有了想法,还是科林的那件事给她的启发。
孟秋还是挺怕死的,科林这次只是利用药物,如果下次换了另一个人,带着枪或者其他武器,出其不意,来那么一下,虽然她穿了防护衣,但也不能确保百分之百防护。
以防万一,孟秋觉得有必要研究另一样东西——安检工具。
八九十年代,因为环境的放开,人员流动频繁,再加上返回城中的大量的待业青年,治安很是混乱了一段时间。
她就记得,另一个时空在那段时间,曾经发生过不少事情,比如火车站爆炸、影院爆炸、劫持飞机,还有一些被煽动的暴乱事件。
安检可能没办法完全制止这些事件的发生,但它是一道安全防线,或许能够减少公共场所大型案件的发生。
另外,对某些特殊人群来说,如果能够研制出某种便于携带的工具,随身携带,或者放在工作的位置。
当不怀好意的人,携带管制刀具或是威胁武器靠近,工具发出警报声,既能起到一个提醒的作用,也能及时呼叫救援。
就能避免某些遗憾发生。
当然,研究安检工具也是一重掩护。
通过科林的事,就知道,M国大概率怀疑她和微波武器有关。仅凭怀疑,他们就能暗下杀手,如果让他们知道她还参与过更多的研究,特别是军工相关,只怕会不惜一切代价要她的命。
不是孟秋自恋,按照M国的尿性,干出这样的事,真不稀奇。
另一个时空,几十年后,华国的诸多研究人员还会遭遇各种“意外”。
安检工具这样的东西,技术并不复杂,也没什么杀伤力,作为她明面上的项目,刚刚好。
至于真正研究的东西,那就不能让外人知道了。
将新项目搭建好,孟秋带着大家开了个头,剩下的将任务布置下去,她则安排好时间,往返不算太远的空军基地研究所。
新一代的轰炸机已经定型,在获得“夜鹰”之前,暂时命名为“H-8”的轰炸机已经基本确定,一开始研究,就没有往隐形上面靠。
因此,“H-8”的研究中,虽然借鉴了“夜鹰”的部分技术,比如机体设计等,但这款轰炸机并不是隐形战机。
隐形战机是空军基地研究所的下一个项目,也是目前孟秋暗地里真正参与研究的项目。
叶总师道:“你上次带来的资料,我们结合‘夜鹰’认真研究过,虽然没有百分之百的把握,但天时地利人和,目前至少占了两个,怎么能不试试?大家一致认为要进行这个项目。”
孟秋一点儿都不惊讶,华国的科研人员们从来都不惧怕从零到一,哪怕手里什么资料都没有。
这次他们已经有了一个很好的基础。
感谢M国送的战机。
孟秋一过来,便直接去开会了。
他们肯定不能照搬M国的隐形战机,具体怎么设计,还要深入研究。
这场会议参与人数不多,只有孟秋、叶总师,以及空军基地研究所的几位教授。
几个人围着桌子,头脑风暴,从外形设计,到吸波材料,再到特殊部位的隐身处理。
“你们来看这张图,这是根据与‘夜鹰’交过手的同志的描述,画出的‘夜鹰’的图形。夜鹰’外形设计就很值得借鉴……”
“常规的布局是肯定不行的,或者将主翼的后掠角设计成可以根据飞行速度调整的布局……”
“不行不行,这种设计结构太复杂,整体重量也过大,不够灵活!”
“要么就不要水平尾翼……”
“材料上,要用到的吸波材料显然不止一种,小孟资料中提到的那几种,我们已经向材料研究所咨询过,其中……”
“驾驶舱的玻璃肯定是要特制……”
这场会一开就是一个星期,这还只是开始,接下来还要研究论证是否可行,再之后是方案设计、实验研制、设计定型。
这一切完成,才能进入试飞阶段。
总之,战机的研制时间一般都是以年为单位的。
空军基地研究所的同志们已经习惯了。
孟秋不太习惯。
上一次,以及上上次,她都是中途加入,还没感受到时间长,这次从头开始,听他们说四五年是常有的事,她惊呼:“这么久?”
“这还是一切顺利的情况呢!”
孟秋挠头,一架战机要研究四五年,那轰炸机、歼击机、运输机、侦察机,这么多种,能研究得完吗?
叶总师拍了拍孟秋的肩膀,笑眯眯道:“没关系,这不是还有你吗?”
孟秋:“!”
不要啊,每一种战机还要更新换代,感觉有生之年都研究不完!
培养人才刻不容缓!
年纪轻轻的孟秋同志对这点有了深深的体悟。
人才的培养需要时间,眼下,还是只能他们这帮“老将”先干。
一边忙着这头,一边还得顾着那头,好在她明智,把两位师兄薅了过来帮她干活。
话说其他的师兄师姐们有没有空?自己没空的话,他们的学生也行啊!
往返两地之余,孟秋挨个给师兄师姐们写了封求援信——
师兄/师姐,江湖救急啊!
919所的成员+1,+1,再+1。
由此可见,哭穷是很有必要的,求援也是很有必要的。
隐形战机的项目慢慢来,安检工具却先一步……不,先好几步出来了。
又是一年春节,车站已经有了春运的雏形。这几年,南边大力发展,不少人去南边打工,要过年了,当然要回家了。
火车站人山人海,再加上大包小包的行李,偌大的火车站,竟然都没有下脚之地。
检票的队伍更是从车站里排到了外面。
一个男人排在队伍后面,戴着帽子围巾,只露出一双眼睛,身上裹着大棉袄,双手揣在袖子里,和其他乘客似乎没什么两样。
只是偶尔,他微微抬眼,观察四周,眼睛在穿着制服的公安身上划过,又低下头,像是什么也没看。
今天的队伍格外得慢,龟速前进,天气冷,乘客们又归乡心切,抱怨声四起。
“怎么回事啊?今天怎么这么慢?”
“就是,前面人到底在干什么?”
“能不能快点呀?再过半个小时,我的车就要到了……”
“挤什么?前面不动,又不是我不动,你着急,我不着急啊?”
因为心情烦躁,有人还吵了起来。春节期间,特地安排过来维持秩序的公安上前劝阻。
“行了,行了,大过年的……”
“公安同志,前面到底怎么回事啊?以前检票感觉没这么慢啊?”
“对对对,去年就不这样,今年忒慢了!”
公安同志道:“这次不一样,检票口安排了新机器。”
“什么机器啊?检查用的?有什么好检查的啊?这不是耽误时间吗?这么多人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