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穿越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武周]问鼎_分节阅读_第72节
小说作者:千里江风   小说类别:穿越小说   内容大小:1.87 MB   上传时间:2024-08-27 20:19:07

  比起远在河北的清河崔氏,河东之地就在洛阳北面,还比他们距离陛下更近。

  反正陛下要的只是一支继续平衡关陇势力的力量,那么这股力量是由山东望族组成,还是由数量更多的山东士族组成,对他来说根本没有区别。

  骤然听闻这个消息,崔知温心中不由一紧。

  不错,崔元综讲的道理没错!

  现在时间不等人,他该尽快看看,此番随行的辎重里,有多少财货是能拿出来修建桥梁的!

  ——————

  武媚娘将手中的书页往后翻了一页。

  三日前,崔知温以门荫入仕,在千牛备身这个位置上起家,同时也将第一笔财物以敬仰前洛州刺史高义为名,捐赠到了修缮天津桥的地方。

  莫要小看千牛备身这个官职。这看似是个武官官职,却能立足天子御前,非贵族宗亲子弟不能担任。一旦资历足够予以外派,必定是个高官。

  就连唐高祖李渊都是先从这个位置做起的。

  要说崔知温此人的学问本事也不差,在天子将朝政时事问询于他的时候,他堪称一句对答如流,但若要武媚娘看来,比起学问,他还是出现的时机更妙一些。

  陛下是不可能只用许敬宗李义府等人在高位上的。他也还远没有到可以随便用人的地步。

  正因为如此,在听阿菟说起她打算用造桥一事“敲诈”洛阳大户后,武媚娘觉得——她的有一半想法是对的,那就是这件事不适合由一个小孩子继续提出了,但另外的半句却并不那么确切。

  因为在陛下心中,比起这等程度的募捐,借此拉拢另一批人会更符合他的意愿。

  事实证明,她没有猜错。

  崔知温的起点,就印证了她的判断。

  她刚想到这里,忽然听到殿中传来了一阵蹑手蹑脚的动静,让她手中翻书的动作一顿。

  按说来人的脚步声几不可闻,就连头上的环佩金饰都没发出响动,估计是自己提前拿掉了,并不是那么容易被发现的。但殿外随侍的宫人有片刻异动,让武媚娘先将注意力转了回来,便不难察觉这殿中的来客。

  能以这等待遇踏足她这里,还玩这种花招的……

  也没别人了。

  她的身上忽然就挂上了个人。

  连带着便是一声过于可爱的“阿娘”。

  武媚娘含笑回过头来,却对上了女儿有点郁闷的表情,好像是在说,她怎么一点都不诧异她会突然出现。

  “看来我潜入失败啦。”李清月鼓了鼓腮帮子。

  她原本还想看看,阿娘惊讶破功的表情会是什么样子呢。

  武媚娘纵容地瞧着她毫无一点公主形象地歪在了她身边,答道:“虽没有惊,也有喜啊。你怎么突然从城外回来了?”

  在以崔知温为代表的山东世家将钱给提供到位后,那位圆度和尚所说的没钱办事理由,反正是说不下去了。

  亲眼目睹这些人陆续捐钱,向陛下示好,他也不得不承认,这已变成了一项他再不能推诿的差事。

  修桥既重启了,李清月这个主事之人,自然也要去多露露面。

  可若要武媚娘说的话,也不知道阿菟是怎么想的,比起去那里当监工,确保建桥与法会都能顺利完成,她好像更乐意因此瞧见这些大和尚倒霉。

  亏得她早前能从众多佛教在中原的传播发展里,找出了水陆法会这个东西,用来做她发起这一连串行动的由头,现在正好看个热闹。

  “看多了和尚落水,也没那么有意思了。”李清月答道。

  反正知道他们还能倒霉上一两个月呢,也不急着非要在这几日间看乐子。

  给那位圆度法师一点面子,也正好免得他在羞恼之下跳水。

  “不过说到僧侣,昨日我又往西苑去拜访了一趟玄奘法师,问了他一个问题。”

  武媚娘:“你又童言无忌些什么了?”

  “不用这么直白吧……”李清月腹诽。

  她随即抬高了些音量答道,“我就是去问他,玄奘法师是更愿意看到八百人中站出六百多人,还是更愿意看到僧侣道人的言行都被法令限制一二。”

  若没有这样清晰的数据对比在前,玄奘法师可能还当真觉得,在有他这位大慈恩寺住持的带领下,门徒个个循规蹈矩。所以李治颁布的那条敕令,仿佛是在无端对他们做出针对。

  现如今距离那出“选择”已经过去一个月的时间了,个中情形如何不消多说。

  “他怎么说?”

  李清月道:“他说他会在翻译经文之余,寻求一个解决之法的。”

  “那也是难为他了。”武媚娘感慨,“他大约也能看出来的,陛下对于冗僧弊病,没那么高的容忍能力。”

  经由阿菟的这一测试,也将此事暴露得更明显了。

  她想了想,又补充了一句,“你先不必管这出了。佛教内部的整顿,就连陛下都还在逐步试探,你这次做到让他们安分修桥的地步就已足够,再多就要引火烧身了。”

  她隐约自陛下的态度中瞧出,李治何止是不想要僧侣可以独立于法令之外,也希望这些僧侣能按照官员百姓的规则向着天子行礼,可此举势必会在僧侣之中重新引发波澜。而背后盘根错节的势力,不是那么容易理清楚的。

  又倘若让他们将抗拒此事的理由,推诿到令他们修桥的小公主身上,那就更不是武媚娘愿意看到的事情了。

  但她发觉自己的这句提醒,好像有一点多余。

  因为李清月已从善如流地应了下来,甚至已将注意力转移到了她桌案上的那本书上。

  她将脑袋往前探了探,“阿娘在读——《永徽律》?”

  摆在边上的书还有一本,是《永徽律疏》,也就是后世所说的《唐律疏议》。

  她原本以为武媚娘在看的是尚书、春秋之类的书,可又转而想到,这些书以她在唐宫之中十数年的经历,或许早就已经在闲暇时间都翻阅过了,也说不准,在她早年间跟随父亲辗转各州的时候就已经看过了。

  对她现在这个位置来说,最合适去看的,好像还真是法律。

  哪怕是君王,也要善于将律法当做自己的武器,更何况是母亲这位皇后。

  “很奇怪吗?”武媚娘将一旁的书签取来插在了书中,以防因为和女儿的对话找不见方才的位置,这才答道:“长孙无忌此人于我从未有好脸色,我也瞧不起他权臣不像权臣,亲戚不像亲戚,但也不得不承认,在主持修编永徽律这件事上,他办事办得还算漂亮。”

  “永徽律传承自贞观律,又因方今时情做出了些修改,是合乎典范的。以我近来逐条查阅,他也并未在其中包藏私心,留下什么有利于他却不利于旁人的东西。”

  这一点上,还是要客观评价的。总不能因为他节制了陛下的权利,又因武媚娘上位、关陇势力遭到打压后长孙无忌无能迁怒,就真将此人完全当做个祸害。

  她随即便听女儿仰头答道,“我不是在奇怪这个,阿娘之前就说了,我在学习的时候您也要学,不就应验在这里嘛。我只是在想,以阿娘的本事,您都已看起这个了,若能参与到贡举之中,说不定还能拿个进士榜首呢。”

  武媚娘噗嗤一声笑了出来,“就你嘴甜是吧。考榜首哪里是这么容易的事情。还有,为什么是进士科?”

  都说三十老明经,五十少进士。唐代贡举之中,常见的贡举科目便是秀才、明经、明法、明算、明字和进士科这六项,其中最为常见作为官员起步点的,还是明经和进士两科。

  但这二者的含金量却大大不同。若能录进士科,起步的高度就比明经高出了不少。

  李清月含糊回道:“我就是觉得阿娘能行。”

  她总不能说,自己是因为那块洛水石碑的缘故,这两日里除了看笑话外,还见到了不少人。

  出自清河崔氏的崔元综崔知温两人姑且不论,她还见到了出身闻喜裴氏的裴炎。

  若论起这位的名头,可要比前面两位响亮得多。只因在历史上,他先协助破获了李贤藏匿兵甲谋反一事,又将李显意图让权于岳父的事情汇报给了母亲,导致了李显被废。

  可在母亲试图走上最后一步的时候,也同样是他极力反驳,希望母亲将权力还给李旦,最终以谋反之名被诛杀。

  往后的政局风云姑且不论,这位裴氏子弟现在还是在弘文馆中进学的学子,正打算借着陛下对关东世家露出亲近态度的时候去考科举呢。

  那以李清月看来,裴炎能行的话,阿娘也应该行嘛。

  或许明经系的三礼三传三史还得有记忆的本事,以母亲平日里的情况来看,未必能有这等准备的时间,不太能应付得过去那些口试大义题目,但进士科考的是时务策论,听起来就很符合她的能力。

  毕竟,能在李治和关陇势力的斗法中见缝插针上位,本就代表一种洞察时局的本事了。

  “你啊,”武媚娘摇了摇头,“科举能做进士榜首的,除却学问、见识过人之外,家世也同样重要啊。”

  做皇后都要家世,做官员若要升迁顺利,又怎么可能不要家世背景呢。

  她摸了摸女儿的脑袋,对她这个理想化的赞美是收下了,但实际一点的情况还是该说的。

  她还真是认真分析道:“永徽二年的状元颜康成乃是颜子第三十八世孙,他父亲也曾经做过陛下的通事舍人。永徽四年,走进士科及第之人仅有三人,其中年纪最小的那位王景之出自太原王氏。永徽五年、永徽六年各有一人以弱冠及第,前者出自太原王氏,后者出自闻喜裴氏。至于显庆元年那位十八岁便中进士的苏环,乃是雍州武功苏氏之人。”

  “你看,能中进士之人未必显贵,但能被点为进士头名的,却一定有其特殊之处。”

  所以就算她真为男子,也绝没有机会进士登科榜首。

  这就是方今的规矩。

  李清月也这才后知后觉地想到,唐初的科举虽然还没让主考官在其中影响力过大,也还没有那等考前行卷的规则,却是并没有糊名制度的。

  所以当科举试卷上交后,阅卷官必定能够看到,这答卷之人到底是何身份。

  世家傲慢垄断之处,正在于此了。

  而糊名制度的发起之人正是……

  她将目光投向了母亲,“那若是阿娘能主持此事,要如何才能让有真才实学的人能得到这个进士榜首名号呢?”

  武媚娘愣了一愣,没想到会从女儿口中问出这样的问题。

  就算她真能凭借着皇后身份向陛下举荐什么官员,也绝不会是在科举之中插手。

  可当女儿问出这话的时候,也不知为何,她下意识的反应并不是说此问不合常理,而是真在思考,若她为主考官的话,应当如何做,才不会出现上面这样的进士科录取结果呢?

  毕竟,她从不是一个甘于现状之人。

  “若我有朝一日掌此权柄……”

第47章

  这实在是一个很大胆的假设。

  大胆到, 但凡听到这句话的对象换一个人,她这位皇后都要被状告一句大逆不道。

  可一旦这个假设开了头,很多早已积压在心中的想法就陆续冒了出来。

  正因为她并非世家子弟出身, 甚至亲眼见过长安洛阳之外的各州是何种风貌,才让她知道,在科举这项看似公正的选拔之中, 出身寒门之人与世家门阀子弟到底有多大的差距。

  哪怕面前只是个孩子,但因她聪慧好学, 武媚娘的每一个字都说得很慎重。

  或许还因为,这本就是她心中的思考。

  “国子学、太学、四门学合计两千多人的名额中, 能给低级官员甚至百姓的, 充其量不过四五百个,还大多位处京兆之地。拿到名额的,一般出于姻亲缘故有门路可走。此外, 乡贡上考士人每州至多三人,也多有人剑走偏锋, 改换籍贯投牒。”

  “所以必须从严限制州郡辗转、掠人名额之事,否则贡举未开, 已有有识之人被断上进门路了。”

  李清月听得出来,当阿娘用有些犹豫的语调说出这番话后,她像是忽然推开了其中的一道门,也让后面那些一边思考一边缓缓说出的话变得顺利了起来。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534页  当前第72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72/534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武周]问鼎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