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叭。
李承乾歉然地看向杜荷:“回来我跟你说一说。”
杜荷委屈巴巴地嗯了一声:“你去吧。”
李承乾便跟着陈和走了,还让小厮去阎立本那里交代了一声,让他把礼物做好了就送到学堂给杜荷和苏琛。
他昨天刚去看过,已经做得差不多了,只需要最后调整打磨一下即可,今天应该可以做完,也算给杜荷一个安慰。
事实上杜荷和苏琛确实在下课前收到了礼物,并且非常喜欢。
李承乾随着陈和到了太极殿,就见里面热闹非常,显然已经过了刚开始严肃的部分,逐渐开始欢快起来了。
李渊已经不在上首坐着,端着酒杯和一位身材高大魁梧的年轻人说话,脸色薄红,微带醉意,一看就知道喝了不少酒。
李承乾迈进殿中,才发现李世民也在,刚抬手和他打了个招呼,就被李渊发现了,冲他招招手:“承乾,来阿翁这边。”
李承乾噔噔噔跑过去,捏着小鼻子说:“阿翁喝了好多酒啊!”
李渊哈哈一笑,把酒杯交给陈进:“不喝了。”
他对旁边的年轻人道:“这就是二郎的嫡长子承乾,你还没见过他吧?”
“侄儿走的时候承乾侄儿还没满五岁呢,所以不曾听过。不过侄儿征战在外,也常常听到承乾侄儿的名声,《长安日报》将士们都很喜欢,我们经常会找南下的商人买上一些,大家闲暇时一起读来,既是消遣,也可缓解思乡之情。”
年轻人打量李承乾:“今日一见,承乾侄儿果真聪明灵秀,比侄儿想得还要出众。”
李渊哈哈大笑,指着他对李承乾说:“这是你堂伯孝恭,他在家排行第二,你叫他二伯父即可。”
“二伯。”李承乾乖乖叫了声,眨巴着大眼睛看李孝恭,发现他和自家阿耶不是特别像。
李孝恭好黑哦!
李渊对李孝恭哼笑一声:“刚才看承道背书作诗,再让你瞧瞧承乾的本事。”
李承乾:“?”
李渊跟他解释:“你二伯说天下没几个人比他儿子聪明,你给他看一下什么叫倒背如流,让你二伯开开眼界。”
李承乾跃跃欲试:“真的很聪明吗?”
李孝恭:“……”
谁这么说了?谁这么说了?
不就是大家夸子孙的时候,他也夸了几句儿子吗?怎么传来传去就成没几个人比他儿子聪明了?
他真没这个意思,他儿子也没那么厉害。
……当然,聪明还是聪明的。
不过刚才他已经见识了李承道的聪慧,果然不负神童之名。实在不敢拿自己儿子跟他们比。
话又说回来,李承道背书已经很流利了,李渊显然也很得意,怎么又叫李承乾背书,还说什么倒背如流,难道李承乾背得比李承道还流利?
那得流利到什么程度,急口令吗?
“倒背如流”是李承乾刚满五岁时候的梗了,李孝恭他们在外面打仗,消息并不通畅,对京城这边的了解除了邸报就是《长安日报》,都不会提起这件事,所以他还真不知道倒背如流是怎么回事。
李靖和李世绩等将领也不知道,捧着酒杯竖着耳朵听。
李承乾背着小手,倒背了一篇《开蒙要训》。
一千四百余字一口气背完,李孝恭和他的小伙伴都沉默了。
其他人早有准备,一边再次震惊于李承乾倒背如流的本事,一边欣赏李孝恭他们目瞪口呆的样子,心里乐开了花,莫名还有点爽。
其中一人推推李孝恭,语气充满揶揄:“如何?”
李孝恭:“……”
李孝恭拱拱手,心悦诚服道:“承乾侄儿聪慧,非一般人能比的。”
李渊捋着胡须哈哈大笑:“这不算什么,哪天让你们看看他射箭的本事。”
“哦?”李孝恭诧异,“承乾侄儿射箭很厉害?”
李孝恭很难相信,才六岁的小萝卜头,小胳膊小腿的,射箭能有多好?
但想到李承乾倒背如流的本事,李孝恭犹豫了。
他竟然犹豫了!
虽然理智告诉自己不可能,但他的理智还说不可能倒背呢!这理智不要也罢。
想着李渊自己和李世民箭术都那么好,提起李承乾的箭书还能得意成这样,可见李承乾箭术不是一般的好,于是提议道:“改日我与承乾侄儿比一比。”
李渊:“……”
李渊无语地点点他:“你要点脸吧,跟一个小孩子比射箭,亏你怎么想的!”
李孝恭:“……”
既然话说到这里,李渊干脆叫人拿弓箭和靶子来,让李承乾当场表演一下箭术。
炫娃工具人李承乾展示了一下他的独家射箭方法,这回不止李孝恭众人,就连其他人也惊了。
在座大多是练过箭术的,谁见过这样找准头的啊?
有个官员脱口而出:“不知这是用了什么原理?”
众人不由侧目,好家伙,居然没看出来,原来偷偷在学物化生啊?
李靖眼睛一亮,和李孝恭嘀咕了几句,李渊眼尖看见了,当即点了李靖的名:“你和孝恭说什么呢?”
李靖看了李孝恭一眼,上前两步道:“下臣在想,这个法子是否能用到军中。”
神射手不是那么容易得的,既要有力气,又要有准头,没有十数年的练习不能得。军中不缺力气大的,但准头好的却不多,盖因将士大多贫苦百姓出身,从前根本没机会练箭术。
军中也会训练士兵练箭,但并非一朝一夕可得,很多时候还没练出来,就已经在战场上丧命,或者因为伤残不能上战场了。
若李承乾这个法子有用,就能快速训练出一批又一批神射手,只是不知这法子是否好学。
李承乾点头:“好学啊,很简单哒!”
李渊:“……”李承乾口中的简单和别人恐怕不是一个概念。
“你们先找几个人跟承乾学学试试。”李渊强调,“要聪明些的!”
李孝恭和李靖应了。
与此同时,苏亶下衙归家,路过演武场时竟然见到了苏琛。
他心中诧异,这个儿子向来爱读书胜过练武,若非他请了武师父,强行要他练习,平时根本不会出现在演武场,今日这是怎么了?
心里疑惑,他脚步一转向苏琛走去,走近了才发现演武场上还有几个靶子,苏琛手里拿的东西形状略奇怪,但也看出是弓箭。
他笑道:“你怎么想起练箭了?”
苏琛行了礼,把手里的弓箭给苏亶看:“是承乾送我的礼物,我来试一试。”
“大郎君送你弓?”苏亶看了一下,奇道,“这不是弓,而是弩吧?”
苏琛点头:“是弩。”
苏亶颔首:“你们现在年纪小,用弩弥补力道上的不足是个不错的法子。不过弩虽方便,限制却也多,还得常练弓箭才是。”
“弩有什么限制?”苏琛问。
“它的射速太慢了,同样的时间,弓箭可以射十次,弩只能射四次,在战场上太浪费时间。”苏亶道,“且像你手中这种小型弩,威力一般都不大,起到的作用有限。况且没有准头,即便你有弩也没用。”
苏琛古怪地看了苏亶一眼。
苏亶:“?怎么了,阿耶说得不对吗?”
苏琛:“阿耶让开一下。”
苏亶下意识让开,苏琛就举起弩对准了远处的靶子,对着弩上的一个玻璃圆片瞄准了一会儿,果断按下扳机。
一根箭裹挟着疾风之势破空而出,重重钉到靶上,力道之大差点把靶子带倒。
苏亶:“??”
还没等苏亶反应过来,很快的,第二根箭、第根箭也射了出去,间隔时间非常短,至少比搭弓射箭短得多。
苏亶:“……?”
第86章 打猎
苏亶顾不得有没有被打脸,他现在就是惊讶,不,应该说震惊。
这时候弩的制造还没那么发达,想要达到足够的威力,一般需要弩足够大、足够重,对弩手的要求也很高。
比如腰引弩,需要弩手坐在地上,借助腰部的力量发射。
再比如床弩,需要多人合力绞轴,利用好几张弓的合力发箭,这样射程和威力倒是不错,但还有精准度不佳的弊端。
像苏琛所用的轻弩,一个半大孩子都能轻松拿起来的这种,射程和威力都不怎么样,一般就用来近战补充,但弩又碍于结构限制,射箭频率不高,在近战中并不如弓箭好用。
可能唯一的好处就是手臂不会很酸痛,还有就是不常练弓箭,力气不太行的人也能用。
但话又说回来,军中不缺大力之人,且那些不常练习射箭的,准头肯定也不行,拿了弩也没什么用。
总之就是鸡肋,食之无味弃之可惜。
正是因为如此,哪怕弩的威力大,也一直取代不了弓箭的地位。
可是今天苏亶看到了什么?
一个轻弩,居然有如此大的威力和准头,甚至还能连续射箭?
是的,苏亶很清楚自己儿子的水平,知道这准头也和他没关系,全是这轻弩的功劳。
“这是大郎君送你的礼物?”苏亶这么问苏琛。
苏琛点头,不用苏亶说就把弩递给他看:“是不是比咱们现在用的弩强多了?”
如果这弩确实如苏琛演示的那样,且没有其他缺陷的话,那确实比现在用的弩强的多。
不过……算了,没有不过。别人也就罢了,可这是李承乾弄出来的东西,不可思议怎么了?不可思议不是很正常吗?
苏亶拿着轻弩先看了看,他也是文武双全的人,以前没少研究弓弩之类的,却看不明白这轻弩的结构,与现有的弩大不相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