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有一部分人稻子熟得晚,陆续收完也要到八月中下旬了,只能眼馋别人能抽出人手应招。
也有过来问秦瑶短工要不要的。
目前没有长期可观的订单,秦瑶也不把话说死,只让他们这些想兼职做零工的先站一旁等等,看看她这边三个月以上的长工能不能招满再说。
村长家的大孙子也来了,在一众黑瘦矮的村民之间,高高壮壮十分醒目。
秦瑶:“姓名、年龄、应招什么工种?”
“刘琪,十七,应招采石工。”
此话一出,刘柏三兄弟虽然觉得秦瑶不会落下自家人,仍是心头一紧。
秦瑶淡定的打量刘琪,除了天生基因优越的那些,村里能养出刘琪这样壮实的,一个巴掌都数的出来。
她点点头,问了些基础问题,会不会采石,有没有经验。
刘琪摇头,他没采过石,但学得快,力气大,当场还抬了一下村人暂时放在树下,留着晒干的谷袋,一手一袋,直臂提起,非常有劲。
秦瑶在笔记上着重写了一句:经验零,体力优。
“下一位。”她招招手,示意后头的上前来。
结果并不是当面出,秦瑶统计好之后,还要拿回去找刘木匠对一下,最后确定人数后挨家挨户通知。
应招的人有二十三个,都是村里的青壮,年纪最大三十八岁,最小的十五岁。
轮到何氏,知道没有人跟自己争大厨的职位,笑容都挂在脸上,当场跟秦瑶拍胸脯说了她量米的本事,保证不给她浪费一粒粮食。
围观村民们闻言都笑了,有说她太精的,也有夸她抡大勺确实厉害的。
村里做席都要请何氏和张氏这对婆媳,对于何氏的厨艺,那是公认的优秀。
没有额外对手,秦瑶当场就说:“何花你傍晚吃完晚饭到我家,咱们算算人头好买菜。”
“啊?我这就是成啦?”何氏惊讶问。
秦瑶无奈一笑,“对,你以后就是我们刘家村水车厂里的大厨了。”
“哈哈哈,我就说嘛,不选我你还能选谁,再也没人比我更厉害的!”
何氏开心不已,自信心十分膨胀,骄傲的看着众人。
可能有自家人滤镜,秦瑶觉得她有点可爱。
秦瑶示意大哥把大嫂拉到一边去,挡着别人了。
刘柏浅浅一笑,拽着老婆,招呼兄弟,先回家忙去,反正秦瑶说了,他们就是来走个过场。
趁着这还有时间,抓紧多收几亩地,少请一天短工,省钱。
芸娘紧张的走到秦瑶面前,她是最后一位应招者。
“乔芸,二十二岁,应招木工。”她学着先前大家伙的说辞,说出自己个人信息。
秦瑶记录下来,随后问她:“你会什么?”
提到自己擅长的,芸娘就不慌了,一一道:“弹墨、刨板、涂漆、卯榫组装,都行。”
秦瑶惊喜的看她一眼,“有过相关经验吗?”
芸娘猛点头,“有,我从前在家,都帮我爹做桌椅板凳。”
于是,秦瑶在她的个人信息后加上了:经验充足,是个木匠。
凡是跟写写画画有关系的,都能认得几个字,识得几个数。
芸娘不是故意想看,只是刚好一低头,就看见秦瑶写在本子上的木匠两个字,心中一股欢喜便涌了上来。
秦瑶站起身,收起纸笔,“还有没有要应招的?没有的话今天就到这,各位回家等消息吧,我回去和刘木匠商量好会来通知大家伙的。”
地里还有活,大家伙闻言,纷纷散去。
秦瑶转身往村口走,走了不到两百米,那片荒草地就到了,离村口还不到两分钟路程。
见到秦瑶,刘木匠嘱咐两个工人继续干活,放下手里的锯子走到路边,“招到多少人?”
他刚刚看见村井那边人挺多的。
秦瑶指指路边草地,两人原地坐下,借着头顶延伸出来的小树条遮掩太阳。
秦瑶打开本子道:“一共二十三人应招,减去你现在这两个木工,剩下十六个名额,其中厨娘已经确定是我家大嫂何花了。”
“余下采石工,刘柏、刘仲、村长家大孙子刘琪,已经确定三个。”
“刘肥应招打磨工,也算一个,还有我给你推荐一个熟手木匠,就是这个乔芸,刘货郎家的芸娘。”
前面那些刘木匠早知道,并没有意外,而且刘柏三兄弟是熟手,还得靠他们带带后头的人呢。
但这个芸娘是怎么回事?
“咱们这一帮子男人,你让芸娘来那不太好吧?”
秦瑶直接把招聘信息本子递到他面前,“那你看看这些有几个能入眼的!”
刘木匠无奈苦笑,“我又不识字,你给我看我也看不出什么来。”
“那我给你念。”秦瑶把本子上应招木工的信息全部念一遍。
刘木匠眉头是越皱越紧,这一个个的怎么就这么自信呢,啥也不会也应招木工?
因为工钱开得高呗,都想来碰碰运气,万一被选上了呢,本来对手也没两个厉害的。
再听秦瑶念到“经验充足,是个木匠”,刘木匠激动一指,“这不是有个好的嘛,就他了!”
“这就是芸娘。”秦瑶挑眉瞅他一眼,得意得很。
第130章 下雨收谷子啦
打脸来得太快,刘木匠脸上有点挂不住,“那、那她一个女人这......”
“咱们是要做什么见不得光的活吗?光天化日,朗朗乾坤,女人怎么了?男人又怎么了?咱们是招工,能干活就行。”
秦瑶提笔一圈,“乔芸入选,你继续选吧,还剩七个。”
刘木匠再无异议,继续选了七个人,主打一碗水端平,每家选一个。
秦瑶那边,采石组要了九叔,他不但会建房子,采石也有经验,团队里全是年轻人太轻佻,得有个老人压着。
毕竟采石有很大风险,一不小心砸死人那可不是开玩笑的。
打磨组,顺子算个内定名额,余下两人都是堂叔伯家的,一家一个。
人员名单弄出来,刘木匠继续干他的木工活,秦瑶则挨家挨户通知,告知他们明天早上就到厂址那集合。
并嘱咐他们自带碗筷餐具。
何氏也如约在晚饭后来了秦瑶家,统计吃饭人数,确定菜色。
还有大锅,何氏说她可以先帮秦瑶去借一口,等厂里买好了再还给人家。
“得两口锅呢,一口煮饭一口做菜,还要准备几只大陶盆用来盛菜。”
“菜色呢,早上白米粥、小米粥、菜粥,配杂粮窝头就行。”
“中午要吃点油水,加个蛋丝汤,十日吃回肉沫子炖菜,差不多了。”
这伙食,说得她自己都馋,已经很不错了。
秦瑶自己可以晚上回家加餐吃白米饭和肉,知道何氏经验丰富,点点头,“那就按照大嫂你说的来。”
“行,那你看这饭钱菜钱,是每日跟你支钱我去买,还是咱们十天半月拿一回儿,也省得总麻烦。”
秦瑶进屋拿零钱,先给了何氏一两,“就按照刚刚咱们说的那个标准,你先拿着用,看看能用几日,到时候算个平均数,咱们再说。”
何氏爽快应下,仔细把银子收好,又问秦瑶还有没有什么特殊交代,确定无误,欢欢喜喜家去了。
老二家只一人上工,她和相公两个人,每月到手银子足足六百六十文,攒上三个月,天呐,都快二两银子了!
况且下午收工了她还能回家织布料理家务,真是想想都美得很。
能赚钱果然是不一样,何氏只觉得自己走路都带风,腰杆都挺直了。
邱氏自然是羡慕不已,可惜大着肚子呢,只能等下次机会。
清早,天还没亮透,村口的荒草地上已经传来各种各样的响动。
刘木匠带着木工们建厂房,秦瑶则领着采石组进山采石。
余下打磨组四人,在村里挨家挨户收木料,收完了,就上山伐木去。
那些木头都是刘木匠买好的,自己伐能便宜二十文钱,想着反正人多,那就自己伐呗,成本能省下不少呢。
因为建厂,整个刘家村焕发出前所未有的生机,村里老人们看着那一个个干得热火朝天的年轻人,坐在村井老树下,笑着笑着就红了眼眶。
乱世这么多年,到今天,总算是熬过去了。
晴空一道惊雷。
村井旁晒谷子的村民们齐刷刷打个激灵。
正在跟村里小孩们玩耍的三郎和四娘也是一惊,两人跑到角落把蹴鞠捡起来,一回头,发现大家伙突然跑动起来。
“要下雨了,三郎你们快去叫你们阿娘回家收谷子!”
身后传来一声喊,龙凤胎扭头看去,原来是周家婶子。
她们家有晒席,用木铲子把谷子往中间一推,席子合拢往上一盖,就不怕了。
秦瑶家里可没有,都摊开晒在地上呢,就差这最后一天,最后一批谷子就要晒完,要是遭了一场雨,那可就麻烦了。
三郎还懵着,四娘眼珠子一转,把蹴鞠给小哥哥,让他回家告诉大哥和二哥,自己拔腿就朝村外跑。
人不大,跑起来却飞快,身体营养补上来了,脚步也很稳,加上平时也没少跟着两个哥哥锻炼,路人只觉一阵风从身旁飘过。
四娘一路跑到水车厂的荒草地上,大眼找遍了都没看见阿娘,急得大声喊:
“阿娘下雨啦!回家收谷子啦!”
刘肥闻声抬起头,看到小丫头那焦急模样,大步走过来,“走!你阿娘进山采石去了不在这。”
“大郎二郎在不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