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初造这个花了十几万两,如今再造,还有图纸,不会还要这么多银子吧。”朝中在打仗,哪儿有银子造炮车。
兵部尚书赶紧站出来,道:“皇上,造车少说也得一个月,况且就算造了车,还需要弹药,运过去磕了碰了,都会哑火。而且炮车并非没有破解之法,若赶上阴雨天,也可能会哑炮。不过成王应不知,还请皇上赶快传密函过去,以免耽误战情。”
兵部尚书能察觉,皇上对他不够重用,不然押送粮草,督军之责就不会交给秦临渊了。
大约也是因为兵部跟西北战事关联密切的缘故,而且他跟赵王也有些交情,所以皇上才这般。
但他发誓,他绝无半点向着赵王的心,赵王反了,而他的妻儿都在越朝,不能跟着反。
越朝上上下下都一致对外,不管如何,赵王如今已经成了乱臣贼子,他若再不表明立场,这个兵部尚书恐怕得让给别人做了。
明光地说道:“如此甚好,赶紧传密函到云州,至于兵马……其他城的兵马,看成王意思。毕竟远在盛京,朕也不知晓军情如何,事急从权,若贸然下旨,也是耽误战事。”
明光帝知晓云州战情都是通过密函,若无密函根本什么都不知道。
相距千里,哪怕八百里加急送来,等他看过,都过去一日了。
如今明光第也是想通了许多事,他问过太医,太医本不肯说。
还是赦了无罪,明光帝才知晓自己病情。
此生于子嗣是无望了,若是再操劳,就和从前一样,甚至愈演愈烈。
明光帝想,越朝基业不能断在他这里,若真让赵王如愿,日后史书工笔,还不知怎么写他。
尽管赵王也是他的兄长,可是名不正言不顺,难以服众。
明光帝道:“锦城也得留人守着,不能把全部兵马都调往云州,朕准许宁广山将功折罪。”
虽然鹿城云州受难,不过也有一好处,西北诸城此时安然无恙,也让明光第省心。
至少此时朝中不会大乱。
本来严氏还想把宋老夫人接回来,但宋老夫人因为自己年纪大,加上天冷也不愿意挪窝,再说了,孙子孙女儿子儿媳都在泸南,她一人走了像什么话。
宋老夫人看得开,她一把老骨头了,死也就死了。
只是没想到战火没有经过泸南,而是延绵至了鹿城,泸南是没事了,可这样一来,宋老夫人又开始担心起楚沂来。这个孙女儿跟成王殿下一起去了永城,永城离鹿城远,但是离宛城近啊。
听说鹿城已经破了,若是云州再破,战火早晚有一日烧到宛城去。
赵王起兵谋反,受苦受难的最后还是百姓。
楚国公府此时也知道赵王绕路这事儿了,一方面为泸南老家不受战火困扰而松了一口气,一方面也担心起楚沂来。
严氏还是从楚瑾那儿得知的,皇上下令命成王殿下调兵,前往云州平定叛乱。
都是真刀实枪地打仗,万一受了伤可怎么办。
不仅担忧成王,严氏还担心楚沂,跟楚国公商量着,别的现在送也不及时,不然送些银子过去。
两人成婚以来,楚国公府能帮到的不多,娘家总得尽一份心力。
说实话,楚国公不太愿意,成王立功与否还不知道呢,现在送银子,还送成王那儿去,皇上若知道了该当如何。
朝中缺粮草,世家要想出力可以送去户部,成王那儿,不行。
“先观望看看,朝廷不会短缺粮草,你送沂儿那儿去,又有什么用。”
嫁出去的女儿泼出去的水,嫁妆也给得不少,如今还得送银子,就算严氏心疼,也不该这么办。
让楚远程他们怎么想。
如今朝中动乱,成王又是皇子,按理说该划清楚些。若云州守不住,成王因此获罪,倘若此时跟成王府走得太过亲近,岂不是要受牵连?
严氏叹了口气,女儿重要,可楚国公府也重要。
那只能拿嫁妆银子贴补了一些,府上如今最有钱的是二女儿,严氏差人去喊,不过楚盈今日有事,晚上才回来。
一身男装,身上还有酒气,严氏皱了皱眉,却没多说什么。
楚盈:“母亲喊我过来,什么事啊?”
严氏问道:“你三妹妹,可跟你写过信,如今朝中战乱,她若缺钱,估计会找你。”
赶上战乱,有些生意好做,有些生意难做,楚盈倒是借着战乱赚了不少银子,借给楚沂的银子她已经还干净了,眼下估计是得再借。
这些事家里就别知道了,楚盈装傻充愣,“什么缺钱?三妹妹有成王护着能缺什么钱。”
严氏看楚盈也不知道,“若你三妹妹朝你借钱,你便借一些,我这儿拿两万两银子给她寄过去,这要紧时候,怕是她都把钱都给百姓,自己却缺衣少穿的。”
楚盈心想这倒不会,依楚沂的性子,大概不会苦了自己。最开始借银子也是怕朝中变动,如今战乱,才顾上百姓。
她做生意做得久,睁眼说瞎话的本事大长,如果是早先有这本事,估计也不会去泸南庄子里待那么久了 。
不过早先要有这本事,肯定早被押着嫁人了。
楚盈手里倒有不少钱,借给三妹妹的她都还了,如今再借一些也无妨,若真的打进盛京,她的好日子可就到头了。
相比于赵王,萧秉承如今缺兵器,缺弩车,炮车暂时不用想,但在城墙上守城,用得最多的就是箭矢。
如今退兵全靠弩车和弓箭,若箭矢用完,守城肯定难。
城中没有,最多也就坚持两三日。
第一百四十五章 晋江文学城独发
赵大人算着, 云州几城的箭矢,加在一块不足两日。
这打一次就是万箭齐发,还不能捡回来。箭矢虽少, 不过萧秉承却不过分担心这件事,因为楚沂回永城了, 肯定会准备这些。
朝中送来的, 混入这几个月自己造的,生死攸关之际,也不会有人看箭一样不一样。等把箭用了,更没有人追究到底有多少弓箭, 估计只有赵王会疑惑, 为何箭羽上的标志不一样。
他担心的是别的事。
萧秉承没有领兵作战的经验,多是智商他那边,身边又是聚了一群散兵,他也知道城中的兵马不比赵王手下的兵, 上过战场、与羌族厮杀过、骁勇善战。
一万多, 就算加上京北军营的人马,最多四万, 在人数等各个方面都略逊一筹。
箭矢足了,可西北有炮车,城中的弩车大约也不如西北的好, 等天一暖和, 恐怕真守不了多久了。
就是不知赵王会不会把炮车也调过来,前几次攻城, 他没有见到。
今日已经是正月初六, 宛城校尉说昨日夜里就比前两日夜里暖和,冰冻不上了, 这消息对云州更是雪上加霜。
一群人聚在城守府,商量该怎么应对。
赵大人道:“守还是得守的,实在不行再弃了云州,全去启安,留些人守城,那边城楼城墙加固了五六日,比云州要好守得多。况且启安多山多水,赵王虽领兵作战的经验丰富,可也在外这么多年了,根本没去过启安。
这好汉不提当年勇,未见得一直打胜仗。”
赵大人心想,这都打了好几场败仗了,赵王心软是一回事,可也能见得,赵王并非战无不胜,也不是什么不败战神。
众人没有说话,赵大人又干咳两声看向萧秉承,“王爷,您的意思呢?”
萧秉承是主帅,大事小事得听萧秉承的。
不等萧秉承说话,大家伙就自说自话。
有人提议守城,“若弃云舟而逃,那启安日后也有这一日。城在人在,城亡人亡。也得让其他地方的百姓看看,赵王是如何对同胞手足下手的,这样也有震慑之力。况且都守了这么多日子了,这会儿说弃城而逃,愧对那些死去的士兵们。还有城中百姓怎么办?”
当然也有人觉得弃城而逃没什么不好,就如禹王,“去启安咱们脚程还快一点,再说启安也有兵马。百姓一块儿逃了就是,有时弃城也并非坏事,都是情急之下做的抉择嘛。”
原本萧秉承想,能守则守,城在人在,可换句话说,人在城才在。
听赵大人说,他又想到了一桩事,空城并非没有益处。
赵大人所言没错,启安有兵马,这两日京北的援军也该到了。
从锦城经隋安,路难走,耗费的时间有些长。
早春多雨,昨日送来密函,萧秉承看过,密函中写赵王很可能用炮车攻城,炮车怕水,阴雨天会哑炮,弩车兵部正在赶制,不过也得过几日才能送来。
萧秉承知道西北军营有炮车弩车,以前没用,不代表今后不用,若是赵王用炮车攻城,只有拖到下雨时对他们才有益处。
萧秉承想,炮车自是不可能全带过来,这几日攻城不成,赵王下次想要突袭,估计会直接用炮车。
城墙破了还能再修,若能用一座空城换赵王多用炮弹,护住启安,也值。
只不过如今城内有赵王的探子,城内倒是可以加强戒严,但是别人……
萧秉承暗自看了眼禹王,他觉得那日禹王并非无缘无故提起圣旨一事,他弃城而逃,哪里会顾及皇上旨意,禹王也许和赵王有牵扯。
此计万不可告知禹王。
炮车除了等老天爷脸色,萧秉承还没别的破解之法,多备水,不过想要用水弹弄哑炮车,这根本就是痴人说梦。
赵大人看着萧秉承,“王爷,王爷?”
萧秉承回过神来,道:“守城,等援军到了,死守就是。”
赵大人还想再说,却听萧秉承道:“本王奉圣旨而来,是军中主帅,诸位只需配合本王,今日议事就到此为止吧。”
萧秉承站起来,直接从屋里出去,在座几人神色微愣,但也只能听从。
禹王道:“十三弟还是太年轻,这随机应变嘛。”
赵大人长叹一口气,城在人在城亡人亡是以前没有旨意时他说的,想着给家中妻儿多些荣耀庇佑,谁不想活着,成王在,那就不关他的事了,他还是再劝劝成王。
他一文官都知道且战且退,要读兵书,成王怎么就不知道呢。
正月初七一早,京北援军到了。
副将虽是武官,可萧秉承既有虎符又有圣旨,是军中主帅,副将就把三万大军全交到了萧秉承手里。
正月初七正午,赵王又攻城一次,这回城门虽有巨石巨木挡着,可摇摇欲坠,门上又多了许多裂痕。
赵大人感觉,这屹立几百年的门要挺不住了。
云州城内外动荡,四万大军苦守一个多时辰,赵王总算退兵了,不过此次赵王虽退兵,可是大长士气。
赵王远远看着破城门,笑道:“若有炮车,一日不到就能拿下云州。”
下属来报,说炮车最迟明日也就到了,也许今日夜里就能到了。
赵王大喜,对手下士兵道:“等拿下云州,本王犒赏三军,到时云州城上上下下都是我们的,大家且忍一日。”
众人附和应了声好,眼中多了丝雀跃,更有人把枪往上一举,喝道:“攻城!攻城!”
一人呼白人应,众人大喊攻城,赵王听着,感觉脚下的地都在震动。
也难怪将士们听这话会这么激动,西北军营军规森,哪怕在西北,也不许去营中将士去城中镇上烧杀抢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