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哎。”
于是,海才一边念一边翻译。
等海才翻译好,林母久久才回过神。原本老三媳妇一户分一只烤鸭这件事还挺开心的,可这会儿没了,被老三调去首都的事情给震撼了。
但林母还是挺高兴的,这是升职了啊。
林母赶忙从两包糖里各抓了两把给海才:“去给你哥哥姐姐们分一分,多了你自己吃。”
“嗯嗯。”海才蹦蹦跳跳的跑了出去。
很快,院子里都是孩子们的嬉笑声。
等林父和大房两口子、二房两口子下工回来,林母就迫不及待的把林国栋的事情和他们说了,一家子的人都很高兴。
林父是为了儿子越来越有出息高兴,这种高兴是没有任何附加条件的。
大房和二房自然也一样,不过他们的高兴也是有私心的,林国栋越有出息,他们在老家就越有底气,以后孩子需要帮个忙,也就越容易。
随即,林母又把烤鸭分给了钱爱芬和张琴芳:“这是老三媳妇从首都买来的,说这是首都的特产,说给他们每户人家都尝尝,这两只给你们,我明天上去县城给小晶也送一只过去。老三媳妇也是有心的,大家一起吃就行了,还寄了四只。”
钱爱芬和张琴芳听到是宁书从首都买来的,哪怕这是肉,她们都舍不得吃了。
首都的东西啊,那多有面子。
于是到了下午,在张琴芳的炫耀下,这个大队的人都知道宁书去过首都了,还寄了首都的鸭肉回来。
很多村民忍不住好奇的问:“这首都的鸭肉和他们这的鸭肉,味道有什么不同。”
第218章
今天一大早的,林母就带着宁书寄来的烤鸭去县城了。想到女儿最近在忙着复习,到时候要参加高考,她就觉得这只烤鸭刚好可以给她补补。
不过,现在小晶参加高考,她的工作让林青兰在做。林青兰成绩不好,高中考不上,就没办法继续读了,于是林小晶就把工作转给她了。并且还约好,如果林小晶考上了大学,这份工作就卖给她,卖的方式和当时宁书卖给林小晶的一样,可以允许她自己挣钱分期付款。
如果林小晶没考上,那工作自然是还给林小晶的。
对此,林家大房没有意见。
而今年18岁的林青兰也很高兴,鼓足了劲的认真工作。
林小晶要参加高考,可不仅仅是她,就是他丈夫也要参加高考。
林小晶的公婆也都是读过书的,对于儿子儿媳妇参加高考这件事,他们都是没有意见的。虽然小孙女还小,今年年初刚生,但是儿子和儿媳妇如果考上了就把工作卖掉,到时候这卖来的钱有一千多,养小孩子也是够的。再加上她和老头子还在上班呢,养个孙女更加绰绰有余了。
林小晶婆婆姓郑,左邻右舍的人以前都叫她郑嫂子,自从林小晶生了女儿之后,她辈分升级了,人家叫她郑婆子了。
今天是周末,厂里也是放假的。早饭过后,郑婆子收拾好碗筷,就去儿子和儿媳妇的房间里。只见两夫妻在勤奋的看书,孙女小馒头在床上爬来爬去的自个儿玩。床上有围栏,围栏是用木头做的,木板不仅结实,还磨的非常圆润,甚至用旧被子包裹着木头,包的的很严实,就是小孩子碰到上面了,最多身体有些磕红,但绝对不会受伤,一点都不会。
七八个月的孩子,爬的还挺活络的。
“小晶,你们看书,我带着小馒头去外面溜达溜达。”郑婆子只有一个儿子,对于唯一的孙女可是稀罕的很。哪怕这个年代人人都想要孙子,她也不例外。但孙女也是自家的孙辈,她不会因为喜欢孙子,就不喜欢孙女了。
“好的,谢谢妈。”林小晶笑着道。
“一家人,谢什么啊。”郑婆子麻利的抱起孙女,然后放进婴儿推着里,推着出去了。
婴儿推车是宁书送的,当然不是从部队寄回青林湾大队,而是在知道林小晶怀孕了之后,宁书寄了图纸和钱给林母,青林湾大队有木匠,她拜托林母叫木匠做的。
事实证明,在这个年代,没有一个当妈的,能抵挡得了婴儿车的诱惑。这东西实在是太好用了。
把孩子放进婴儿车里推着,出个门也方便。就是去菜市场了,也能推着去。不管是孩子睡着还是醒着,都不影响随身携带,也不会累到自己
而且,婴儿车也不是一次性消耗品,以后有二胎三胎了能用不说,就是送人了,留着给下一代用,都是顶顶好的。
当然了,这个年代的人哪里会想到后世的婴儿车更好,不用留到下一代了。
郑婆子抱着孙女出去,因为是周末,整个院里人不少。
“郑婆子,这是又抱着孙女去散步啊?”
“郑婆子,听说你家儿媳妇也参加高考了,那如果考上了,孩子怎么办?”
“郑婆子,你可不能由着你儿媳妇,哪有做婆婆的带孙女,做儿媳妇还要往外跑的?你得让他们趁机再生个孙子,你儿媳妇都20多岁了,再不生就来不及了。”
林母刚走过来,看到亲家抱着外孙女,她刚想打招呼,就听到这话,气的真想上去大骂一场,就听到亲家开口了:“等我儿媳妇考上了,我就退休照顾孙女了,反正我年纪也大了,是要过过清闲的日子了。至于我儿媳妇往外跑?如果能考上大学,她往外跑我也是高兴的。那可是大学生,往外跑能增长见识,才好为祖国服务啊。
至于生孙子这种事情,咱们现在开始计划生育了,我们得响应国家政策。”
“什么计划生育,现在很多二胎三胎怀上了,也是罚点钱继续生的,你们家又不是罚不起钱?”有个妇女道。
确实,现在的计划生育没有再过几年抓的紧。毕竟就计划生育从71年开始只是推行,而后面从82年开始是写入宪法的。
所以现在缴一点罚款的话,是能生的。当然了,郑婆子也是希望儿媳儿媳妇再生个的,毕竟谁不喜欢多子多孙呢?只是在外人面前,她不会说这些家里私密的话题。
关于二胎的问题,她私下也问过儿子,毕竟计划在推行,他们身为工人,很容易被关注到。所以儿子和儿媳妇准备生二胎的话,各方面都要打点好,比如缴罚款种类的。
如果工作没到位,万一被人举报什么的就不好了。
只是儿子说了,他和儿媳妇考虑过二胎的,但现在小馒头还小,想再缓缓,等小馒头能上育幼园了,再准备二胎。
儿子这样说了,郑婆子也放心了。
“女人生了孩子调理也是需要时间的,我们家儿媳妇又不是母猪,今年生了明年再生。”郑婆子油盐不进,“这样把儿媳妇当什么了?”
“亲家……”这个时候林母出声了。
郑婆子听到林母的声音回过头,只见林母背着一个箩筐站在那里,她心里头一紧,好在自己没有说什么不得体的话,不然被人家抓包那多尴尬啊。
对于林家,郑婆子的印象是很好的。每个月来看儿媳妇不说,来了就会带点东西。蔬菜啊、番薯、土豆啊、鸡蛋啊、甘蔗啊……这样的亲家谁不喜欢啊?所以她对林母的声音也特别熟悉。
“啊哟,亲家,你怎么来了?难怪小馒头今天一定要出来溜达,敢情是知道外婆要来了,特意要来迎接的呢。”郑婆子说着好听的话。
这一开口,引的林母嘴巴都合不拢了。她笑着解释:“啊哟,我的乖乖外孙女,肯定是知道她三舅升职了。”说着,她又对郑婆子道,“是这样的,我家老三升职了,一家人去了首都了,老三媳妇从首都给家里寄了东西,也有小晶的一份,我给你们拿过来了。”
“升职了?”郑婆子大吃一惊,“我记得前两年才升职吧?那个时候好像是副团长啊。”那个时候才三十吧?好像还不到。现在又升了?
不得不说,儿媳妇这个哥哥也是厉害。
如果说郑婆子喜欢林小晶这个儿媳妇,是除了这个儿媳妇本身贤惠有主见,有分寸之外,那就是娘家和谐和兄长有出息了。
团长的妹妹,城里谁家不想娶啊?他们家儿子真是走了狗屎运了,娶儿媳妇的时候,儿媳妇的哥哥还没升团长,不然也不知道她儿子能不能娶到。
(郑婆子儿子:妈,我真是谢谢你了,这狗屎运还是香的。)
“是的,那个时候是副团,现在是正团了。”林母并不是一个高调的人,甚至她很低调的,但是今天却高调了一番,“现在调到首都了,我儿媳妇买了首都的特产,说是那里的烤鸭。”她高调也只是在亲家这边,当然也是为了给女儿林小晶做靠山。
娘家是嫁出去的女儿的底气,他们是农村人,给不了女儿强硬的底气,但是老三可以。林母虽然是农村人,也知道团长意味着什么,他们老林家在乡下的时候不炫耀,不声不响的,也就炫耀一下儿媳妇宁书寄来的东西。可是在这里,必须得这样。
“我知道首都的烤鸭,那可有名了。”有个妇女道。
“我也知道,那可是老字号的烤鸭了。”郑婆子是个有文化的人,这也说明了她比一般人有见识些。这儿媳妇的娘家哥哥调到首都了,首都可是和别的地方不一样,老话说,宰相门前七品官,这京官和地方官可不一样。
这儿媳妇家可真真是厉害了。
“这小舅子可真厉害。”郑婆子道,“我还不知道首都是什么样的,什么时候亲家你去首都了,可得回来和我说说啊。”从前她就给林母面子,说话也好听,现在更加不用说了。
林母心里也舒坦:“我儿媳妇和我说了,他们在首都有分配的房子,那什么是小洋房,还说给我留了房间呢,叫我和老头子随时都可以去。我倒是也有这个想法。你说活了一辈子,既然有机会了,那自然要去首都看看的。”
“可不就是。”郑婆子也认同。
两个老太太你来我往的彼此恭维了一会儿,林母就提出要回去了,郑婆子邀请林母会家里坐会儿,吃了午饭再走,可林母不愿意,就屁颠屁颠的走了。
林母每回来女儿家,都是不愿意吃饭的,一是她惦记着回去给林父做饭,二是她真的不喜欢在别人家吃饭,三是也不想亲家觉得她麻烦,到时候女儿难做人。
林母从这边离开之后,也没有马上走,而是去宁书家的三个院子看了看。
三个院子其中两个是租给外人的,但是都租了好几年了,租客也知道林家有背景,非常的和谐。还有一套现在是林青兰和服装厂的人住着。
林母看了房子之后,又去了服装厂,因为林小晶之前在这里上班,她对这里的路非常熟悉。她叫来了林青兰,把大房让她带来的几块烤鸭的肉给林青兰,又说了林国栋的事情,这才急匆匆的回去了。
转眼间,十年后的第一场高考结束了,随着高考的结束,在各校的入校通知书发出的同时,三个宝也引来了寒假,这代表着,他们要去首都了。
第219章
家属院里非常的热闹,今天林家搬家,宁书租了城里车队的拖拉机,租了两辆,一辆用来拉在月亮湾生产大队订的新家具,一辆用来拉家属院里这边的家具,七七八八的东西,放在屋子里的时候,因为收拾归纳的好,感觉没什么东西,可现在装车了,搬出来一看,却发下有很多东西。
“林海智、林海睿、林海阳,我会想你们的。”何家兴含着眼泪,依依不舍的看着自己的三个发小。
从育幼园到现在,从一宝二宝五岁到十二岁,整整七年了,这份友谊在他们的心中成了永恒,永远都不会被时光消磨。他们以为吵架而认识,又因为真诚道歉而交好,从而更加的深厚。
“林海智,我会给你们写信的。”杨文杰的双眼也红了。
杨文杰同何家兴的认识过程不一样,他和一宝是因为第一次的拔河比赛而认识的,杨文杰在三宝的前面,转过身和一宝三宝说话额时候,笑容热情而爽朗。
“林海睿,你要记得给我烤鸭啊。”程英勇的声音有些哽咽。
程英勇是因为在放学的路上遇见从城里回来的宁书,从她递给他苹果开始,他就愿意把零食和三个宝分享,也因此和三个宝埋下了友谊。
再因为种地挣零花钱,六个小朋友成了一个团体,他们一起学习,有好吃的一起分享,一参加课外活动,一起玩游戏。七年来,从来没有分开过,而现在,他们要分开了。
一宝嗯了一声,声音同样带着哽咽,又努力维持着老大的稳重:“你们不是说要来首都读大学吗?到时候我们就能见到了,你们要好好读书。”六个人里面,一宝的年纪也就比二宝和三宝大,但是他是他们公认的首领。
以前听到爸妈教育他们好好读书,小孩子们都会烦,觉得爸妈太会管了,好烦的。可现在听到一宝说,他们一点这样的感觉都没有。只有好好读书了,才能去考首都的大学,才能和三个宝见面。
“嗯。”六个孩子重重的点点头。
二宝也跟着开口:“肯定给你们写信寄烤鸭的,你们寒假暑假了,也可以来首都找我们,像海全一样住我们家,这样还能尝尝吃到我娘做的饭菜。”
宁书看着他们离别,本来是有些惆怅的,可是再听听二宝说的话,又突然觉得有些好笑了:“是的,你们放假了可以来首都玩,婶子会每天做好吃的招待你们。”
这次去首都,家具装拖拉机,宁书和三个宝是坐火车去的。他们如果坐拖拉机去首都,一路太颠簸没有他们的位置,更何况拖拉机上吃喝拉撒也不方便。
还有大毛和铁蛋,它们既不坐拖拉机,也不坐火车。坐拖拉机同样没有人照顾它们,而且宁书也不放心,万一大毛和铁蛋在拖拉机上发生点什么她也不知道,它们虽然老了,但身上的肉还是有的,在这个缺肉的年代,她可不放心把大毛和铁蛋交给外面的人。
只是,大毛和火车哪怕是经过训练,通人性的警犬,在没有特殊的情况下,没有战士随同的情况下,也是不能上火车的。
如此一来,宁书去找了负责警犬的战士,那名战士提了个建议,他可以去打听一下,看有没有同志要去首都出差,在不影响任务的情况下,可以委托对方带大毛和铁蛋过去。
部队那么多人,自然有同志去首都了,大毛和铁蛋就这样被安排了下来。不过在时间上和宁书他们不一样,要晚他们几天,这几天,宁书就拜托负责警犬的战士养一下了。
终于还是分别了,宁书带着三个宝先坐拖拉机去城里,拖拉机渐渐的离开了家属院,送信的人也渐渐的从面成了点,然后消失不见。
拖拉机送他们母子三人到了火车站就离开了,还没有到火车的点,他们只能在火车站候车室等着。
三个宝对这里依依不舍的同时,还有对陌生地方的张望和好奇。尽管他们已经从娘的口中知道新家是什么样子的了,但心里的期待还是少不了的。
小孩子的惆怅并不会太久,因为有大人在,大人在哪里,他们的家就在哪里,对于一个全然陌生的地方,有可能他们比大人适应的还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