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穿越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皇长孙的团宠日常_分节阅读_第332节
小说作者:天予昭晖   小说类别:穿越小说   内容大小:1.17 MB   上传时间:2024-10-16 19:33:34

  朱翊钧话没说完,有意让皇太后觉得,让潞王留在宫里,母子俩还能时常见面,是对母后的孝顺,也是对潞王的恩赐。

  实际是,搬去王府,宫人、侍卫都得安排,动则几百上千人,本该属于亲王那份俸禄每年也得给潞王。

  朱翊钧掐指一算,不划算,就在宫中,给他安排二三十个太监就行,吃喝也都由尚善监准备。

  最关键的是,朱翊钧还能每日督促弟弟学习,他可不相信潞王是个自律的孩子。若没有人时刻耳提面命,很快就能打回原形。

  “唉!”朱翊钧叹气,他也不过比潞王和瑞安公主年长七岁而已,在他们面前,总怀着一种老父亲的忧虑感。

  大明皇帝的大婚,场面宏达,礼制繁复,前期准备工作,就要好几个月,光是礼部侍郎代替皇帝祭告天地、祖宗就要分三次。

  随后,朱翊钧来到乾清宫正殿,?宣制官手捧诏书,?站在东侧丹陛上,?高声宣诏:“兹选大学士张居正女张若兰为皇后,命卿等持节行纳采问名礼。”

  浩浩荡荡的迎亲队伍绵延数十里,鼓乐不绝,鞭炮齐鸣,皇帝的赏赐不仅张府上下人人有份,?也会给沿途的百姓也会得到赏钱。

  皇后的彩舆由奉天门入宫,繁复的大婚礼仪足以让人精疲力尽,但这还不算完,大婚之后,还要为皇后单独行加封礼仪。

  这一套流程下来,天快黑了,朱翊钧还得带着他的皇后拜谒家庙,

  然后回宫,换上今天的不知道第几套礼服,东西对坐,执事官要举馔案,行同牢合卺礼。

  最后换回常服,大婚之日的所有礼仪才算结束。

  但婚礼还没完,还有第二天,第三天——一共五天,不是皇帝皇后拜祖宗、太后,就是亲王、大臣在不同的宫殿拜皇帝。

  无论如何,总算完成了一件人生大事,朱翊钧也娶到了他心仪的姑娘。

  红烛的映衬下,一身隆重礼服的张若兰宛若天宫仙子。朱翊钧牵起她的手,想起小时候与她投壶、吟诗,对酌,那时他唤她妹妹。后来,他们在江陵偶遇,一起去德安,听何心隐讲学。李贽盛赞像张若兰这样有才学的女子,孔子周游列国,打着灯笼也找不着。

  不知什么时候,朱翊钧不再喊她妹妹,而是直呼其名。

  他就那么目不转金的看着张若兰,看得对方不好意思的低下头,烛光摇曳,给她的脸上映照出一抹绯红。

  朱翊钧忽的想起什么:“我给你看一样东西。”

  二人来到御案前,朱翊钧在拿出个匣子:“这是在南京时,一位好友所赠。”

  他从里面取出一方卷轴,展开来竟是一副刺绣,绣的是一副墨兰图。兰花微微绽放,栩栩如生,兰草飘逸灵动,苍劲而孤高。

  张若兰与他共执画卷,一边端详刺绣,一边点头称赞:“画得好,绣得也好。”

  朱翊钧奇道:“你怎知这原本是一幅画?”

  张若兰指着那兰叶一处折痕:“作画之人一定功力深厚,刺绣费了好一番工夫,才能将其中意蕴展现出来。”

  朱翊钧受了夸奖,有点得意:“我画的。”

  张若兰垂眸,轻轻“嗯”了一声:“我猜到了。”

  朱翊钧靠过去,贴在她耳边道:“作画时,心中想的是你。”

  他说话总是这么单刀直入,叫人猝不及防。

  “回京以后,我想把这副刺绣送给你,只是……”

  朱翊钧欲言又止,倒是勾起了张若兰的好奇心:“只是什么?”

  “只是,绣这副墨兰图的曾经是一位青楼女子,我不想你觉得冒犯。”

  张若兰反问:“那,陛下认为这是冒犯吗?”

  朱翊钧摇头:“薛素素虽沦落青楼,却工书善画,作小诗,刺绣更是出神入化。对了,我第一次见她,她身着红衣,驰马二来,英姿飒爽。”

  “那可真是一位奇女子,只可惜,沦落风尘,想必也是受生计所迫,不知现在如何?”

  朱翊钧看一眼她身上的礼

  服:“她回苏州,开了一间绣楼,以此谋生。”

  “对了,他还收养了一名脱籍的少年。”

  “若有机会,真想见一见这位薛姑娘。”张若兰收起那副刺绣,“君无戏言,陛下说要将这副墨兰图赐予臣妾,可不能反悔。”

  朱翊钧把卷轴放回木匣中:“你我已是夫妻,不分彼此。”

  大婚之后,皇后理应入主中宫,也就是住进坤宁宫。并且,皇帝若要与皇后同寝,需奏请皇太后下旨,皇后必定推辞,方显贤德。

  这是规矩,历代祖宗皆是如此。

  朱翊钧偏不惯这些毛病,既然已经大婚,皇后就是他的妻子。夫妻同寝,还需别人下旨,这是什么道理?

  他的皇后哪里也不去,就住在乾清宫的西暖阁,日日与他同眠。

  大婚的前几日,朱翊钧让刘守有闲暇时候去探望李如松,让他别总在驿馆闷着,有空也带着随从去街上逛逛。

  皇帝大婚这一日,他特意脚上奴儿哈赤,出门看热闹去。

  辽东地区汉人、蒙古人和女真人混居,蒙古、女真就连必要的生活用品,都得用深山里挖来的人参,猎来的野味到马市去换,何曾领略过天子脚下的繁华,更未曾见过如此盛大而隆重的婚礼。

  奴儿哈赤看得眼睛发直,眼中的艳羡与向往都快满溢出来,一直跟着迎亲的队伍,走到了张居正家。看到不计其数的珍宝玉器,尤其那一顶凤冠,上面的珠翠宝石数不胜数,翠凤展翅欲飞。

  后面还有几十口大木箱,排着长龙,抬进大门,都是皇帝给岳父家的赏赐。

  其中一口大木箱打开,里面整整齐齐装满了银元宝,全都是赏赐给张府下人的。

  奴儿哈赤看看那些银子,在看一眼手里的铜钱,忽然觉得不香了。

  “怎么样小罕子,开眼界了吧。”

  说话的是李如松的另一名随从,名叫杨元。说是随从倒也不算。杨元的父亲是李成梁的部下,杨元此次跟李如松一同留在京师应考武举。

  奴儿哈赤没说话,杨元侧头看他,见他神情冷漠,目光深邃,紧盯着前面那一箱白花花的银子。

  杨元又说道:“你一个女真人,若不是跟着少将军,哪里能见到天子大婚此等盛况,祖坟冒青烟了。”说完他还放肆的大笑起来。

  奴儿哈赤仍未看他,但眼中却闪过一抹凶狠。

  “菊厓!”李如松适时的开了口,他叫杨元,“就你话多,咱们呆生长在辽东苦寒之地,哪里得见中原之繁华。听徐先生说:东南形胜,三吴都会

  ,钱塘自古繁华。烟柳画桥,风帘翠幕,参差十万人家。”

  说到这里,他摇了摇头,“咱们这辈子,想都不敢想。”

  这一番对话,锦衣卫一字不差的汇报给了朱翊钧,自然也包括奴儿哈赤的每一个细微表情。

  朱翊钧听后点点头,让他继续去盯着。等人走后,他却皱了皱眉头,冯保上前一步,担心的问道:“陛下怎么了?”

  朱翊钧说:“有点儿疼?”

  冯保紧张道:“哪儿疼,宣太医……”

  朱翊钧拦着他:“宣太医没用,我这是心疼。”

  “啊?”

  “心疼银子,那可都是我省吃俭用攒下来的,没拿户部一两银子。”

  冯保宽慰他:“俗话说:舍不得孩子套不着狼。”

  心里却想:“银子都在你老丈人家里。”

  “……”

  三月,春和日暖,正是春耕时节,朱翊钧要巡视京畿,第一站,先去皇庄看看。

  皇庄是大明皇室直接经营的庄田,始于永乐年间。武宗时急剧发展﹐他即位后一月之间﹐就增皇庄七处﹐后又增至三十多处。

  世宗迫于压力,下旨取消皇庄,实则换了个名字,叫官地,田不还于民,租银依旧解入内府,供皇家应用。

  这次出巡,朱翊钧并非微服,除了锦衣卫、仪仗司、禁军、内侍,还钦点文武官员随行。

  其中也包括李如松。

  李成梁封宁远伯,作为他的长子,李如松充任宁远伯勋卫,承父荫授指挥同知。也是大明官员,此次出巡,朱翊钧点名让他随行。

  李如松去了,他的随从杨元、奴儿哈赤也一同跟着。

  皇庄所经营的田地,乃是京郊最好的,万亩良田,一望无际,从这片土地上长出的每一根麦穗,每一粒麦子,也包括在田间耕种的每一个人,每一头牛,都属于大明天子。

  隔得太远了,奴儿哈赤只能看到那一抹被万人簇拥的明黄,却从未见天子真容。

  作者有话要说

  历史上,潞王就是十一二岁加冠,和万历差不多,万历是他爹要嘎了,赶紧给儿子加冠。

  明朝皇帝出情种,除了不太直和要修仙的,基本都有一段爱情佳话。除了穆宗,他是玩得太花,把自己玩死了。

  我不会写感情,略过略过。

  明人称努尔哈赤为奴儿哈赤,所以,这里也按他们的习惯来。

第287章 天子巡视皇庄,早……

  天子巡视皇庄,早早就有管事的太监,吩咐佃户跪伏在道路两旁迎接,不可抬头,若冲撞了圣驾,那可是死罪。

  等到皇帝真的来了,却又让身边的大太监传话:农忙时节,不必拘礼,大家都起来,各自忙碌去吧。

  管理皇庄的太监,还不容易迎来一次伴驾的机会,汇报工作格外积极,庄子里有多少田,多少佃户,近些年,偶有天灾,收成不好,佃租多有拖欠。百姓劳苦,拖家带口,颇为不易,实在不忍催收。

  朱翊钧听闻此言,不动声色,只问他姓名。又赞他虽未内官,却懂得体恤百姓,实在难得,赏……就算了,口头表扬一下。

  既然百姓度日如此艰难,那就减租。反正皇庄的租金入的是内库,也就是皇帝的小金库。朱翊钧不给亲妈修宫殿,也不给媳妇买首饰,更不给自己讨小老婆,没有那么缺钱。

  别人做好事不留名,朱翊钧做好事,当场就让太监向整个皇庄的老百姓宣布。不仅这处皇庄减免,别的三十多处也一同减免。

  田间耕种的老百姓,听到这一好消息,全部跪下来,三呼万岁。

  朱翊钧对那管理皇庄的太监说道:“既然如此,你去把这几年的账本拿来,朕看看,究竟差多少,减免佃租够不够,需不需给百姓分发些银两。”

  周遭的百姓听了,感动得热泪盈眶,直呼天子圣明,

  那太监应下,这就去准备账本。

  朱翊钧继续巡视,见一老伯坐在田埂上休息,他命人送上一杯凉茶,自己则在一旁,与老伯闲聊,问他现在日子怎么样,能不能吃饱饭,家里有没有困难。

  老伯年纪大了,耳朵有点背,目力也不好,朱翊钧放大了音量,才让他听清楚。

  “苦难?没有困难,这几年光景好,粮食丰收,顿顿能吃饱,孩子们也能进学堂去念书了。”

  朱翊钧又问:“老人家为何这么大岁数还在地里干活?”

  “听说今日天子要来,老头子在顺天府住了一辈子,种的是皇庄的田,还未见过天子真容。”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353页  当前第332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332/353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皇长孙的团宠日常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