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府中的时候,曹氏特意交代姜姝,如果姜璃也在,那她一定要抓住机会,只要姜璃与她亲亲热热的,世人都捧高踩低,姜璃回不回姜家不重要,只要大家知道,她是姜璃的嫡姐,是太后的亲姐姐就够了。
按照曹氏的交代,姜姝应该挽着姜璃的胳膊亲亲热热的叫四妹妹,让世人知晓即便姜家和姜璃不和,但她们的姐妹情分也还在。
可姜姝做不出这样的事情来,不是她清高孤傲,是这段时间她想了很多。
娘说世人势利,但她们何尝不是这样的人?
爹怕找回丢了的四妹妹让家族蒙羞,所以知晓了在何处也没有接回来,甚至都没有关心一下,她是姐姐,可她也同样怕失了名声的妹妹影响自己的亲事,她同样势利。
原本都放弃了姜璃的爹娘,在得知姜璃是太后的一瞬间,就迫不及待的认亲了。
认亲没成功,阿璃厌恶父亲,父亲隐瞒了她事情真相,再次去挑战姜璃的底线。
挨了那一巴掌之后她想过,她一直以自己为嫡女,在父亲的心中是有一席之地的,到那天她才明白,姜璃可怜遭遇了这样的事情,如果换做是她,也是一样。
她们姐妹都一样,没什么区别。
是她们先亏欠了姜璃,她没有这个脸面再装作什么事情都没有发生过,什么事情都不知道一样亲亲热热的拉着姜璃表现姐妹情深。
今日遇见了,她上来招呼,姜璃愿不愿意她们,是姜璃的选择。
如今所有人都看着她们的方向,姜璃的态度在她的预料之内,她请了安心如止水,准备带着俩妹妹告退。
姜璃却忽然开口问道:“二娘子三娘子议亲了吗?”
姜姝愣了一瞬,二娘子微微福身:“回太后娘娘,祖母之前说过等大姐姐议亲之后,就安排我和妹妹的。”
姜璃微微蹙眉,随后淡淡道:“议亲也不代表就先成亲。”
三娘子看着姜璃说道:“我们回去就和祖母说,到时候给四妹妹送喜糖。”
四妹妹这三个字,让姜姝的脸色微变,她看向姜璃,但姜璃并未生气,还微笑着说:“好。”
姜姝始终警惕着,姜璃看了她一眼渐渐收了笑意,“大娘子也抓紧吧。”
姜姝应了一声,盈盈一拜,带着俩妹妹们离去。
今日宴席上的那些娘子回*府后大人必会盘问一番发生了什么?
姜氏姐妹之间的事情自然也都一字不漏的说了。
有人说姜家和姜璃毕竟是血亲,一时的矛盾,以后终归是好的。
姜璃没想到这竟然是大部分人的想法,有看上姜家女娘的人家便开始蠢蠢欲动。
没过多久,姜璃陆陆续续的听到了有人上姜家给三位娘子提亲,姐妹三都定了下来,姜姝成亲的时间就在今年,二娘子和三娘子在明年。
姜明辅也渐渐的活了过来,在官署中终于也比前一阵子爱说话了一点。
前几次姜璃去官署没遇到姜明辅。
后来穆正脩请姜璃去了一趟官署,还是讨论税收之事,正好姜明辅也在,大家眼观鼻鼻观心,都在想姜璃已经关心姜家那几个娘子的亲事,会不会也主动和姜明辅破冰。
姜明辅亦满怀激动的等着姜璃和他说话。
但姜璃从他的旁边走过,像是没看到他似的,大家连忙收回自己的眼神,姜明辅羞得整张脸爆红。
讨论正事是穆正脩和谢倾一起参与,三人讨论,一直到了午食时辰,依旧在官署里吃午食。
从藏书阁下来之后,姜璃探头进去扫了一眼,李晋桓还坐在位置上忙碌着,姜璃看着他招呼道:“李大人,午食时辰到了。”
李晋桓笑着收了东西,随后起身前去,姜璃谢倾穆正脩和李晋桓一起吃的午食。
所有人都有些懵,不解姜璃的所做作为,既然不想和姜家和好,何必给出这个信号。
后来姜明辅不在官署的时候,大家聊了起来,不解的问李晋桓。
李晋桓笑了笑说道:“姐妹是姐妹,别人是别人。”
第154章 税赋
李晋桓说得很清楚,但大家听起来却很含糊,有些迷茫不解的看向李晋桓。
“李大人,这从何说起。”
李晋桓瞧着后面的一个同僚,还和姜家定了亲,此时手磨着墨,耳朵却竖得直直的。
他弯了弯唇说道:“就是字面的意思,姐妹们品行如何,她自有斟酌,往后和谁往来和谁不往来,她也有判断,在太后娘娘的心里,品行好坏有区别,是什么身份不重要。”
听了这话之后,有几人骤然松了口气,自家娶了姜家女娘,不会因为她姓姜,就会成为姜璃眼中钉。
官署中人多,有人忽然叹了口气,感叹道:“百善孝为先啊,我瞧着姜大人颇不是滋味。”
众人忽然回头看了过去,说话的是曹氏的堂兄长,任礼部左侍郎。
曹氏的人自然希望姜璃和姜家修复好关系,姜璃虽然不是曹氏所生,但她是嫡母,曹家的那些小辈和姜璃乃是表兄弟姊妹,大家若是关系好,自然也是一人得道鸡犬升天。
可惜,姜璃宁愿给李家脸面,也不给姜明辅一个眼神。
此时听到这人的话,大家看向李晋桓,只见他的脸色瞬间就变了,眼神也颇为不悦。
穆正脩感觉李晋桓马上就要开口和曹侍郎争辩了,只好率先开口,悠悠道:“老祖宗的话总是有道的,不然怎么会说父慈子孝,怎么不说子孝父慈呢对吧?”
众人一哄而笑,纷纷散去忙活自己的事情去了。
原来一人是户部的尚书,一人是兵部的侍郎,各部找户部要钱的时候骂得不可开交,特别是兵部,他们要的最多也最急,经常打乱他们户部的手脚,他身在户部尤其不喜欢兵部的这些同僚。
直至某一日,李晋桓端着饭走到了他的那一桌上,乐呵呵的与他说起如今物价乱糟糟没监管,民以食为天,尤其是这口吃的。
他当时以为李晋桓又是为了兵部来找他要钱,都不太想搭,结果李晋桓稀稀拉拉的说了一堆,最后叹气:“哎,也就是太后娘娘随意提了这一嘴,微臣考虑得还不是很周到,还想说和穆大人讨论讨论。”
穆正脩想到了寿宴上姜璃对李晋桓夫妇的和气,这太后说的话怎么能是随意一提呢?
既然是太后的想法,那背后说不定就是陛下的想法,那他们尽管去做就好了!陛下必然会支持,穆正脩才忙喊住吃完饭要走的李晋桓,又一起喝了个茶。
户部的官员各种商量探讨,还喊着李晋桓一起,这一来二去大家也熟悉了,没那么不顺眼了。
再者后来姜璃拿来曲辕犁找他,也都喊上李晋桓,很明显的李家和姜璃的关系很好;以及那一心只有武的痴儿,经常在他耳边念叨姜璃做的猪肚鸡汤好喝,功夫如何厉害,他便有想和姜璃结交之意,只不过一直没什么合适的机会。
如今为国为民天下事自当效忠陛下,一些鸡毛蒜皮的私事,他们必然是毫不犹豫的站在姜璃这边。
再说,姜璃与他们提的事情,姜璃做的事情,也都是于民生有利的。
新朝初立,一切百废待兴,太后不培养自己的党羽,不争权夺利,已经是很难得的了,尤其是姜璃和薛长临他们这种关系。
晚上回了家,曹兴说起官署中的小插曲,长兄曹璋幽幽的抬眸看了他一眼幽幽说道:“我听闻最近太后娘娘经常去官署。”
曹兴回道:“是经常来,来了就往楼上藏书阁去。”
曹璋闻言微微蹙眉:“四弟,慎言!太后去官署,李大人,曹大人,谢大人都一同商讨事情,怎么到了你嘴里,如此的不中听?”
“争这些口舌之利做什么?我们曹家和姜家是姻亲不错,妹妹想要什么我们也知晓,可这结局是谁造成的?是姜明辅造成的,也是她造成的,如果是你的女儿丢在了外面,你会像他姜明辅一样?”
曹兴低声嘟囔道:“我就一个女儿,我死也不能让他丢外面!”
曹璋无奈的翻了个白眼。
“事已成定局,姜家的事情不要掺和,而且太后已经发善心了,你瞧瞧之前二妹回来,和母亲说几个女儿亲事,愁得不行,现在好了,都定下了,知足吧,还想怎么样?”
曹兴听着大哥的话,点了点头。
“兄长教训得是,弟弟记下了。”
曹璋以往还是满意姜明辅这个妹夫的,温文儒雅,学识也不错,生了一张还不错的脸得了妹妹青睐,成亲后夫妻感情也尚可。
倒还是姜璃之事他才看明白,这人自私自利,虚伪,道貌岸然的伪君子。
倒逼姜璃认亲,被陛下斥责,后一蹶不振。
虽说薛长临可能会看他不顺眼,但薛长临是一个公私特别分明的人,若能做出政绩,对民生有利,薛长临既然没有贬他,就说明还看重他的能力。
如今这般半死不活的,才是说不定哪一天乌纱帽就要丢了。
毕竟是自己妹夫,曹璋和老太太提了一嘴,希望通过妹妹的嘴给姜明辅一点警示,有没有用能不能听进去,就听天由命了。
五月中旬,春闱发榜,录取了二百五十四名贡士,比前朝的最后一年少了二百人左右,薛长临解,但不是很满意,他有意在各地重新修建宫学,他需要更多的人才。
会试发榜之后,未中的学子纷纷返家,已中的学子等待六月中旬参加殿试。
也是在这期间,发榜后的第五天,五月二十。
朝廷贴了布告,有关新的赋税法令。
各地的八百里加急送达各地,去看的百姓满眼惶恐不安,赋税就像是压在头顶的一座大山,春种刚结束,新的赋税就下来了,这是又要让人没活路吗?
不是说了免三年的税?皇帝说话不算话吗?
很多百姓不识字,当地官员在场宣读解释。
听完之后这些农民都松了一口气,这征税不是对他们的啊,大家纷纷松了一口气,新想着心皇帝说话还是算话的。
但那些豪绅和商人,就没那么高兴了,这场赋税是针对他们的。
不过好在税率不算特别高,宣读的官员在给大家动员,总而言之就是取之于民也用之于民,陛下还是很体谅大家的,收取的这点税对于他们来说是九牛一毛,希望大家都认真缴税,切勿有偷税漏税行为,京中已经正对税收专门成立了一个部,专用于查大家是否正常缴税,若不对的,所有田地庄子,将会重新量取,这不是只量某一家,是全县城,全州府一起量。
听到这里的商户们脸色一变,全州府一起量,家家户户包括这些官员,谁家没有隐田?
谁要是因为这一点点赋税让京中重新量土地,可能京中没来人,他们全家就已经死了。
大家心中有了数,纷纷应下。
宣讲的官员最后说,予大家信任,大家也切勿辜负陛下的信任!大家先回家账本,明早带着账房先生,带着账本来官署登记。
姜璃原先说的开具对于他们来说有些繁复,最主要是如今纸很珍贵,一人收走一张,加起来那将是巨大的量,太浪费了。
最后穆正脩他们商讨之后决定,做成册子,商户各家一本,按月收缴核实誊抄。
姜璃去官署领了第一本,挂在了福黎坊的账房里。
京中的各家各族,心中都有些怨气,但他们想了想收得不是特别多,也就认了,再者他们可以做手脚,也不算什么大事儿。
但他们不知道的事,姜璃说过的收不够,年终还会有,穆正脩已经给薛长临上过折子,薛长临让他先等一等。
徐徐图之,这个温和的法子还是有用,商户的税收按月收缴,第二个月便收上来不少钱,穆正脩和薛长临都还算满意。
不过就是到了月末月初,户部的人成天成夜的熬,穆正脩忙完这事儿之后就上折子要人。
他的人手不够!
薛长临目前也没什么人,最后的法子是各部门借调。
穆正脩几次想要开口和薛长临说,让姜璃来户部帮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