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娘子对新厨房爱不释手。
里面有三个烤炉,四个灶台,不仅可以满足平日需求,马上要做的大订单喜饼,也有地方放了。
进到冬日,程张两家的婚事愈发近了。
程家来了好几趟,确定慧女点心准备妥当,这才放心,更是提前给了定金。
苏娘子为此,提前寻了帮忙的娘子们。
之前做惯了的张婶娘等人肯定要喊的,再远的娘子们来不了,又托了兵马司不少兵卒的娘子过来帮忙。
这是苏副使提议的。
马上过年,也让自己手底下的兵卒家里多个进项。
对此苏娘子自然愿意,而且兵卒家眷大多做事利落,用起来更放心。
程张两家婚事在十一月十八。
他们要提前三天做出两千对喜饼,其中多的一百多对则是补余。
苏娘子做事细致,完全不用担心。
苏茵茵紧张的握住笔杆子,作为家里的账房小女子,她一定要记好进账出账,不会有一丝遗漏。
对此苏娘子很放心。
她总感觉,便是自己来记账,都没有女儿记得清晰。
新厨房第一次使用,就是用来做这么大的订单。
请来的近二十个娘子,就在新厨房里忙忙碌碌,顺便还能照顾到门面,简直再好不过。
“鸡蛋,面粉,糖,油。”
“这些数量都齐全了。”
“如果还需要,直接差人打个招呼即可,我们立刻送上门。”
送货的粮油店小伙计看着眼前的小娃娃,惊奇道:“你能从一数到一百吗。”
这么小的孩子过来点货,可以吗?
苏茵茵蹲下数到最后一个,托腮道:“可以啊。”
伙计往账册上一看。
何止能数到一百,分明还会九九口诀。
现在的小孩子,都这样厉害吗?
第24章
八天时间,两千对喜饼,从制作到包装,最后送到程家府上,中间需要格外耐心细致。
苏茵茵早早跟着娘亲去店里,立刻开始干活。
程家甚至派了个管事的婆子过来,就怕哪里出错。
忙了大半年的婚事,片刻都不能松懈。
苏茵茵一来,先跟婶娘们打招呼,小跑到娘亲跟程家婆子旁,笑眯眯道:“婆婆早上好。”
程家婆子越看越喜欢这小娃娃,长得粉雕玉琢不说,人也机灵,喝着热茶笑道:“主家婚事忙到现在,也算在你家最清闲。”
事顺畅,人看得也舒心。
婚事说起来简单,但内里需要忙的太多了。
他们又是男方家里,生怕哪里出差错让亲家亲朋们看笑话。
两千对喜饼,需要揉几百斤的面,打上千个鸡蛋。
便是包裹喜饼的油纸都要裁两千张。
无论是哪项活计,都不是轻松的。
尤其是揉面,想要做出好吃的饼子,这点绝对不能含糊。
请来帮忙的一二十娘子,没有一个偷懒的。
大家都格外珍惜做活的机会。
再说,平日承蒙苏家照顾,若这活干不好,那还有脸登门去苏家吗。
小小两间屋子里,每个人都在认真做事。
即使是寒冬时节,都能看到大家额头上的汗水。
苏茵茵在一旁看着,帮着娘子们倒茶。
很多人对古代有刻板印象,以为古代女子只管内宅的事。
其实哪有那么简单,多数女子既要管内宅,同样也需要做工,她们的力气一点也不小。
苏茵茵忙来忙去,倒是让大家多了个趣事。
其中一位娘子性格爽朗,还提起小红娘的传言,她住在北城,压低声音道:“说起来,北城的苏家点心,就是你们大伯家吧。”
苏茵茵点头,苏娘子也道:“是,那是大房家的,不过我们早就分了家。”
手艺都是从婆婆那学的,算是两家人了。
这位娘子听话听音,又想到一些传言,这才敢把自己听来的八卦讲出。
“苏家点心铺出事了,你知道不。”赵娘子向来爱说笑,此刻提起这事,不少娘子都看过来。
出事?
苏娘子最近极忙,根本不知道出了什么事。
苏茵茵倒是一脸好奇,做了个合适的捧哏:“出了什么事啊。”
“他们不是在撮合姻缘吗,谁知道把一个女子许给了两个人家。”
“现在两家男方天天上门闹事,要个解决方法。”
啊?
一女二嫁?
这要是闹到公堂上,定然要治罪的。
治的当然是苏家大伯的罪。
“发生了什么啊。”
“怎么会有如此荒唐的事。”
“我好像也听说了,好像是登记情况的男子多,女子少,那个点心铺为了多赚钱,就故意把女方介绍给两家,谁知道两家都相中了。”
屋子里越说越热闹,苏茵茵不知道从哪摸来一把瓜子,听的津津有味。
“女方家怎么说啊。”
“女方觉得晦气,但事情都说到这了,估计要在这两家里选一家。”
但现在不管选谁,肯定有一方不满意。
啧啧,婚介所不是谁都能当的啊。
大家开开玩笑,怎么大伯家还当真了。
苏娘子想到那俩夫妇的为人,倒是不觉得奇怪。
屋子里众人一边闲聊一边做工,效率竟然增加了,就连程家派来的婆子都忍不住加入八卦。
从宅院里的小厮女使,再到庄子里的奇闻轶事,苏茵茵瓜子都磕的上火了。
一直到十一月十五,两千份喜饼大功告成。
只要如约送到程家,拿到剩下的尾款,这场差事也算圆满了。
结了剩下的银钱,大家都能过个好年。
苏茵茵这次没跟过去,程家婆子说,现在那边事多人多,大人去就好。
苏茵茵乖乖在店里等着,眼神期盼地看着门口,只等着娘亲回来。
直到傍晚时分,苏娘子迈着欢快的步伐回来。
她口袋里沉甸甸的,脸上带着喜气。
喜饼无误。
程家那边很满意。
太好了!
她们这么多日的辛苦没有白费。
苏茵茵偷偷握拳。
真好!
“成了。”
“说我们的喜饼合格。”
“主家喜欢就好。”
“咱们用心做的,肯定很好。”
娘子们同样高兴,这还是不少人头一次做工,就做得格外好。
兴奋过后,还有另一件重要的事。
眼看天就要黑了,苏娘子看向女儿。
开始发工钱了!
对于算数这事,苏娘子十分信任女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