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一晃而过,很快就到了各国使团进京的日子,按照惯例,这些使团将在七月陆续在京中集合拜会朝供,而鸿胪寺,就是接待这些使团的官方机构。
第168章
向大明朝供的国家和地区有一百多个,大明为了自己面子上好看,往往称这是盛世空前,四海臣服、万邦朝圣。
但是实际上绝非如此。
在一开始明初的时候,大明为了展示自己泱泱大国的风度,尤其是在郑和下西洋之后,许多遥远小国都知道了大明的富饶和强盛,而且大明的朝供制度一向是“薄来厚往”,有些饭都吃不饱的地方听说了这等好事,当然盼星星盼月亮,不远万里也要来大明朝供一番。
这绝对是一个美差,能到当今世界上最繁荣的城市公费吃住,献上一些家乡的土特产,就能带回十倍于他们朝供价值的赏赐。这样的便宜,谁不想占?
甚至在明初,因为要应付朝供贸易,导致大量白银被赏赐外流,国库空虚后又加派赋税,大明国内本就缺金银,这样一来,金银空虚更大,只能大规模发行宝钞,无限制的发行宝钞,导致通货膨胀,物价极剧飞涨,最后宝钞变得一文不值,沦为废纸。
也幸亏大明的国力还算雄厚,这般折腾也没有彻底垮掉,算是不幸中的万幸。
尤其是到了现在,之前葡萄牙、西班牙、荷兰等也会乘着这个时节,打着顺服大明的名义,过来捞一笔。
而例如蒙古三十六部、女真、朝鲜、东瀛等地算是大明的老邻国了,这种时候又怎么少的了他们的身影。
每次朝供时期,可谓是牛鬼蛇神齐聚京城,有想要浑水摸鱼的,有想要强势提出要求的,有想要顺手捞一把的,各怀鬼胎,大明却要疲于应付,名义上好听,内里却被这朝供外交搞得焦头烂额。
这次,秦修文干干脆脆地拒绝了荷兰等地的朝供要求,唯有葡萄牙的准了,但是直接给他们列了单子,让他们以吕宋岛贸易的一半利润作为朝供,双方早就开始接洽,至于西班牙?不好意思,估计全军覆没的消息还没传到他们国度,如今大明航海领域不再允许西班牙的船只进入。
荷兰人原本还想吵一吵,结果打听到西班牙人被大明一举全灭了后,算了一算自己只有五艘战舰,干干脆脆就应了,不敢再去纠缠。
而其他西方小国,见几个老大都没吭声了,这次哪里还敢叫嚷,更加没有声音了。
万历听到这帮子洋人除了葡萄牙准备正儿八经朝供厚礼外,其他国家的都不闹腾,心里也是松了一口气——这可是节省了一大笔开支了。
葡萄牙费尔南多公爵听到消息的时候也是牙疼,原本还盘算着这次可以从大明弥补一点上次的损失,但是没想到这次与他接洽的还是那位秦大人,这人就是鸿胪寺卿的时候,彻底没话说了,连讨价还价的心思都没了。
这就是擒贼先擒王的道理,西班牙如此嚣张的一个国家,在海上称霸一方,自称为无敌舰队,结果被大明直接收拾了,导致海上多方势力都要掂量掂量了。
解决了这些西方人,秦修文对这次朝供的大部分注意力还是集中在了蒙古、女真和东瀛三处。
蒙古自不必说,一向是大明的老敌人了,从元朝手中夺取了中原江山之后,蒙古分裂成三十六部,但是依旧对中原虎视眈眈,他们吹过了江南水乡的和煦春风,知道中原百姓可以成为牛马一般被驯服,更清楚中原大地的肥沃土地可以种出许许多多的粮食蔬菜,比起他们蒙古地区的苦寒,大明永远对他们充满了吸引力。
哪怕如今大明和蒙古已经有了俺达互市,但是一到蒙古的灾年,他们的一些部落就会开始袭扰大明边境,烧杀抢掠是家常便饭,虽然因为开通了互市没有了大规模的攻城略地,但是这种小股作战让边境百姓是民不聊生,每每在早朝上听到类似的奏报,秦修文都觉得匪夷所思。
泱泱大国,设立九边,每年耗费巨额军费,最后却连蒙古族的小股作战都抵挡不了?地方官员和军队到底是在做什么?朝堂之上的士大夫们甚至都好像对这些情报麻木了,大部分时候都是走流程问罪问责,地方官换了一批就算结束了此事,核心问题却一直没有解决过。
继而就是刺头东瀛,东瀛也就是日本,也是老冤家了,但是东瀛在两年前已经如历史上记载的一般实现了大一统,丰臣秀吉让原本四分五裂的国家再次凝结在一起,而统一后的东瀛显然并不满足如今的弹丸之地,一直在寻求向外扩张。
他们盯上的第一个地方,就是距离他们十分相近的朝鲜。
东瀛已经寄送了两份国书到朝鲜了,两份国书的内容十分一致,就是让朝鲜对东瀛俯首称臣。
这两份国书都已经摆在了秦修文的案头,当秦修文成为了历史的亲历者,看到这两份国书的时候,也忍不住变色——东瀛的狂妄、粗鲁、无礼,从这两份国书里面就可窥见一二了。
总而言之,丰臣秀吉的意思就是我们东瀛实力强大,你们朝鲜就是个垃圾,根本打不过我们,现在我给你机会,你们朝鲜必须向我臣服、给我上供,否则老子就来打服你!
朝鲜是什么态度呢?朝鲜害怕了!
东瀛人确实穷凶极恶,战斗力不俗,武器先进,若是让朝鲜直接和东瀛对上,他们没有赢的可能。
但是朝鲜背后站着的是大明,大明是朝鲜的宗主国。
什么是宗主国?那是连“朝鲜”国这个名称都是大明赐下的,朝鲜国的李姓国王都要经过大明的册封才算是被真正认可的国王,面对大明的君主,还是要行臣子之礼的,就连朝鲜的年号都延用大明的年号。
比起凶残的东瀛人,当然是以儒家思想当道、讲究仁义礼智信的大明更适合成为他们的宗主国、引领者,况且朝鲜早就被大明的思想文化征服了,如何可以一朝更改?
所以朝鲜人马上就向大明求援了,而如今负责对外邦交的鸿胪寺卿就是秦修文,自然秦修文就得到了第一手资料。
当秦修文将这两份国书上奏给朝廷的时候,朝廷上下却都没有太过在意这件事,他们认为东瀛刚刚实现统一,如何能马上实行侵略之事,不过是一时狂妄罢了。
秦修文只能暂且按兵不动,而这次朝供,则是真正观察各方态势的好机会。
东瀛使团自然也在朝供之列,这次带队前来的是丰臣秀吉手下的一员大将,名叫加藤清正,据说对丰臣家极为忠诚,为人骁勇善战,年纪轻轻就领导过多次战役,十分受丰臣秀吉器重。
蒙古各部、东瀛、朝鲜这些邻国关系错综复杂,牵一发而动全身,但是这些人都不是秦修文最为关注的对象。
秦修文最关注的,还是女真,当然也不仅仅是女真族的原因,而是这次带队前来的人是努尔哈赤,被后世称为清太祖,统一女真各部,未来打败大明,建立满清之人。
秦修文在努尔哈赤这个名字上重重画了一个圈,目光有些凌厉,若是可以,真想将这个人就直接永远留在京城啊。
此乃心腹大患!
不仅仅是大明的心腹大患,更是秦修文的心腹大患!
各方关系错综复杂,却要马上汇聚一堂,秦修文凝眉沉思,清俊的脸上浮现出一抹凝重。
身处于漩涡之中,站在历史的未来往前回溯,事情却绝不是改变一个人或者一件事这么简单,这需要一系列的连锁反应,需要强大的心智和算计能力,太多的细枝末节需要处理和关心,也就是因为这个原因,秦修文才在这个关键时刻,愿意和申时行集团合作,因为光凭借他一人之力,确实无法左右一切。
就在秦修文思索推演之际,石飞羽在门外禀告求见,秦修文从一堆文书中抬起头来,将自己刚刚落笔的文书放在书册下方,然后才让人进来。
石飞羽的表情十分难看,进来后对秦修文行了一礼,然后语气愤恨道:“东瀛使团的人欺人太甚,在会同馆挑衅朝鲜使团的人,还直接大打出手,咱们的人前去相劝,还被东瀛人一块给打了!”
秦修文的脸色同样沉了下来:“此事当真?如今伤情如何?”
石飞羽刚刚就在现场,最是了解情况,马上就把事情的来龙去脉都说了一遍,听到朝鲜使团里的两名使者一个人被打断了一条胳膊,一个人被打伤了了脑袋,虽然无性命之碍,但是也算是十分严重的伤情了,好在石飞羽立马找了京中的好大夫过去治疗,否则很有可能出人命。
他们鸿胪寺的自己人则是在推搡中有些人摔倒导致了一些轻伤,但是这不仅仅是身体上的伤害问题,更是东瀛使团的目中无人,根本没有将大明放在眼里!
否则如何会在这种情况下,不顾主人家的劝阻,直接做出这等事情来?!
东瀛使团和朝鲜使团都是在五日前陆续抵达的,结果还没呆个几天,就直接闹出这等事情来。
会同馆那边只有一些守卫,而日本使团的人足有两千余人,并且大部分还都是携带东瀛武器的武士,若是真的直接动手,会同馆那边的守卫不一定能镇压地住,贸然出手反而会弄到不可开交。
秦修文安抚了石飞羽两句,直接拿了进宫的牌子去求见万历。
此事,一定要在一开始就给出一个决断,否则必将影响他之后的计划!
第169章
秦修文慢了一步,万历在秦修文进宫之前已经得到了消息,初闻东瀛人的嚣张之举,万历的脸色极不好看。
是人都要脸,更何况万历还是一国之君。
所谓的万寿节朝贡,不就是给万历送生日礼物么?结果礼物还没收到,送礼的人居然在他家里闹了起来?这换做是谁,都不会开心的。
王泉小心翼翼地给万历续了一杯茶,禀告消息的人已经被万历挥退,今日是王泉轮值,外间还有一群宫女太监随侍,但是书房里面却只有王泉和万历两人。
王泉有着陈矩做助力,又认了张公公做义父,再加上他识文断字、做事机敏,几次在万历身边伺候,都让万历留下了印象,后来另外一名在万历身边伺候的御书房老太监到了年纪之后,就让王泉给顶了上来,在御书房随侍。
御书房伺候的太监一共有十三名,专门掌管收纳书籍、字画,同时还要洒扫、研墨、奉笔等事物,虽然王泉此时还不算是有实权的大太监,身上品级不高,但是能够在十三名太监中脱颖而出,专侍笔墨,等于是贴身服侍了,能被大领导越多的看见,自然能被赏识的可能性也更高了。
所以此刻万历看着杯中茶水,压抑着怒气道:“真是岂有此理,看来朕必须给这群东瀛人点颜色看看!”
王泉面上露出了挣扎之色,几次欲言又止,最后却什么都没说。
万历显然是看到了王泉的表情,面色有些狐疑道:“你有什么要说的?何必吞吞吐吐?”
王泉诚惶诚恐地跪下来磕头:“陛下,奴婢不敢说话,奴婢才疏学浅,如何能妄议国事。还望陛下赎罪!”
万历审视地看了一眼王泉,嗯,这个人不是一个老面孔,自己隐约有些印象,似乎是叫王泉,随侍的宫人太多,万历不可能每个人都记得名字。
能被万历记住名字,说明这个人是有点过人之处的,此时万历心中十分愤慨,想要和人交流,所以就直接道:“朕恕你无罪,你先说说,你刚刚想说的是什么?”
王泉小心翼翼地低着头,看着玉石铺就得地面纹路,有些忐忑地回答道:“奴婢是想说,那些东瀛人怎么会这么蛮横不讲道理,会不会是他们故意如此,好让陛下按耐不住,到时候再引起两国纷争,这些东瀛的什么浪人、武士就更有理由跑到大明作乱了!”
王泉说到这里的时候,抬起头看向万历,阴柔的面庞上,露出了如同女子一般的楚楚动人之色,因为肤色极白,眼眶红了之后就更显得他可怜哀悯:“奴婢家乡就在定海县,饱受倭寇袭扰之苦,几次差点死于倭寇刀下,也是因此才抛家舍业一路逃难到京城,入了宫后有了陛下的庇佑,才能苟且偷生至今。今天奴婢本不该多嘴多舌,实在是心有余悸,想到了往昔,才忍不住说了刚刚那些话,不过奴婢见识浅薄,愚昧之言,还望陛下赎罪。”
王泉的相貌,完全脱离了男女性别,哪怕万历看多了宫中绝色,此刻也对王泉生出了一丝怜惜,尤其是王泉说起家乡往事的时候,感情真挚,让万历也忍不住一起感慨了起来。
同时,万历心中也在深思:是啊,东瀛人敢在自己的地盘上就如此施为,会不会这就是一个计呢?
若是自己为此大动干戈,会不会就中了这些人的奸计了?
万历的怒火被熄灭了一些,脑海里已经开始盘算起来到底应该如何应对。
秦修文的宫牌是万历亲赐,无需禀告,就可以直接入宫,等到秦修文被引入御书房偏殿等候的时候,一位御书房外间洒扫的太监进来上了一盏茶,恭敬道:“秦大人,请稍等片刻,奴婢已经派人去通报了。”
很快,秦修文便被传唤进御书房,一扫御书房内只有王泉在里面伴驾,同时王泉看到秦修文的时候,瞳孔一缩,脸上闪过一丝不自然之色,但是转瞬即逝,马上就低垂下头,束手站在一旁,连呼吸都放轻了一些。
秦修文行过礼之后,快速说了一番东瀛人的闹事之举,万历坐在上首,头疼地挥了挥手:“这事朕已经知道了,但是说到底,这伤的还是朝鲜人,咱们自己人伤的并不太重,若是以此来大动干戈,显得我们大明实在太过斤斤计较,若不然还是静观其变的好。”
秦修文微微愣了一下,这和他的预判并不相符。
万历如今被秦修文灌输了想要在海上称王称霸的概念,同时也知道终有一天要和东瀛对上,这是他们在东海区域的最大敌手,同时也要一举解决大明东面沿海地区的倭寇袭扰之乱。
在秦修文的吹捧和肯定下,万历如今的是充满了雄心壮志的,同时因为收复吕宋的极大成功,万历甚至是有些自负地。
一个自负的人,如何会在短时间内变得谨慎起来?
按照思维逻辑,万历应该是怒不可遏,要求狠狠惩治一番东瀛使团才对。
是什么让万历平息了怒火,甚至采用保守的手段去处理这件事?
东瀛人闹事的事情就发生在午膳期间,石飞羽就在现场,事发之后马上就回来禀告给他了,然后他马不停蹄地进宫,就算万历比他早一步知道消息,这个时间也不会超过半个时辰。
那么,这半个时辰里究竟发生了什么?或者是谁在万历耳边说了什么,从而打破了他对万历的预设?
肯定是有人影响了万历!
时间如此短促,只有可能是两拨人,一拨人是来报信之人,另一拨人是在万历身边伺候的宫人。
报信之人秦修文尚且不知道具体是谁,但是在万历身边伺候的宫人,看眼前这个样子,只有王泉。
但是王泉是自己人。
疑虑重重,但是此刻不是抽丝剥茧的时候,秦修文将嫌疑者锁定之后,马上进入了和万历的谈话之中。
“陛下,微臣认为,不能就此轻轻放过,一定要严惩东瀛人!”秦修文马上将自己的结论放了出来,万历略微蹙了蹙眉头,王泉的话先入为主,他如今确实有些举棋不定。
见万历不吭声,秦修文容色肃正道:“严惩东瀛人的目的,并非找回大明的颜面,而是要让朝鲜人知道,大明永远是他们最坚实的后盾,让朝鲜人明白有大明的保护,他们无所畏惧。东瀛人今日确实是故意挑衅之嫌,作出这般姿态,若是我们不马上发难,恐怕朝鲜军心不稳。”
万历刚刚想到的一直是大明的颜面,确实根本没有考虑过朝鲜这个小弟,被秦修文这样一点,才想起来东瀛之前给朝鲜寄送的两份让朝鲜投降的国书!
当时所有人包括万历都觉得这只是东瀛的狂妄之言,但若是将今日这事串联起来,那么东瀛的种种奇怪做法,就都说得通了!
万历一时之间,面色大变,甚至在他自己都没发觉的时候,目光隐晦的扫了王泉一眼。
差一点点啊!自己举棋不定间,若是采用的是保守观望之态,说不定就要酿成大祸了。
秦修文说完这段话后,一直在严密监视着万历和王泉的表情动作,抓住每一丝不可漏过的蛛丝马迹。
王泉似乎和平时没什么两样,只是一个普通宫人在旁眼观鼻鼻观心,静静立于一旁,原本秦修文都以为自己可能多心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