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会儿,苏浔还在南方忙碌。
她难得过来一趟,自然要把该办的办了,办完之后,还要赶着回去参加东州市大学的人才输送交流会。
好在这边工厂有何嘉丽和二代们负责,苏浔倒是也不用操心别的事情了。
李玉立也被她安排回东州主持那边厂里的日常工作。
她自己则带着助理和保镖,找老朋友谈合作的事情。
先找的是吉姆·威尔逊。要按照当初约定的,购买几项技术。
吉姆还特意的请她一起吃了顿饭,他玩笑道,“如果我们不是做电子厂同行,而是做别的行业同行,我一定会很忌惮你。”
苏浔问道,“为什么这么说?”
“你在华国市场的操控,很惊人。能够让这样一个购买力不强的市场产生这么大的购买欲望,很厉害。做你的竞争对手,压力会很大。”
苏浔很想吐槽,谁说华国的购买力不强了?华国人购物欲望强得很。以后买遍全世界。
但是这种好事儿,她可不会告诉吉姆。这个好市场,她先吃一口再说。
“我对玩具市场现在很看好,所以我现在需要更多的电子技术来增加我们玩具厂的实力。”
吉姆笑道,“为了玩具厂开电子厂,苏总果然有魄力。不知道苏总愿不愿意让我技术入股玩具厂。”
这也是他的目的,他真的很看好苏浔开的这个玩具厂。作为一个敏锐的生意人,他看到了苏浔这个四驱车比赛的无限潜力。
可苏浔也不是吃素的,她都做大做强了,还需要要人来分一口汤吃?
“玩具厂的大股东可不是我。而且目前已经没有再吸纳股东的想法。你要是想要投资,可以投资我们的电子厂。我愿意让你当电子厂大股东。”
吉姆·威尔逊闻言,顿时失望的摇头。
“那算了。”他只是想用没有用的技术去换源源不断的带来财富的金鸡。
投资电子厂,他并不看好。没有好的技术,电子厂就发展不起来。
他卖给苏浔的这些技术,都是一些普通技术,并不算特别先进。所以也并不看好苏浔开的这个电子厂。
苏浔道,“那可真是太遗憾了,我是很期待要和你合作开电子厂的。”
吉姆·威尔逊笑着道,“以后会有合作的机会的。”
因为事先约定好的,加上现在资金也算充足,所以双方的协议很顺利,只等吉姆将资料整理好打包给苏浔,苏浔支付资金,这生意就成交。
这事儿办完之后,苏浔对吉姆这个人就不怎么感兴趣了。她算是看出来了,这老狐狸只想要好处,一点都不想付出。看到肉就张嘴想分一口。想从他手里套到新技术,可不容易。幸好还有约翰。
她又立马找约翰谈合作的事情。
约翰可一直等着她呢,见她终于找来了,立马兴致勃勃的问她准备投资什么生意。
苏浔笑道,“自然是电子厂。上次我和威尔逊先生谈过之后,觉得电子厂技术很不错。我刚从他那里买到几项便宜技术,马上我们就可以开工了。”
约翰顿时有些失望,“他肯定卖的都是没有什么用处的技术,这样的技术毫无竞争力。苏浔,你被骗了。你那么聪明,怎么也会被他骗了?”
苏浔笑着道,“这是我自己的选择,谁说中低端的技术就没人喜欢了?”
“你在市场上没有竞争力。”约翰激动道。
苏浔道,“为什么我们要去和他们竞争市场?找准自己的定位很重要。约翰,如果把一件价值一万的高端产品,和价值一百的中低
端产品放在你工厂的工人面前,让他们选择购买,你觉得他们会选择购买哪种?”
“当然是一百的,这些工人很穷的。”约翰一副高傲的样子,看得苏浔牙酸。
苏浔道,“那就是了,我们大不了把产品卖便宜一点。薄利多销罢了。就和塑料制品一样。”
苏浔说完,问道,“你如果不相信,这次你就少投一点玩玩。反正我也不指望你头投资太多。”
约翰顿时有些不好意思,“谁说我投资一点点了,我,我也可以投资很多。”他说完有些勉强,肉疼。
苏浔一脸真诚道,“约翰,我把你当朋友,我们之间就不要虚伪客套了。你第一次投资,就少投资一些。毕竟我自己也没有多大的把握。你如果投资太多,我也会觉得有压力的。”
听到苏浔这么说,约翰终于不用太尴尬了。
他装模作样道,“那行,我听你的建议。并不是我舍不得,而是我不想给你太大的压力。”
苏浔笑了笑,自然没拆穿他。
正好趁着二代投资团都在,苏浔就把这个项目和大家一起落实了。如今厂房已经有了,初期也不需要多大的生产线。而且苏浔打算等第一个月玩具厂分红出来了,再正式注入资金启动电子厂项目。所以大家一点压力都没有。
面对这些人,苏浔自然就把计划说得详细一些。
“我们的电子厂目前技术种类不多,主要以录音播放机,收音机技术为主,想要竞争很难,所以我们要改变策略。从定价,到定位,都要准确。”
“首先是定位,我们不要生产家庭类电子产品。这类属于家庭大件,消费者购买会更看重功能齐全和质量。这是我们短板,要避开。”
“其次是定价,高端市场我们争不过,我们争低端市场。定价就要便宜。要保证普通家庭都买得起。”
“基于以上两点,我们的定位依然是青少年儿童为主要购买人群。售卖功能单一,便宜的产品。比如电子玩具,青少年学习专用机。”
陈安莉举手。
苏浔道,“你可以发言。”
陈安莉道,“一旦我们定位低了,以后想做高端产品,会不会让人形成一种固有印象呢?我们家的服装就是吃了这个亏。想开发新的服装品牌,又很难从头做起。”
苏浔笑道,“电子产品和服装不一样,服装很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但是电子产品就不一样了,只要我们有本事开发出高端技术,就算我们没有名气,别人也会来买。电子行业很公平,靠的就是技术。所以等我们有这个能力的时候,我们就要立刻开发新的品牌。如今这个电子厂只是我们的基础。”
她又补充道,“而且我们的技术属于中低端,我们的产品也可以高端。如今我们我们针对的这个市场,还没有人涉足。只要我们走得快,就永远是第一。”
“浔浔姐说好,那肯定好。”徐萌第一个表态。
她是坚定抱大腿的。不抱不行,谁让她爸爸不做人呢,非得弄个私生子弟弟来和她争家产。她要是不努力抱大腿,以后下场不会好。
看到徐萌表态,陈安莉不甘示弱,立马跟上。
其他人自然攀比起来。一个一个没二话。
何嘉丽倒是思想成熟一些,她道,“对我来说,做生意都是有风险的。所以苏总,不管这生意以后是赚钱还是亏损,我都可以接受。”意思是让苏浔不要有压力。
二代投资团们这才反应过来。
然后纷纷表态,想法和嘉丽姐一样。
苏浔笑道,“我确实没有百分百把握,电子产品毕竟不同于其他行业,这个行业虽然可以宣传,广告,但是最后也要看我们的产品是不是符合消费者的需求。这个行业归根结底看实力。而这些公司也把最好的科技紧紧的握在手里。我们是买不到的,想要技术就要自己研发。要挖人才。这需要钱,需要大家发掘人才。所以各位,努力,共勉。”
这是第一次,苏浔将压力给到大家。但是也更让这些年轻人对这个行业重视起来了。连苏总都这样看好又有些没把握的行业,这说明这个行业真的很值得竞争啊。
在座的都是年轻人,而且是赚了钱了的人,可比以前更有挑战心了。
大家心里纷纷想着,就还不信了,咱们这么多人,要人有人要钱有钱的,还不能把个电子厂给开起来。
确定之后,苏浔才和投资团,以及约翰一起签约了。
约翰只是投资玩一玩,看到大家都姿势投资二十万美金的样子。他顿时确信,这就是玩一玩。于是也跟着投资二十万美金。
苏浔投资最多,投资四十万美金。何嘉丽投资三十万美金。
大家还给这个电子厂取了个名字,叫南波万电子厂。
合同签约得很快,约翰给钱也是最快的。给完之后就把这事儿放一边去了。完全不把自己投资的这点资金当回事。
在他看来,就当做是和苏浔贴近关系罢了。这钱都不够买一部豪车呢。
他不信苏浔能用这个投资办出什么厉害的厂来。
甚至不觉得苏浔可以每个月为他赚几十万美金。
好在苏浔现在也不需要他插手,以后让他尝到甜头,自然能让他出力,要是他不出力,到时候所有股东一起,把他踢出去也很容易。
柯主任知道苏浔这边要投资电子厂,而且资金都要达到三百万美金的样子了,立马就为苏浔办理相关手续,一路绿灯。
厂里的牌子挂上,苏浔就立马进行熟悉的操作,广告轰炸。
这一次,她轰炸的目的不止在于宣传造势,也是为了打击付仲安等港城那些抱团排挤她的人。
苏浔直接在电话里就安排东州市那批御用笔杆子们大书特书小宝贝玩具厂的势不可挡之势,短短时间开辟分厂不说,还斥资数百万美金建设南波万电子厂来辅助小宝贝玩具厂。可见小宝贝的进取心和实力多么强。
它已经强大到让敌人胆战心惊,毫无招架之力,以至于让港城玩具行业企业瑟瑟发抖,做出了抱团抵制的手段。
众所周知,只有强者才令人胆寒,可见,小宝贝玩具厂已经在玩具行业力压群雄,一枝独秀……
反正使劲儿夸小宝贝,踩港城玩具企业。
这篇稿子,苏浔不止在大陆和港城投放,还让系统找代理人,帮她在海外投放。
不是想开发海外市场吗?面对敌人只会瑟瑟发抖,抱团排挤的企业,有什么实力开辟海外市场?只配做强者垫脚石。
第97章
苏浔觉得自己还要感谢李越天和付佳琪为她做出的贡献。
没有两人任劳任怨的为她建厂,让她短短时间就能把分厂和电子厂给办起来。她的反击效果不会这么好。
如果只有东州一家厂,那这样的报导自然只能恶心对方。让对方不得不把小宝贝请回去。却没法像这次一样,让小宝贝以耀眼的形象展现出来。直接提升了小宝贝的地位。
现在小宝贝成功亮出肌肉,不止可以有效反击港城这些玩具商,还能够借着他们的行为,将小宝贝锐意进取的精神和强悍的实力宣扬出去。让这篇报导更有说服力。
所以苏浔这篇报导,在此时送出去,才最有效果。
苏浔坐上回到东州的飞机的时候,港城这边已经被苏浔的这一手震得头晕脑胀的。
太突然了!
之前他们排挤小宝贝,让小宝贝玩具在港城不能进入商场售卖,小宝贝想要在港城卖货,就只能去路边摊卖。
这样能防止小宝贝做大。抢占他们的高端玩具市场。
大家都做好了苏浔反击的准备了。
他们本来还以为,上次付仲安的小闺女被狗仔乱写,就是小宝贝玩具厂反击的手段了。这手段实在不够高明,不像是苏总的手段,倒像是何嘉丽搞的事情。
他们甚至还想着,可能苏浔对这个玩具厂也没有那么重视,并不会因此与他们撕破脸。
而且苏浔一直忙于在南方建厂,大家从报纸上面也是知道的。见她忙着建厂,以为她真的没想着反击。所以才慢慢放松。
结果苏浔突然就来了这么一招。
竟然利用他们的事情,制造舆论,以此来抬高小宝贝身价。
最绝的是,这一次苏浔竟然在海外市场投放报纸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