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年一千两,一年便是一百两,这价格比租赁酒楼划算,也比购买酒楼划算,而且一旦中标,十年到期后再招标会优先考虑你,也能算是长期经营,算下来很合适,因此现场还是围了不少人,看着似乎都有意向。
出来一名工作人员,一声锣响:"肃静。"便开始读这份公告,还特意重申一点:不许官府衙门之人参与这次活动。
叶盏点点头:原来宋代就有公务员不得经商的规定了。
还宣读了初步意向人,叶盏听见自己的名字在上头,想必就是裴昭定下的,还有位印家,就是先前的承包人,再就有两三个耳熟的名字,似乎都是食饭行的成员。
现场有个大木柜,外面锁得严严实实,还用浆糊现场糊了封条在上面,只在上面留有个很小的孔洞,有点像现代的选举箱:“实封投状期满,价高者得。”
想要投标的人,可以在一月内,填好自己的底价和时间,写在纸张上递进去。一月后官府自然当众开箱打开封条查看。
接下来便是个人上前去领了纸张,回去写好后再投递进去。除了那些念过名字的人,再有愿意招投标的人也愿意领纸张回去参与。
玉姐儿看了一会,上前去领了十几张,对方吓一跳:“一人一张就够了。”
“我是替同伴领的,大约有十几人呢。”玉姐儿振振有词。叶家全家人,再加上铺子里的姐妹们,还有家里的小狗,也不少人呢。
那官吏还是不给玉姐儿:“须得本人来领。”
玉姐儿回去就发动了家人们都来领了一回。
家人不解,玉姐儿解释:“一看这么多想竞选的,那些想经营的商家就要踟蹰些。”
叶盏:6
原来是兵不厌诈。
拿回了纸张,这底价写多少就让叶家人都开始纠结:“底价一千。竞价写多少呢?”
当然是价高者得,可是不是越高越好,否则你到时候得给朝廷这些钱,那不是坑了自己吗?
可是写得太低,竞争不过旁人怎么办?这件事不就是黄了吗?
叶盏笑眯眯:“我自有主张。”
她在初期测算过酒楼的盈利,应当每年盈利至少有两百两,而官府认为一年一百两官府就不会赔本,所以可以填的区间就是一百两到二百两。
听说前任主人印家十年前拍卖的价钱是一年一百五十两,他家财大气粗,自然是按照最高盈利写得,考虑到这十年间汴京城并无明显的通货膨胀,货币衡量尺度差不多,所以现在最高价也应当是150。
既然走到了公开投标,可见印家并不打算再承包了,要知道他家可是享有优先租赁权的,而且还能享受分期付款和打折的优惠。
印家好好儿租着,为何又不租了?当然是盈利太少。这消息想必竞争对手们都能打听到,叶盏就立刻猜到他们不会出太高的价钱。
因此叶盏在纸上写了两千两,多写了两百两以示稳妥。
叶家人看了这个数字,都很忐忑:“会不会太高了?”
“会不会太低了?”
叶大富急得上火:“什么扑买,原来是官府想法子讹钱,好歹毒的法子。”比他开个博卖摊赚钱多了,百姓还不能说什么,果然是窃钩者诛窃国者诸侯,一边又恨自己不能早生个几十年早奔陈桥驿站,混个开国的功劳也省得女儿如今被官府盘剥。
“爹莫愁,这个价钱应当不会出错,便是出钱高了,我们还能赚回来,我看那个地方大有可为。”叶盏一副成竹在胸的样子,半点都没被家人的不安所影响。
既然叶盏说没事,家人便也安心下来,将纸张折好了扔进了木柜。在扔进去之前还要当着官府的面写上年月日时辰落款,为的就是担心两人同时写一个价钱。
到了开箱这一天,官府的人当着百姓的面打开了封条,拿出标书开始唱数:“李建,一千两!”“何社,一千一百两!”
里头的价格有高有低,还有人不知道是捣乱还是想捡漏,居然写了一百两。当然是不成的,若是大家的报价低于官府的一千两低价,官府会自动流拍继续拍卖。
一番拉扯中,叶家人一直竖着耳朵听,直到听到叶盏的两千两,再无旁的高价。
有人在听到叶盏的报价后气得跺脚,狠狠瞪了叶盏一眼。
他是认识叶盏的,自家写的价钱是一千八百两,是目前为止的最高价,原本想着再无对手,谁知来了个有魄力的叶盏,硬生生就将他的报价打了下去。
但也无可奈何,这扑买制度本来玩的就是魄力和脑力,博弈不过人家,只能算自己愿赌服输。
念完所有竞争者,小吏点点头,宣布胜出者:“叶二姐中标。”
叶家人欢呼了起来,刚才各个紧张得攥拳,此时见叶盏中标,当然都欢呼雀跃。
叶大富还特意狠狠往哪个瞪叶盏的人那里瞧了好几眼,眼气去吧你!
张贴了公告后,叶盏便跟官方签署了公凭,然后便是纳足课额,不过叶盏跟官府也提了提条件:"一时凑足银两太难,不若留我二百两银子,给我宽限半年,让我置办停当、采购菜蔬这些。"
此事也有先例,反正跑得了和尚跑不了庙,若是叶盏食言,半年后无法再交二百两,官府可直接收走酒楼,怎么都不会亏本。
负责此事的官员也点了头。
既然买了酒楼,就要开始装修,准备让它能够营业。
叶家人多的优点此时凸显了出来,轮番上阵清扫酒楼里的卫生,擦擦洗洗,将里头的灰尘尽数洒扫干净,银哥儿带了自己的一群兄弟,将酒楼附近旁人倾倒的石头瓦砾捡了出去,又一起割外面的野草、翻地。
这是个大工程,要雇佣外面的工人都要干好几天,工钱也是一笔巨款,可要给他们几个给钱,他们却板起脸生气:“我们跟银哥儿兄弟一般,银哥儿的妹子又常拎着吃食来探望我们,我们就算自家人来帮忙,哪里能收钱?”
叶盏想想极为过意不去,便只能给这些人不计成本做些好饭食,好感谢人家。
她定了菜单,荷叶粉蒸肉、香酥肉鸡、葱烧海参、水晶肚头、叉烧肉、桃仁鸭卷、干煸豆角、油焖茄子、奶汤白菜、盐水肚条。
全都是油厚肉肥重口的菜式,更适合做苦力的人吃。
送了饭菜到工地上去,那些军汉们扫了一眼各个惊讶:“怎得还有海参?”
“这却是稀罕物。”
这的确是稀罕物,虽然看样子是切碎的,一人只能分一块,但毕竟内陆城市很少见到海产,是叶盏特意从市面上买来感谢人家的:“比起诸位帮我家的情谊,自然不算什么。”
军汉们放下手里的活计,纷纷被饭菜香味吸引:“来尝尝,看看是什么好吃的。”
分了饭菜,自然都先尝海参:“还没吃过这等物件呢。”
海参滑溜溜,刺突突进了嘴,外面裹着的酱汁粘稠酱香,配合海参肥厚的口感,脆生生的。
几口吞下肚,有个冒失鬼开口:“我还没尝尝味道就下了肚呢。”
香酥肉鸡是将肥厚的肉鸡腌制后加桂皮茴香上锅蒸熟,再将肉鸡放入油锅中油炸,炸到表面酥脆再捞出。
吃一口香脆,格外脆,里面却很嫩,外酥里嫩:“这个菜也好吃,脆脆的,有脾气。”
他们这些军汉性格豪爽,吃饭也不喜欢那软甜烂糊的东西,喜欢有骨头有嚼劲的。
“那这道桃仁鸭卷可没脾气。”银哥儿给同僚们介绍菜式,一脸自豪,谁家妹妹能像他妹妹这般心灵手巧啊?
桃仁鸭卷有点像包饺子,最外面是鸭皮,而后将鸭肉剁成茸后铺在纱布上,再在上面铺一层核桃仁,再该一层肉馅,最后裹起来蒸熟。
熟透后切成片,看着整齐洁净。
“看着颜色多,像个花,我尝尝。”
吃进嘴里,却发现鸭皮丰腴,肥美的鸭油流了满嘴,鸭肉馅儿被剁成了泥,毫不费力就吃进去,核桃仁则清新,滋味复合。
盐水肚条是将肚条卤制后加盐水和各种香料拌匀,是一道凉拌菜,里头还混合了瓜条和萝卜条,肚条柔韧,带着淡淡的咸香味,各色香料的滋味让肚条本身的腥味荡然无存,只有回味的香气,加了萝卜条提味、瓜条清新,让这道菜更加可口,让人恨不得再多吃两碗米饭。
吃完了这么多菜,最后喝一道奶汤白菜。
奶汤白菜用老母鸡五花肉、猪棒骨熬成的雪白奶汤,一人一碗,里头飘几片白菘叶子,看着香味浓郁,喝完一口后觉得浑身都被滋补了。
几口下肚,刚才的辛劳荡然无存,只有无尽的舒服和享受,吹着迎面而来的秋风,顿觉天地开阔。
吃完后还有饭后水果和点心:酥炸核桃仁、奶油樱桃、脆李子、甘草杏条、雕花梅子、奶油蛋糕。
虽然大家都不爱吃甜食,可在劳作过程中甜个嘴不是不行。
这下都对叶家印象更好,要知道这一桌子饭菜却不便宜,算下来比她们自家请劳工更划算,说到底是叶家人也尊重他们这些人。
往常大家也都会互相帮助,谁家家里有什么事都会互相搭把手,但像叶家这么丰盛的感谢宴却从未来过。
银哥的同僚们各个笑:“要知道你妹子给咱们兄弟吃得这么好,早就来了。”
“是啊,下回你们家有什么活计再叫我们。”
干得兴起还嫌日头太毒,各个脱了外裳,赤着膀子松土挖石头,古铜色的臂膀在阳光下闪着健康的光泽。
玉姐儿:……就知道这送饭的活计干对了。
第102章
得了酒楼还有个意外之喜:酒楼有马厩、侧面还有个狭窄的小院子。这应当是酒楼里原先厨子们休息的地方。
叶盏与玉姐儿商量一番,决定先让叶家人搬过来。
宓凤娘自然是求之不得:“如今家里赁房虽然好,可到底是有个自己住所更踏实。”
这小院子里有四座小房子,银哥儿与金哥儿看过后摇头:“我们再过来挤得慌,不如爹娘带着妹妹们住,也能住的宽敞些。”
他们执意不来,叶大富倒觉得男子汉长大了自己住也行,再说金哥儿要开店,银哥儿要早起训练,住城里更方便,因此留两个儿子在那里。
叶家便将原来的房子退了两间,留了一间给金哥儿和银哥住,自家雇了大车搬运了一回东西,搬到了小院。因着都是软装倒也方便,一卷铺盖就能走。
叶大富两口子一间房,叶盏三姐妹本来可以分开住,偏一个两个都不想离开对方,死活要往一处去,宓凤娘叹口气:“你们莫不是抱团的野山羊?”一边将最大的房子收拾出来:“住吧住吧。”
多出来两间房,叶家不打算做待客的堂屋,平日里吃饭又可以去酒楼住,叶盏便询问店里那些帮工的徒弟:“你们可愿意在这小院子里住?”
蓬蕊还好,其余豆角、瑛娘两个都是喜出望外:“自然是愿意!”虽然在店里帮忙有工钱可拿,可是能省下高昂的租赁金,谁不愿意啊?
当然是赶紧点头,感激万分搬进了小院。
宓凤娘也满意:“先前你们两个女孩儿家住在外面到底悬着心,如今家人一处,好有个照应。”
她是个护犊子的,先前还总想监督那三个女孩儿干活生怕她们偷懒,可是没过一段时间,倒把几人当自家女儿一般爱护:“说起来我也该给你们寻摸个婆家。”
“我可是这爿街上的中等媒婆呢!中等!”
玉姐儿一边帮忙帮瑛娘搬包袱,一边学宓凤娘说话:“中等!不是低等媒婆,不是官媒,是那等呢!”惹得豆角嘎嘎笑。
被宓凤娘眼风一扫,豆角赶紧收了笑声,换上文雅的笑声。
宓凤娘点点头:“这就对了,笑不露齿才是大家闺秀嘛。”
原先的食肆叶盏也不想放弃,索性跟蓬蕊商量了一下,给她些银两,叫她每日里在食肆里看店。
食肆里会保留炒面、盖浇饭、自助的这几种菜式,再就是一些只能刚出锅吃的菜肴。
蓬蕊如今也能做些简单菜式,剩余的由叶盏白天在酒楼做好食物后,再叫人运往食肆,这样一来食肆也足够应付。
不过人手如今面临重大挑战,叶盏索性回了趟老家挑人。
叶家村的乡亲们听说叶盏回乡,都赶紧将自家的女儿送了来。
密密麻麻站了一碾谷场,叶盏一打眼扫过去就看见十号来人,有还很稚嫩的七八岁小女孩,还有已经妇人打扮的。
她还没开口,叶大富先开口:“怎得带了这么多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