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落,还没等许老憨点头呢,狗子就跑远了。
等到中午吃饭的时候,狗子就气喘吁吁地过来了。
“姑姑,我打听到了,牛蛋家的狗子上个月刚下了一窝小狗,但是现在狗太小,还没满月呢,牛蛋说得等等。”
许如意没想到能赶得这么巧:“好呀!等几天也没事儿。”
狗子嘿嘿笑着挠挠头:“姑姑,牛蛋说他家狗子这回就只下了四只,而且还死了一只,余下三只狗子了,只能给你一只,他们家也不要钱,如果能给点儿粮食就行。”
许如意点头:“好,我不懂这个,回头让爷爷跟着你一起去看看。他说要多少粮食了吗?”
狗子摇头:“他说你看着给就行。”
毕竟只是抱一只小狗,给多少就是意思一下,这个没有固定的要求。
许如意问过爷爷后,才知道乡下人一般就是给点儿玉米面或者是高梁米啥的,反正都是一些粗粮。
也有些人家会给些干柴啥的,具体不拘于是啥东西,有这份心意就行。
许如意想到狗子说的话,就提议给拎过去五斤玉米面吧。
第318章 小光头
结果对方不收,还觉得五斤玉米面儿太多了,顶多给二斤就行。
这会儿许如意和许刘氏早就在县城里住着了,许老憨和狗子一起去的,见对方家几个小娃子瘦得跟麻秆儿似的,说啥也不肯把余下的玉米面带回来,坚持留下了。
狗子也觉得六祖爷爷太大气,立马挺挺胸膛,他脸上也有光。
许如意和老太太一起到县里后,当天也没有跟邻居们打招呼,只是烧好热水,两人洗完澡,又舒舒服服地吹上了电风扇,这可比家里头舒服多了。
在老家,院子里有树,也能乘凉,不过都是人手一只大蒲扇,而且再怎么凉快,到了中午的时候也还是热的。
县里就不一样了,县里通电了,很多电器就可以用了。
首先说晚上有了电灯,老太太起来如厕都会方便很多。
第二天一早,许如意去上班,老太太就拎着个包去轴承厂了。
回来的时候,老太太在巷子口遇到几个小娃娃,个个跑得满脸是汗,再伸手一抹,跟小花猫似的。
“哟,小心点跑,别摔着了。”
一个光着上半身,底下只穿着一条宽松的大裤钗的光头小男孩子停下来看她:“你是谁呀?”
“我是住在里头六号宅子的,以前就在这儿住过,后来回了一趟老家,昨天才回来的,我还见过你呢。”
小男孩子眨眨眼,好像是见过的,但是记不清楚了。
“来来来,这是糖,你们一人一块,不要抢也不要打架,快该吃午饭了,都回家吧。”
小光头再次看向她,手里头还攥着新得的糖果:“那个六号的漂亮姐姐家?”
老太太笑了:“对,我是她奶奶,特意过来照顾她的起居的,我先回去了,你们也都记着回家。”
小光头大概也就是四五岁的样子,光着上半身,都能看到那一根根的肋骨,瘦得让人看了眼酸。
老太太刚走出去几步,小光头又跟上来了。
老太太回头一瞧,先前凑在一起的小孩子们早就不知道跑哪儿去了,只有眼前这个小光头还跟着她。
“还有事?”
小光头摇摇头,然后怯生生地退了半步:“漂亮姐姐之前给过我大白兔,我答应帮她看着的。”
小孩子话说地不是很清楚,但是许刘氏听明白了。
应该是许如意给过这孩子糖果,让他们在外面玩的时候,也帮忙看着些家门。
“好孩子!”
许刘氏慢悠悠地往家走,她没有手表,但是往回走的时候,胜利跟她说才十点半呢,她估摸着现在也就是十一点的样子。
如意中午不回来吃饭,只有她一个人,随便对付一口就行。
小光头躲在墙角,看着老太太拿出钥匙打开门锁,这才确定了老太太真是这一家的人。
对于小光头这样尽职尽责的行为,还让许刘氏笑弯了眼。
这孩子,真可爱!
小光头家住在三号,房子稍微有些破,而且听说还是一家三代都住在这里,小光头的父母都是普通农民,没啥来钱的路子,虽然油水少,但是勉强能吃个七八分饱,至少在最困难的那几年,家里头没有饿死过人。
许刘氏走了一路,回家后喝了一大缸子凉白开,坐在树下的躺椅上慢悠悠晃着,也不急着做饭了,就想着一会儿要不弄个热水泡馍,再加点儿盐就行。
结果,这么一晃悠,不小心就给睡着了。
院子门是关着的,里头没拴。
许如意手里头拎着东西,一进门就看到奶奶睡着了。
“奶奶,去洗个手,咱们吃饭了。”
许刘氏惊醒:“你怎么回来了?天黑了?”
许如意一笑,这是睡懵了!
“没,现在十二点十六分了,您还没吃饭吧?快去洗洗手,我从食堂里打饭回来了。”
许如意的确是在食堂里打了饭菜,而且量还不小。
许如意是正式工,公职人员在食堂吃饭可是很便宜的,跟大学时差不了多少,比工厂的工人们吃饭要便宜很多。
商业局的职工并不是很多,所以他们是和财政局的食堂合并的,两家共用一个食堂,这样双方都合适。
两家单位原本就挨着,所以食堂就放在了一起,而且都是体制内的,这样吃饭上也就不用再区别对待了。
因为食堂的饭便宜,所以那些临时工们一般都是尽量在食堂解决一日三餐,这比他们回家自己做还要更划算。
这也是为什么临时工一个月只有十八块钱,还是有无数的人挤破头都想进公家单位的一个重要原因。
饭菜比工厂的要便宜,而且又是坐办公室,说起来也体面,工资少点儿怎么了?只要节俭些,也是能养活媳妇的。
许如意早上去的时候,忘拿饭盒了,好在她聪明,半路上又从商城里弄出来一个,这样就是两个饭盒了。
今天食堂里只有一道肉菜,还是豇豆炒肉片,一份菜里面,最多也就是三四片肉。
许如意干脆就打了两份豇豆炒肉,还打了一份凉拌黄瓜,再加上四个白面馒头,足够了!
食堂里打白面馒头的人不多,大部分都是去打二合面的馒头,那个便宜,一样能吃饱。
大家也都知道,去打白面馒头的,基本上都是正式工,毕竟人家工资高,而且粮补和其它的票补也都多。
许刘氏一看这么多饭菜,吓一跳:“这咱们可吃不完!”
“没事儿,吃不完,晚上就把这馒头再熥一下,咱们拌个凉菜吃就行。”
许刘氏觉得可以,到时候煮些稀饭也不错。
“我跟你柱子哥和胜利那边都说了,他们说商量一下看看谁先来谁后来,正好碰上小山了,他说也得给排上。我寻思着反正咱们家晚上也有人,就由着他们自行安排了。”
“成,都听奶奶的。”
许如意这么顺着她,还时常捧着她,让老太太格外高兴。
许刘氏原本就比普通的乡下老太太有见识,识字,还懂一些药理,又在外头见过世面,所以如今自家上了大学的孩子也时不时地捧她几句,老太太只觉得自己还真地就挺英明的!
第319章 头疼
许刘氏来了之后,白天要是没什么事,就故意把大门敞着,她自己则是在坐在树下的躺椅上打着扇子,就是为了让邻居们知道,这院子里头可不是只住了一个小姑娘。
别说,有昨天几个小孩子们的学舌,再加上许刘氏白天这么故意露了几回脸儿,晚上还真就没有动静了。
许刘氏到县城的第三天下午,韩胜利就带着媳妇孩子都过来了。
韩胜利娶的媳妇叫孙小麦,娶的是西关村的姑娘,虽然是住在城里,但实际上是农村户口,但是这姑娘自己争气,十六岁就进了纺织厂当临时工,后来转正,也就成了吃商品粮的。
今年春天,孙小麦给韩胜利生了个儿子,这回也一起抱过来了。
韩胜利今年也是二十一,在县城或者是农村,这个岁数当爹的比比皆是。
许如意抱着小侄子稀罕了一会儿,想到这年头也不兴送金、银锁了,便干脆从屋里头拿出来一块棉布,让嫂子给孩子做小衣服穿。
孙小麦虽然是在纺织厂上班,但她是在织布车间,而且她们虽然每个月也能有一些疵布,但都是要靠自己的工资买来的。
说白了,就是自己的工位上如果出了疵布,如果问题严重,那就得自己掏钱买下来。
当然,不会要求她们按正价去买,要不然估计工人们就都得闹翻天了。
孙小麦他们现在的车间织的都是棉麻混纺的,她上手一摸这块布,就知道是纯棉的,而且瞧着这纱线也细,织的还是密密实实的,但是摸起来又软,可见是好东西。
这是孙小麦第一次见到许如意,以前可没少听韩家人提她,总说她是韩家的贵人、福星,今天这一见,只觉得这个表妹长的是真好看,而且那言谈举止,怎么看都不像是他们这种人能够得上的大人物。
许如意让他们进屋陪奶奶说话,自己则是进了厨房。
不一会儿又出来:“姑姑一会儿来不?”
“我妈说下班后会过来,她还说厂子里今天晚上有土豆炒肉,她直接打两份带过来。”
“行,我知道了,那我先去做饭,你们就都在这里坐着,嫂子也多陪奶奶说说话,她可是惦记着你和小侄子呢。”
这意思就是不让孙小麦去厨房帮忙,韩胜利陪着坐了一会儿之后,就自己去厨房了。
孩子还是有些黏妈妈的,现在孙小麦还没上班呢,现在也是在为了这个事儿发愁。
她现在是在休产假,但其实已经没有假期了,但是孩子没人看,总不能扔家里不管吧?
许小娟倒是有心帮一把,但她顶多也就是等晚上回去帮着带一带,她自己还有工作呢。
许小娟在外头上了几年班,现在也看明白了,无论是姑娘家还是嫁人了,手里头有钱,这才能有话语权。
以前她在家里头虽然说了也算,但是到底不一样。
自打她有工作之后,在家里头的地位那是谁都撼不动的!
就算是韩二贵也在家俱厂当工人了,挣钱也不少,但许小娟一咳嗽,韩二贵立马就老实了。
韩二贵的工资,每个月那是一分不少地都交到许小娟手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