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试周结束,学校寒假也开始了,薛皎告别室友、同学,飞回宁远过年。
薛青山还在上班,薛珍早就放假了,跟着阿婆一起来接妈妈,在机场伸着脖子踮着脚,努力从人群中找妈妈的身影。
她也是头一个看见薛皎的,欢快地跑过来,一把抱住薛皎:“妈妈!”
薛皎把女儿抱起来,冯英去接行李,笑容满面地打量女儿。
薛皎抱了一会儿就抱不动了,只能把孩子放下,比划了一下身高:“珍儿长高了吧。”
“对,我长高了妈妈!”薛珍超级自豪:“我快跟同学一样高了,我很快就长大啦。”
不光长高了,体重也增加了,看见女儿茁壮成长,薛皎既欣慰又愧疚:“辛苦爸爸妈妈了。”
把珍儿养得真么好。
“说什么呢。”冯英嗔笑着轻拍了女儿一下。
薛皎左手挽着妈妈,右手牵着女儿,幸福的不得了。
虽然才大一,但薛皎已经想好了自己未来的事业规划,她想考回宁远,她舍不得家人,恋家的孩子离不开家。
上了车,冯英絮絮叨叨给薛皎讲家里这段时间的变化。
“家里房子装修得差不多了,你爸说再晾一晾,今年是搬不了家的。”
薛珍嗓音活波又雀跃:“妈妈,新房子可大可漂亮了。”
薛皎早就看过了设计图,也看了爸爸拍的照片,她笑眯眯道:“这么好呀。”
“嗯嗯。”薛珍点着小脑袋,“顾阿公还给我的房间,装了一个好漂亮的灯,晚上能看见星星呢。”
冯英附和:“咱家装修你顾爸可没少操心,比装他们家那房子还上心。”
薛皎笑道:“回头好好谢谢顾爸和阮妈。”
“阳阳呢?”冯英说:“这孩子多细心,我就随口提了一句,说最近厨房有时候闻着点儿味儿,他立刻就找人来把家里燃气检修了一遍,还给安了那个什么……”
“报警器。”薛珍提醒。
“对,报警器,燃气要是一泄漏,就报警。”
这她倒不知道,顾冬阳没说。
“那我也好好谢谢阳阳。”
顾冬阳这两天有任务,没法来接她,很是懊恼,薛皎倒觉得没什么,她本来连她妈都不让来的,打个车就回家了。
这一年的新年,薛皎过得很舒服惬意。
没有学业压力,不用写作业,薛皎保持着每天一定的阅读量,法学要被背记和拓展了解的知识很多,这是一个长期的积累过程。
家里上上下下都哄着她,爸爸变着法给她做好吃的,非说她在学校饿瘦了。
吃个水果,恨不得喂到她嘴里,薛皎爱吃砂糖橘,薛珍每天剥一盘橘子给她妈妈端去,差点儿把薛皎吃成小黄人。
有时候男朋友有假,就“偷偷摸摸”出去谈个恋爱,两家家长心知肚明,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假装没听出来两个孩子的鬼话。
薛青山倒是有那么点儿意见,但他老婆不许他有,有也要憋着,只能憋憋屈屈找顾诚撒气。
顾冬阳真跟他的名字一样,变成了冬天的太阳,大冷的天,他一颗心火热,由内烧到外。
工作的时候埋头苦干,一有点儿空闲时间,就恨不得黏在女朋友身边。
可惜他们一到节假日就忙,薛皎过年还要回老家。
今年顾冬阳照例又是过年值班,反正女朋友不在,他爸妈还嫌他碍眼,跑到南方去了,他一个人孤家寡人,还不如献身工作。
薛皎今年回老家,跟以往又是不一样的待遇,回村那天,竟然还请了专门的舞狮队过来。
一整个年节,薛家都有人来往,甚至还有别村的,带着孩子来拜状元,沾文气。
薛皎连忙解释:“不是状元。”
探花也厉害!
放在古代,那就是文曲星啊!
村里那些年纪大的老人,更是羡慕坏了,他们不光羡慕薛家有这么出息的孩子,更羡慕的是,孩子孝顺。
薛爷爷薛奶奶从首都旅游回去,十来天的经历,足足在村里说了小半年,村头的大黄狗都见过他们在长城上拍的照片。
村里不是没人去过首都,但基本上都是年轻人去打工的,年纪大的老人,绝大多数连省都没出过,羡慕的不得了。
老薛家的孩子出息,出息还孝顺,沾了孙女的光,连首都都去了,还跟那位的照片合照了。
关系好的只是羡慕,关系不好的,晚上都睡不着觉。
薛皎在村里,那是真真切切成了别人家的孩子,全村老头老太的梦中情孙女。
本来已经很羡慕了,薛皎一回来,薛爷爷薛奶奶又出门了,穿着孙女给买的新衣裳,还要特意说明,这是他们家月月,用奖学金买的。
啥?不知道什么叫奖学金?不知道我给你讲讲,就是孩子去读书,学校还给她发钱,因为咱孩子学得好,争气。
村里的老人:……
谁问你了?谁说不知道了。
在家享受皇帝待遇,回村享受太上皇待遇,一个假期薛皎过得别提多舒畅。
在老家过完年,又回到宁远,安慰了一番几天不见思念瘦的男朋友,又继续跟朋友们约起,童霜、邓玉琲,还有薛皎后来认识的朋友方图南。
也有时候去亲戚家聚餐,听长辈们念叨,看孩子们嬉笑打闹。
她的生活啊,平凡又美好。
第134章
薛皎的大学生活过得非常顺利,虽然跟她预想的未来有些差别,但这些改变并不坏。
学习走上正轨后,凭借着自己的天赋和勤奋,薛皎各项考试都顺利通过,每学期都能拿到奖学金,光靠奖学金,已经完全覆盖了她的学费生活费。
虽然没有加入学生会或者其他社团组织,但薛皎的校园生活并不贫瘠,因为在弓行社表现优异,后来被遴选加入了学校的射击队。
大二那年,国庆活动,薛皎也被选入高校方队,家里人硬是在一群小到看不清脸的学生中找到了薛皎,截屏截图,留作纪念。
薛爷爷薛奶奶又满村子的炫耀,大孙女上电视了!
薛家祖坟上山的路都被重新修过了,去的次数太多,不修不行。
大运会召开那年,薛皎已经修满学分准备申请提前毕业,原本打算毕业后通过公考回到宁远市工作,但她在校期间表现优异,代表学校,多次在各级模拟法庭竞赛中取得优异成绩。
大三那年,杰赛普国际法模拟法庭竞赛开展,薛皎所在的北大代表队,一路披荆斩棘,先是在中国赛区赢得冠军,后赴美参加世界大赛,拿到亚军的奖杯。
于是本来一心想毕业后就考回家乡的薛皎,又被教授留下了,保研本校,导师还是业内大牛。
孩子能有更好的发展,家长总是会支持的,虽然又要分隔两地,但这也是没办法的事。
薛皎继续留校深造,也继续跟顾冬阳异地恋。
两人的“地下情”,藏得不太严实,被薛珍一口道破的时候,薛皎才发现,全家、顾冬阳爸妈、她姐姐姐夫,还有家里亲戚,都知道她跟顾冬阳在谈恋爱。
因为看她偷偷摸摸的,以为她不想说,家里人也便好心装不知道。
薛皎:……
藏了个寂寞。
就此事,她跟女儿私下好好聊了聊,薛珍接受良好,她很喜欢顾冬阳,妈妈远在外地读书,爹……不用提,这几年跟顾冬阳接触的时间比她妈妈还多,好几次家长会都是顾冬阳去开的,她班主任还有顾冬阳的联系方式。
嘴上喊舅舅,其实顾冬阳一直在尽着父亲的责任。
薛珍也一点儿都不排斥改口喊“爸爸”,多好啊,她妈妈喜欢顾舅舅,她也喜欢,顾舅舅喜欢她妈妈,也喜欢她。
他们成了一家人,彼此喜欢,彼此相爱,这是最好的一家。
当然,最最重要的是,妈妈跟顾舅舅在一起,很开心,她一直在笑,眼睛弯弯的,像月亮一样好看。
薛珍希望妈妈永远开心。
学业顺利,爱情顺利,家庭幸福美满,哪还有什么不满足呢。
三年过去,薛珍也升级成了高年级的小学生,她早就把小学乃至初中的课本知识学完了,但孩子年纪实在太小,家里征求过她的意见后,没再让孩子跳级。
学校也知道她的特殊情况,对这个天才学生特殊对待,要参加比赛,或者去上其他的兴趣班,都大开方便之门。
薛皎在学校努力拿奖,薛珍也不甘示弱。
这几年薛珍又开发出了别的兴趣爱好,也断断续续参加过一些其他兴趣班,很多都是玩了一段时间后,兴趣消散放弃了,坚持到最后的只剩下围棋、机器人和跑酷。
薛皎大三那年,薛珍围棋定段是职业三段,薛皎不太懂这些,也是女儿开始学起之后才主动了解了围棋界的一些相关规则,只知道女儿这个年纪,能有这个段位已经很厉害了。
但她不清楚的是,围棋职业段位初段之后,二到八段需要积累积分才能升段,积分的来源是参加各个重要围棋赛事赢得比赛,输了还有可能倒扣积分。
薛珍完全是因为年纪太小,还在上学,而且因为年龄限制,很多比赛没办法参加。
即便如此,小姑娘小小年纪,已经在围棋界闯下不小的名声,都知道有这么个围棋小天才。
一直到后来,薛珍在国际大赛中拿到冠军直升九段,薛皎才知道她崽围棋天赋到底有多牛。
这是后话,总之为了升段积分,薛珍也没少参加围棋比赛,也陆陆续续拿到一些奖金,冯英单独给孩子开了个账户,存孙女自己挣到的钱。
不光围棋比赛拿奖,机器人和跑酷比赛,薛珍但凡参加,少有失手。
跑酷比赛一般会有年龄限制,跟薛珍同台竞技的都是同龄人,但机器人比赛,薛珍的队友换了一批又一批,年纪越来越大。
没办法,之前的队友已经跟不上她学习进步的速度,继续组队只会拖累薛珍的发展。
又一次在重要比赛中取得优异成绩后,薛珍被一群比自己大十几岁的队友举起来,高高举起冠军奖杯,少年班的老师和招生工作人员找到了薛家。
薛家在这方面,一向是尊重孩子意见的,首先问薛珍去不去。
薛珍问了一下少年班是哪个学校的,老师还没说完校名,薛珍头已经摇得像个拨浪鼓。
老师:……
他们学校名气不够大吗?小朋友都不带犹豫一下的。
“我要去北大读书。”薛珍长高了许多,但还是一脸稚气,“我要跟妈妈当校友。”
少年班的老师试图给孩子解释:“北大的少年班主要招收初三及以上的物理、数学竞赛生。”
“这样吗?”薛珍歪了歪小脑袋,少年班老师以为说动她了,笑容刚露出来,就听见小天才说:“初中和高中的课本我早就学完了,数学我也喜欢,我特别擅长比赛,等我学一学,再去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