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比蒋淑只能偷偷摸摸准备纸笔,试图跟薛皎一起学习,天幕下更多的人却能大大方方备好书案,笔墨纸砚,只等着跟天女娘娘一起学习天人的知识。
这些人大多是男子,有只识得几个字的读书人,有正在准备科举考试的秀才举子,也有大族子弟,饱学儒士。
这些人想学习,不用征得谁的允许。
横竖陛下只是下旨不许聚众观看天幕,没说不许跟着天幕一起学,他们可以只带一个磨墨的书童。
当然,即便皇帝下旨不许学天幕中天人的知识,但凡他们觉得那些东西有用,照学不误,反正天幕在何处都能看见,只要不傻到当众违旨即可。
有些家族明面上不许家中子弟妄议天幕,实际上睁一只眼闭一只眼,族中子弟想学习,想实验天幕中所学所得,也会尽量提供便利。
普通的老百姓试图跟着学习,想法比较简单,如果能学得一星半点得用的知识,或许能找到一个更好的差事,能挣更多的钱,能让自己和家人过上更好的生活。
例子就在眼前,那天人的自行车据说已经有人造出来了,还不是一个人。
上万两的赏金悬在眼前,那些匠人就跟被吊了脖子的驴一般,日夜不休的研究起来。
那可是万两白银,赢了这一回,下半辈子,下辈子下下辈子都不用愁了。
不光是他们自己,儿孙日后也可以当个富家翁,可谓一族从他们起。
自行车的构造本不是特别复杂,那成品又是直接展示在天幕上的,任何人都能看见,起点完全相同,于是整个丰朝的匠人,不拘是铁匠还是木匠,抑或是竹匠、篾匠都在努力,所有人都想拼一把。
时而有“好心人”在天幕公布自己的研究所得,有的有用,有的纯属故意误导别人,还有的把自己已经走不通的路子发在天幕上,只为了让竞争者也走一走弯路。
这般争先恐后,自行车便顺理成章的被研发了出来。
不过最先研发出来的那名匠人并未能领得全部赏金,因为发悬赏的豪族子弟分列丰朝各地,并不在一处,有紧随其后研究出自行车的匠人,就近将自行车献上,先行领了部分赏金。
最后这些悬赏陆陆续续被六七个匠人分别领走,有趣的是,这些匠人并不全是同行。
他们中有铁匠,有木匠,有竹匠,甚至还有皮匠。
至于为什么会有这般多不同的匠人领得赏钱,跟他们研发出的丰朝版自行车有关。
天人的自行车尽用“铁”,丰朝盐铁官营,匠人们可没有那么多铁可用,而且像车链这种精细玩意儿,用铁铸难度太大,耗时也长。
有个竹匠另辟蹊径,选择用一种硬度极大的竹子来制作车链,效果极佳。
制作自行车的另一难点,车轮胎。
他们没有橡胶,也不知道天人的自行车车轮用的是什么材料,只能发挥想象,从身边的材料着手。
最后发现可以先制成一个木车轮,内里裹上一层层的布,包裹住木轮,最外层再裹上合适的皮子。
至于布要裹多少层,用哪种皮子更合适,松紧如何调整,这就是皮匠需要考虑的问题了。
总而言之,虽然没能一举赢得万两赏金,但这些成功研发出丰朝版自行车的匠人们都没有落空,成功拿到了部分赏金,哪怕只是一部分,也足够丰厚,让人眼红。
其实也不是所有在天幕放言的豪族子弟都心甘情愿兑现承诺,他们当时跟风悬赏可能只是为了出个风头。
但这次跟以往不一样,以前他们随口一说,不想给贱民们兑现,把人赶走,甚至暗中打杀都行。
可现在有天幕高悬于头顶,只要人不是立刻死了,就能发弹幕,公布他们的恶行。
哪怕出其不意把人杀了,他们还有亲人朋友,实在麻烦。
因此,即便有当初放话的豪族子弟想赖账,他们族中长辈也不会允许,在天幕放话的时候可是带了家族名号的,区区千两银,当着全天下丢一族的脸,不划算,也丢不起这个人。
不说这些一赚就是上千两白银的匠人,毕竟就那么几个,最近许多食肆酒楼推出的新菜品,仿的就是天人食。
还有卖天人衣、天人鞋的,赚多赚少不晓得,看热闹的不少,总归赢得许多人气。
再往小了讲,天女娘娘喝个薄荷茶,机灵反应快的小民们也能跟着赚上三五十个铜板,虽然不多,但不费什么力气,也没什么成本,纯属意外之财,已经很让人欢喜了。
因此,不管是丰朝的贵族阶层还是平民百姓,抑或是底层人民,都愿意跟着天幕学,因为他们能感觉到,这是对他们有好处的。
除了这些自由学习的男子,也有一部分女子或是自己想学,或是得到家庭的支持。
越是底层出身的平民女子,生活中受到的人身束缚反而越少。
没办法,肚子都吃不饱,让她们饿着肚子讲什么纲常礼法,就是个玩笑。谁听呢?听这些东西,能让她们有饭吃吗?能让她们的家人孩子不被饿死吗?
如果不能,那她们出门做工,下地种田,做些小买卖,都是应当应分,应该受到尊敬和承认的。
家中小有资产的乡绅地主让女儿跟着天女娘娘学习,是为了让她们在婚嫁市场上更有竞争力,毕竟如今天幕高悬,天人的一切才是时尚,是风潮,自家女儿学得一星半点,说不定还能自认一个天女娘娘的女学生,有这般名声,能嫁得更好的人家。
底层人民愿望朴素,只希望孩子能过得更好,比他们好,于是不拘男孩女孩,能学都跟着学。
以前若是攒下钱能送孩子读书上学,自然要送家中的男孩,但跟着天幕学,跟着天女娘娘学,又不用收束脩,当然要让每个孩子都去学,免费的,不学就亏了,反正都是自家孩子,不管谁学会都是赚。
薛皎久未坐在教室里听课,没有一点铺垫忽然回到课堂,还有点不习惯。
但耳熟的话很快让她找回了曾经的记忆和节奏:
“……第二题过,三、四、五……前面这些都没什么好讲的,送分题,没拿到分的自己反思一下。”
“……哦第六题,全班错一半,来,哪些同学做错了举个手——”
薛皎缩着脖子不敢吱声,她刚才自己试着做了一下,第六题她也做出个错误答案。
同桌垂着头举起手,班上同学稀稀拉拉手举起一大半。
张老师冷笑:“我还说少了,不止一半,方图南,你来说说怎么错的。”
同桌低着头站起来,心虚气短:“这是一道陷阱题,题干里的点P是个干扰项,我做题的时候没看出来。”
张老师:“现在怎么又看出来了?这种题型我没讲过吗?”
方图南:……
教室里鸦雀无声,张老师推了推眼镜:“讲过还错的题,还不知道记下来,你们的错题本都是摆设吗?”
哗啦啦的翻书声,薛皎也赶紧摸出个空本子。
“这道题再讲一遍,下次这种题谁再做错,自己抄十遍。”
“……这道题第一问没必要讲,自己套公式,我们看看第二问……”
“……这里画一条辅助线,何洁,你来讲讲辅助线为什么这么画。”
“……这道题有三种解法,常规的我们就不讲了,笨办法,大量计算,计算别出错就能拿分,我们来讲讲其他两种解法……”
薛皎完全听进去了,火速换了另外一个本子,当作重点题集,先大概记下解题思路,等下课有时间了再把题目抄一遍,自己按照老师教的不同解法重做两遍。
四十多分钟过得飞快,下课铃声响起,讲台上的老师没有停下,坚持把正在讲的这道题讲完,才收起卷子合上教案:“下课。”
“起立!”班长喊道。
全班起立,鞠躬:“老师再见。”
[这般行事,方显尊师重道。]
[班长怎的是个女学生,男学生为何不当班长?]
[张先生跟天女娘娘说,班干部竞选已经结束,这女学生当然是自己竞选出来的。]
[有人能听懂天女娘娘学的什么吗?]
[似乎是术数……]
[术数不过小道,不知为何天人如此看重。]
[是极,那考试分数竟然和语文同分,语文便是我等所学之文学大道吧。]
[你们怎么不说,那番语总分也是一百五十分呢。]
[术数尚有用处,番语又有何用,难不成每个天人学子都要去番邦游历不成。]
[什么时候上语文课?数学再听要睡着了。]
张老师没走,端起保温杯喝了口茶:“要上厕所的赶紧去,下节课继续上数学,我们继续讲剩下的卷子。”
天幕下听了一整节天书,头晕眼花的跟学者们:?
钻研术数,听得半懂不懂若有所得的学者:好好好!
薛皎正在奋笔疾书,她刚才顺着老师的讲解把这份课堂小测卷子前半部分过了一遍,错题、重点题型赶紧记下来,这就是查漏补缺的过程。
张老师说什么她没注意,新课表她还没拿到手,上什么课都一样。
但班里的其他同学不这么觉得,一个男生壮起胆子问:“老师,下节课不是体育课吗?”
好不容易赶上最后一节课是体育课,能早点下课去食堂抢饭,怎么又要上数学,换课他们都不乐意。
张老师:“你们体育老师请假了。”
还是刚才那个男生,一脸无语:“体育老师又生病了?”
张老师不置可否,教室里哀声一片。
方图南抱着脑袋喊:“我那体弱多病的体育老师啊,一身腱子肉白长了。”
薛皎没忍住噗嗤一笑,手一抖笔拉出一条波浪线,连忙用透明胶粘掉。
方图南在草稿纸上写了自己的名字推过去,“你好,我叫方图南。”
“你好,我叫薛皎。”薛皎在她名字下面写上自己的名字。
方图南:“迢迢牵牛星,皎皎河汉女(注1)。你的名字真好听,我可以叫你皎皎吗?”
薛皎:“当然,我家人朋友都是这么叫我的,你的名字……”
“背负青天,而莫之夭阏者……”(注2)
“而后乃今将图南!”
两人相视一笑,方图南洒然道:“你可以叫我图南,南南,别叫我图图就行,我耳朵不大。”
薛皎愣了一下,反应过来,忍俊不禁,她这个同桌真有意思。
“我说怎么老班一大早突然给我们调整座位,还以为他嫌我话多让我一个人坐。”
方图南推了推眼镜,一边说话一边从书包里摸出一包饼干,撕开先让薛皎拿,“饿死我了,我现在能吃一头牛。”
薛皎只拿了一块慢慢啃着,方图南已经猛炫好几块,晃了晃水杯,没水了。
薛皎想起来她书包里好像有妈妈塞的牛奶,拿出来给同桌,方图南接过牛奶,撕开吸管,“回头请你喝奶茶。”
几分钟时间匆匆而过,预备铃声响起,老师就站在讲台上,直接开始讲课。
方图南嘴里包着最后两块饼干,一边嚼一边掏笔,薛皎专心听课,张老师讲课节奏很快,稍微分一下心就跟不上,薛皎一点儿不敢胡思乱想,所有的注意力集中在课堂上。
认真听讲的时间过得很快,转眼又是四十分钟过去,最后一道大题讲完,离下课还有四五分钟。
张老师丢下粉笔,拍了拍手:“提前讲完,提前下课,吃饭去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