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乏啊,这天气,批奏章批得犯困。
向北捂嘴笑:“卫章想娶妻。”
皇帝:“咦?”
向北道:“人家拒绝了。”
皇帝更:“咦?是什么人家?”
“不是什么人家。没什么出身的一个妇人。人家自己不乐意。”
“……寡妇吗?”
“不是,是从夫家和离出来的。”
“这等人卫章都能遇得到,从哪挖出来的?”
“谁知道呢,缘分吧。”向北含糊了一下,只道,“卫章长吁短叹呢。”
皇帝笑了。可算知道向北为什么一直乐——赵禁城那样沉默寡言的汉子,长吁短叹,实在可乐。
皇帝道:“不管和离还是寡妇,总有亲族,去找她长辈,长辈同意了不就娶了?”
以赵禁城的身份,那妇人的长辈不可能不同意。
向北道:“我也是这么说呢,可卫章说——”
他粗起嗓子捏着腔调模仿赵禁城:“权势,不是用来委屈自己喜欢的那个人的。”
皇帝乐不可支。
乐完,感叹:“卫章十年无妻了,自己带他那个闺女,这样竟还宁肯委屈自己,不肯委屈那人……”
那是真的很喜欢很喜欢了。
六月下旬,赵禁城道:“陛下准备去西山避暑。”
殷莳道:“我也听说了。”
赵禁城顿时酸了:“沈跻云来过了?”
他是知道的,沈缇旬日都要过来看望殷莳。
他们会下棋,品茶,沈跻云还会弹琴,他还会弹琴。
他们还会说很久的话。
沈缇会给她讲很多东西,她都听得津津有味。那可是能给太子上课的老师。
赵禁城跟太子也熟稔,太子在众多老师里,最喜欢的就是沈缇沈跻云。
但他也知道,沈缇不入垂花门。
从前殷莳身边的人偏着沈缇的,但他求娶不成后——不成是因为殷莳不肯嫁,总之他求娶过,殷莳身边的人都开始偏着他了。
殷莳横他一眼。
“是姑姑谴人来跟我说的。因陛下过去,姑父、跻云也跟着去。姑父和跻云都跟着住在行宫里,姑姑自己在别院。她想叫我一起去。”
赵禁城道:“不去他家的,咱们又不是没有。”
殷莳瞧他。
赵禁城道:“我便是想跟你说这个事,我在西山也有个别院,想让你过去。”
“不去了。”殷莳道,“到时候不知道多少权贵人家云集。遇到认识的人不好。”
赵禁城道:“那就不出门。那院子我去看过了,抬头四望都是山。比你从这亭子里看远山景色更好,推窗便是山,人是在山里的。那院子也大,比这个院子大多了,不出门也不会闷。”
说的殷莳真心动了。
但又摇头:“跟你女儿撞上也麻烦。”
“不会。”赵禁城保证,“她现在分开单过了,我不叫她跟西山那些人往一起凑的。她也根本都不知道这处产业,这是陛下刚赐给我的。我让四民盯着赶紧去收拾了起来,就是想赶得及让你过去避暑。山里真的很凉快,根本不需要用冰。”
殷莳最终被打动了。
她比京城的女眷去得早。若是太晚,赶上大部队动身,就比较麻烦。
那别院果然很大,不知道以前属于哪个权贵的,如今落到了赵禁城的手里。
抬头四面便都是山,幽静极了了。
安全倒也不用担心,何米堆几个人都跟着,长生还带了几个人也陪着住,专门护卫她。
就是赵禁城自己反而来不了,因为皇帝要出行的话,在外面的安全问题全要交给他,是一刻也不能放松的。
殷莳便独享着这山中清凉幽静,就等着京城富贵人家跟着皇帝一起,大规模地过来。
等啊等,结果,皇帝没来。
第195章
皇帝没来是因为伪太子有了消息。
伪太子原来逃到西疆去了,竟勾结了异族人,引兵攻打大穆。
还发了檄文,指鹿为马,称皇帝才是伪帝,是弑父弑兄之人。
把皇帝气坏了。
哪还有心情去西山,留在京城处理国事,今年这趟行程便取消了。
赵禁城使人去通知了殷莳:“你只管住着,那里凉快。待我休沐过去找你。”
那可太爽了,因为山里是真的凉快,怪不得皇帝和权贵都要到西山避暑,是真的能避开暑气。
最爽的是,原本预计皇帝来了之后,大批的官员和家眷都会跟着到西山他们各自的别院里消暑。到时候连山谷里都得是人挤人。
一下子都不来了。
因为男人们得继续上班。妻子们的职责是照顾丈夫,便也不能离开。
只有那些丈夫没了,儿子还在做官的老封君们,才能悠哉地来西山避暑。
曾经,做个这样的老封君就是殷莳的目标。后来形势有变,才修正了目标,有了今天的生活。
西山没人,那就非常爽了。
也不完全是没人,但满山满谷都是人的预期场面没出现。山里特别清静。
殷莳也能出门登山玩耍,乐不思蜀。
总算还记得皇帝不来的话,官员们正常休沐,遣了何米堆去城里通知了沈缇一下:“娘子外出了,请学士这段时间不必往西郊去。”
沈缇只思索了两息,就猜到了:“是去赵卫章的别院了吗?”
何米堆吓一跳,服了:“是。”
也不敢看沈缇的脸色,赶紧告退了,快马回了西山。
往西山别院去,其实就比往西郊多半个时辰的路。
赵禁城休沐的时候过来一点不耽误。每次能在这边陪殷莳两日。
他道:“没有旁人来的,你尽管住着就是。等暑气消了再下山。”
赵禁城也有自己的小心机。
沈跻云总不好意思跑到西山来吧。他也根本不知道他的别院在哪里。山上的路可不比山下,没人引路太难找了。
夏日里殷莳穿得又薄又美,沈跻云的俊脸少给他往殷莳跟前凑。
殷莳过了个舒舒服服的夏天。
直到八月白露,山里有些凉了,才终于从山上下来。
山下的温度也凉爽下来了,正好。
沈缇一个月没见着殷莳了,给她带来了冯洛仪要再婚的消息。
大穆朝已经几代皇帝,每一代皇子都有分封。
除了开国时候几位有战功的皇子封了世袭罔替的亲王,其他的王爵都是要按代降等的。肃安郡王这一代还是郡王,到了下一代世子承位时候,就要失去王爵,降等为镇国将军了。
再也不是王了。
每一代郡王到这个时候,都会想着法子去皇帝跟前求恩,多延续一代。
当然都想代代延,最好世袭罔替。但皇帝也不是冤大头,皇帝自己还有那么亲生的儿子得封呢。
通常这个事就很难。
但肃安郡王有点小功劳。
皇帝北伐讨逆的路上路过他那里的时候,他献过军粮。
算是一点从龙之功。
只可恨,当时有点投机,又有点敷衍,抠抠搜搜地捂着库房,献得不够多。
从龙之功有一点,但不多。
现在想起来后悔得要死。
要是当时能把全副身家都献出来现在可能就已经升亲王甚至世袭罔替了。
扼腕。
总之肃安郡王带着世子进京跑关系,想求皇帝开恩,看在那点军粮的份上给他加恩,延一代王爵。
他若早几个月,太平盛世,皇帝心情一好可能就同意了。偏他来得晚,正赶上伪太子的事。皇帝甚至都没能去西山避暑,心情怎么可能好得了。
肃安郡王这种隔房亲戚,都捞不着见皇帝的面。请加恩的折子地上去,也如石沉大海。
肃安郡王当然得想办法跑关系,他走的是端宁大长公主的路子。
只端宁大长公主并不十分愿意帮这个亲戚。
因现在伪太子闹得皇帝不痛快,看宗室们不顺眼,宗室们都夹着尾巴做人呢。
这一日,大长公主又把肃安郡王父子俩给敷衍过去了,送了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