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什么意思啊?”
大家面面相觑,翻译站在一旁,迟疑了下,说:“好像是不太喜欢花样款式。”
“各花入各眼,不喜欢就找自己的喜欢的去,站人家展台前面评头论足的做什么。”
这话也只敢悄声嘀咕,嘀咕完了还是得露出得体的笑容,等待外商的询问。
但是一直没有人停下来认认真真地询问展品情况。
大家心里都有些忐忑。
终于又有个外商在展台前停下,一群人马上热切地暗暗关注他。
金发碧眼的外国男人忽然脚步一转,走到第九车间窄窄的展台前面,指着黑绒布上折叠起来的手帕说了一句什么。
每个展台都有翻译,不过南省绣衣厂的翻译站的地方离第九车间这边有一点距离,毕竟大家都默认,翻译主要服务总部这边。
外商一说话,翻译赶紧快步过来,跟外商沟通起来。
“这位先生叫大卫,他想看看这些手帕。”
翻译一脸懵,不过还是尽职地把外商说的话翻译给沈茉儿她们:“他还问,这种手帕的布料能不能用更好的丝绸?”
沈茉儿淡定地从展台下面拿出一条备用品,微笑着递给外商,外商接过去以后,翻来覆去仔细地看了一会儿,脸上露出一丝满意的表情。
然后他又弯腰把手帕铺在黑绒布空着的地方,动作非常利索地将手帕折叠起来。
厉新梅都看呆了:“他折得比沈副主任还利索呢?”
关键是,你到底想不想买啊?
你想买你就赶紧下单子,你说你折手帕干嘛呀?
第95章 一更(修)
大卫折好手帕以后再次露出满意的表情, 然后就叽里咕噜地跟翻译说了起来,翻译的表情一开始有些惊讶,然后很快这种惊讶就变成了惊喜, 再然后表情出现了一丝凝滞, 好像听见了什么让他非常震惊的事情。
其他人都听不懂大卫的话,柳吟霜因为上辈子在沪市打过工, 倒是能听懂一两句,但是大卫说话太快了, 而且偶尔捕捉到的一两个单词又太不可思议,柳吟霜的表情也出现了几秒的空白。
厉新梅忍不住说:“这到底说的什么啊,买还是不买啊?”
正好这时候大卫说完了,翻译咽了口口水, 转头看向沈茉儿:“这、这位大卫先生想购买你们的手帕。”
他停顿了一下, 说:“准确地说, 他其实是想购买两样东西,手帕和方巾。手帕的作用跟我们是差不多的,至于方巾,就是像您这样折叠起来塞在西服胸袋里面的。在西服外套口袋中佩戴方巾是优雅的绅士象征, 他们国家的男士非常流行随身携带一块方巾和一块手帕。这位大卫先生准备订购一百万条手帕和十万条方巾。当然, 前提是你们要提升方巾的布料品质。”
别说脱口而出问了“夺少”的厉新梅了,就是一直很淡定的沈茉儿都忍不住确认了一遍:“是手帕一百万条、方巾十万条吗?”
翻译点点头, 后知后觉问:“对了,你们这个手帕怎么卖啊?”
他也是这时候才想起来, 大卫先生根本还没有问价格!
这得是多喜欢啊, 连价格都没问,就说要买一百多万条了。
沈茉儿想了想,说:“手帕一条四美元, 方巾要用好的丝绸面料的话,一条十二美元。”
布料的价格沈茉儿大致是知道的,还有华国币兑换美元的比例,现在大概是两块两毛四左右兑一美元。
手帕的定价她是一开始就考虑好的,方巾的定价则是刚刚决定的。
毕竟对方要求面料好一点,那么成本就上去了,而且显然这种搭配西服的方巾讲求档次的,大卫购买以后运到他们自己国家肯定是要往高了卖的,沈茉儿自己曾经就是王公贵族,自然知道不管是哪个朝代哪个国家,都会有不差钱的人。
她淡定地抛出了价格,甚至觉得这个价格其实已经很实惠了。
但是翻译却一下□□懵了,外国人不清楚国内的物价,他还能不清楚国内的物价吗,在国内,普通的手帕也就三五毛一条,就算这个手工绣了花,一块钱是极限了吧,结果南省绣衣厂居然要卖四美元,这换算成华国币得要八九块钱了啊!
八九块钱啊,一个普通工人将近三分之一个月的收入了,就买这么一块小小的手帕?
更别说十二块钱的方巾了,那都快要抵得上一个普通工人一个月的工资了,就说这玩意儿何德何能?
翻译忍不住说:“这位同志,定价太高,万一对方觉得不合适,生意可能就做不成了。”
他也是好心,现在时间还早,各个展区都还没人开张呢,甭管多少,只要能签下第一个订单,这绝对都是一个莫大的成绩。
华国举办进出□□易会的目的主要还是创汇,有时候别说赚了,哪怕亏一点点,只要人家给的是美元,都会尽最大努力促成合作。
一百一十万条的订单,哪怕每条一美元呢,也是一百多万美元啊,这真是不少了。
沈茉儿知道翻译是好心,笑道:“同志,谢谢你提醒,不过咱们这是高级绣娘一针一线纯手工缝制的,卖的不是布料,而是咱们传承千年的手艺,这个价格不高的。你把这些话翻译给大卫先生听,告诉他咱们这绣图和针法都不是普通的刺绣
,这在建国前那都是王公贵族才有资格使用的,相信他能理解的。”
翻译张了张嘴,心说你这刺绣看着确实比别家要精美一点,但是你这说的天花乱坠的就有点过了,人家外国人也不是傻子啊!
不过看着沈茉儿沉静镇定的眼眸,翻译还是转过头跟大卫沟通了起来。
厉新梅不太清楚美元的汇率,但是就算华国币,一条手帕四块钱也差不多是天价了,不过既然是沈茉儿决定的事,她也不会说什么,只是悄悄扯着柳吟霜嘀咕:“四块钱一条手帕会不会太高了,还有那什么方巾,说白了不就是料子好点的手帕吗,要十二块钱?!”
柳吟霜也觉得沈茉儿胆子大:“是美元,换成华国币是手帕八九块,方巾二十六七块。”
厉新梅倒吸一口凉气:“外国人能当这个冤大头?!”
柳吟霜心里也没底:“他们国家的人有钱,没准愿意买。”
金彩飞忍不住提醒沈茉儿:“往年咱们绣衣厂也是有手帕卖的,最高也就卖出去过三美元一条,你这个价格定的有点高,咱们来之前商量的定价是两块五到两块八左右,你这一下子抬高了这么多,万一交易失败,厂里肯定会批评咱们的。”
原先他们是商量过大致的定价,不过那是沈茉儿还没到广市,没见过外国人,也不太了解国外的情况。
但是昨天她们出去看了电影,其他人看的是故事情节,沈茉儿却一直在琢磨电影里的服饰、食品、交通和建筑,甚至因为电影字幕里出现过阿拉伯数字,她还大致推测出了这些国家的消费水平。
后来她还找附近报刊亭的同志,还有招待所的服务员同志了解过,知道这些外商出手非常大方,西餐厅里吃一顿饭就要三五美元,他们却好像觉得挺便宜,有时候还会给服务员塞什么“小费”。
沈茉儿觉得他们这些人是来华国做生意的,生意人历来都是锱铢必较的,所谓的出手大方,多半只是因为他们觉得东西确实便宜,便宜到他们根本连计较都懒得去计较。
至于什么小费,沈茉儿就更熟悉了,她当郡主的时候,底下人干活勤快,她也时不时会打赏的,这所谓小费估计就跟打赏也差不多了。
时下的华国人普遍都比较朴实,觉得做买卖要讲诚信,在成本的基础上稍微加点利润就可以出售了,而且大家都是“劳动人民”,过惯了精打细算、艰苦朴素的生活,总觉得没人会花大价钱买一些华而不实的东西。
但是沈茉儿不一样,哪怕她在华国已经生活了一年多,其实她骨子里还是个过惯锦衣玉食生活的郡主。
她比此时华国的任何人都知道,有钱人是不会在意一条方巾十二美元还是一百二十美元的,只要他们喜欢,只要他们觉得愉悦,他们就会愿意买单。
当然,这一点大卫先生也是明白的。
所以在翻译忐忑地向他报出价格后,他只是微微挑了下眉,并没有在价格上纠缠,反而问:“高级绣娘,不是普通的刺绣,王公贵族才有资格使用的是吗?”
翻译:哎?!
他早做好心理准备,一旦大卫表示商品价格过于昂贵,他就会拿出已经想好的话术,劝说对方跟南省绣衣厂继续洽谈,绝不让大卫就这么走人。
结果对方没有半点要走人的意思,甚至都没有对价格提出异议。
翻译愣了下,很快反应过来:“是的,是很厉害的绣娘手工缝制的,比其他绣品工艺要精美很多,花样也贵气很多。”
好不好看反正他也看不来,但是摆在黑绒布上面确实看着贵气。
大卫点点头,看向沈茉儿:“价格再让步一点,少一点?”
翻译总算听见他想听的话,马上扭头把这句话翻译给沈茉儿听,让他差点崩溃的是,沈茉儿想也不想就摇了头。
沈茉儿从展台下面的行李箱里拿出两个盒子,一个硬纸板的盒子,褐色的纸板上面画了水墨的山水,一个非常精致的藤编的盒子,上面不知道用什么颜料也画了一样的水墨山水。
她拿着两个盒子说:“价格不能少,大卫先生是第一个跟我们询价的,我们没有讲价的,已经是最低了。不过我们每条赠送一个这样的纸盒子。”
她将纸盒子往外递了递,然后又说:“或者我们以优惠价两美元的价格再卖给大卫先生一批老工匠精心编制的包装藤盒,这样搭配起来,手帕和方巾会更上档次。”
翻译:“……………………”
人家跟你讲价,你不但不降价,你还要再卖给人家一批包装!
别说那些纸盒子是送的,这么一点大的纸盒子能值多少钱,手帕和方巾那么高的价格,送个纸盒子不是应该的吗?
但是这个藤盒,你要说精致,确实是很精致,可是这玩意儿它值两美元吗?!
翻译汗都冒出来了,正在考虑该怎么跟大卫解释,结果就看见大卫两眼放光地就把纸盒子和藤盒给接过去了。
翻译硬着头皮赶紧跟人说明,然后他以为的大卫勃然大怒的场景并没有出现,反倒是拿着藤盒爱不释手,连声在那里赞美太美了,最后更是大手一挥决定下单了!
翻译:“???”
就很迷茫。
这些老外不是都又自大又精明的吗,去年他在机械展厅负责当翻译的时候,好几个老外都把华国的机械产品嫌弃得跟什么似的,最后谈下来的价格据说根本没多少利润。
怎么这个大卫这么不一样呢?
翻译一阵恍惚,不过他毕竟是服务了好几届广交会的熟练工,很快镇定下来,领着沈茉儿和大卫一起去了场馆特意准备的洽谈室。
那里有更加专业的业务员,会帮助沈茉儿他们洽谈具体的合同细节,办理好签约、给付交易定金等相关事项。
期间作为南省绣衣厂的带队领导,曾慧茹还被找来进洽谈室签字,看到合同上的交易金额,一向喜怒不形于色的曾慧茹都忍不住抽了抽嘴角,不过她什么都没有表现出来,淡定地签名盖章,然后跟大卫这位国际友人亲切握手。
南省绣衣厂确实名气挺大,往年在广交会上也曾取得过不错的成绩,但是这次却是南省绣衣厂头一回拿到广交会的开门红。
时间太短了,还没有人开张呢,他们是第一个。
其实这也不奇怪,来参加广交会的外商们都是经验很丰富的,一般第一天的上午是很少人签单的,毕竟总得货比三家才能做出决定。
曾慧茹来之前是怎么也没想到这第一炮居然会是他们南省绣衣厂打响的。
关键是,并不是什么一两万的小订单,是总数五百多万美元的大订单!
其实单单这个订单,他们南省绣衣厂这次来广交会的贸易任务就已经差不多完成了。
去年他们签的单子是四百二十万美元,今年省里给他们下达的最高目标是六百万美元,所谓最高目标,自然是省里也觉得他们不可能完成,所以还有个兜底目标,是五百万美元。
如果按照兜底目标算的话,他们甚至已经超过了。
曾慧茹脸上神情非常复杂,谁能想到呢,谁能想到,卖个手帕丝巾的,能卖这么多钱?
啧,主要是往年也没人敢定这么高的价格。
“对了,合同里的五万个藤编盒子是怎么回事?”曾慧茹问。
他们绣衣厂可不生产滕编的盒子。
沈茉儿解释说:“那个是装手帕或者方巾的盒子,这样会显得我们的手帕和方巾更上档次,这个藤盒我们到时候可以委托给江北县各个公社生产
。”
曾慧茹看了她一眼,无语地点头,又提出个问题:“第九车间现在不过几十个工人吧,这么大的订单吃得下来?”
沈茉儿淡定道:“合同中约定了分批交货,交货时间拉得还挺长的,而且回去以后我们也会尽快跟公社交涉,扩大厂房规模,招聘更多的工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