像穆麦穆苗姐妹俩还在上高中,高考才是头等大事儿,穆兴隆夫妻俩不可能不管闺女们。
最后是穆晚表示她想去试试,这事儿得到了全家的一致赞同。
那个十五岁就靠自己找到了帮厨这活儿的小姑娘,如今已经快二十七岁了,七六年一月份的时候,穆晚和比她大一岁的殷承福自由恋爱结了婚。
七七年三月,她生了个小男娃,叫殷睿聪,小名枣枣。
快两岁枣枣的属实是有点分量,胖乎乎的,名副其实一个胖墩墩,比心心和北北还结实。
除了吃得好以外,还有一个原因就是,这小孩儿像极了他爹。
殷承福就是一个白白胖胖脾气很好的男同志,憨厚憨厚的,两人自由恋爱完全是因为能吃到一起去。
用长辈的话说就是,都长了个吃脑袋,两人天天脑袋一挨,别的都不想,就琢磨这东西咋弄好吃。
殷承福家里条件还可以,他爹在国营饭店当大厨,他自己也有手艺,跟着进了国营饭店工作。
小夫妻俩平时日子和和美美的,都有工作,就一个孩子要养,没啥压力。
但人嘛,要有上进心,尤其是家里人都在往前走的时候。
她们这工作跟屠宰场的工作很像,都是那种福利好,能往家扒拉一些东西,但是工资有上限的。
干个几十年,干到头也就那么多。
最重要的是,小夫妻俩都有手艺,穆晚可以说是全家所有小辈里手艺最像老太太的一个。
不过这事儿急不得,小夫妻俩都还有工作,短时间内走不掉。
所以这次还是大大小小九个人一起回首都。
一家子都商量好了,等穆富贵老两口那边把店开起来,先瞅瞅看是啥情况,要是生意好,很有搞头,穆晚小夫妻俩再过去。
枣枣也一起带着,老太太可以帮忙看着,两个孩子是看,三个孩子也是看嘛。
而且枣枣真的是个很好带的娃子,不仅长得随他爹,脾气也随他爹,有吃的就不闹腾。
年后的日子就在这样那样的商讨闲唠中度过。
转眼间元宵节便过了,寒假也没剩多少了。
大大小小一行人坐上了回首都的火车。
第174章 铺子敲定。
回首都这一路没发生什么事儿,除了在车站的时候有点挤以外,其他都顺顺利利的。
候车室确实是比从首都回来的时候还要挤些,这来来往往的人里,除了大学生外,返程知青也占了一小部分。
今年这一年,政策在逐渐放宽,大部分知青都能回城。
车站挺挤,上车后好了很多,卧铺车厢位置是固定的嘛,就那么多个。
几十个小时过去,转眼到了十四号上午,九点多的时候,从省城出发的火车停靠在了首都北站台。
终点站,人真是相当的多,下个车都挤来挤去的,今天天气倒是不错,不咋冷。
大大小小一行人刚到出站口呢,等在那里的闻谵和穆卓便迎了上来。
心心伸手要闻谵抱,奶声奶气的,“爸爸,你和大舅舅等多久啦?”
差不多快一个月没见,小丫头还是挺想她爹的。
闻谵接过闺女,“没等多久,才刚到了一刻钟。”
说着,闻谵把闺女颠了颠,“好像重了点。”
穆绵:“有吗?感觉跟之前没差。”
她倒是重了,没秤她都能感觉到,过年窝着不动就是容易胖。
心心小脸鼓鼓的,“是长高啦。”
闻谵笑了一声,“回去给你量量。”
旁边,穆卓已经把自个儿老爹手里的行李接了过去。
西西:“妈没来呀?”
穆卓:“她懒得跟着跑,在家收拾呢。”
北北窝在柳双翠怀里,“我可想妈妈呢,老想了。”
穆卓啧了声,“不想爹是吧?”
北北显然是个诚实的小男娃,憨憨道:“也想,但是没有想妈妈那么想。”
说说笑笑的,一行人走到路边坐上了两辆吉普车。
一个多小时后,车停靠在了安奉胡同,家里聂思慧都拾掇好了,大伙儿上午就歇一歇,顺带整理行李。
这次回来也是大包小包的,穆绵带了不少山货,都是给亲朋好友的。
下午四点多的时候,石小莲和柳焱回了学校,虽然还没到开学时间,不过宿舍门已经开了,不少学生都会提前到校。
穆绵她们这边,休整一天后,又照常忙碌了起来。
第二天,闻谵和穆卓都上班去了,昨天本来也是工作日,不过两人请了假。
上午九点过,穆绵带着心心去了大院儿那边,看孩子她爷奶,西西嚷嚷着也要一起,寒假作业写完了的小学生一身轻松,想去找她安静姐姐玩儿。
十一二岁正是喜欢疯玩的年纪,姐妹俩凑一起一会儿说电视剧,一会儿又跑出去跟院儿其他小丫头闹腾,晚上甚至都不打算回去,想她安静姐姐一块儿睡。
心心也没回,柴书南老两口好久没见到小孙女了嘛,想让小丫头在这边住一晚。
穆绵自己回了,她有事儿要忙呢,下午趁着天还早,她又去了杨又琴那一趟,除了把带回来的山货送过去外,主要也是想问问铺子的事儿。
昨天在路上的时候闻谵就说了,铺子杨老师给留意到了,是她以前一个同事的。
到杨又琴家的时候刚四点过,院子门没有关,穆绵直接进去了,一走近便听到里面有说话声。
穆绵敲了一下里屋门,声调上扬着,“老师。”
下一秒,杨又琴的声音在门后响起,“门没栓,快进来。”
话落,门已经打开了。
杨又琴张望了一下,“咋没把心心抱来?”
穆绵:“在她爷奶那儿呢,跟安静她们玩儿疯了。”
说完又很是做作地补充了一句,“没带心心就不欢迎我了呀,怪让人伤心的嘞。”
杨又琴抬手就往穆绵胳膊上拍了一下,“少搞怪,来得正好,这是你溥婶儿,那铺子就是她家的,她懒得管,早就想转让出去了。”
穆绵手里的东西被杨又琴拎了过去,她笑着打了声招呼,“溥婶儿好。”
溥婶儿全名溥安雁,她前头才朝穆绵招呼了一声呢,转头就又咳了两下,肉眼可见的身体不太好。
溥安雁以前也是老师,下放回来后没继续任教,铺子是以前的产业,平反后还了回来。
她家没剩啥人了,她这身体更不可能费心去打理,当然最主要的原因还是想卖了换点养老钱。
三人坐下唠了会儿,让穆绵意外的是,铺子不止一间,是挨在一起的两间,格局一样,不过据溥婶儿说,其中一间破得不成样了。
具体啥样穆绵也没见着,不过首都的铺子嘛,买到就是赚到,破了修就行。
这会儿时间不早了,现在过去看也来不及,明天都有空,两人约
好了上午九点过去看看。
穆绵晚上回去把情况跟家里人说了说,铺子位置还挺好的,附近有一个百货大楼,平时人很多。
因为有杨又琴这个中间人在,溥安雁要价还算合理,没有虚高,一间六千,一间五千,六千的只需要简单收拾一下就能用,五千的可能得找人重新装修。
溥安雁的意思是,她们想要哪一间都行,两间一起要也行。
厨房里,穆绵在帮忙削着土豆皮。
穆富贵也杵旁边,带着点肉疼的语气,“真是贵,老本儿都要掏没了。”
穆绵笑了声,“早晚都要的嘛,现在看着贵,说不定以后爹你们一天就能挣千把块呢。”
一听这话,穆富贵笑得好大声,“一天千把块!哈哈哈哈可不敢想,咋可能嘞!”
嘴上说着不敢想,这笑声分明就是已经想上了。
穆绵:“现在不可能不代表以后不可能嘛,做生意就是得敢想。”
穆富贵哎哟了好大声,“一天挣千把块,这日子得过成啥样啊。”
老太太:“扯恁老远干啥,铺子都还没有。”
穆富贵:“哦对,说铺子。”
现在看不到,其实没什么好说的,硬要说的话,那就是……
穆绵想把另一间也买下来。
破没关系,买来先放着嘛,以后不管是做别的生意还是干啥,反正不会亏。
两间铺子所在的街道叫平慈街,离安奉胡同距离不算远,有直达的公交车,骑自行车差不多也只要二十分钟。
十六号上午,穆绵和聂思慧带着老两口去了平慈街,溥婶儿还没来,一家四口就在附近转悠了一会儿。
这街道上除了有国营的店外,还有几家私人的,都不大,很明显就是想先开着试试。
一家子转悠了大概一刻钟,溥婶儿到了,杨又琴陪着一起来的。
两间铺子情况跟昨天溥婶儿说的差不多,破的那间是真破,夸张点说就是,除了柱子和房顶还撑着外,没别的东西了。
一时半会儿还真是没办法拿来用,拾掇装修都得好长时间,比石小莲之前买的那四合院还破。
相比之下,隔壁六千那间可以称得上是能拎包入住,只需要简单弄弄就能开业,大小也合适,后面除了厨房外,还有一个小院子,能住人。
老两口满意得很,也不想再找别的了。
后面又花了两天时间办好了汇款和转让手续,破的那间,穆绵掏钱买了下来。
本来吧,她之前还想着给她爹妈补贴一点的,但老两口没要,六千全是他们自己掏的。
要是放在去年这会儿,老两口肯定是拿不出这个钱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