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做吃的这方面,两人可都麻利得很,掌勺的人变成了小夫妻俩,老两口总算是可以好好歇歇了。
小吃店挣钱是挣钱,累也是真的累。
穆晚掌勺第二天,店里还发生了一点小趣事,一个大爷是店里的老客户了,就住附近,一个月里起码有半个月都在店里吃。
这天中午照常来店里吃饭,刚吃上呢,老爷子咦了好大声,逮着穆富贵问:“老弟你店里请老师傅啦?”
穆富贵大咧咧的,“不是老师傅,是我侄女儿,老哥不是我跟你吹,我侄女儿以前可是给一整个厂子做饭的,手艺杠杠好。”
老爷子:“我吃出来了。”
话落,老爷子还四处张望了一下,然后用自以为很小声的声音跟穆富贵叭叭了一句,“比你媳妇儿好诶。”
听了个正着的柳双翠,“………………”
倒也不用背着她说,她高兴还来不及呢。
穆晚夫妻俩的到来,确实是挺让人高兴的。
除了减轻了一点老两口的负担外,店里客人也多了些,穆富贵同志又去打了两套桌椅,店面位置大,挤挤还能放下两套。
以前没弄是因为本来就有点忙不过来,现在没这个顾虑了。
第176章 转眼六月。
天气热起来的同时,一家子也齐头并进、忙得热火朝天。
四月转瞬即逝,紧接着夏天便来了,五月初的时候中午最高能有个二十七八度,大伙儿都穿上了短袖。
随着气温一天天升高,穆氏小吃店里不光卖家常菜和小吃,还增加了饮品,就是石小莲之前卖过的乌梅汤。
茶水免费,但乌梅汤是要钱的,毕竟这玩意儿还是要点成本的,可不能免费。
店里的乌梅汤自然是按照石小莲那方子来的,乌梅汤盈利的钱给她算抽成。
汤味道酸酸甜甜,卖得还挺好的。
尤其是六月份的时候,穆富贵弄了冰块来,天气热啊,特别是中午那会儿,吃着饭再来一口冰饮品,真是爽得很。
也有路过不吃饭,专门进来买一杯冰乌梅汤的,总之就是啥都能挣钱。
外面烈日炎炎,店里红红火火。
从三月份开始到现在,已经过去三个多月了
,小吃店基本上算是稳定下来了。
三月份的时候,店里总共有两千五的盈利,到四月份增加了好几百,接近三千块,五月份更不得了,有三千五!!
六月还没过完,但几人凑一起算了算,差不多也能有三千五这个数。
以后不出意外的话,都能稳定在三千左右。
这谁能想到啊,还没到八十年代呢,一个店面就能月入三千了。
穆晚小夫妻俩每天都干劲十足,不怕苦不怕累的,来了短短两个多月,小夫妻俩分成的钱便已经能赶上以前一整年的了。
关于穆晚夫妻俩拿分成这事儿,之前就定好了。
穆晚不是别人,是可以完全信任的自家人,有时候穆富贵老两口有个啥事儿,店里就完全是穆晚夫妻俩在管,她们不仅要忙掌勺这活儿,其他各种杂七杂八的也会跟着忙。
这只是其一,其二便是穆晚手艺真的好,四五月份收益的增长就是很好的证明。
不管怎么说,按分成来算,合情合理。
在一家子忙着挣钱的时候,社会上也在悄然发生着变化。
知青回城后,有好些人都没有工作,两天三天还好,两个月三个月的,这日子可就过不下去了,长了张嘴每天都得吃饭嘛,没有工作就没饭吃,喝西北风是喝不饱的。
劳动局也没办法,有知青跑去问,人家就说鼓励个体经济,这么多的人回来,实在是没有工作岗位可以提供。
所以从开年到现在,路边摆摊的人更多了,甚至还形成了小规模的市场街,里面卖啥的都有,家里种的菜呀,自己编的帽子啥的。
应有尽有,比去年丰富得多。
也有摸索尝试着开店铺的,就拿平慈街来说,原本这街上私人店铺只有三四家,几个月过去,又多了两三家。
上个月的时候,在穆富贵老两口店铺的不远处,有兄弟俩开了一家小面馆。
味道还可以,小面馆生意也挺不错的。
没出两个礼拜的时间,穆富贵同志就跟人混熟了,有时候同行也不一定是冤家嘛,多认识个人就多条路,这句话在啥时候都适用。
就像现在这店里的鸡鸭米面菜之类的货源,有一小半都是他靠认识的那些大爷搞来的,还有一部分是闻谵找的路子,他同学多,在哪工作的都有。
不然光靠家里那些票据,这店可开不起来。
小面馆的兄弟俩姓李,都是知青,年后回城的,家里条件还行吧,不算差,够他们闲散两三个月,两三年就不行了。
这不,看卖吃食挣钱,兄弟俩合计合计后也整了一个。
当然了,有像李家兄弟这种积极寻找出路的,那自然也有没啥能力、品行又不端正、喜欢游手好闲搞小偷小摸的人。
这半年,城里治安真的是不咋好。
在外面瞎晃荡的人多,郊区桥下就住了不少,都是没有介绍信、没有工作的人,好些都是扒火车来的,有些是正儿八经想找找有没有活干,想靠自己挣点钱。
有一小部分打的就是不劳而获的主意,在城里到处乱窜,偷一次得逞了,紧接着就会有第二次第三次……
给人家公安搞得,天天都忙得脚不沾地,没个休息时候。
进入六月下旬后,学校期末考试也进入了倒计时,离放假差不多只剩下大半个月的时间。
穆家这边,日子按部就班地过着,挣钱的挣钱,复习的复习。
六月二十三号这天,是个礼拜六。
学校今天没有晚自习,穆绵下了最后一节课就回家了,聂思慧差不多同一时间到家,然后姑嫂俩帮着老太太做晚饭。
闻谵开车回来刚好赶上晚饭,穆卓离得远,每次礼拜六的晚上都是这样,大伙儿先吃,他的饭留着,等回来再吃。
八点多的时候,穆卓和在小吃店忙活的四人一前一后到家,前后没超过两分钟。
穆卓今天有事耽搁,回来得晚了点,柳双翠四人倒是比平时回来得早些。
人一多,屋里一下就吵闹了起来。
每个星期礼拜六的晚上和礼拜天都是家里最热闹的时候。
人多嘛,穆绵一家三口,穆卓一家四口,穆晚一家三口,还有三个长辈和十一,偶尔柳焱和石小莲还会过来看看,十几张嘴呢,你一句我一句的,没个清闲时候。
比如这会儿,穆卓吃着饭,电视放着,其他人都在看电视,穆富贵同志一进门就开始叭叭了。
跟以前的闲扯不一样,今天说的事情倒是挺让人意外的。
他说小吃店旁边不远处的那小面馆今天没开门,起先还有点意外呢,以为李家兄弟俩家里有啥事耽搁了营业。
下午的时候,他稍微打听了一下。
一打听不得了,说那李家兄弟俩在昨天晚上关门回家的路上被人抢了,身上的钱被抢得一分不剩。
老太太皱着眉头,“人没事儿吧?”
柳双翠:“说是还被打了一顿,有点皮肉伤,没大事儿,被抢以后立马就去报公安了,不过我估计这人够呛能抓到。”
好些都是外来的,啥地方的都有,不认识上哪抓人去啊。
穆绵:“对方几个人啊?”
穆晚:“说是有五六个呢,一个流氓小团伙。”
聂思慧语气带着惊讶,“这么多人?!”
穆富贵嘴里吃着切好的西瓜,丝毫没影响他叽里呱啦,“可不咋地嘛,我估计盯小李他们很久了,不然怎么能在回去的路上给堵个正着。”
“下午店里来了个老大姐带孙子买炸蘑菇,说是有个啥远方表妹的闺女的同学的丈夫在公安局,反正一大串我也没记住。”
“那老大姐知道得老清楚了,说小李他们被抢了有一百来块钱。”
老太太:“这太不像话了,有手有脚的干啥不好!”
聂思慧:“这些人就是想不劳而获,干正经活一下子可来不了一百来块。”
穆晚:“不止呢,那大娘还说,大李同志的新运动鞋都被扒了,要不是有人听到动静出来看,衣服估计都能被扒没。”
平时大家都是管哥哥叫大李,弟弟叫小李。
西西瞪大眼睛,“光抢钱还不够,衣服鞋子都要?!”
柳双翠:“新运动鞋值钱,估计得要个二三十块。”
再一个就是,兄弟俩平时都穿得体体面面的,做吃食的嘛,要是自己都收拾不利索,穿得脏脏破破的,顾客肯定会觉得食材收拾得也不干净。
穆卓扒拉完最后一口饭,“现在这盲流是得好好管管。”
闻谵:“肯定不会任由它长期这么乱着,就看政策啥时候出了。”
这事儿穆绵知道啊,就是因为七十年代末到八十年代初这段时间刑事案件太多了,所以八三年的时候实施了严打,一直持续了三年多。
这事儿穆绵当然没法跟家里人说,她叮嘱道:“爹你们晚上回来的时候可得注意啊,身上带个擀面杖啥的,防身用。”
一来严打离现在还早呢,二来跟李家兄弟俩一样,她爹妈平时晚上回来的时候,身上也是带了一整天营业额的,店里一分钱没留,第二天会再带些零钱过去。
没办法,不把钱拿回来不行,放店里跟直接给小偷送钱没什么区别,街上开菜馆的人家都是这么干的。
晚上关门以后,店里除了锅碗瓢盆桌椅板凳,其他啥也不剩。
菜啊肉啊那些,都是第二天从家里背过去,要做给客人吃的东西,更不可能放那一晚上。
目前这情况,住店里也不太行,后面的小院子是可以住人,但安全没保障,附近都是铺子,不仅没啥人住,还好些都是闲置的。
真要是遇到了小偷小摸的事情,如果只有一两个人摸进来还好,五六个就有点吓人了。
前些年,穆二姑穆三姑在的公社不就出过人命,小偷摸进来偷东西,把人家起夜的老太太给推倒摔死了。
等以后要是一条街都开起了铺子,大伙儿都住店里的话那还好一点,彼此能有个照应,现在住那,半夜要是遇到个啥事儿,都没人帮衬。
眼下,老太太顺着穆绵的话道:“我看晚上还是早点回来,过了饭点就把门关了。”
穆富贵又拿了一块西瓜啃,一边吃着一边又吹上了,“怕啥?!咱这二十年的猪可不是白杀的,真要抢我头上来了,来一个踢一个,来两个踢一双!”
说着他还拍了拍自己腿,“咱这手这脚,不说跟闺女一样踹个野猪,踹个小流氓那还是不在话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