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那文化水平跟穆富贵差不多,只认识个常用的字,但这不妨碍他大夸特夸。
夸到最后穆兴隆很不着调地又来了一句,“咱爹那坟怕不是着了吧?这得冒多少青烟,才能有这么好些出息的好大孙儿啊。”
先是小卓小秋,再是绵丫。
后面他家还有三个呢,也不知道他爹这坟里面的青烟够不够冒的,希望能给他儿子闺女留点。
穆兴隆话刚说完,后背便受到了来自自己老娘的一巴掌,“少跟你大哥学,天天胡咧咧。”
着了那还得了。
穆兴隆不仅学,他还有过之而无不及,故作踉跄的动作都比穆富贵来得夸张,两个大男人凑在一起简直像两个中年活宝。
好在,还有一个沉稳的穆兴旺在。
他跟唐翠香住得稍微远了一点,所以这会儿才过来。
对大人们来说,这事儿跟之前穆秋考上初中一样,算是一件大喜事儿。
所以晚上干脆就直接聚在一起吃了,大大小小十几个人热闹得不行。
另一边,清风大队西南角,石小莲家。
她们只有母女三人,家里的气氛算不上热闹,但也是喜气洋洋的。
今天的晚饭都比往常丰盛不少,吃着吃着田红娟不知道想到了什么,眼眶微红。
石小莲看了她妈一眼,说道:“赶明儿我去把这书烧给爹看看。”
田红娟擦了擦眼眶,“这么好的书呢,烧了多可惜啊,我去跟他说说就行。”
说着,转手摸了摸自己小闺女脑袋,眼里又骄傲又心疼。
都是她这个当妈的没啥用,两个闺女才小小年纪一个比一个懂事,一个比一个争气。
石小莲觉得自己大概是被穆绵跟许乐乐影响了,看着她妈的眼睛下意识就夸道:“妈这大半个月都没咳了,很棒!”
没想到会听到这话,田红娟跟石小竹同时笑了一声。
田红娟眼角带着笑,还有常年因为身体虚而浮现出来的疲惫感,“这有啥可棒的。”
石小竹附和着自己妹妹的话,“怎么不棒了,我也觉得很棒,身体棒才能吃嘛嘛香嘛!”
田红娟给自己两闺女一人夹了一筷子菜,“要棒也是你们最棒,快吃菜,别一会儿凉了。”
饭桌上虽然只有母女三人,但也挺温馨惬意。
---
一个热闹的夜晚过后,第二天气氛也没平静下来,路上时不时就能听到三三两两的乡亲絮叨这事儿。
比期末考试那会儿可热烈得多,那时候大家只觉得这两个女娃子都是个聪慧的,但没想到能聪慧到这种程度。
其实归根结底还是因为……
这文章被刊登出来它是有钱的,二十二块钱!!
人这一辈子忙忙碌碌,不就是为了那口饭那点钱嘛。
说到底,钱才是重点。
这几天,在穆绵不知道的地方,那些大婶子们提起她的话术都变了。
以前都对自家娃儿说,那丫头彪得很,没事少惹人家。
现在都变成了,多跟人学习学习,看看人家一下子就能挣二十多块钱。
一个十七八岁的大小伙去城里干临时工一个月都未必能挣二十来块钱呢。
提起石小莲的时候,前面那些彪呀虎呀就没有了,只说小丫头看着话不多,不太机灵,没想到脑袋瓜子这么好使。
也让自家娃子跟石家小丫头多学习学习,一天少叽叽喳喳的,少用点嘴,多用点脑子。
大人们絮絮叨叨,小娃子们也有一套自己的反驳话术,万能且好使……
她们脑袋瓜子那么好使,肯定是
因为爹妈生得好呀!
这话虽然有一点道理,但很容易让人屁股开花。
有些家长面子挂不住的时候,就喜欢在小孩而屁股上来一巴掌。
这样一连热闹了好几天,转眼就只剩下三四天就要开学了。
穆绵这几天过得是相当不清静,只要出门就会被乡亲们拉着问东问西,熟的不熟的都来问。
大意无外乎就是……
这文章是咋写的呀?能不能带我家娃子写一写?
写些啥样的人家才能愿意刊登出来啊?
这书就只收你们小孩写的吗?二十来岁的能写吗?
写得没那么好,那钱给少一点也行嘛,给个一块两块的就行。
…………
……
诸如此类,千奇百怪的问题简直不要太多,导致这两天穆绵都没有出门。
据说石小莲那边也不清静,但石小莲一贯给人的形象就是不太爱说话,所以人家干脆来了一个闭口不说。
问不出来什么的大婶子们便悻悻而归了。
果然话少也是有话少的好处的。
不过穆绵没想到的是,她以为这事儿就在大队内部议论几天呢。
结果这天,许乐乐兴致冲冲地跑来,说她爹去公社开会回来了,人家领导夸她爹了,说她们大队教育搞得好。
小姑娘在兴奋的时候说话没有逻辑,东一句西一句的,穆绵只听了个七七八八。
现在好多粮食都进入了成熟期,要不了多久就要到秋收的时候,这是一个大队的重中之重。
忙了大半年,最后就看这一哆嗦,公社上上下下都很重视。
大队长应该就是去开关于生产方面的会的,然后人家公社领导顺嘴提了她跟石小莲。
这些期刊投稿,要求的都是真实身份投稿,她那一篇作者一栏明晃晃地写着,红星公社清风大队这些前缀,所以公社会知道也不奇怪。
知道了就知道了,穆绵也没放在心上,左右对她影响不大。
只不过,虽然穆绵没放在心上,但是大队长却挺上心的,傍晚的时候直接找到了家里来。
柳双翠先看到的人,“大队长?找老穆啊,他还没回来。”
许永寿摆摆手,“不找他,我找绵丫头。”
在厨房烧火的穆绵从窗口探个脑袋出来,“找我?许叔你找我干啥?”
许永寿笑呵呵的,“来听听你们两个小丫头的意见,看看咱这大队小学有没有啥改进的地方?”
许永寿以前对小学其实没怎么上过心,最上心的时候,就是在想怎么把小学建起来的时候。
那时候就觉得,让娃娃们有个学上就行,起码得认字,不能当个睁眼瞎。
现在想想,让小娃子们多学点,那好处还是有不少的。
这两天老是有乡亲找他交学费,其中女娃子们的家长占了一半。
估计等过两天开学的时候,送去上课的娃子们也会比平时多个两三成。
但不好好学的也挺多的,当家长的当然都希望自己娃子考第一名,娃子自己能不能学进去就是另外一回事了。
他闺女就是个学不进去的,想起这个许永寿就有点头疼。
穆绵一听这话,三两步从厨房出来坐到了许永寿旁边的板凳上,“许叔你还去问过石小莲呀?”
许永寿点头,“问了,她说她不上学,对学校没看法,让我来问问你。”
要是以前,他也不会来听两个小丫头的意见,但现在很想听一听。
穆绵:“………………”
这确实像是石小莲会说出来的话。
话说回来,对于她们大队小学,穆绵还真有点想法,不过不是针对学校的,是针对老师的。
这大半个学期下来,她发现那个钱巡知青根本就没有在好好教学生。
她有时候只是偶尔听一耳朵,都能发现那钱知青有些地方会讲错。
或者就是把复杂的问题简单化,简单的问题复杂化,绕来绕去的,给人的感觉就是,他根本不知道怎么教。
换句话说就是,这钱知青能力有点不够,还没有用心去准备。
她们大队小学教师虽然没有工资,但工分可不算低,只上半天课,就能有七个工分。
这点工分虽然养不活一大家子,但养活一个人是完全够的。
别人都格外珍惜这个当老师的机会,就那钱知青心思不知道飞到哪里去了。
面对许永寿的疑问,穆绵也没添油加醋,实话实说地告了人一状。
许永寿听完便皱起了眉头,之前选老师的时候,除了那个简木兰简知青外,其他三个都半斤八两,这钱巡也就稍微好那么一点点。
但当时也没有别人可以选择,所以就定了钱知青。
最后,许永寿带着若有所思的表情走了。
这些事情,不是一个小孩子能做主的,穆绵说完也就抛到了脑后。
---
第二天,穆绵跟她妈去河边洗衣服的时候,看见聂思慧也在洗。
聂思慧挥了挥手,“这个位置可以坐着,小绵你们过来坐这吧。”
穆绵走过去一屁股坐在旁边的大石头上,三人边洗边聊了一会儿。
聊着聊着,穆绵想着昨天晚上的事,朝聂思慧的方向凑近了一点,悄悄道:“思慧姐你是初中毕业还是高中毕业?”
聂思慧停顿了一下,“我只有初中毕业证,高中还差半个学期没读完,所以没有证,怎么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