澡缸里有个小凳子,也是陶制的,在热水中泡得发烫,陶椿一屁股坐上去,烫得她浑身哆嗦,待适应下来,浑身的疲乏随着两个哆嗦散了大半。
陶椿美滋滋地泡在澡缸里听外面的动静,邬常顺在搬火锅料罐子,陶桃和小核桃也在帮忙。
过了一会儿,春仙和陶青松回来了。
“三妹,你二姐呢?”陶青松问一声。
“在澡堂里。夜市散了?我们带来的菜卖完了吗?”陶桃问。
“早就卖完了,生意太好了,要不是陵里没有存货,我下午还要带人回去一趟,再驮几百斤卤豆干过来卖。”陶青松颇为遗憾,他跟春仙都没料到,公主陵还要领外陵的陵户去油坊沽油、挑陶器。他找李渠打听过,今天下午进山去山谷的一群人,估计要明天下午才能回来,最早也是后天早上才离开。
如此一来,两天的集市就延到三天,甚至是四天。
春仙帮忙搬火锅料罐子,这又是一门好生意,他眼馋得紧呐,可惜只能眼馋地看着,他做不来挖墙脚偷方子的事。
火锅料罐子都搬进仓房,春仙喊陶青松回屋睡觉,走的时候说:“陶桃,你明儿还在你姐家里住一天,我们明儿不走,也要去山谷里一趟。”
陶桃兴奋地“哎”一声,“我明天跟小核桃去卖火锅料。”
邬常顺舀热水出来,说:“你俩回屋洗脸洗脚去,晚上早点睡,不能一直聊。”
等院子里彻底安静下来,陶椿才从澡缸里踏出来,她点燃火,披着湿漉漉的头发坐在灶前烤头发,澡堂里实在是暖和,寒冬的夜晚,她穿一身单衣都不冷。
此时,外陵的陵户们也在用公主陵的澡堂洗澡,安庆公主陵里家家户户都有的澡堂也是吸引外陵陵户不辞辛苦冒着寒冷来赶集的一个关键。入冬后别说小孩,就是大人都不敢痛痛快快洗个澡,十天半个月洗一次就算是勤快的。而来到安庆公主陵,坐在澡缸里就是泡一个时辰也不会冻病,能把里里外外都搓干净。
山谷里,李渠揉着耳朵从院子里出来,他喊上狗去山上一趟。
邬常安今晚守在陶窑外烧窑,听到脚步声,他扭头看过去,认出人,他疑惑道:“这么晚了,你还不睡?”
“今天一直忙着应付他们,没来得及问你这窑陶啥时候停火。今夜能不能停火?要是今晚停火,我明儿想法子把这帮人多留半天,让他们帮忙把窑里的陶槽抬出来。”李渠走到灶口蹲下烤火,他吁口气,又问:“花管事不在,我问你算了,你们打算啥时候封窑不再烧陶?能不能再烧一批澡缸出来?帝陵的陵户缠着我想要
买六十个大澡缸,今年能不能再添两窑澡缸?”
“今夜停不了火,要到明早才能停火。”邬常安先回答头一个问题,接着继续说:“烧陶的计划我不清楚,不过暖瓶已经烧够了,接下来可能会再添一批火炉和陶网吧。陶陵长琢磨出烤苕皮的吃法,不就是想要再卖一批火炉和陶网。所以我估计不下雪不会停下烧陶的活儿。”
“帝陵的陵户缠得紧。”李渠伸出三个手指,他压抑着笑声窃喜道:“他们私下跟我说,愿意多添三两银子买澡缸,也就是说八两银子一个澡缸,这个生意可以做对吧?”
邬常安明白了,李渠是想诱惑他揽下这个活儿。
“你去找花管事,烧陶的事是她负责,我只操心烧陶槽的事。”邬常安不想再往身上揽事,更不想插手花管事负责的事,他出主意说:“你要是能带人来帮忙烧陶烧炭,想来花管事不会不同意。”
“我们要巡山啊!”李渠就苦恼这个事,他也不乐意干这个活儿。
“找虎狼队来。”
“你跟陶陵长说说,让她出面跟陈青榆说,她的话陈青榆一定听。”
“你自己去说。”邬常安才不揽这个事,他铲一锹炭塞灶里,问:“你这么积极,收什么好处了?”
“胡说八道。”李渠踢他一脚,他就是见冷清的陶器生意变得红火,他激动得睡不着,上来找邬常安聊聊天。
“澡缸生意够我们吃好几年啊!可惜就是费事难做,你看能不能多做几个转轴?人手要是凑齐了,一次多做几十个陶缸。”李渠又打上邬常安的主意。
这次邬常安没拒绝,这是他的分内事,他盘算盘算,说:“我手上还有个榨油机的活计,这个要等木头晾到半干才能开工,一时半会儿急不来,等我腾出手就做转轴。”
李渠盘腿坐下,他望着旺盛的火苗发愣,过了好一会儿,他出声问:“我们巡山一离家就是半个月,你也晓得,不巡山的时候通常都是待在家里好好睡觉养精神,跟妻儿老小在家里过安生的日子,不愿意长久离家,所以虎狼队八成不愿意在休息的时候来山谷烧陶。你给我想想法子,看能不能赶在下雪前烧六十个澡缸,把这笔生意做成。”
邬常安沉默一会儿,他精神一震,“我还真有个法子,定远侯陵的于陵长之前提过,我们缺人手的时候可以跟他们借。外陵的陵户不会制陶,但能挖土、筛土、和泥、摔泥,你说对吧?”
“真的?那我回去跟陶陵长说,让她出面商量?”李渠一个猛子蹿起来,他高兴道:“请他们来帮忙,我们管一天三顿饭,等澡缸烧出来,按五两银一个卖给他们,他们也不吃亏,对吧?”
李渠在心里算一算,年底再卖近百个澡缸,他们每家每户又能分到一二十两银子,再加上暖瓶、火炉和陶网赚的银子,分到手得有三十两吧?
第241章 权责分明 火锅料大卖
担心定远侯陵的陵户卖完货会立即回陵,李渠天不亮就带上两个人离开山谷,一路脚不停歇地疾走,没料到在距公主陵还有半个时辰脚程的地方遇上定远侯陵的陵户。
“出啥事了?你们几个慌慌张张的。”春仙关切地问。
李渠不知该叹还是该笑,他擦一把汗,连走带跑一个半时辰,他累出一脑门的热汗,贴身的衣裳也汗湿了。
“早知道你们也要去山谷,我们就不用着急忙慌地赶回来。”李渠摇头笑叹一声,他解释说:“我们想跟于陵长做笔生意,不过要先问询我们陶陵长的意见。于陵长要是能腾出身,不如随我回陵一趟?”
春仙没二话,他毫不犹豫地答应下来,说:“青松,你们继续去山谷,我随李伍长去找你妹子。”
李渠看没人带路,他让李重和阿胜再原路返回,带定远侯陵的陵户进山。
春仙转头跟李渠走,路上打听是什么生意。
李渠没隐瞒,他把昨晚跟邬常安商定的主意说出来,但没透露雇人干活的报酬,见到陶椿后,他寻个机会悄悄告知他的想法。
“陶陵长,这门生意能做,我答应。要是你们没意见,我今天就回去,明天……后天就带人来。”春仙说,“就是不知道你们需要多少人,报酬又如何。”
陶椿让李渠去找花管事,“制陶是她负责,你喊她过来,问问她的意见。”
李渠拔腿就跑,不到一柱香的功夫,花管事到场。
“陶陵长,我在路上听李伍长说了,这个生意能做。”花管事表明态度,她看向春仙,问:“于陵长,你对于报酬是咋想的?”
“我没啥想法,是你们雇人,报酬如何是你们提。”春仙不漏口风。
“帝陵想在下雪之前拿到澡缸,为此愿意以八两银子的价钱买一个澡缸。我们请你们帮忙,澡缸要是有多余的,以五两的价钱卖给你们。加之澡缸的图纸是你给的,当时我承诺你,由你出面,定远侯陵买陶器的价钱可比原价便宜二成,也就是四两银子一个澡缸。”陶椿开口,“除此之外,定远侯陵的陵户过来,一日三餐由我们包了。”
“陶陵长,以后定远侯陵来买陶器是都按低二成的价给他们,还是只有这一次?”花管事问。
春仙看向陶椿,他也关心这个事,当时陶椿承诺的时候他没上心,也就没细问。
“只要是于陵长带人来买陶器,都用低二成的价卖给他们,他要是不在场,就是原价。”陶椿说。
春仙顿时眉开眼笑,“多谢陶陵长给面子。”
“再有新点子记得告诉我们。”陶椿嘱咐。
“当然。”春仙点头,“你们给的报酬我没意见,不过我还有一个小要求,望你们能行个方便。是关于粉条的,能不能让我们插个队,我们把番薯和花生送来,赶在下雪之前让我们拿到粉条。”
“当然可以。”陶椿语带诧异,“你没发现我们的作坊已经停工了?从上个集市到这个集市,作坊出产一万余斤粉条,番薯已经用完了。你们把番薯送来,半个月内一定让你们拿到粉条。”
春仙注意到作坊关门了,他以为是公主陵的人为了卖吃食歇几天,过后也忘记问了。
“我后天送人过来的时候就把番薯和花生送来。”春仙说,“你们要多少个人?”
陶椿看向花管事,询问她的意见。
“越多越好,今年多挖土,用不完的堆在木棚里,明年一开春我就安排人进山烧陶。”花管事说。
陶椿思量一下,她跟春仙说:“你能使唤多少人就送多少人过来。”
闻言,春仙几不可闻地叹一声,前陵长一族的人厌恶他,别说使唤,不找茬不挑衅就不错了。有杜氏一族挡道,其他人不免看他的笑话,加之陵户不缺衣少食,性子已经养懒了,许多人并不愿意多干活儿,他使唤的时候各个推三阻四。他恼火的时候,甚至希望朝廷能断陵户们三四年的俸禄,到时候看他们慌不慌。
“我这就回去,等你哥从山里出来,你跟他说一声,让他
问问这趟跟来卖货的人有没有愿意留下的。”春仙跟陶椿交代。
陶椿点头答应。
春仙回屋拿上弓箭和砍刀,他托李渠上山把定远侯陵的牛牵一头下来。
恰逢陈青榆上门,他环顾一圈,纳闷道:“你们在商量事?啥事啊?咋没喊我?”
“跟你无关的事,喊你干啥。”花管事没好气道。
陶椿见他挑的两个筐眼熟,问:“你这是……”
“常顺托我过来帮他挑两筐火锅料,在哪儿放着?”陈青榆问。
陶椿领他进仓房,陈青榆又打听他们刚刚在商量什么,她简单解释一嘴。
“对了,之前说要在山里搭木屋,你跟李渠商量了吗?”陶椿问。
陈青榆摇头,“没顾上,要不我待会儿喊他来,你跟他说?”
“得亏我问一下,要不然拖到明年年底都搭不出个树屋。”陶椿有些不满。
陈青榆有些心虚。
“算了,先不喊李渠过来。你跟他交代一声,他要是还去山谷,让他传个话,等散集了让杜星回来一趟。”陶椿说,“陵里用人有点散乱无序,等外陵的陵户都走了,我们开个大会,作坊、油坊、巡山、制陶都重新安排人。”
陈青榆闻言,说:“这个主意好,每个事都安排固定的人,就少了许多借机偷懒耍滑的人,要不然勤快老实的人一直干活儿能累死。”
等陈青榆走了,陶椿坐在院子里想了想,心里的想法越来越清晰,她回屋拿炭笔记下来。
临近晌午,陶椿去邬二叔家一趟,她从他家借来一个陶釜,回家后拎上火炉,装上葱姜蒜,她跟姜红玉交代一声,出门了。
演武场上,邬常顺守着摊子,小核桃和陶桃负责兜卖火锅料,两个小姑娘不厌其烦地讲解火锅料的吃法。
“让一让。”陶椿挤进人群。
“姐,你咋来了?饭好了?”陶桃问。
“没有,我们几个晌午饭在这儿吃,我来煮一锅汤,你跟小核桃想吃什么回去拿。”陶椿把火炉摆在摊子旁,她朝摊子上瞅一眼,大概还剩七八十罐火锅料。
“各位,你们要是不确定火锅料做菜好不好吃,今天晌午拿菜过来,我煮一釜汤,免费给大伙儿煮菜。”陶椿说。
“什么菜都行?”有人问。
“对,荤的素的都行。这个汤今天一整天都有,箭法好的人可以进山打猎,野兔野鸡、鸡蛋鸟蛋都能丢里面煮。”陶椿回答。
“粉条也行。”邬常顺补充一句。
陶椿拿出火折子点燃火炉里的炭,她扭头说:“大哥,你去年婶子家里提半桶水来。”
“好。”
摊子前的人还没走,甚至越聚越多,陶椿也不赶,她在众目睽睽下从摊子上拿一罐火锅料架在炉口烤。
“这是做啥?”后妃陵的一个陵户问,“烤过更好吃?”
“不是,我想烤化牛油,方便倒出来。”陶椿笑言,“你们陵里的火锅料拿走了吧?”
“拿走了,换到八十五罐火锅料,听说一共二百一十二斤。”
“对,去年是三斤牛油或三斤米面换一斤火锅料,今年多个陶罐,要多加半斤粮。”陶椿趁机说明价格。
火炉里木炭烧旺,陶椿见烟雾没了,她揭开陶罐盖子,让香味散发出来。
等凝在罐子上的牛油融化,火炉上换成陶釜,陶椿把一罐火锅料都倒进去。
火锅料一点点融化,霸道的香味随着蒸腾的白烟徐徐上升,陶椿把带来的葱姜蒜扯断丢进去,解释说:“这次熬的火锅料没加葱姜蒜,你们买回去自己吃的时候,喜欢吃葱吃蒜的人就像我这样多丢一点,不喜欢吃的就不用加。”
“水来了,给我让个道。”邬常顺挤进人群,“弟妹,能倒水了吗?”
陶椿点头,大半桶水倒进陶釜里,水面瞬间浮起一层厚厚的红油,辣椒和山花椒也争相浮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