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如英把蛋放桌上,“那我明儿早上吃。”
她晚上光吃萝卜了,猪蹄和猪耳朵在侯府也吃过,那个吃得少。不过她觉得自己做的不比王大娘差,大肠和猪肉也好吃,就鸡蛋没尝呢。
崔如英:“等小公子断奶就好了,娘也能吃别的吃食,家里赚了钱,做得都可好吃了。”
看着女儿天真无虑的样子,许娘子心里也不好受,她道:“早呢,三丫,李嬷嬷都跟我说了……你咋没和我说过作业总丢?”
崔如英怔了怔,道:“也不是多大的事儿,反正我也多写了一张。”
许娘子叹了口气,自己的闺女自己知道,怕是觉得她这个当娘的没用,所以才不敢说。
如今许娘子倒是不知该怎么嘱咐,到底该小心行事还是有委屈就说,可寄人篱下,还跟侯府的姑娘一块读书,小心谨慎些,没有坏处。
可发生今日这样的事,许娘子心里实在难受,府上姑娘娘都在,若非三娘子去了,三丫就一个人,全是大人发生这样的事儿能不害怕吗,都是她这个当娘的无用。
崔如英看许娘子愁眉不展的样子,就知她心里在想什么,她道:“哎呀,又不是多大的事儿,若非赶上三姑娘字也丢了,我都没放在心上。”
虽然是自己故意如此,但崔如英肯定不会和许娘子这样说,说了许娘子大概以为她不该这样做。
目的达到了就行了,多说许娘子也担心。
许娘子的个性她了解,本分老实,真受欺负了,只要不是特别过分的自己都会忍忍,也是这样教养孩子的。
就像当初陈娘子欺负人,许娘子都没觉得自己受了啥欺负。
但崔如英不是能吃亏的性子,性子不同,说了也白说。
许娘子依旧满目愁容,“今儿也多亏了三娘子,你……”
崔如英:“我知道的。”
许娘子:“我是说要你好好读书,读书的机会来之不易,别为小事烦心。我跟你爹都是个没本事的,没读过书,不认识什么大字,也不懂什么大道理。但知道读书好,我和你爹不懂的先生能教你。
你年纪虽小,可办事灵透,在家里也能挑大梁,如今有读书的机会,我倒盼着你多读些,多听先生的话。”
许娘子依旧觉得吃亏是福,“心思放在读书上,小事莫计较,多读些书,等日后你嫁人生子了,就不会像娘一样了。”
什么都不懂,目光短浅,她和崔大山到如今,已是很不错了,就盼着孩子们能越走越远,别等到时孩子们的孩子遇上这样的事儿,依旧没办法。
崔如英点了点头,不过她不爱听许娘子说这些。
其实她觉得做爹娘做到许娘子和崔大山这份上已经不错了,古代没有避孕措施,生与不生并不能由着自己的心意。
生下来了,不太偏心,自己的孩子宁可自己不吃也舍不得送走。可是呢家里孩子又多,不可能做到一碗水端平,懂事儿的受委屈呗。
不过这个崔如英觉得也在情理之中。
她自己还更偏向二丫和四郎呢,自己做不到的,哪儿能强求别人。
但说实话,该给的也没少了。崔如英曾听崔大山和许娘子夜里说话,有人想跟许娘子要五郎,也有人想要六丫,许娘子没给过,也没动过这样的心思。
许娘子不是头一回做娘,崔如英也不是头一回做女儿,反正各自多担待着点儿。
一家人计较太多反而不好,她明知道许娘子胆小本分,根本不可能给她做主,若是还强求这个,崔如英觉得那是自己跟自己过不去。
何必呢,不如多想想许娘子的好。
崔如英:“不过娘怎么了,娘不喂六丫来侯府做奶娘,不也是为了我们吗。为了赚银子,铺子开业都不能去看,你还一家人总说两家话,这我就不爱听了。”
许娘子被女儿逗得一笑,说道:“不爱听娘就不说了,不过,还是得好好读书,听先生的话,知道不?”
一句话都念叨八遍了,崔如英点了点头,“这你放心吧,先生和三娘子总说,读书是为了自己,我会用功的。”
次日上课,学堂里少了楚玉娴。钱夫人已让人跟黄先生说楚玉娴病了,得花一个月时间调理静养,东西都给收走了。
黄先生年逾五十,哪里会看不出来昨儿发生了什么,有层遮羞布他不会故意戳破,所以也没多说什么。
只嘱咐了好好养病,就开始给楚玉珠崔如英上课,外面清风吹过,树叶哗哗作响,屋内读书声朗朗,先生和稚童一问一答,一上午悄然而过。
明儿不用上课,昨儿也没上,黄先生留作业的时多留了几张大字。
楚玉珠这回算是扬眉吐气了,留在学堂写作业的时候道:“以往祖父总拿楚玉娴跟我比,把我比得一无是处,这下好了,被禁足了一个月,可算安生了。”
昨儿一天楚玉珠都是在正院待的,钱夫人晚上还跟安定侯提起此事,她自是不会像陆云蓁那样总提崔如英,反而大力夸赞楚玉珠,说她长大了,懂事了许多。
安定侯很是气愤,子不教父之过,他本就看重子孙后辈,这样教养又如何能光耀门楣。
钱夫人也学着从前云小娘的样子,“爱子之心人人皆有,也许是觉得玉娴年纪小太过娇惯的缘故,只不过妾身想不通,玉珠是她姐姐,为何要如此做。还有玉珠虽然平日里娇蛮任性,可是性子却板正,倒是出乎人意料。”
安定侯闻此言心中大震,他盼着兄弟和睦,可不想看见手足相残,“什么年纪小,只是她母亲没教好。”
钱氏看他动容又道:“妾身知侯爷盼着兄弟和睦互相帮扶,可孩子们也都大了。世子一日未立,就一日不得安生。真要等到那日兄弟相残那日再做决断,反而是伤了手足之情。”
大房野心也不是一日两日,这野心是谁给的?自然是安定侯给的。
云小娘这些年一直谨小慎微,大房请安问好日日不落,也都是为了爵位。
安定侯道:“若依律法,该立二房,可二房你也知晓,资质平平,入朝为官多年,且不说当初官职是我四处求人才谋得的,就说现如今做官只是混吃等死,多年连个地方都没挪过,你让我怎么放心把爵位交与他。
而庚元刚入朝为官,也得再看看。
我不得不为家中考虑,一家兄弟,若能再进一步对别人也有好处,否则只等爵位一削再削,什么都没有了。且再等等看吧。”
这些话楚玉珠没听见,自然也不知道。不过她知道祖父嘉奖她,还赏了好些东西。
她年纪尚小,喜欢精致好玩儿的东西,最要紧的是,这还是祖父头一次夸她。
若是楚玉珠有尾巴,早就摇成花儿了。
崔如英看她高兴,“她被禁足是因为做了错事,不过想来功课不会落下,你若是还高兴不写作业,她回学堂后被夸的就是她了。”
楚玉珠又把笔拿了起来,愤愤道:“那可不行!”
她才写了两个字,又把笔放下,“算了我还是不写了,三日不上课,我不信我写不完。再说明儿就是璋哥儿满月礼了,人肯定特别多,我还想多玩会儿呢。”
第四十六章 准备开业
满月礼的事儿崔如英早就知道,不过她没想到楚玉珠玩心这么重,满打满算也才五日,这又不想学了。
看她欢喜高兴的样子,崔如英也说不出什么,她道:“你若写不下去,不用留在这陪我,早些回去吧。”
楚玉珠早想回去了,今儿她也没怎么听课,她点点头,“那好吧,不然你也早点回去,放这么多天呢,又不急。对了,后日你有空没,咱们出去玩儿吧,有人约了我去踏青!可以做吃食带过去,大家分着一起吃,人多可热闹了。”
崔如英带的吃食好吃,若是一起去了,肯定好些人喜欢的。
别的不说,楚玉珠玩伴儿还挺多的,可以介绍给崔小娘子认识。
崔如英摇了摇头,“我这几日都有事儿,得回家帮忙,字得写完,踏青也不便去。”
楚玉珠有些失望,“哦,我想起来了,先生来时你还跟先生请假了。”
崔如英笑了笑,“嗯,若是下次有空,我和你一起去。”
楚玉珠道:“那好吧。”
今儿崔如英要写四张大字,厢房不方便写,请假一日也得耽搁,这就相当于四日不看书。
多写点儿省着忘了,她今儿下午就不回去了,多看几页书,就算带书回去,肯定也不会看的。
回家背书她全是为了崔大郎,不然绝对不往家里带书带作业。
这是前世就总结出来的经验,别管多长的假,根本不要想着拿书回去,想什么看个一两眼,甚至都不会掏出来,还白白背了很多东西,怪沉的。
写完大字,崔如英留了两张平铺在桌上等字阴干,楚玉娴被禁足,也不用担心字会丢,放学堂里先生就能看见她的作业。
一个上午肚子也饿了,崔如英回到厢房,刚放下书袋没一会儿秋月就来送了午饭。
田娘子还睡着,崔如英放轻动作打开饭盒,一阵香味飘了出来。
一个米白色的汤盅,里面汤汁金黄浓稠,崔如英拿勺子捞了捞,有贝柱、火腿和鸽子,再捞,竟然是鲍鱼鱼肚这些。
佛跳墙?
看了汤盅,崔如英又看别的菜,摆盘儿精致又好看,还是稀奇的山珍海味,不像平日里吃的。
莫不是府上大厨房做的?
明儿满月礼大宴宾客,大厨房肯定早早就准备宴席菜品,不可能明儿一早现做,估计是在试菜,然后挑好的送来燕归堂,想来她跟着沾光,也吃上了。
饭菜好吃,和平日的小炒并不一样。
佛跳墙鲜美浓稠,清蒸的海鱼只有鲜甜,连小刺都没有。一盘炙菌菇吃着不比肉差,还有一道,崔如英也没尝出是什么肉,但是很好吃。
吃过饭后她难得睡了一觉,自从定下铺子后,上午课她下午回家,回家自然睡不成,还两处来回跑。今儿这一觉,她睡得极其舒服。
醒来后看书,把《千字文》背熟,楚玉珠是学过这些的,崔如英学得也快,她倒希望这一个月能再学快点儿。
楚玉娴母女这一个月不可能只思过,别的什么都不做,不能出门,只能在功课上下功夫。
崔如英不想落下,许娘子回来之后崔如英还看了会儿书呢,窗外圆月高悬,等月亮落下,又是新的一日。
天朗气清,惠风和畅,天上云层洁白如雪,眼见是个极好的日子。
陆云蓁终于出了月子,今儿细心梳妆打扮,红色的衣裳映衬着脸面若桃花,衣裳首饰都是新的,手腕上一对水色极好的翡翠镯子亦是新做的。
楚庚元还没回来,但陆云蓁身边围着一群丫鬟,璋哥儿由许娘子抱着,穿着红色的小衣裳,上头绣着虎头,还戴着虎头帽,看着甚是可爱。
一到正厅就有不少人跟陆云蓁说话,钱夫人也站在陆云蓁身侧,孙惠茹在一旁只管帮忙打点。
今日来的宾客比洗三那日还多,陆云蓁带崔如英见了见娘家人,然后崔如英就跟着二房一块儿入席了。
她旁边坐着楚玉珠,楚玉珠小声对她道:“今儿饭菜可好了,平常难见到,你一会儿可得多吃点儿。”
崔如英还挺好奇今儿都有啥菜的,宴请宾客肯定不是寻常吃的东西,果然有佛跳墙,还有各种山珍海味。
大房母女不在,满月宴也顺利,吃过饭后,陆云蓁还得送宾客,崔如英就先回燕归堂了。
人太多,好些她都不认识,不想乱走冲撞贵人,就回屋收拾了回家要带的东西。
才收拾了一会儿,锦月又来屋里。
锦月道:“夫人吩咐,燕归堂上下照顾三娘子和小公子有功,每人赏二两银子,崔小娘子也沾沾喜气。”
锦月把一个荷包给了田娘子,里面份量比二两重。小公子都是奶娘照顾,多的是陆云蓁的心意。
给崔如英的也是荷包,里面一个二两的元宝。
崔如英道了声谢,“劳锦月姐姐替我谢过三娘子,我也没做什么,当真是受之有愧,可喜气又想接着。”
田娘子或许不知,但锦月知道,崔如英时常往小厨房跑,也帮了不少忙。再说崔小娘子不是小气的人,小公子出生时夫人赏的喜钱,后头洗三又添盆了。
而且就今日来说,宾客都见了大房没来人,不可能不多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