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婶儿第一筷子没好意思夹红烧肉,而是夹了个金钱蛋,她其实夹之前没看出来这是什么,吃到嘴里才惊觉好像是鸡蛋。外面酥酥,鸡蛋黄沙沙的,到嘴里那香辣味直冲喉咙,鸡蛋被油煎过,和平日吃的很不一样,这哪里是鸡蛋呀,鸡蛋竟然还能这样做,真好吃。
糖醋味儿的也好吃,跟那回崔如英给拿的糖醋排骨的味道像。刘婶儿觉得自己无论如何也想不出这个菜的,鸡蛋煮着吃炒着吃蒸着吃,还能这样。
再吃红烧肉,好吃是好吃,可吃过一次,总觉得没有金钱蛋来得好。
崔家人觉得好吃,但也不像赵掌柜和刘婶这般,毕竟常吃崔如英做的菜,一门心思吃饭,想着快些吃饭好填饱肚子。
四郎一边吃还能一边照顾弟弟,给夹块肉舀勺豆腐,用不着崔大山管。
四郎这会儿还想着,要是六丫也能吃就好了,多香多好吃呀,她现在只能喝奶,真是太可怜了。
有客人没吃完,崔家人还是找的角落里的桌子,算上几个孩子一共七口人,挤着坐的。
不过就算如此,这边热闹的气氛和香味也传到客人那边去了。
以往崔家人都是吃铺子里没卖完的,跟客人吃的一样,几口吃完就去干活。但今儿不一样,吃得好香,还是铺子里没有的。
虽然还是不咋说话,埋头苦吃,但别人在一旁看着,闻着香味儿,就是觉得这饭菜好。
有性子如崔大山那般的,看几眼也就不看了,但也有能说会道,看了几眼大喊一声崔老板,“你们这是吃啥呢?怎么菜单上没有!”
崔大山不好意思地笑了笑,“我闺女回来,给送的饭。”
“这好吃也往外卖呀,我不差钱!”
崔如英说道:“客官别急,铺子是在试着新菜,得吃着觉得特别好吃的才能上菜单不是。我们家是小铺子,还是想着做些物美价廉,大家都喜欢吃的东西。”
饭馆不是给一个人开的,像这盘红烧肉就不行,光买肉就花了三十文,香料、调料、柴火……等本钱加上,那得四十文钱。
要是往外卖,一钱银子都未见得能买来,还没这么多分量,小铺子就两个人在厨房,也做不过来,非得是大饭馆好多师傅才能做得出。
崔如英是觉得菜单上东西越多,人工就越贵。人少了忙活不开,还容易出差子,只卖几样最好,真要上新菜还得小心琢磨。
而且刚上过羊肉和胡萝卜的包子,再上新菜,怎么也得等一两个月之后了。
跟客人说要出新菜只是搪塞之言,啥时候有新菜还不是铺子说了算。
客人点点头,又静下心吃饭了。
赵掌柜觉得今儿吃得美,要是有酒就更好了,不过下午还得干活,喝酒就太不妥当了。
最后肉汤菜汤也没扔了,全都拌米饭吃了,吃着也香得很。
吃过饭后,赵掌柜跟着收拾了收拾东西,往日不是他的活儿不干,吃完就走,但是不能白吃不是,这些菜去外头吃,也得不少钱呢。
他对崔如英道:“小娘子手艺是好,要不然家里能开铺子呢。”
崔如英笑了笑,“也就学了些皮毛,赵叔喜欢就行。”
赵掌柜肯定喜欢,谁不喜欢好吃的。
刘婶儿中午也回去了,不过也就回去半个多时辰了,一会儿还得过来,准备晚上用的东西。
多涨二百文钱,可不是白给的,不比在前头干跑堂轻巧。
下午崔大山就在铺子,崔如英回去补了个觉,下午过去做包子,做好了又跟着崔大山送了一趟。
书院饭堂要的酱肉包子酉时之前就得送去,照样多做了几个。二人去送包子时,铺子也就开门营业了。
厨房还是刘婶儿和二丫忙活,崔大山送完包子也能干,不过今儿不成,他带着人过来,在院子里砌了两个简易灶台,又跟铁匠铺子订了两口大铁锅。
搭灶台耗时,等不起,不过简单的也花了不少钱,铁锅一个二两,灶台加起来快一两,这就得花五两银子。
不过搬走了锅能拆走,又是为了铺子,花点钱也不算啥。
但家里用钱地方多,崔大郎去书院、这半个月卖包子先搭进去的本钱,还有打锅的钱,差不多把上个月铺子赚的全花光了。
这个月的还不想动,崔大山私下还跟崔如英说:“你这回去问问你娘,手里还有闲钱吗,每个月月初盘点,铺子里钱不好动。”
崔如英没说自己这儿还有四两,“那我回去问问娘,上回娘也问着,问家里缺钱不,没准儿娘过两天自己就回来了。”
许娘子马上要看夜里了,她惦念家里,肯定想回来一趟。
崔如英估摸着,家里做了这么久的生意,开始摆摊赚了十几两,但都投进铺子了。
铺子租金押金先付的,加一块儿七两二钱,置办东西也花了几两。
铺子十九开业,上个月干十二天,赚了近十两银子,崔如英又带回来五两。
这给崔大郎交束脩、饭钱、住书院的钱差不多三两银子,还有半个月给饭堂送包子的本钱差不多八两,再有打铁锅五两银子,加上平日里的花销,加一块儿这钱还真不够用。
若非不够了,崔大山也不会开这个口,他勒紧裤腰带也能省省,可没钱咋省。
不过下个月就好了。
崔大山点了点头,要不是跟书院定的,他还真不放心。
简易灶台砌上,还得晒个两三天,那会儿铁锅正好也到了。
崔大山又忙着做蒸屉,竹条编的蒸包子最好,这个得赶着,不然等崔如英一走,他一个人还真忙不过来。
明儿十六,崔如英再跟着做一早上包子,晚上就不管了,她得回侯府。
明天一天她想四处转转,最好把人给招到了,不然铺子忙活不开。
人牙子那儿也可以去看看,大户人家买人,市井少有这么干的。而且买人贵,家里现在也没钱,先看看能不能招到。
招人这事儿看缘分,刘婶儿是因为两家亲近,再招也难找到这么合适的。
崔大山他们招的赵掌柜,干活算账倒还成,就是性子市侩,若非有侯府压着,非得把铺子卖了不成。不过这几回看铺子好,勤快了不少。
崔如英觉得干跑堂的年轻机灵最好,不过这活儿给的钱不多,年轻机灵的都去当学徒去了,想着学个一技之长。
崔如英想,要是实在招不到,可以看看家里那边的婶子,找个手脚麻利的。像崔大山这么大的男人就不行,性子老实的干不来,圆滑的有主意着呢,崔大山上午不在,崔如英不 放心铺子。
婶子最好,性子和善的,多教几次也无妨,在前头干活也不怕啥。
小娘子不行,啥样的客人都有,调戏个一两句,崔如英年纪小不怕,刘婶儿是性子爽利也不怕。
但像二丫这么大或是再大一点儿,那就不成了。
崔如英不禁想,做生意可真不容易呀,啥都得顾虑到了。
次日,崔如英又早起做包子,一回生两回熟,今儿比昨天还快一点儿。
做完紧赶着送去,过了第一天的新鲜劲儿,崔如英就觉得累了。
崔大山也觉得累,但月底就给钱了,送一天快一天。
崔如英也盼着月底放假了,要是能赶上她肯定回来一趟,去收钱可是好事儿,要是崔大山高兴,没准儿还能给她点儿。
送完包子回家睡了回笼觉,崔如英也没去铺子吃饭,自己蒸了个鸡蛋羹,把家里收拾打扫了一通。
家里都忙着做生意,早出晚归的,地上桌上落了一层灰。就算有心打扫,也没那个空闲。
一把笤帚的事,打扫干净自己也舒心,崔如英不爱洗衣服,崔大山和二丫的没管,就把六丫的给洗了洗。
小妹妹的衣裳小,好洗。
洗完衣裳,又看鸡圈有些脏,崔如英就给好好扫了,扫完之后用草木灰给铺了,鸡仔长大了不少,不过现在光吃饭不下蛋。
最后除除院子里小片菜地的草,看看干净不少的家,崔如英心里分外满意。
收拾好这些再去铺子,没想到跑堂已经招到了。
赵掌柜跟崔如英说的时候,脸上写满邀功这俩字,他说道:“下午来了三个人,有两个不太合适,一个中年男人三四十岁了,我看好吃懒做的,不像勤快的样子。还有一个年纪也大,看着有点儿邋遢。”
这端菜啥的得找个干净的,不然客人也不放心吃。赵掌柜自认为还是个勤快干净的,那个人说了两句话,闻着都有味道,就快给打发走了。
这回招的人是个四十多岁的婶子,穿着整齐,以前给码头做大锅菜,现在腰不好,就找些轻巧的活计干。
做大锅菜也算手艺活儿,不过不算正经手艺,如今干不成了,再想去别的铺子当厨娘也做不成,只能往低了找找。
赵掌柜是觉得,日后做得好,铺子又缺人,能给调到后厨去。
包个包子啥的,也不用担心方子泄露了。
崔如英见了,婶子姓孙,看着是个温和敦厚的人,崔大山觉得也还成,就签了文书。
明儿是正经过来干活,今儿上跟着学学。
招到了人崔如英也就放心,看没啥事儿就回侯府了。
今儿回来得早,到侯府的时候,太阳还没落山呢。
正好陆云蓁也把今日的杂事忙完了,于是叫崔如英过来说说话,“如今天热,你要是回家,先问问锦月去不去城南,顺路就坐马车回去。”
知道崔如英不愿意特意让送,陆云蓁也就没提。
要是能顺路,省着走路辛苦。
崔如英点点头,“多谢三娘子,还有个好事儿,铺子前天跟书院做了桩小生意,以后半年每个月除了放假的两日,每日都跟铺子订包子,早上五百个,晚上三百个。”
陆云蓁一笑,“那可是好!”
她猜着这是是崔如英找的,不过没有细问,“多桩生意,可能忙得过来?”
崔如英道:“这又招了一个人,倒也还成。”
对侯府来说肯定是小生意,但对崔家来说,一个月快二十两银子,那可是破天富贵。
陆云蓁道:“需要帮忙了就直说,别和我客气。”
崔如英:“这会儿还能应付得来,我这回回家还做了金钱蛋,三娘子可吃过,我做给三娘子吃。”
陆云蓁:“金钱蛋?”
崔如英:“做出来像铜板,颜色金灿灿的。”
不过做这个是因为家里用不起那么多鸡蛋,恰好做出来好吃,糖醋口味的直接用煎蛋就好。
陆云蓁道:“今儿就算了,你才回来,也累了一日了,什么时候有空什么时候再做就是了。这两日玉珠总来找你,看你回来了不。还有定远将军府的小娘子来过一趟,你没在,就留了些礼物。我让人给收着,一会儿给你送去。”
陆云蓁这些日子忙着府里的事儿,闲暇时候就照顾璋哥儿。
倒也乐得自在。
崔如英性子懂事儿,陆云蓁现在是想多护着点儿。
崔如英点点头,“也好,我先去看看玉珠吧。”
楚玉珠这两日一直往三房跑,念叨着崔如英为何还不回来,差点儿要去铺子找。
还是孙惠茹把人劝住了。
昨儿言月莹来了一趟,楚玉珠才不算太无趣。言月莹是过来玩儿,也是为了送谢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