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在正对着小楼门前,则是围了一小圈矮小的水泥围栏,围栏破旧,上面长满了杂草和湿滑的青苔,乌黑黑的一片,周长城若是拿个凳子踩上去,一定能翻墙而入,所以这墙是防君子不防小人的。而他们所在的大门口,也是一扇双开的、镂空的生锈铁门,只用个粗锁头给锁住了,那简单的样子,仿佛一推就开。
至此,夜已经黑,四周邻居陆续开灯,他们的家里散发出白色和黄色的灯光,不甚亮,有饭菜香味飘出来,大人们在喊孩子们回家吃饭,这儿巷子多,看着似乎不显人,没想到不一会儿,各处小道竟奔跑出十来个小豆丁高的孩子,一路洒着欢声笑语回家去了。
周长城和万云拿出桂老师发来的电报,对了又对,珠贝村二巷112号,是这里没错。
“城哥,咱们喊一喊桂老师吧?”四月份,广州的蚊子和小咬开始成群出动,万云的脖子已经被咬了好几个痒痒包了,她正挥手赶着这些讨厌的蚊虫。
“好,我来喊。”周长城放下蛇皮袋,又把万云肩上的蛇皮袋卸下,双手拱成喇叭状,朝着没有动静的小楼喊,“桂老师,桂老师,您在家吗?我是周长城!桂老师!开开门!”
半晌,屋里无人应答,也没有亮灯,不知道怎么回事。
倒是有住在四周的人,手上拿着碗筷,探出头来,看了一眼,也没说什么,又缩回去继续吃饭,不多时,有新闻联播结束的声音传出来,这是七点半了。
“城哥,我们跟桂老师说了是今天到的吧?”万云都有些怀疑桂老师是不是没有收到他们的电报了。
“桂老师不是那种没有交代的人,他可能有事,没有及时回家,咱们再等等吧。”周长城也热了,广东的热和老家的热是不一样的,广东的热能让人从心底里燥起来,那种湿气从身体里面钻到皮肤表面,怎么也干不起来,只能一直闷着,他想把毛衣给脱掉,但是万云不让。
“夜里还有点风呢。”万云拦住他。
两人又累又饿,幸好带的红薯还有两根,早已经冷了,他们还是一起分着吃光了,无人在家,一点办法没有,只能坐在大门口,硬等着桂春生回来。
过了估计有一个多小时,前头暗处传来一阵自行车的铃声,越来越近,周长城立马站起来,把万云挡在身后,眯着眼朝前看去,从巷子里走来一个跟桂老师年纪差不多的中年男人。
那男人一脸的斯文相,头发半白,脸上戴着跟桂春生类似的银框眼镜,手上推着一辆自行车,车头挂了个鼓鼓囊囊的皮质公文包,村里黑,没有公共路灯,只有各家屋内外泄的灯泡照明,地上的路凹凸不平,不好骑车,他双手扶着车把,偶尔拨动铃声,叮铃铃,叮铃铃,提醒路人,有人来,以免相撞。
等到了这小房子的门口,这人果然停下,瞧见有两个人,一直盯着自己,这中年男人也看盯着他们看了半天,双方都不说话,最后还是那个中年男人开始张嘴的。
“你们,是不是一个叫周长城,一个叫万云?”那中年人报出小两口的名字。
周长城和万云在黑暗中各自对望一眼,点点头,心里的警惕并没有减少一分。
“那就是了!”那中年男人笑,停好自行车,从兜里掏出钥匙,叫他们让开一些,“真是不好意思,今天我出去办事情,耽误了,就回来晚了,你们等很久了吧?”
周长城和万云手牵着手,对这个陌生的男人齐齐摇头。
“桂老师跟我说过,你们今天下午到,叫我给你们开个门。怪我怪我!忘了时间!”那中年男人打开锁,又把自行车推进去,见周长城和万云迟迟不跟进来,看着他们蛇皮袋里装着的棉被和锅碗瓢盆,什么都丢不下,衣着是典型的进城务工老乡,也不知道桂春生是从哪儿挖掘出来的这一对活宝,又笑,“别害怕,我不是坏人,我跟桂春生是大学同学,以前也是同事,都是在学校里教书的。我姓凌,叫凌一韦,你们喊我凌老师也行。”
“凌老师,桂老师他人呢?”周长城一动不动,看着那个自称凌老师的中年男子不知摸到哪里,“哒”一声,把门口的小灯泡开了,一片黯淡的黄色灯光罩下来,总算破除了这门口的黑暗。
“桂老师这几日不方便招呼你们,他住院了。”凌老师的声音听起来情绪不高,只是把门打得更开一些,让周长城和万云把东西搬进来,“快进来啊,站门口喂蚊子呢?”
周长城和万云一听这话,头发都竖起来了:“桂老师怎么住院了?他怎么了?”
“没事没事,你们也别激动,人到中年,身体难免有些毛病,他住院也只是休养休养,不是什么大事。”凌老师一副不甚在意的样子,摆手,“快进来吧,桂老师的钥匙在我这儿,他让我给你们的。”
话说到这儿,周长城和万云这才信了这凌老师,搬着四袋行李进屋子里去,凌老师顺手把这双开铁门关上,那把大铁锁也落了锁,熄掉门口的灯,告诉这两个年轻人,他住左边的上下楼,桂老师住右边的上下楼,两头是共用的厨房和卫生间,中间的上下楼梯就是两人住处的分界线。
凌老师从自己房间摸出一把钥匙,带周长城和万云到一楼的那个木门去开锁:“桂老师这阵子忙,事情多,身体熬不住,就去住院了,所以今天招呼不了你们。你们今晚先住这儿,有什么事白天再说。”
那扇木门推开的时候,有点困难,只开了一半,仿佛背后有什么东西顶住了,凌老师不由笑起来,也没有继续往后推,只是说:“我和桂老师临时搬来这儿,东西都没收拾好,里面肯定乱糟糟的,不过他特意交代我买了两张行军床,够你们用的。”
“桂老师怎么搬到这儿来了?”周长城的问题一个接一个,万云也是茫茫然的。
“这个事情说来话长,还是你们自己亲自去问他比较合适。”凌老师开了锁,把钥匙给到周长城,又给他们两个指了洗澡房和厨房在哪儿,就准备走了。
“凌老师。”周长城叫住他,“请问桂老师在什么医院?我们想去看看他。”
凌老师温和地摆手:“他那医院在越秀,你们坐公交车过去,还要走一段路才能到。今晚过去的话,再回来就没有车了。他也想到了这一层,叫我转告你们,若是你们到的时间比较晚,就第二天再说。”
桂春生是把一切都考虑好了。
周长城和万云又问了凌老师几个关于桂春生的问题,凌一韦没有一丝不耐烦,都细致地解答了,多次让他们不用过分紧张,桂老师真的没有大碍,两人这才歇了想去看桂春生的心思,看凌老师那副轻松的模样,想来桂老师的病确实不严重。
等凌老师上二楼之后,周长城和万云才摸索到桂春生这个“书房”灯的开关,是条塑料灯绳,拉一下,就开了,白色刺眼的白炽灯,特别亮,像是刚换上去的,这个小屋子四四方方的,外头看不出来,没成想里头面积颇大,墙壁不新,用了有些年头了,泛黄掉皮,房间四周都摆满了桂老师的书,有不少万云还认得出书皮,自然也有一些小摆件,跟大甩卖似的,堆在一个箩筐里,总之是怎么方便怎么来。
至于抵住门的,是个大挂钟,有些放不稳,正倾倒下来,周长城忙把这个看着古老值钱的挂钟给放正,这门才算勉强正常打开。
那些当初周长城和万云看得艳羡不已的家电,电视、电冰箱、洗衣机、电风扇、微波炉、空调机等,全都一层层叠上去,堆在角落,甚至是已经落了一层灰。曾经在书房里摆着的金贵黑木书桌,如今也摆满了杂七杂八的小东西,那盆水仙花枯萎下去,碧绿变黑杆,整个书桌都高雅不再,两张定在书房墙上的地图被拆下来,卷成两卷,随意用红绳子绑住,跟新买的折叠行军床放在一起,就靠在那张书桌肚子下面。
这房间虽大,能装下这么多东西,可整个场景看起来像是逃难,狼狈又无措。
周长城和万云两人看得心里发凉,不过是两个月的时间,桂老师究竟发生了什么事?怎么突然间就搬家了,看着还搬得这样匆忙,丢弃了不少东西,像临时临急做的决定。
当夜,洗漱过后,周长城和万云两人各自占了一张行军床,他们找不到被套,又不想拆行李,只好拿着自己的棉衣当被子盖,幸好四月的广州不算冷,盖个肚子,再穿条厚裤子,就能敷衍过去。
“城哥,我们来到这儿,不会拖累桂老师吧?”万云有点忐忑,不知道桂老师的情况,因为一路坐车,睡没睡好,吃没吃好,身心疲惫,不由得有些胡思乱想。
“不知道,明天一早,我们就去医院看他,问问具体什么情况。”周长城伸出手去,握住万云的手,“别怕,桂老师敢让我们住进来,肯定有桂老师的打算。”
“咱们千里奔波的事情都做了,就不怕这点变动了。”周长城确实是长进了,知道变化是常有的,说的话都比之前更有力量,更能抚慰人心了。
“只能这么想了。”万云累得声音都有些低沉,末了还是被周长城的话安抚到了。
到了广州的第一个夜晚,两人分睡在行军床上,听着外面的蛙鸣,偶尔一阵狗吠,间或路过的车喇叭声,不那么安心地睡了过去。
第86章
到广州的第一个晚上,周长城和万云睡得不算好,也起得不算晚,内心的忧患和肌体的劳累结合在一起,让人多思多梦,半夜惊醒数次,当凌老师推着自行车出门去的时候,外头“哗啦啦”的开锁声把两人从浅睡中吵醒。
现在这屋子里只剩下他们小两口,周长城和万云脑袋还不清醒,略微疲倦起来洗漱,厨房没收拾好,不好开饭,说好等会儿出去买早点。
现在的一切都不如在桂春生的教师家属楼方便,两人端着自带的搪瓷杯,蹲在小楼门口刷牙,万云见到桂老师从前宝贝的那十几盆花儿都堆在围墙根儿底下,除了那一丛三角梅生命力仍旧旺盛,簌簌开花,其他的如红掌、鸡冠花、绣球、茉莉、秋海棠、富贵竹、万寿菊和小常青树,无人照看,几乎都蔫儿了,她又装了一小盆水,把这些花儿都透彻地浇了一遍。
从前在家属楼,这些花儿经过桂老师的呵护,样样都生机勃勃,如今虽没有到碾落成泥的地步,但也有枯萎的迹象,看得令人心疼。
广州的四月,太阳光充足,热气像是长了刺,刺在人背上,等做完这些杂事,周长城和万云已经出了一身汗,只好又回去换上薄衣衫,抱怨两句天气,锁上门,两人拿着凌老师写的地址,才出门去,今天得去医院看桂春生,即使周长城着急找工作的事,但人情先行,也得先去看看病人状况。
医院在越秀,是当地名校的附属医院,医院的主楼维持着世纪初的美式建筑风格,均衡对称,古典优美,大概是因为城市发展得越来越快,人口增多,来医院看病的人也在增长,旁边起了两栋四方四正,没有棱角,无甚特色,实用性强的高楼。
一路过来的时候,周长城和万云还看到一小片桑田和一个鱼塘,桑田的旁边却是一个在冒着白烟的工业大烟囱,这种旧式农业与工业相交并存的场面将会持续好几年,而随着改革的向前,这样“工业式的田园”风光将不复存在,旧城往新城变化的脚步始终没有停下。
果然如同凌老师说的,公交车下来后,因为附近工地施工,他们得绕一个大圈子才到医院正门口,夜里过来的话,黑灯瞎火的,什么都看不见,危险度高。等问了住院部在哪儿,小两口便直奔桂老师的住处。
桂春生此次住院,一方面是因为要做常规体检,尤其是心肺肾方面;另一方面是他的颈椎和腰椎的慢性病犯了,要住院休养。半个月前搬家时,他上下攀爬,折腾几日,劳累过度,搬到珠贝村当晚睡觉时,听到骨头“咔擦”一声,第二天痛得躺在床上起不来了,最后还是凌一韦叫了附近的邻居帮忙,把他送上的士的,也是受了不少罪。
这时已经住院第十天,泰半时间已过,跟刚开始腰背痛得起不来床相比,他已经可以自由活动了,中年人的体检在他入院的头几天完成,结果也都大部分出来了,除了有轻微高血压,其他一切正常。而造成他疼痛的是颈椎和腰椎的毛病,但这个是需要长期保养的功夫,只能由西医转去了中医,中医生给其开了半个月的针灸和推拿疗程,每日都要到治疗室扎针,桂春生就干脆住下来了。
桂春生自有人脉,住的是干部病房,双人间,但现在只有他一个人在住,因此病房是够宽绰的,他请了个暂时的护工,做一些生活琐事,省却了自己的力气。
这一回见到桂老师,不论是周长城还是万云,都有种哀伤感,桂老师老了。
过年时,他们见到的桂春生是个文弱的五十岁中年人,但他穿西装着皮鞋,头发乌黑朝后梳去,露出象征智慧的高额头,总是精神奕奕,思维敏捷,此时见他,已然没有了当时的精神,就是一个头发几乎全白,生病的、普通的、苍白的五十岁男人。
但不论他们两个是怎么观察怎么想的,桂春生对着这两个年轻人依然是斯文的,问清楚了在平水县发生的事情,一时间倒也没什么评价,只说不用急,来日方长。
不过,周长城和万云刚坐下说话没多久,桂春生就掏钱和票出来,让他们去帮忙买个东西。
万云实在没想到,见到桂老师的当天,他们做的第一件事竟是这个——给桂春生染发!
原来桂老师的年轻感,是一种打造出来的氛围感,通过明显的发肤衣着,让人的视线看到一种别样的光亮,进而影响了头脑的判断。这也算是一种有别于平水县的见识。
只要是新鲜的事情,万云还是很愿意去尝试的,桂春生甚至建议她可以染个金黄色或火红色的头发,不过被刚从保守的小县城出来的万云拒绝了。
洗手间里,周长城和万云手忙脚乱地给桂春生染了发,头发变黑后的桂春生,一笑起来,仿佛又抢回了几分属于自己的时间,不像刚见着时那样老态了。
一早上就这么过去了,桂春生今天心情好,不让护工去食堂打饭,而是穿着病号服,请周长城和万云到医院附近去吃顺德菜。
吃饭的时候,周长城提了要尽快找工作的事情,也再三保证,一定不会在桂老师家里打扰太久。
说到这个,桂春生倒是平和得很:“住这个事情不着急,你们先住着,等工作落定了,再说。”怕两个年轻人有心理负担,又说,“其实让你们住着,也有我的想法。你们也看到了,房子现在破破烂烂的,又是在村里,住着也不舒服,我是准备等出院后,找个几个施工师傅过来弄舒服一些,但是出院后,我要回去上班,还是要你们替我盯着点。”
周长城和万云心里也是稍稍不那么紧着了,他们不知道什么时候能找到工作,能找到什么样的工作,也不知道广州的租房是怎么样的,一切待定的时候,自然是节省手头所有的,有个熟人帮衬着更好。
“桂老师,那就太感谢您了。”万云忙接上话,“不然我们两个真不知道怎么办。”
“互相帮忙嘛。”桂春生想得很开,让万云不必过分挂怀。
不过,周长城没忍住,还是问了:“桂老师,您怎么搬家了?”
这件事,说来其实很简单,桂春生几句话就说完了。
他和凌一韦本来是学校的老师,但十年运动之后回到学校,有几个人都不能重回岗位了,尤其是他们两个家属大多在海外的难兄难弟,恰好他们平反时,按照原先的情况,陆续都住回学校原先分配的家属楼去了。八十年代初,学校缺学生,也缺老师,更缺这种有社会资源的老师,学校为了与这批教师保持好关系,就以公家租赁的方式,把房子租给了他们。
但随着改革越来越开放,学校引进的老师也在逐渐增多,新的学校家属楼建设缓慢,总得要解决新进来老师的住房问题,就得让非正式的那批老师搬走,再把房子腾出来,这件事其实已经说了有几年了,但文件真正落实下来的还是在今年年后,周长城万云他们回平水县去没多久之后的一周。
随着学校慢慢开学,新老师要住进来,桂春生和凌一韦等人就得收拾东西搬走,这些事情,怎么往前牵扯,都是混乱的,桂和凌两人都是单身寡人,年纪过了五十,没有儿女在旁,就懒得去起冲突,跟学校协商多住一个月才搬走。
这珠贝村的房子,其实是八零年时,当地发还给桂春生的,但桂春生一直放租给来广州打工的外地人,恰好过了年,那十几个人集体撤走,不知道是否回自己老家去了,他和凌一韦找了收破烂的人来收走那些架子床,几乎丢掉所有东西,才清理出来四间房。
“人到中年,搬家一次,真是要了老命。”桂春生抚着自己的腰,难怪老人家都不爱挪窝。
周长城和万云却直道可惜:“要是我们早来一个月,桂老师就不必这样辛苦。”
桂春生却摇手:“我们都是花钱叫了人来搬家的,”甚至有两个下属也来帮忙了,“但很多事情非得自己亲手去做,才能摆得符合自己的习惯,他人替代不了。”
周长城和万云这才不说话了。
说了房子的事情,话题兜兜转转,又回到了周长城找工作的事情上,他们两个现在还没想清楚,究竟是要找提供宿舍的工厂,还是在外头租房子住。小两口自从结婚以来,还未分开住过,又是刚到广州的陌生当口,自然是希望住在一起的,因此对未知的未来一片茫然。
桂春生则是让他们先放心住着,仔细问了周长城几句他会做的事情,心里有数:“这样,既来之则安之,在我那儿先住着,不必着急搬走。吃过饭你们逛一逛再回去,回去后,辛劳你们一场,把房子里的卫生搞搞干净。明早再过来医院,我先给技术学校的朋友打个电话,他们是专门培训电工和技工的,问问他们那边还要不要人。”
桂春生浸淫教育文化界多年,桃李满天下说不上,不过相熟的人大多在报社,要不就是在学校,托托人,总是能打探到消息的。进工厂太吃苦,他也想给周长城找个相对轻松的活儿。
周长城自然是千万个好,对桂老师拍胸脯:“桂老师您放心,家里我们一定顾得好好的。”
“那就好!”桂春生笑眯眯的,只觉得这个春末不似以往寂寞。
把桂春生送回医院病房后,周长城和万云在四周走了一圈,不如过年时的那种新鲜和好奇,只觉得这里四月的天,热得出奇,似乎长裤已经穿不住了,他们也没有在外面待太久,而是回珠贝村打扫卫生去了。
下午,凌一韦办好了自己的事情,骑车去看桂春生这个老同学。
桂春生刚刚送走两个来汇报工作,找他签字的下属,洗洗手,门口就响起了凌一韦的敲门声。
“你的事情办得怎么样了?”桂春生让人进来,也不和他寒暄,直接拿出一个陶瓷杯,洗干净,给凌一韦倒茶喝。
凌一韦接过来,笑:“今天还算有进展,正在进入下一关了,办事员跟我讲,等和我的单位核查完这几年的工作情况后,就能到拿长期探亲护照的那一步。估计还要一个多月。”
桂春生坐在病房里的一张藤椅上,慢慢地喝茶,半晌没说话。
“春生,你真不打算出去了?”凌一韦都记不得自己是第几次问桂春生这句话了。
“不去了,我现在不是好好的。出去了,又要说一遍姓资的,姓社的,人家也不一定认我的身份,我也实在懒得去吃这种苦头。”桂春生低着头,认真看着陶瓷杯里浮沉的茶叶,“倒是你,头几年不下决心,现在才下。”
凌一韦还是笑,拿着茶杯,一时间也有些恍惚,终究没有藏好那丝怨气:“好好的人,像个个过街老鼠,被人从这里赶到那里,哪里都不是我的家。”
桂春生的条件比凌一韦好些,至少有处可去,心态也更宽,可他也不想说什么了,说了句不那么应景的话:“有人辞官归故里,有人漏夜赶科场。”
凌一韦放下杯子,没有再说这些已经定下来的事情,反而说起周长城和万云,他大为感兴趣:“你这是从哪里找出来的一对年轻人?昨天我让他们进门,他们还不敢乱动,好在也不是喧哗吵闹的人。倒是对你很关心,一听说你在医院,恨不得马上要来看你。”
桂春生略为得意,对于周长城和万云这两人,是目前他看得最准的两个人了,就说了几句和周长城的渊源和其来广州的目的:“那女孩儿是他老婆,两人刚结婚一年,新婚燕尔呢。”
“你就让他们这样空手住进来?不怕请神容易送神难?”凌一韦这些年可见过不少东郭先生与狼的故事,提醒桂春生,“小心引火烧身,趁着火苗不大,让他们赶紧出去住才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