它们一般是在经营范围广泛的实业公司、广告公司和咨询公司当中,或者挂靠在国有文化单位、事业单位或企业下面。
它们的名字以“合拍”或“协拍”的方式排在国有影视单位的后面,这是因为现在只有国有影视制作单位才拥有影视作品的出品权和发行权。
好梦公司也是如此,《卧虎藏龙》的制作单位是艺术中心,好梦公司只是合拍。
在《不见不散》的片头,第一个制作单位是京城电影制片厂,第二个制作单位是艺术中心,好梦公司只能排在第三位。
这就是民营影视公司的现状。
不管怎么样,只要能赚钱排在第几位关系不大,然而,投资有风险,入行需谨慎,并不是所有投资影视制作的企业都能盈利。
按照京城电视艺术中心的统计,在去年全国生产制作的七千集电视剧中,能够盈利的只占百分之二十,还有百分之二十持平,剩下百分之六十都或多或少的亏本。
真正能大赚特赚的只有不到百分之五。
即便是艺术中心投资的三百五十集电视剧,也不是每一部都能赚钱。
这里面原因很多,一个是民营影视公司跟风拍摄严重,不注重自身创作,只盯着市场。
市场上流行什么就拍什么,从室内剧到历史戏说剧,从情景喜剧到系列剧,越拍越长,形成了一窝风现象,去年制作的七千集电视剧里戏说历史剧占了三分之一。
第二个是影视市场的混乱,管理缺失,明星漫天要价,制片人和导演往自己腰包里捞钱。
拍一部戏到底花了多少钱,谁都不清楚,没有一个严格的财务制度和管理办法。
第三个是收回投资难,版权意识淡薄。
即便是把电视剧卖出去了也不见得能收回投资,有的地方台违规播出,没有法律意识。
比如说一部电视剧只卖了十家电视台,却有八十家地方电视台在播出。
省级的电视台不会如此,但那些二三线城市的地方台根本不管那一套,他们连没有版权的电影都敢在电视上播出,更何况是电视剧呢。
你难道还要告他们么?
不仅劳心劳力,就算告赢了也赔不了多少钱,有那个时间不如再拍一部电视剧呢。
目前的电视剧市场虽然火爆,却存在着诸多的问题,鱼龙混杂,粗制滥造。
林子轩管不了那么多,他是从艺术中心出来的,在电视剧制作上讲究的是正规化,他本身就是制片人,清楚其中的门道,想要骗他很难。
他和各地的电视台都有关系,不担心收回投资的问题。
这就是内行人和外行人的区别。
有了《卧虎藏龙》的铺垫,林子轩觉得这部明年播出的前传应该会具有一定的热度。
到了后年,会拍摄《卧虎藏龙》的后传,同样是三十集的长度,给这个故事一个大结局。
经过三年的打磨和宣传,这个系列会被观众所熟知,到时候就能推出大电影计划了。
和电视剧对应,《卧虎藏龙》这个武侠系列至少能拍出三部电影,每两年拍一部,六年时间打造一个具有影响力的电影系列。
主要还是第一部影片,只要第一部电影成功了,以后的两部就不愁投资和票房了。
从小说到电影,以后还可能改编成游戏和动漫,要用掉十年时间,这正是十年磨一剑。
在其他人认为好梦公司的贺岁片没有发展前景,这个公司可能解散的时候,林子轩已经给好梦公司找到了新的盈利项目。
在这个过程中可能有着不小的困难,但有挑战不是坏事,只要能解决掉就行了。
张纪钟从香港交流回来,和林子轩谈了感受。
光看香港的武侠片,也能研究出香港电影人的拍摄手法,大家都是做这个行业的,没什么秘密可言,不过如果就这么去模仿,很难拍出香港武侠片的味道。
为什么呢?两地之间的文化氛围和社会环境不同,总有一种隔膜。
他觉得不能一味的模仿,那样拍出来的东西只能是四不像,内地武侠片要有自己的风格。
以前大家觉得香港人就会玩技术,太虚幻,影视剧还是要以艺术为主,然而,随着科技的发展,技术正在改变着电影行业。
张纪钟准备尝试新的拍摄手法,香港人的技术要学习,但重要的还是自己的东西。
他想把武侠片拍出历史剧的大气和厚重,走正剧大戏的路子,《卧虎藏龙》这个系列的武侠故事更为市井化和生活化,很适合这种改编方式。
第三百一十一章 金马奖
林子轩支持张纪钟进行尝试,任何新事物都是在不断尝试中产生的。
大陆的武侠剧不能沿用香港武侠剧的创作模式。
香港人的生活节奏快,拍出的武侠剧节奏也很快,情节紧凑,不过他们更注重现代人感兴趣的情感纠葛,突出男女主角,以及第三者之间的感情故事。
而且,为了追求利益的最大化,往往投资规模不高,选取的场景粗糙,制作上不够精良。
换句话说,香港武侠剧的整体格局太小,这和香港的地域文化有关。
大陆武侠剧想要更胜一筹,就要在格局上下功夫,要在武侠剧中展现传统文化,从历史的角度来看待武侠,赋予武侠一种厚重感。
“那边的电视同行说,香港现在的电视台很少投拍武侠剧了,说什么流行家族剧和职业剧,武侠剧过时了,咱们的武侠剧才刚开始拍,他们就过时了。”张纪钟感慨道。
“慢慢来吧,社会发展很快的。”林子轩回应道。
从观众喜欢看什么类型的电视剧就能大致了解社会发展的状况和百姓的生活水平。
八十年代是香港武侠剧的鼎盛时期,群星璀璨,武侠剧就像是一场梦一样,到了九十年代,香港的百姓更为关注现实,都市题材流行起来。
尤其是职业剧,像是医生、律师和警察这类剧集最受欢迎。
大陆也有类似的题材,拍了不少有关警察的剧集,只是相对来说都不够专业,只能算是都市情感剧,而不是职业剧。
内地想要拍摄专业的职业剧,恐怕还要等上几年才行。
五月份,林子轩从文隽那里得到一个消息,文隽他们打算把《阳光灿烂的日子》送去参加在台湾举办的电影金马奖。
台湾的金马奖一向推崇文艺片,这部片子获奖的机会很大。
《阳光灿烂的日子》在九四年就拍完了,不过九五年才获得在内地上映的机会,所以能以大陆影片的身份参加九六年的金马奖。
何况这部片子有香港和台湾的投资,在参赛资格上完全没问题。
相对于香港电影行业还处在最后的辉煌之中,台湾的电影业早就被他们自己给玩坏了,成了好莱坞电影和香港电影的票仓。
这和他们喜欢拍小众的文艺片有关。
文艺片很难和商业大片相抗衡,所以他们就把电影市场给让了出去。
没有了市场,拍的文艺片赚不到钱,有名气的演员都向香港和日本发展,电影从业人员流失严重,台湾的电影产业就这么衰落下去。
不过金马奖在华语电影中还是有很重的分量,在亚洲地区具有一定的知名度。
这个奖项创办于1962年,历史悠久,在评选条件中不设地域限制,评选对象面向所有华语电影和华语电影人。
由于种种原因,在八十年代以前,金马奖评选的对象主要是香港和台湾的电影。
随着大陆和台湾地区关系的缓和,以及台湾电影产业的停滞不前,到了九十年代,大陆的电影人也参与到了金马奖的角逐之中。
金马奖一般会在十月底公布电影的提名名单,十二月份举办颁奖礼。
虽然《阳光灿烂的日子》已经在威尼斯电影节拿过奖了,不过能多拿几个电影奖项也算是一种荣誉,没有不参加的道理。
按照文隽的分析,金马奖同样需要有分量的华语电影来提高参赛电影的水准。
这个奖项是由十几位电影从业人员组成的评审团决定获奖者,更为注重艺术性,极少从商业角度或者参考票房成绩。
《阳光灿烂的日子》在文艺片中质量上乘,金马奖又偏爱文艺片,拿奖就很理所当然了,这对大家来说都是好事儿。
自从舒琪加入《没完没了》的剧组后,文隽来内地的次数就多了起来。
作为经纪人,他要保障手下艺人的权益,这是他的职责。
不少港台艺人对内地存在偏见,认为内地的拍戏环境差,剧组不专业等等,这种现象不能说没有,但并不多见,更多的是双方的工作方式不同。
比如在内地,大家比较熟悉,拍完戏一起找地方吃个饭,聊聊剧情和下面的拍摄计划,吃顿饭的工夫就把事情给说好了。
港台艺人拍完戏就会回酒店,很少交流,演员想要排练都找不到人,更别说是谈事情了。
他们认为拍完戏了,剩下的时间是我自己的,你在这时候找我排演不是占用我的时间么,把工作和生活分的很清楚。
这让内地的演员很不适应,觉得港台演员太倨傲,都是演员,这么摆谱干嘛啊。
葛优以前和港台演员合作过,那帮人拍戏就是这样,拍戏的时候好好的,拍完戏就各干各的,很少说咱们出去喝一杯,交流交流感情。
说实话,他对这种工作方式不太习惯,他更喜欢在拍戏前和对戏的演员有交流,做到知根知底,这样拍戏的时候更有默契。
不过葛优不会跑到酒店去找舒琪交流,他胆子小,怕引起误会。
剧组给舒琪安排了一般的酒店,虽然没有专车,不过在拍戏的时候还是会有车子接送,这种条件算是不错了,不少演员都住招待所呢。
为了让舒琪明白内地剧组的工作方式,林子轩和她谈了谈。
也不是说就要占用她太多的私人时间,而是一种态度,怎么样融入到剧组里面,怎么和内地的工作人员交流,这对以后的拍戏有好处。
京城人的性格和处事方式是那种自来熟,不是说想占便宜什么的,就是耍贫嘴。
为了避免误会,林子轩强调我们是正规的剧组,没有那些乱七八糟的事情。
这些事情文隽应该和她交待过。
这一年,舒琪不过二十岁,拍完戏就回酒店的做法也可以说是一种自我保护,据说香港的演艺圈非常混乱,女星都很懂得保护自己。
想想一个女孩子孤身在京城,身边没有朋友,也挺不容易的。
趁着文隽在京城的时候,林子轩安排他们在京城游览一番,还做了一档节目的嘉宾。
这档节目是慕姗姗和凤凰卫视中文台合作的新节目,叫做《美丽华国行》。
第三百一十二章 生活化
《美丽华国行》这档节目的定位是旅游和文化。
旅游包括了美景和美食,文化包括古迹民俗和山川地理,全方位的展现华国的风土人情。
节目得到了总局的批准,认为这类节目内容积极健康,弘扬传统文化。
只要是在华国境内拍摄的影视作品必须上报审批,不能你想拍就拍,一旦被发现有违规拍摄和发行的情况,会按照情节的严重程度进行处罚。
《美丽华国行》由凤凰卫视出资,慕姗姗负责制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