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常乐有个计划,那就是拍一部《外地媳妇本地郎》的电影版,这是他从冯小刚的京味贺岁片上获得的灵感。
这部片子和京味电影一样,主打粤语地区的市场。
有了一百多集电视剧的铺垫,有广泛的观众基础,电影在粤省周边地区必定会大受欢迎。
既然冯小刚的京味喜剧能获得成功,那这部影片应该也不会太差。
从电视剧市场转战电影圈,如此一来,就能获得和花城电视台谈判的筹码,你要是逼急了,我以后就进军电影行业了。
再说,有了电影,演员肯定就安分下来了。
谁不想拍电影啊,电视剧演员和电影演员档次就不同了,这样内部的矛盾就暂时化解了。
唯一的问题是,陈常乐对电影行业比较陌生,这才想找林子轩带带路。
大家这么熟,他相信林子轩不会坑他。
林子轩感慨不已,当年就敢下海开公司的人就没有不精明的,陈常乐能成功不光是林子轩的提点,人家是真有头脑和本事。
第三百七十六章 必由之路
对于陈常乐提出的这个合作计划,林子轩自然答应下来,这是一个有利可图的项目。
他虽然不太关注粤省的影视圈,但像《外来媳妇本地郎》这种在当地收视率高达百分之四十以上的情景喜剧,会不时的出现在媒体上。
现在不像以前了,《渴望》的收视率能达到百分之九十以上,除了剧情感人至深,还因为当时大家没有其他剧集可看,只能守着华国电视台。
这才造就了收视率神话。
如今电视剧市场繁荣,观众有了选择,一部剧的收视率在百分之十五以上就算是热播。
由此可见,《外来媳妇本地郎》在粤省的受欢迎程度。
林子轩估算了一下,这类影片的制作成本不高,三百万足够了,只要在粤省能拿下一千万的票房,就能稳赚不赔。
冯小刚的三部贺岁片在京城的票房基本上都在千万以上,这就是地域优势。
而且,南北方的喜剧差别很大,和好梦公司没有直接的冲突。
如果有影视公司要拍京味喜剧,那林子轩肯定不会答应合作,他不能培养竞争对手。
“陈哥,以咱们的交情这就是一句话的事儿,你有这个心思,我肯定倾力相助。”林子轩保证道,“粤省我不熟,也不太懂岭南的喜剧,这个事还是以你为主,我帮着打下手就行了。”
“林老弟过谦了,你们是这方面的行家,要教教我怎么做。”陈常乐客气道。
“说实话,有了电视剧打底子,只要片子拍的不是太差,观众肯定会买账,不过陈哥你要想做成招牌的话就要下一番功夫了。”林子轩建议道,“以后每年,或者每两年推出一部电影,把这个系列一直做下去,那第一部就不能让观众失望。”
“我正是这么想的,就像电视剧一样,一直拍一直赚钱。”陈常乐点头道。
“这样吧,陈哥你先弄个本子出来,我这边找人弄拍摄计划和后期的宣传发行,咱们争取在年底拍出来,冲击贺岁档。”林子轩商量道。
今年冯小刚退出了贺岁档,不少影视公司都盯着这块呢,林子轩不介意插上一手。
《外来媳妇本地郎》这种本地喜剧在粤省估计没有竞争对手,粤省的经济发达,观众的基数大,票房收入极为可观。
陈常乐正是想复制冯小刚贺岁片的成功,对林子轩的安排非常赞同。
粤省受到香港影视圈的影响,观众更容易接受贺岁片。
从电视剧转到电影行业,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当初好梦公司拍《甲方乙方》是和京城电影制片厂合作,用的是京影厂的人员和器材。
那帮人觉得冯小刚是新手,剧组还闹出了不小的矛盾。
这让林子轩下决心组建自己的班底,陈常乐面临着相同的问题,他没有拍电影的人才。
粤省有国有电影制片厂,比如粤江电影制片厂,就在花城,陈常乐为什么要舍近求远,不和粤影厂合作,而是找林子轩呢。
一个是粤影厂不一定会和他合作,他没有门路。
而且,他担心粤影厂的胃口太大,把这部影片的版权拿过去,那就得不偿失了。
这不是不可能的事情,粤影厂要是觉得这部片子赚钱,他们就自己拍续集了,顶多是给你点钱买断版权就完了,他们有这个底气。
你要是不愿意,他们最多换个名字,照样拍。
陈常乐和林子轩都是民营影视公司,一南一北,没有利益冲突,林子轩在粤省没根底,不会有什么想法,大家合作愉快。
这可以说是陈常乐精明,也可以说他的格局太小,把这部片子看的太重了。
如果他能找粤江电影制片厂合作,和粤影厂打好关系,一部片子的得失不算什么,或许会因此打开一片新的天地。
林子轩的策略是先依附国有电影制片厂,逐步发展壮大自己,获得电影的发行权,再脱离对国有电影制片厂的依赖,从而真正的独立。
这是民营影视公司的必由之路。
当然,在华国国内,想要真正的脱离国有企业那是不可能的,合作共赢才是根本。
陈常乐的做法还算稳妥,他只要手里有《外来媳妇本地郎》的版权,就是一个源源不断的赚钱工具,这辈子都不用愁了。
两人商量出来一个大概的章程,陈常乐提供剧本,还用电视剧的原班人马出演。
林子轩会派人过来帮着筹建剧组,负责后期的制作宣传。
在投资方面,总投资是三百万,只能算一部低成本的喜剧片,陈常乐出资两百二十万,林子轩出资八十万,影片的收益按照投资比例分配。
不是林子轩没钱,而是他不想和陈常乐争利,如果投资各占一半,收益也会各占一半。
这毕竟是陈常乐的项目,林子轩不会那么没分寸,只有懂得分寸,才能长久的合作。
现在快到七月份,想要影片在年底上映就要加快动作。
林子轩给于东打了个电话,说明情况,让他抽调相关的人员准备南下开展工作。
于东非常惊讶,没想到林子轩说去旅游,一转眼就弄了个不小的合作项目。
他研究了一下,发现这是一个优质项目,盈利的可能性很大,关键是能够让好梦公司打开南方的电影市场,和当地的院线建立起紧密的联系。
一直以来,好梦公司的影片都是北热南冷的局面。
这和影片的题材有关,京味喜剧就是如此,同时也是因为好梦公司在南方没有关系,这次或许能够弥补这个缺陷。
到了晚上,陈常乐在酒店请客,大家吃了一顿地道的粤菜,席间他对葛优特别热情。
他想让葛优在影片中客串一个角色,葛优作为北方喜剧演员的代表人物,如果出现在南方的喜剧电影中,这种反差一定会很有意思。
给人南北喜剧大融合的感觉,葛优的票房号召力不容小觑。
林子轩不怎么看好这个主意,总感觉画风不对,每一个地域都有不同的喜剧形式,这时候不流行混搭风格,还是正宗一点比较好。
第三百七十七章 世纪新闻大战
第二天一早,林子轩把慕姗姗送到了凤凰卫视的总部。
对于香港回归庆祝活动的报道,凤凰卫视极为重视,这是凤凰卫视开播以来报道的最为引人瞩目的大事件,能够在全球华人中引起极大的反响。
凤凰卫视虽然总部设在香港,却不以香港作为主要的目标市场,它的目标是海外华人。
香港回归,全球瞩目,这是一个扩大凤凰卫视影响力的大好机会。
整个凤凰卫视都在为这次的报道而忙碌,他们给这次的报道起了一个名字,叫做《香港回归世纪报道—60小时播不停》。
六十个小时,快要三天三夜了。
从六月三十日上午八点国家副总理会见七国的外长,到七月二日下午四点,特别行政区首任行政长官举行上任后的第一次记者招待会。
总共六十个小时,凤凰卫视要进行全程直播,这可是直播,没有延迟。
就算是华国电视台也不算是直播,而是有六秒的延迟,这是为了避免出现直播失误。
在总局下发的文件里,要求有群众参与的各类广播电视直播节目,包括新闻、体育、文艺等,一律延时播出。
所有群众参与的电视直播节目一律延迟20秒以上播出,如果单独播出需延迟六秒以上。
凤凰卫视这次准备创造一个华语电视节目连续直播的纪录,一旦成功就会获得观众的认可,提升自身的影响力。
为此他们采用主持人轮换上场的方式进行接力报道。
他们找了八名主持人,其中两名是替补。
这是为了防止出现意外事件,他们要用最好的团队,最好的主持人,争取为全球华人奉献一次精彩的新闻报道。
这些主持人有四名来自内地,四名是港台的主持人。
大家的分工不同,在报道庆典的过程中,如果出现内地的官员或者重要人物,相关的历史事件等等,由内地的主持人解说。
他们相对熟悉,不容易在报道中出错。
如果是英国和香港本地的人物和事件,由港台的主持人报道。
当然,这不是绝对的,在现场直播的过程中可能出现任何意外的状况,这需要主持人有超强的应变能力,还要掌握大量的资料。
凤凰卫视之所以这么拼,是因为关于香港回归的新闻报道被称为世纪新闻大战。
世界各国有影响力的新闻媒体大都参与了进来,截至到五月七日,来自全球四十六个国家和地区的七百多家新闻媒体齐聚香港,申请采访的记者达到八千人。
香港当地的媒体是106家,日本45家,美国108家,英国63家,台湾地区42家。
内地媒体16家。
在历史上,为同一件事,同一时刻,在同一地点,云集如此多的新闻记者,前所未有。
各家媒体都想第一时间把新闻发出去,从而抢占先机,引起观众的关注。
一些大型的新闻媒体甚至在四五年前就预定了香港各重要地点附近的高层酒店,寻找好的拍摄位置和角度。
据说一个普通房间的价格高达六百美元一天。
有的媒体为了拍摄像是降旗升旗,解放军进驻和防务交接仪式等历史性的镜头,不惜花费大价钱租用了直升飞机。
这是真正的历史性时刻。
不过外国媒体和国内媒体报道的侧重点不同,欧美等国的媒体怀着阴暗心理,是来挑毛病和看笑话的,他们更愿意报道示威或者是反对活动,而不是欢庆活动。
这是世纪新闻大战的另一层含义。
只有客观公正的报道这次的回归庆典,才能打破那些国家媒体的不良企图。
凤凰卫视采用直播的方式正是为了争分夺秒,和其他媒体抢时间,把最新的新闻播报出去,这极为考验主持人的功底,所以他们要找最好的主持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