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过昨日夜里的深宫巨变,太子也看出来,卓一航、林逸、练霓裳等人都是江湖上的好手,其中卓一航又文武兼备,乃是不可多得的良材,并没有隐藏招揽之意。
卓一航、林逸、练霓裳三人接了请帖,请太子的随从在客厅稍候,来与王照希、孟秋霞道别。
王照希与孟秋霞设了父亲、岳父的灵位,陪林逸、练霓裳、卓一航三人辞灵之后,忽然把他们请入内室,悄悄说道:“林兄,练女侠,卓兄,太子召你们,将有重用,但我劝你们还是不要做官的好。”
林逸不置可否,他此刻已有些扶持大明朝,消灭即将崛起的大清朝的心思,与皇帝、朝堂接触是难免的事情。
练霓裳则轻轻点头,她本是绿林领袖,从没有想过归顺太子。
卓一航却道:“我丧服未满,哪会为官?”似他们讲究古礼的官家子弟,守孝要守三年,在这三年内非但不能出仕,连结婚作乐也不可以。
王照希点了点头,这才放下心来。
他对于武功高深莫测的林逸最是担心,若此人被太子招揽,对于他们绿林道上的朋友,简直是一种灾难啊!
谁人能敌?
众人当即道别。
林逸、练霓裳、卓一航乘了太子来接的马车,直入东宫。
随从把他们安置在宾馆稍候,过了一阵,进来叫道:“太子请!”
三人随侍从走过曲曲折折的回廊,到了一处用白石栏杆围成的庭院,庭院中有几个武士在那里表演武功,庭院对着一座彩楼,太子就在彩楼中饮酒看技。
侍从把林逸、练霓裳、卓一航三人带上彩楼,太子叫人端三张凳子给他们,就叫他们坐到侧旁,微笑说道:“经过昨晚的纷扰,大功总算告成,外有廷臣,内有宗室,还有煌煌祖训,不怕父皇不惩治他们。你们也辛苦了,咱们且饮酒看技。”
明太祖朱元璋立国之后,定下封建制度,把子孙封为藩王,对防止藩王谋叛,异常严密,例如若不奉诏,藩王不许人京,即在藩地,出城扫墓,也必须奏请。藩王之间,不许往来,更不得干预朝政,一犯禁令,立即削爵贬为庶人,送凤阳府高墙“牢狱”永远禁锢。
这些严密的规定,便是太子所说的祖训。
明神宗朱翊钧虽然宠爱郑贵妃母子,但这次朱常洵私自入京,犯了祖训,即使查不出叛逆实据,这大罪也难逃了。
加以朝野的大臣名流如顾宪成、申时行、王锡爵、王家屏等都是拥立太子的人,尤其是顾宪成,在万历廿二年时,就因立嗣之争,辞官归里,在无锡东林书院讲学,一时天下景从,名士清流,组成了东林党。
虽然在野,影响极大。
顾宪成是拥立太子的人,明神宗虽偏爱庶子,也有顾忌。
魏忠贤起初见郑贵妃母子得宠,因此互相利用,藉郑贵妃之力夺取东厂,后来一看内外形势,对郑贵妃不利,于是又归顺太子,更增加了太子的优势。
因此太子才洋洋自得的对林逸、练霓裳、卓一航说出那一番话。
林逸眉头微皱,暗自摇头,对这位略显精明太子的好感,瞬间大幅度下降。(未完待续。)
第四百八十四章郑洪台
林逸看着太子,暗自摇头。
那位二皇子虽然不怎么样,但与太子毕竟是兄弟骨肉,这位太子殿下也太凉薄了。
太子把想谋叛的弟弟捉了,本是应该,但这样幸灾乐涡,却非人君的风度。而且孟灿为太子而死,太子听到死讯,虽然表示惋惜,却一点也不哀悼,反而在这里饮酒看技。
如此一来,林逸直接给这位太子打了个大大的差评,原本准备扶持一下这位太子的心思,也就淡了。
至于当今的皇帝,年事已高,也非良选。
林逸心说,要么自己扶持一下这位太子的儿子?反正这位太子继位后,也就做了二十九天的皇帝,直接就一命呜呼了。
太子并不知道,因为自己的表现,几乎是从天堂到地狱走了一遭,正举杯笑道:“你们且看我门下卫士的轻功妙技!”
林逸、练霓裳、卓一航举头观看,只见庭院中四个汉子,肩头上各顶着一枝长长的竹竿。
每根竹竿上攀一个少年,左手握竿,右手执剑。
四名大汉肩头顶竹竿绕场疾走,竹竿上的少年作出种种姿势,或作“倒挂珠”,或作“平伸雁翅”,或以足钩竿,或以指定竿,姿势十分美妙。
杂技中虽也有这样节目,但攀附着竹竿演技的人,却远没有这么灵活。
四名大汉抱着双手,在场中穿花蝴蝶似的左穿右插,肩顶着的竹竿颤动不休,弯下了一大截,但竹竿上的少年却是嘻笑玩耍,好似稳如泰山。
看得出来,竹竿上的四名使剑少年都非庸手,放在江湖上也算是一方高手。
卓一航道声“好!”
林逸也看得津津有味,控制着跟拍仪器,来了几个特写,与直播间内的观众与粉丝们分享。
唯有练霓裳不置可否,冷眼瞧着。
太子微笑道:“这算不了什么。”
说着,一击掌,四名大汉左穿右插,上面四个少年也是东一剑西一剑,交互混战,真是极尽龙蛇衍曼的奇观。只见四个少年,虽是混乱刺击,并无固定对手,但却颇有法度。
这四个少年的轻功造诣,已非寻常可比。
太子又击了击掌,卫士班中蓦地走出一个五十余岁,紫膛面孔,山羊须的汉子。
汉子手上也拿着一根竹竿,走到场心,把竹竿折为两段,在庭中一竖,身子腾起,双足点着那两根竹竿,身形晃了几晃,便定了下来。
要知竹竿竖在地上已难,而支持一个人的重量更难。
这人非但轻功高妙,力度也用得恰到好处,才能稳住重心。
这人站稳之后,叫道:“来吧!”
那四名汉子,肩头上顶着竹竿,绕着他打转,竹竿上的少年发一声喊,忽然一个个的跃下,持剑向他疾冲!
那人身手极为矫捷,站在两段竹竿上纹风不动,四个少年先后向他冲来,他伸出两手,一接便抛,就像耍杂技的人抛飞刀似的,把左面冲来的少年抛向右边,有右面冲来的少年抛向左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