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于为什么,徐敏说我只是负责经纪事务,对是否签约,没有决定权。
秦绪林和林羡君都有点蒙。
不过那边倒是没有把路都堵死,还给留了一条缝。
如果林羡君同意,他们愿意给一次机会,即明湖文化帮她联系老师,让她过去上课,进行更高层级的系统学习,等到学习期满,结合她的授课老师的建议,并经过再次的面试,再决定是否可以签约进明湖文化。
简而言之一句话:你现在还差点儿,但是个不错的苗子,我们愿意培养你一下!
可问题是,在林羡君看来,自己早就不是什么苗子了,自己分明就是一只凤凰,这就该给个树枝借下力,然后就起飞了,就翱翔九天了!
于是,她感觉很羞辱。
虽说人家不同意直接签,但好歹给了机会,秦绪林对于把这小姑娘送进明湖文化,还是存了那么一丝期待的,结果倒好,小姑娘当着对方的那个经纪人,直接梗着脖子来了一句,“你们会后悔的!”然后摔门就走。
消息传回来,何威很无奈。
玫瑰力量的新专辑还在练歌,何润卿的演唱会已经完成筹备,差的只是每个周末跑到不同的城市去演出而已,所以目前对他来说,算是空窗期,比较闲,本来他最近正打算把自己以前的几篇残谱单句给归拢归拢,再写几首新歌,但因为这个事儿,他脑子里一时半会儿有点扯不清。
在自己办公室里来回寻思了半天,他还是起身出了办公室,溜溜达达的,跑到新的音乐总监办公室门口,敲了敲门。
等屋里的谢铭远说“进来”,他就推门进去。
谢铭远上任一个多月了,但此前主要是为了廖辽新专辑的后期来回奔忙,所以现在,他其实还只是在熟悉这边的情况,处于接手期间,具体的业务,还都是在何威身上。
当然,他俩在索尼唱片时期就搭档多年,关系既好,合作又默契,这时候在新公司里继续搭班,对于谢铭远融入和接掌明湖文化的音乐事业部,自然是有极大助益的。
谢铭远正在看档案,而且是一份明湖文化高层内部对于旗下歌手的归类、主推方向和内部定位的文件,显然,这个级别的文件,主笔只能是李谦,而有资格去看的,也必须得是总监级别以上的,整个明湖文化来讲,音乐这一块儿,就是李谦、齐洁和谢铭远三个人,外加一个艺人总监邹文槐。
廖辽、何润卿、何威都是音乐副总监,但也没资格。
抬头看见是何威进来,谢铭远就摆摆手,“坐。”
何威在沙发上坐下,半晌不说话。
谢铭远手里的文件,其实是以及看过很多遍的,只不过这份文件里对于旗下歌手的现在和未来的定位,以及李谦在字里行间透露出来的他对国内音乐市场、娱乐市场的未来发展的可能性预估和方向分析,都让谢铭远觉得这份文件很值得自己一看再看。
他过去是索尼唱片的一把手,对于未来国内唱片市场和娱乐圈的发展,自然有着属于自己的判断和洞见,但不得不说,他的思路,跟李谦的思路,看来还是有些不同的。这些不同,现在还无法验证到底是谁对了谁错了,只能随着时间的推移,让事情本身的发展来评判。
但是,既然已经接任了音乐总监一职,再不跟李谦的大思路相悖的基础上,他还是决定认真思考一下,找个合适的机会,跟李谦深谈一次,至少要把自己的不同意见、不同看法,都说透了,如果李谦还是坚持他的判断,那就肯定还是要以他的思路为主。
当然,这种事情,需要长时间的思考,绝非短时间内拍拍脑袋就能想明白的。
何威进来了,坐那里也不说话,让谢铭远的思绪一时间无法集中,到最后,他索性放下手里的文件,整理好了,收起来,然后才面带笑容地看着何威,问:“怎么了这是?”
何威一副愁眉苦脸的模样,道:“那姑娘……我测完了。”
谢铭远笑笑,起身走过来,坐下,才又问:“看你这样子……应该是天赋不错?”
何威点点头,“岂止是不错,简直就是……”考虑了一下措辞,他才又不无夸张地道:“音色、音域、乐感,简直出类拔萃!从低音,到中音,再到高音,真是漂亮!不比廖辽差!我这么说吧,只要把路子走对了,脚底下走稳了,说不定几年之后,她就是廖辽第二!”
谢铭远闻言,下意识地挑挑眉。
何威做事说话,向来谨慎踏实,能得到他这么不遗余力地推荐,给夸成这样,可见那个女孩的水准的确不低。
所以,顿了顿,谢铭远笑道:“所以,很不理解为什么不愿意签了她,对吧?”
何威低着头,片刻之后,点了点头。
谢铭远见状笑起来,问:“你不理解李谦的决定,没关系,想知道我怎么决定的吗?”
何威抬头看着他。
谢铭远收起笑意,认真地道:“我也不会签她。”
“为什么?”何威不解地问。
谢铭远笑笑,想起自己刚才看的那份文件里的几段话,又想起自己这些年在索尼唱片的一些事,不无感慨地道:“还记得那时候你就问我,冯飞飞明明已经没什么号召力了,为什么我还非得要把她往那个位子上摁?记得我当时回答你的,是两个字:秩序!对吧?”
何威点了点头。
谢铭远又道:“那么现在,我还是要回答你:秩序。”
顿了顿,他叹了口气,解释道:“廖辽和四大美人乐队,负责向两个方向突围,廖辽负责国际声望,国际路线,负责的是宽度,四大美人乐队则负责深度口碑,这是最顶层的力量。何润卿、玫瑰力量负责抓牢国内的老中青三代,尤其是年轻人!那么接下来,才是周晔,庄美月,赵源和格日楞,这就是当下公司的歌手架构!接下来,周嫫过来,会加强中层的实力,但加强的还是女性方向的,所以,咱们公司现在缺的,不是一个有些才气就傲气冲天的女歌手,而是一个能冲到跟玫瑰力量并驾齐驱的兼具实力和偶像两种素质的男歌手!只有那样,公司的歌手力量,才是最均衡的!”
说到这里,他面露苦笑,道:“目前来看,要把赵源和格日楞推到那个何润卿和玫瑰力量那个级别,不太容易,周晔倒是有些潜质,但其实,我最想做的事情,也是被我自己列为过来担任音乐总监的第一件大事,就是催着李谦出个人专辑。可是呢,你也知道,他非但没有要出个人专辑的意思,接下来反而准备给王靖雪和谢冰各做一张专辑,在保留组合的基础上,让她们俩尝试单飞……这样一来,就会导致公司在女歌手方面更加的臃肿!”
顿了顿,他无奈地看着何威,问:“那你说,如果把那个女孩子签下来,接下来该怎么给她定位?又该怎么往外推?更何况,她的那个性子,就这一件事就看出来了,一旦你给的定位达不到她的心理预期,后果是什么?那不是恩,是仇啊!”
何威搓搓脑门,半晌无语。
做音乐,他行,但是说到这些大的架构,整体的思考,就不是他的强项了。
半天之后,他只能无奈地道:“我就是……就是觉得,怪可惜的!”
谢铭远笑笑,道:“我倒是觉得,现在就把她签下来,一把捧红了,才是害了她!”
顿了顿,他道:“天赋太好,但是自身的智慧不足以驾驭和掌控这种天赋,那么,过早的走红,真的未必是好事儿啊!这些年一炮而红随后就迅速消失的天才,还少了?真正站稳脚跟持续红下去的,那都是大浪淘沙一样,最后剩下的,都是天赋和情商都极高的。”
说到这里,他探口气,拍拍侧面何威的膝盖,道:“等两年吧,让她摔打摔打再说。”
何威无言,只好点了点头。
但很快,他抬起头来,问:“你说……想让李谦出道发专辑?跟他说了吗?他怎么说?”
谢铭远闻言无奈地探口气,“没说呢,你看看他现在,天天扎进九楼就不愿意出来,我怎么开口?”顿了顿,他无奈地探口气,“等回头吧,据说那部电视剧快做完了,等他做完了,也等周嫫跟何润卿的演唱会都差不多了,抽个闲时候,我好好跟他深谈一次。”
何威闻言点点头,也感慨道:“公司在男歌手这一块儿,的确是弱了点。而且……”想了想,他才又皱着眉头继续道:“这连续两个新人推出去,市场反馈都有点略低于我们事先的预期,这个情况似乎也有点不大对头?虽说专辑都是我做的,但都是李谦听过了,给出意见,我们又重新调整过很多遍,一直到最后他认可了才算完成的。按说……不该呀!”
谢铭远闻言,脸色严肃起来,缓缓地点了点头,然后才道:“前几天一起吃饭,我也提到过这个问题,当时是我,李谦,齐总,还有廖辽。当时李谦说了一句话,我倒现在都觉得有点摸不准他到底什么意思,直到刚才你进来,我还在回头寻思那句话。”
何威闻言忍不住问:“他说什么了?”
谢铭远的眉头微微地皱着,带着些犹疑地道:“他说,是时候出点新玩意儿了?”
何威闻言也是皱眉,“新玩意儿,什么新玩意儿?”
谢铭远道:“当时我也不大明白,就问他,他说,他能明显感觉到最近几年国内音乐市场的变化,而且这种变化和市场的丰富,始终在加速,所以,老一套的东西,吸引力和新鲜程度,都在慢慢的下降……说到最后,我觉得他说得挺有道理,但回头自己寻思,才突然发现,他根本就没回答我的问题,所以直到现在,我都不知道他嘴里的所谓新玩意儿,到底是什么新玩意儿!”
何威闻言耸耸肩,但突然,他眼前一亮,凑过去小声道:“这话说起来有些时候了,还是今年刚过完年那会子,大概正月里吧,那天不知道是不是他做电视剧剪辑做累了,跑到乐器室去了,去弹了一阵子琵琶,还唱了一段,一开始我没在意,等我觉得不对,跑过去的时候,他已经唱完了,我好奇呀,让他再来一遍,他说什么都不肯,说回头做专辑的时候我就知道了。你说……他会不会其实早就给自己写好了新专辑的歌了?就等着时候到了再发?”
谢铭远闻言扭头看看他,眸中有些神采飞扬,“听你这么一说……我好像有点儿明白了。”
顿了顿,他又道:“怪不得那次说到王靖雪的新专辑,他少见的有点犹豫,说直接让王靖雪第一个出头吃螃蟹,有点不大稳妥……”
说到这里,他眸中生光,“这么综合一看,好像是他要亲自出头吃这第一份螃蟹?走新路子了?”说到这里,他略显激动地看向何威,“你还记得那天他唱的大概是什么风格的东西吗?”
“呃……”何威犹豫了一下,蹙眉苦思,但最后还是摊摊手,“我真是没怎么听清楚,就是路过门口的时候,听到了那么几句,似乎有点R&B的风格。”
“R&B?”
谢铭远的眼睛,微微地眯了起来。
片刻之后,他才缓缓地笑起来,道:“说到音乐才华,说到对各种音乐种类的驾驭,包括对市场的判断能力,他的天赋还是不容置疑的,看来,他心里应该是有底了。”
说到这里,他突然站起身来,笑道:“我突然有点等不及了!不行……他现在就在上头呢,我上去探探他口风去!”
第198章 它要是不火,还有天理吗?
七楼,明湖文化图像处理中心。
在被明湖文化内部称呼为“影像特效部”的一号工作室里,李谦已经呆了足足两个小时了。
而他所做的事情,其实就只有一条,那就是:验收!
回国之后那么多天,虽然也有何润卿的演唱会要参与,六月还有电影学院的期末考试,然后还要为了综艺节目的事情,一再的跟华夏电视台、顺天电视台不断地谈,但其他的时间,还是被他给尽量地挤出来,全身心地扑到了后期的剪辑上去了。
终于,在七月初,他基本完成了这部电视剧的全部剪辑工作。
接下来,就要等影像特效这一块儿从头到尾把他的最终剪辑版都处理过一遍之后,再结合具体的情况进行一些小细节上的微调,然后加上片头片尾和字幕,再把音轨整理一遍,就可以彻底宣告这部电视剧的制作完成了。
而事实上,字幕什么的,那都比较简单,这部戏的后期又是一边剪一边在做特效,所以,他这头彻底完成了剪辑的时候,事实上特效那边也已经做完了差不多三分之二了。
最关键的是,几个大的技术难点,都已经被攻克,接下来的工作,其实只是为还没有进行画面渲染的地方加入渲染就可以了,工作难度已经很低。
所以,如果不出预料,这部电视剧的最终彻底完成,大概就在七月底。
工作人员在一边陪着,李谦自己拉动进度条,把刚才那个片段又重头看了一遍,尤其是法海的袈裟在天空中旋转,一块块红砖随之洒落地面、自动砌成砖墙挡住洪水的那一段,他每播放一两秒钟,就按下暂停,然后把图像放大了,仔仔细细地去看那砖墙和洪水的接界处。
然后,等这一遍过完了,他终于长出一口气,笑着点了点头,扭头对图像处理中心的主任卢明道:“不错不错,做到这个程度,真的就挺细腻了。”
卢明闻言满腹自豪地笑道:“不要说电视播放的那个水准了,就算是做成最高规格的DVD格式,让观众买回去用最新科技的等离子电视看,咱们这个分辨率,也确保是没有任何颗粒感的!”
顿了顿,他又道:“虽说还比不上《泰坦尼克号》那么高,但咱们在国内,绝对是最好的!”
李谦闻言笑着点了点头,然后继续往后看。
跟泰坦尼克号那种完全看不出一点假来、一切都如在眼前的程度相比,应该说,明湖文化这帮特效师所做出来的效果,肯定还是要稍逊一筹的,不过如卢明所言,在当下的国内,这绝对是最最顶级的水准了,而即便是放到好莱坞去,虽说跟最好的两家特效公司不好比,但也够资格立足,去接一些电视级的,或电影上要求不太高的散碎活儿了。
坦白说,这是此前李谦所能预想到的最好的程度了。
要知道在当下的国内影视圈,不要说电视剧了,就连对画面水准要求更高的电影,国内所做的所谓“特效”,其实还有很多只是停留在后期把画面上的威亚给抹掉,或者某大侠发功了,给他身上添点红光什么的——真的,这种级别的特效,在经历过十几年之后好莱坞特效电影那种画面轰炸的人看来,简直是LOW爆了!
但是,之所以停留在这一步,并不是国内真的完全不具备技术水平,只是因为很多的电影公司、很多的导演和制片人,都是打从心底里不怎么看重特效这一块儿。
只有少部分的一些商业片导演,对特效这一块儿是早就已经有了清楚认识的,但他们手里的力量有限,也不大可能牵动影视公司制片公司砸钱办特效公司,所以他们拍出来的片子,往往都是拿到美国、日本等地去做后期特效,甚至有些对画面要求比较高的导演,干脆连冲印都是跑到国外去做——李谦、曹霑和郁伯俊他们这帮人坐一起闲聊的时候,都觉得国内影市自98年年初以来的断崖式下跌,且直到今年仍然在集体萎缩的这个情况,跟国内这些个制片公司、影视公司对硬件——包括了故事硬件和技术硬件——的不够重视,有着相当大的关系。
简单来说就是,观众已经不是井底之蛙了,大家都看过人家国外的片子,尤其是好莱坞的大片的制作是有多么的精良了,所以,以前随便拍部武侠片就上线赚钱的好时候,已经过去了。
也因此,今年的暑期档到目前为止,呈现出一个叫国内电影人们分外脸红的状况——你说电影市场不行了吧,《泰坦尼克号》开场就爆满,直到现在上映快一个月了,在很多地方还仍有高达四成、周末甚至可以达到七成八成的上座率,而偏偏,同时上映的国产片,也不乏大导演和“大制作”,但总是面临上座率极低的情况,赶得巧了在工作日去看,甚至可能遇见一个人包场的状况!
对于此前一致唱衰国内影市的电影人来说,这简直是一记无比响亮的耳光!
当然,哪怕是把成绩异常亮眼的《泰坦尼克号》也算进来,今年的暑期档仍是表现不佳,比照去年惨跌之后的数据,今年或许不至于再大幅度下跌了,但那只是因为本身就已经到了谷底了,而且还有一部大红大紫的《泰坦尼克号》来托底救市。
总的来看,今年的国内电影市场,甚至比去年还有不如。
最近曹霑去参加了几次小规模的电影沙龙,其实就是一帮老朋友坐一块儿喝着酒聊电影,而根据他反馈回来的信息,国内似乎有相当多的电影人,在这样惨烈的失败面前,终于开始静下心来反思一些事情了——比如李谦刚穿越过来那时候就看到的曹霑写的那篇有关于国内电影的硬件升级的文章,在最近的一些电影圈内人组织的小规模沙龙上,就开始被人拿了出来。
而且据曹霑讲,有那么一次,国内一家大制片公司的一位副总,还特意提到了特效的问题。
这些情况反馈回来,真的,李谦心里特别高兴。
当然,国内做特效做的够水准的公司,也并不是真的就一家都没有,比如说国内的著名导演刘承章,就自己斥巨资开了一家特效工作室,当时才94年,他那家工作室就开张了,当时他投入了几乎是全部的身家,据说足足一千三百多万。可结果呢,最高水准的那种,他做不出来,需要那个水准的,连他自己的片子,都还是要跑去美国做,而低水准的,他要价又太贵——电视剧的画面嘛,我要求没那么精细,你就帮我抹掉那些绳子就OK了!
所以,高不成低不就的结果就是,他那家工作室打从成立之日起,就一直都面临开工不足的情况。在李谦看来,这种情况就是最典型的只有野心,而没有充足的市场来让他释放产能。
开工不足,那就要么裁员,要么降薪。总之,留不住人。
而留不住人,会导致你更没办法接高水准的活儿。而且,开工不足还会导致你的技术没办法在一次又一次的攻克难关的情况下逐步提升。
而且更致命的是,他自己拍电影的产量本来就很有限,所以连他自己对自己的工作室都没信心,偏偏工作室开了之后,他的野心还越来越大,两年之后,就又开了自己的电影工作室,最后导致跟公司闹翻,直接导致他的特效工作室失去了一个大主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