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到关门声,客厅里的众人顿时松了一口气。
文瑜抱怨大姐:“你说你接受西方思想文化就算了,干嘛拿这个气老头子?你的事一直在他心里是个死结,他年岁逐渐大了,你可别把他身子整垮了。”
不等大姐出声,文瑜继续说:“你就算不能接受他的观点,但也要理解他们那辈人的苦衷,他在半岛跟米国人干过,你却跑到米国定居了,还换了国籍,他哪来不气?”
这话也就跟文瑜敢说,搁周容、搁其他人都不好说。
为了缓和气氛,周容主动岔开话题,对袁枚说:“明天是周末,舅妈放假,要不我去帮你做饭?”
亲眼目睹了一场硝烟的袁枚整个人都快晕了,装模作样摆摆手,“算了算了,不麻烦了,我明天带朋友去餐厅吃饭吧。”
话是这么说着,可袁枚眼睛时不时瞟一眼文慧。
文慧巧笑一声,哪里还接收不到大表姐的信号,“还是我去吧,我正好放松放松心情,整理下思绪。”
就在几人继续聊天时,屋外传来了敲门声。
见周容要起身,文瑜抢先一步有了动静:“我去开门,应该是远盛和思思过来了。”
门开,林远盛一马当先走了进来,环视一圈就大大咧咧坐下来问:“咦,老爷子呢?”
袁枚搭话:“被我妈气得回房睡觉了。”
文玉撇了撇亲生女儿,问林远盛:“你那私人会所准备得怎么样了?什么时候开张?”
林远盛说:“这个还早,还得过段时间。”
同几人寒暄一阵,中间林远盛看向文慧:“我听说张宣来了沪市,他跟你联系了没?”
磕着南瓜子的文慧顿了下,不经意间瞄一眼袁枚摆放在茶几上的手机,摇摇头:“没有。”
文玉反应最敏感,问丈夫:“你从哪里得来的消息?”
林远盛嘿嘿笑,模棱两可地回答:“我自有我的渠道。”
自从在美国识破了张宣和侄女的感情纠纷后,文玉也对张宣这号人上了心,不动声色地问林远盛:“你对张宣这么关注,是不是有求于人?”
见客厅所有人都盯着自己看,林远盛没隐瞒:“我那妹子的生物制药公司遇到了一点难题,想跟复兴合作,但复兴提的要求比较苛刻,所以找到了我。”
听到这里,大家都听明白了,复兴的郭老板同银泰资本关系密切、郭老板搭上银泰资本这艘大船后身家一夜之间暴涨的事情在沪市并不是什么秘密,甚至在银泰资本和复兴地默契配合下,风头很劲。
复兴之所以大肆宣传,那是借这股东风行通商之便,效果很好,现在郭老板走到哪里都是座上宾,周边人都隐隐以他为中心。
而老邓和陶歌也跟着让人扩散消息,为的就是打响银泰资本在国内的知名度,为今后在各领域的投资做前期准备。
说罢,众人跟着林远盛把视线投放到了文慧身上。
文慧没好直接拒绝,只得道:“毕业后,我跟他联系不多,下次要是有机会,姑父你自己跟他谈吧。”
“诶,好。”有这句话就够了,林远盛有种直觉,只要见到了张宣本人,这事大概率能成。
……
文家发生了什么事,张宣不知道,他一直在自个家里喝茶、打电话、发短信。
给米见发短信,米见说正在图书馆看书。
给希捷打电话,人不接。
不过希捷这次不像以前那样一黑到底,倒是回了短信:我正在学习摄影技巧,有空再跟您谈情说爱。
张宣发短信:我无聊,我孤单,我想找个人说说话。
希捷问:你身边这么多红颜知己,还孤单?
张宣发短信:我一个人在沪市。
希捷回:这我就不得不批评您了,京城您都有两个了,沪市作为国家的经济心脏,美女如云,您这身份不发展一到两个情人说得过去吗?
这腹黑,张宣笑笑,打字:这时这刻我只想你。
希捷:是吗?
张宣:嗯。
希捷:要不您带着户口本和身份证连夜来敦煌找我?
张宣避重就轻问:你们到了敦煌?
希捷:对,您还来吗?
张宣编辑短信:这边还有些事情没忙完,等忙完这阵子来找你。
希捷眯着月牙,提醒:记得带上户口本和身份证。
张宣回:我带几个鸡蛋过来。
发完短信,张宣边看书边等回复,十来分钟过去了,希捷没有任何动静,倒是等来了袁枚的信息。
点开短信,只见袁枚说:你要的报酬搞定了,明天中午来我家。
短信后面袁枚附带了居住地址。
张宣心里流淌一股喜悦:谢谢。
袁枚把张宣的短信删除,随后找到亲弟弟的电话号码,发短信:明天中午12点半打我电话。
在美国的亲弟弟问:国内时间,还是美国时间?
袁枚大拇指抡动:国内。
亲弟弟:国内时间那是大半夜啊,我可能睡了。
袁枚:200美元。
亲弟弟:1000美元。
袁枚:我看你是活腻了。
亲弟弟:500美元。
袁枚:以后别叫我姐。
亲弟弟:300美元,少一分我以后不是你弟弟。
袁枚:成交。
把所有短信清除,袁枚放下手机开始思索,思索明天做什么菜给张宣吃好?
……
搞定袁枚,老男人带着愉悦心情起身来到书房准备创作暮光之城第二部“新月”时,陶歌来了电话。
陶歌pia面问:“你人在哪?”
张宣回答:“在沪市,你有事?”
陶歌问:“姐没事不能找你?”
张宣说:“无事不登三宝殿,现在可不早了。”
陶歌道:“我打算回国一趟。”
张宣问:“东京那边的事情完了?”
陶歌说:“哪有这么快,陶芩生孩子了,我回来看看。”
张宣好奇问:“男孩还是女孩?”
陶歌说:“男孩。”
张宣送上祝福:“恭喜恭喜,你做姨妈了。”
陶歌没好气道:“你这是说姐老了?”
张宣闭嘴。
见他不做声,陶歌来到窗口:“你和文慧在一起?”
张宣说:“没有,我不是那样的人。”
陶歌沉吟几秒:“既然这样,那我后天先来沪市一趟。”
张宣顺嘴问:“来沪市干什么?”
陶歌说:“跟你吃个饭,顺便带点好东西给你。”
张宣问:“什么好东西?”
陶歌饶有意味地说:“护手霜。”
第925章 再相见1
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
春天来了,难得晴朗几天,眼皮一眨又下起了小雨,稠密的风都刮不开。
早饭过后,文慧和袁枚撑把伞出了门,去菜市场。
袁枚吃过表妹做的桂鱼,味道深刻,所以一进菜市场就奔卖鱼的地方,只是挑选的时候犯难了,她从小在美国长大,厨艺很一般,对食材的选择更是一张白纸,啥都不懂。
袁枚问文慧:“我听说野生的鱼好吃些?”
文慧轻轻点头,沿着卖鱼的摊位一路看过去,最后在一个老汉面前蹲了下去,细细辨认一番,指着其中一条个头比较大的桂鱼,“这一条。”
“好嘞!”
市井摊贩最会察言观色,眼见两位姑娘衣着非凡,气质与众不同,态度顿时大好,手往水里一抄,抓起鱼放旁边的小蓝筐里。
把把称喊:“总共三斤二两,除开篮子六两,鱼两斤六两。”
文慧觉得这鱼大小合适,起身去了其它区域,至于结账付钱的事情她就懒得管了。她知道自己不是耍嘴皮子的料,而做生意正好袁枚擅长。
一路慢走,一路看,小半天功夫下来,两人买了鱼、羊肉、豆腐和花蟹。
另外有一个时令菜,春笋。
笋尖橙黄透亮,笋身上还有些许黄泥土,卖家说这是顶好的黄泥笋,没冒尖就从土里挖出来了。
两人这是运气好,碰到了难得一见的食材,不过就是有点贵。待价而沽嘛,市贩的必备技能。
袁枚没吃过春笋,好奇问:“你会做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