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都市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滨江警事_分节阅读_第606节
小说作者:卓牧闲   小说类别:都市娱乐   内容大小:3.81 MB   上传时间:2024-07-23 19:54:37

  小鱼没想到自己的出身居然比咸鱼干高,咧嘴笑道:“这么说韩叔也没上过气象系统的学校?”

  韩渝点点头,解释道:“我岳父以前是空军地勤,是专门维修保养战斗机雷达的。后来考军校,学的是雷达专业。分到空军场站的气象台,既搞雷达也搞气象,但主要负责气象雷达。

  他的情况跟我差不多,都是搞技术的,没真正学过气象学、天气动力学、大气探测和大气物理等专业。他的正高职称也是雷达技术方面的,不是气象学方面的,所以在气象系统他不是科班出身。”

  小鱼似懂非懂地问:“就像我们是学修船开船的,不像大师兄一开始就上警校?”

  “差不多。”

  “韩叔真厉害,搞雷达都做上气象局的副总工程师!”

  “现在不是了,现在退居二线。”

  “咸鱼,还是先说我的事,给句话,让不让我进入你们的专家组,聘不聘请我做你们的专家?”

  “葛局,我们是防汛抢险突击营!”

  “我知道,防汛我懂,隆永的江堤就是我修的,再说我现在依然是开发区防汛抗旱指挥部副总指挥!”

  老葛同志那个高级工程师的含金量究竟有多高韩渝不知道,但必须承认在防汛方面老葛同志确实具有丰富经验。

  事实上以前沿江各乡镇的党政一把手,有一个算一个都能算得上防汛抢险的土专家,毕竟过去这些年经常发大水,只要发大水他们这些老前辈都要指挥防汛排涝。

  都已经给老丈人发了聘书,这个专家组早就名不副其实。

  想到长辈们只是图个面子,要个大红聘书显摆显摆,韩渝干脆笑道:“热烈欢迎,不过现在只能发聘书,暂时举行不了聘任仪式。”

  “有证书就行,不需要搞什么仪式,我最烦参加有领导出席的活动了。”

  “聘书正好有空白的,我等会儿给你填写。”

  “小韩书记,那我呢,我是高级经济师!”

  老葛同志发自肺腑地认为专家聘书不能滥发,不然就不值钱了,不等韩渝开口就转身笑道:“王书记,这是防汛抢险的高级专家组,你是经济师又不是工程师,你就别凑这个热闹了。”

  老书记不高兴了,理直气壮地说:“不就是防汛抢险么,谁不懂啊?再说我现在跟你一样是开发区防汛抗旱指挥部的副总指挥!”

  “我说不行就不行。”

  “你又不是专家组的组长。”

  “以前不是,现在是了。高级经济师,应该去搞经济。回头让咸鱼帮你问问沈市长和陈书记,看能不能聘请你担任开发区的经济顾问。”

  “什么经济顾问,我怎么没听说过。就算真有,经济顾问也没专家好听。”

  “虚荣,都五十好几快六十的人了,还这么虚荣,也不怕孩子们笑话!”

  “你不虚荣,那你为什么非要做这个专家?”

  “我本来就是专家,我是高级工程师,而且是正高职称的高级工程师。”

  “什么高级工程师,别人不知道我能不知道,你要不是交通局长你能评上正高职称,你这是以权谋私!”

第578章 不能懈怠

  老书记想搞个证书回去给孙子瞧瞧。

  老葛同志俨然以专家组长自居,坚决不同意。

  都是老前辈,人家以前认识师父,据说当年跟师父的关系还不错。师父做刑侦队长时每次来江滨乡办案,人家都请师父喝酒。

  更重要的是江滨乡撤销了,但江滨乡的老人大多健在,老书记在原来隶属于江滨乡的几个村威信很高。

  现在虽然退居二线,但在原江滨乡的那些村,他的话比沈副市长和陈书记好使,不然市领导也不会让他来开发区做防汛抗旱副总指挥。

  韩渝觉得这个面子要给,不就是发本聘书么,两块钱工本费而已。

  老书记很高兴,捧着墨迹未干的大红聘书,竟跟刚才差点打起来的老葛同志站进了同一个战壕。也认为聘书不能滥发,这件事要保密,不能告诉同为开发区防汛抗旱副总指挥的前三河乡老乡长……

  老葛表示同意,建议今后再聘任专家要经过专家组三分之二以上的成员同意。

  这个专家组已经不能称之为专家组了。

  韩渝打定主意他们想怎么玩就怎么玩。

  等老丈人提着旅行包风尘仆仆赶到营区,先去宿舍换上迷彩服走进办公室时,韩渝才真正意识到专家不能乱聘,聘书确实不能滥发。

  葛局长和王书记见韩工居然有迷彩服,还有军靴,捧着墨迹未干的证书强烈要求同等对待!

  迷彩服加上军靴要四百多块钱,并且沈副市长当时给席工和老丈人各发了两套。

  如果同等对待,岂不是要花一千六百多块钱。

  韩渝正不知道怎么应对,管理员刘德贵很大气地说没问题,明天就让一营教导员杨建波去采购。

  老葛同志很高兴,老书记更高兴。

  考虑到指挥部不能总没人值班,二人跟韩工寒暄了一会儿,夹着聘书心满意足的走了。

  没了外人,韩工笑问道:“三儿,你对雷达感不感兴趣?”

  韩渝不假思索地说:“不感兴趣。”

  “我是说气象雷达,是大雷达,不是001上的那种小雷达。”

  “爸,我们是防汛抢险突击营,我要雷达做什么!”

  “探测有没有雨!及时探测到要下雨,不就可以早做准备么,对防汛而言气象很重要。国家防总不管作出什么重大决策,不只是听水利部门的意见,一样要听气象部门的意见。”

  说是退居二线,其实是工作被年轻人抢了。

  韩工在部队时是业务骨干,当年参加全军气象预测大比武获得过很高的名次。空军有重大行动,比如调内陆的歼击机部队去福建、浙江、广东等沿海地区的一线机场,都会点名让他参加气象保障。

  转业到地方一样是业务骨干,在南通气象局做了近十年副总工程师兼首席预报员。

  现在装备了先进的气象雷达,用电脑,搞数字化,觉得他跟不上时代,让他给年轻人腾位置,他心里自然不会好受,很想做点事让单位领导看看,证明他还是有点用的。

  他满是期待的紧盯着女婿。

  韩渝能理解他的心情,只是营里确实不需要气象雷达,再说刚刚才出了大血,小心翼翼地说:“爸,想知道会不会下雨我可以收听天气预报。”

  “你能收听到的气象信息,都是我们这些气象人经过反复观测、研究甚至会商之后发布的,具有一定滞后性。如果装备气象雷达,你就能获得最及时的气象信息,也就能多出一个甚至几个小时进行准备。”

  “我们只是营级单位,而且是预备役,我们装备得起雷达吗?就算真能装备,谁会操作,谁会预测?”

  “装备得起,不要钱!至于操作和预测,这不是有我么。”

  “不要钱,有这好事?”

  韩工说道:“刚才不是说过么,上级给我们单位装备了一套先进的气象雷达,据说花了上千万。以前的气象雷达退役,拆下来扔在仓库里,估计用不了多久就会变成一堆废铁。”

  作为一个远洋货轮的船长,必须懂点气象,至少要会看气象云图。

  韩渝在远洋海轮上服务时就意识到想成为船长仍有很多不足,回来之后不止一次去过老丈人单位,请老丈人教自己气象知识,也不止一次参观过气象台的雷达。

  “爸,你是说你们单位的711型气象雷达退役了?”

  “上个月退役的。”

  “七几年的设备,用的是电子管,显示器都不如电视机清晰,操作台比银行装的取款机都大,跟老古董差不多,应该进博物馆,早该退役了!”

  女婿瞧不上711。

  韩工心里很不是滋味儿,不快地说:“711是不够先进,但它是我们国家自主研发、自主制造的第一代气象雷达。你知道没有711之前我们中国是怎么观测气象的吗?”

  “怎么观测的?”

  “用肉眼观测,站在房顶上观测云层,结合过去几年、几十年的气象资料推测。甚至冒着粉身碎骨的危险,爬上气象风筝或气象气球去高空观测。直到六零年前后,才从英国和日本引进了三部小型雷达用于测雨。”

  韩工看着女婿惊愕的样子,补充道:“别看711型雷达很落后,但直到八五年还有很多地方的气象局才开始装备。就在此时此刻,它依然是很多地市和区县一级气象台的主要观测装备!”

  韩渝将信将疑地问:“现在还有很多单位在用?”

  “你知道先进的气象雷达有多贵吗?”

  “有多贵?”

  “美国一家公司报价四百多万美元一套,折合人民币三千多万。安徽有一家企业去年跟那个美国公司谈判,想引进技术生产。人家让买零配件回来组装,但买零配件回来组装更贵。”

  见女婿若有所思,韩工想想又说道:“711当年也不便宜,采购一套要七十多万,你想想七十年代的七十多万是什么概念?所以很多地方直到八十年代才开始装备。”

  天天看中央台的气象预报节目,从电视上看很先进。

  但只有去过气象台的人才知道,在气象观测尤其气象雷达装备上,国内落后的太多太多。

  “711至少能测定方圆两百公里内的云层、距离、方位和高度,能观测云层的厚度。有它在,有我操作预测,你就能掌握第一手的气象信息!”

  韩工生怕女婿不感兴趣,又紧攥着拳头强调。

  韩渝生怕老丈人会打人,笑问道:“爸,你们单位领导能同意把旧雷达给我?”

  韩工黯然道:“领导让我给人家让位置,找我谈话,做我的思想工作,还让我提条件。我能提什么条件,想来想去就是舍不得那部雷达被当废铁卖。领导同意了,但不能给个人,可以赠送给你们营。”

  “白送的东西不要白不要,我安排人去拉回来,那口锅挺大的,就算当废铁卖也能卖百十块钱。”

  “什么废铁,那部雷达我维护保养的很好,安装调试下就能用。再说你真要是把它当废铁卖了,让我拿什么帮你观测气象?”

  “对对对,不能卖!可把它安装在哪儿?”

  “可以安装在趸船的船顶上,给我一间办公室做观测室,等安装调试好我就可以开工。”

  “安装在船上?”

  “车上都安装过,安装在船上怎么了!”

  老丈人对那部雷达是真有感情,毕竟转业之后的这些年是靠那部雷达吃饭的。

  更重要的是,老丈人之所以能从一个普通的农家子弟,成为部队的技术军官乃至气象局的副总工程师,就是靠雷达起家的。

  这有那么点像四厂电影院的放映员老陈。

  老陈以前也是农民,因为上过几年小学,对放映机又比较感兴趣,就被时任四厂公社的书记“提拔”到放映队,后来一直在四厂电影院放电影。

  这几年没什么人看电影,国内的那些电影制片厂也没推出什么好影片,再加上到处都是录像厅,天天播放港台电影,电影院维持不下去关门了。

  老陈下岗,什么都没跟四厂镇里要,就要那台他放映了好多年的放映机和一堆不知道放映了多少次的老电影胶片。

  前些年谁家有喜事,喜欢请人家来放电影。

  后来时髦去乡镇广播站甚至县电视台点歌,再后来又时髦去电视台点播电影,已经没什么人会请老陈来放露天电影了。

  但老陈就喜欢放,更喜欢有观众看。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1345页  当前第606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606/1345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滨江警事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