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别是约翰,作为五角大楼的代表,他是非常清楚一旦华夏人将T800和T700这些高端的碳纤维运用到飞机和火箭等产品上面,会带来多大的影响。
将来指不定大量各种型号的飞机和卫星,性能就实现了质的突破。
这对美利坚来说,肯定是不希望看到的。
“那么按照你的说法,是不是以前华夏的部分企业想法设法都买不到的T800,以后可以随便用了,并且价格还要更便宜了?”
约翰心中虽然已经有答案了,但还是不死心的多问了一嘴。
“虽然这个结果不是我们希望看到的,但这就是事实!”
“以后华夏的飞机和卫星,再也不会缺少碳纤维材料了。”
“很可能三五年之后,他们的相关产品,会有一个飞跃式的发展。”
托马斯很是直接的把自己内心当中的想法说了出来。
这话直接把约翰和大卫给干沉默了。
“约翰,我们赫氏愿意加大新一代碳纤维技术的研究,争取尽快的实现技术突破,让我们的碳纤维技术继续领先世界。”
“不过这需要耗费大量的人力物力,特别是要额外的加快速度的情况下,耗费就更大了。”
“如果五角大楼能够支援一笔研发经费的话,那么对我们尽快的取得突破是很有意义的。”
这么好的争取研发经费的机会,托马斯肯定是不会放弃的。
甚至他觉得南山碳纤维的出现,对他们来说都不一定完全就是坏事。
毕竟他们做的主要是军工订单,这些订单哪怕是南山碳纤维的成本很低,也是不可能被采用的。
但是有了这个压力之后,说不定就可以额外的获得一笔研发经费。
甚至在新产品出来之前,每年都能获得不菲的研发经费补贴。
而他的这个说法让波音的大卫眼前一亮。
赫氏都可以借着南山碳纤维带来的威胁,找五角大楼要经费。
那么波音公司作为五角大楼最重要的军火承包商之一,是不是也可以理所当然的要多一点经费?
毕竟华夏那边借着高端碳纤维技术的发展,在飞机和导弹等领域肯定也会有新的突破。
到时候美利坚的优势就会被进一步的缩小。
这个时候,波音多要一些经费,似乎完全说得过去吧?
反正那么每年那么多的费用,给谁用也是用吧?
先想到这里,大卫有点坐不住了,立马说道:“约翰,我觉得托马斯说的也有一点道理,我们确实是有必要多给赫氏一些研发经费上的支持,争取尽快的把T1100的碳纤维给研发出来。”
“那么一来,我们就可以进一步的奠定技术优势,继续遥遥领先。”
伴随着大卫的这话,现场的气氛也开始有点转变。
托马斯和大卫对视了一眼,快速的取得了共识。
“其实我觉得不仅赫氏需要加大研发投入来推出更高端的碳纤维,波音公司也有必要在新的产品上面使用更多的高端碳纤维,让我们的飞机和导弹技术继续遥遥领先。”
“要不然的话,很可能会对世界格局带来一定的影响。”
你帮我,我帮你。
这种事情,在哪里都是一样的。
大卫愿意帮赫氏要经费,托马斯自然也要帮助波音找五角大楼要经费。
虽然这种事情不可能单凭几句话就达成目的,但是至少也算是一个铺垫,开了一个头啊。
“你们的担心,我回去之后会进行汇报的。”
约翰看了看经常一起吃饭喝酒的托马斯和大卫,稍微思考了一下之后,就给出了答案。
这些年,他也算是经验丰富。
知道自己要是能够帮助赫氏和波音公司获得更多的经费的话,对方肯定不会少了自己那一份好处。
自己邻居的孩子,似乎就一直想要去波音公司工作,帮忙推荐一下,拿个几万美金的好处,很正常吧?
或者到时候自己在某个“恰当”的时候,得到对方的提醒,买入某一支股票的话,似乎怎么查都是没有问题的吧?
方法总比问题多。
资本主义国家,更是擅长讲一些不合法的问题合法化。
三个人很快就达成了默契,将南山碳纤维的事情,变成是为自己牟利的一个契机。
至于是不是真的要担心南山碳纤维的崛起,实际上并没有几个人真正的在乎。
除了东丽这些受到重要影响的企业。
当然了,这些事情,曹阳并不清楚。
此时此刻,他正跟曾建英商量着南山碳纤维二期工厂修建的事情。
“曹总,按照相关机构的预测,2008年全球碳纤维市场的需求接近4万吨,今后五年有希望直接翻一番,在未来十年甚至可以直接打到15万吨以上的需求。”
“目前国内除了我们跟光威合作的万吨T300和T400碳纤维产能,以及我们自己的1万吨产能之外,其他的基本上都可以忽略。”
“美利坚和东瀛等企业的碳纤维产能基本上就供应了大部分的市场。”
“我们要想彻底的打破这种格局,最好就是直接将产能拉上去,把价格给拉下来,让东丽等企业经营不下去。”
曾建英现在也是豪情万丈,准备让南山碳纤维在最短的时间内成为世界第一的碳纤维企业。
要成为世界第一,除了技术上的突破之外,产能肯定也不能落下。
一期工厂的产能连国内需求都没办法充分的满足,是没有办法大量的低价出口去冲击市场的。
哪怕是跟空客的合作,也是象征意义更多一点。
但是二期工厂要是修建好了,情况肯定就会有很大的改变。
现在他就想要说服曹阳,二期工厂直接按照一期翻一倍的产能去修建。
虽然投资会更大,但是到时候产能效果更加显著啊。
“二期工厂如果按照你说的方法去修建,那么建成之后国内的碳纤维产量就达到了4万吨,基本上就可以全部满足市场需求了。”
“但是要大量的出口到海外,其实还是有点不够的。”
“东丽和赫氏凭借着海外的市场,应该也还能过得不错。”
“这种场景,肯定不是我们希望看到的。”
“所以要么就不搞,要搞就直接搞死他们!”
“二期工厂原本的计划主要是生产T700和T800的高端碳纤维,但是这些高端产品的市场需求量相对有限。”
“原计划的1万吨产能,用来生产T700和T800已经足够了。”
“剩下的1万吨产能,我们直接把它扩大到2万吨,一口气把T600的价格给彻底的干下来。”
“然后光威那边再把T300和T400的价格给打下来,到时候碳纤维市场就是一片血雨腥风,东丽肯定是跟不上我们的步伐的。”
“一旦量产的碳纤维失去了市场,他们就没有足够的资金去研发更多的新技术,到时候陷入到死循环之中,就是我们实现超越的时候。”
作为战略性新兴材料,碳纤维完全值得南山集团去死磕。
特别是以后华夏的风电行业会迎来大发展,风电的叶片材料,最适合的就是碳纤维。
到时候单单这一个领域就能消耗掉至少一万吨的碳纤维,甚至可以冲一冲两万吨。
只要技术够硬,够争气,就不用担心产品生产出来了没有人要。
“没问题,我现在就去安排人改一下规划。”
“土地方面,长安市已经提前开始动手,在我们一期工厂四周再次平整出来两千亩土地。”
“如果我们需要更多的话,也没有什么问题。”
“不过,碳纤维的生产需要要经过上百道工序,三百多项关键技术、三千多个工艺参数,经过十多个系统的集成才能制作完成。”
“一下把产能提的那么高,就意味着我们的投资要增加的更多。”
“二期工厂,可能直接就需要投资要接近百亿了。”
曾建英有点担心的看着曹阳。
虽然南山集团家大业大,但是100亿的投资,绝对是非常吓人的。
这才2008年啊。
人民币也好,美元也好,购买力都还是杠杠的。
“投资方面都好说,上一次长安市那边就表示可以帮我们协调一笔贷款,甚至还可以补贴我们一部分利息。”
“这一次要是一口气投资100个亿,别说是补贴利息了,直接就免息都应该没有问题。”
“所以资金并不需要特别的担心。”
“我担心的反倒是能不能有足够多的技术人员去尽快的把这个工厂运作起来。”
“所以下一步你要充分利用好一期工厂,招募更多的人员去熟悉相关的岗位。”
“甚至可以所有的岗位都配备一正一副的管理人员,到时候直接把另外一套班子挪到新工厂去。”
曹阳这么一说,曾建英心中大喜。
看这个意思,二期工厂的修建,那是稳了啊。
以后南山碳纤维就是长安市最大的民营企业了,也是国内乃至全球最大的碳纤维企业了。
年产4万吨高端碳纤维,这个能力不管是放在哪里,放在什么时候,都是非常厉害的存在。
要知道,今年全球的碳纤维市场需求,也就是4万吨左右。
虽然今后会快速的增长,但也是不可能每年都翻一番的往上走。
不过,东丽听到这个消息的话,估计就直接要哭晕在厕所了。
当然了,这个事情曹阳才不关心呢。
他只是让南山设备那边,尽快的开始安排碳纤维生产设备的准备。
那么大一个工厂,需要准备的设备是非常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