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次听你说,不打算在这个上面投入太多精力,那我猜你应该是想用类似‘四象材料’的方式,以技术授权、技术指导为主……不知道我猜的对不对。”
周瑞笑了笑:“差不多,确实没精力开工厂搞生产。”
这注定是一个需要大批量工业制造的东西,自己搞……太累……
赵院长眼睛一亮:“那有没有兴趣,再和学校合作一次?”
周瑞并不意外,笑道:“当然有兴趣,您先说说您的想法。”
赵院长见有门,喜笑颜开道:“复大的风格你懂得,学校在乎的东西,和一般企业不同,太阳能是未来十年,乃至二十年的‘热门领域’,这不但涉及到国家战略规划,也涉及到全球学界的关注……”
科学不分高低贵贱,但科研项目分。
同样是颠覆性的成果,“攻克口腔溃疡”和“攻克渐冻人症”显然不可同日而语,虽然它们俩都是绝症。
太阳能也是一样的,在未来非常长的时间里,这都会是一个被全人类高度关注的领域,它身上拥有大量光环。
什么?复大在高分子材料方面全球领先?听不懂,感觉就那样吧。
什么?复大在太阳能领域领先全球,将引领清洁能源新时代?卧槽牛逼!
大概就是这样……
如果“太阳能领域颠覆性的技术成果”、“人类清洁能源的重大突破”,是从复大里走出来的,那么这其中代表的东西就太多了。
虽然原则上周瑞本就是复大的学生,但这种简单的联系,不足以让复大摄取足够的声望,所以学校希望能够深度合作。
不像是“四象材料”那样,钙钛矿是可以走到阳光下的,这是一个可以支撑大量科研人员的分支,甚至围绕这个成果,持续的养出一大批相关人才。
这种热门领域,以前也就是复大没什么产出,如果手握重磅成果,建个新学院夸张了,建立一整套新专业绝对没问题。
很多人都能够从相关领域转过来,发现新机会,写出新论文,将技术开枝散叶,也让复大的“学界威望”更进一步。
“小周你看,太阳能电池终归要大规模制造才行,除了最重要的电池板,还有大量配套技术,比如电力技术,调控技术,实地发电还要因地制宜,考察自然环境……
“甚至以后钙钛矿路线的‘成本’和‘效率’,都还有提升的可能,而这些都是需要人的,需要大量科研人员,这人咱们有啊……”
见赵院长说的兴奋,周瑞一直没打断,其实这玩意和复大合作,算是各取所需。
他在乎的,复大不在乎,复大在乎的,他无所谓。
参考四象材料的合作方式,其实是最合适的。
对比起来,钙钛矿太阳能技术能给复大带来的好处更多,因为这个是可以公开的,而且可以产出一系列科研成果。
最终赵院长给出的方案是,让周瑞先完善专利注册工作,然后以“个人”或“复瑞”的名义,和复大合资成立一个“研究所”,然后再把成果装进研究所里。
与企业合作建立研究所,本就是高校的常规操作,只要分清楚成果归属就可以了。
研究所的运行模式,将会类比“四象材料”,以技术授权、技术指导为主。
介时专利的事情归专利,利润的事情归利润,学界的事情归学界。
初期投资可能并不需要太多,至少被“开明智能”吸金能力搞得金钱脱敏的周瑞,觉得很少。
大概200万左右,十多个人的规模。
人和钱复大全出,设备更是现成的,全校随便用。
日后的利润,学校则只礼貌的拿个10%。
研究人员的补贴,日常运营费用,从总收益里扣,如果亏本了不产生利润,学校兜底。
商业价值、知识产权等归研究所,等同于90%归周瑞。
而所有相关学术论文,全都以“复大太阳能研究所”的名义发布,包括周瑞那篇开山之作。
这个“名义”不是说一作换成研究所,而是投稿单位是研究所。
一来一回……周瑞分比不花,包括精力投入也极为有限,却能将“钙钛矿太阳能电池”落地,并且得到学校的倾力支持,拥有了大量后备科研人员去改进这一路线。
交给母校,省心省钱。
而复大只花了200万,得到了注定可以有大量“科研成果”产出的宝藏,还能在国际学界引起一波轰动,未来又有一个“新能源领域旗帜”,插在自己的学界城堡上做招牌。
赚……太赚了!
200万算什么……有时候组织一个假大空的国际学术会议,就得花掉这么多,请一大堆各国专家来开会吹牛逼,住最好的酒店,吃最贵的餐厅,年年做冤大头。
现在一对比。
那有钱还是得花在周瑞身上!
第488章 搬家
“复大太阳能研究所”的事情,还需要一点时间,主要是需要等周瑞之前交代的,在各个国家注册专利的事情妥善完成,最快,也得要明年初开始。
不过只要不卡自己毕业的事情就好,论文已经算内部通过了,过段时间只要接受一轮密集的特设考试就齐活了,对于周瑞来说很轻松。
赵院长带着合作的草案,就要往上申报去了,还要去杨校长那聊一下。
由于主要工艺是“化学气象沉积”,这研究所肯定是要放在“化学与材料学院”底下,受益最多的也是自己学院。
赵院长邀请周瑞一起去找杨校长,周瑞却道:“我下午还有点事情,就不过去了,回头如果有需要在碰吧。”
离开前,周瑞掏出一个优盘:“之前年会您有事没来,这算当时的一个伴手礼,杨校长也有一份,这个是您的。”
赵院长接过优盘,一脸懵,还以为“伴手礼”是优盘本身……
嘛……虽然感觉没必要特意带过来,但心意还是领了。
周瑞笑了笑,将里面“具有高度投资价值的比特币”,和“记得申报组织确认归属”的事情说了一下,赵院长感觉有点麻烦,但还是点点头。
看赵院长那样子,未必放在了心上,可能满头满脑都是“复大太阳能研究所”的事情,周瑞想着以后再提一嘴吧。
离开了学院办公室,周瑞重新带上口罩,朝着校园西门走去。
今天是李家母女搬家的日子。
就连姚培丽,听说“李家”和“周家上海分部”要做邻居了,都专门打了电话来,让周瑞去帮帮忙,未来甚至打算过来做客看一看。
今天算是第一次搬家,李慧华找了搬家公司,想把主要工作量都完成,再之后两边这么近,慢慢腾挪就好。
万景园的房子李家母女也住了快两年了,而且住的比较认真,没有当做“出租屋”随便应付,而是真正当做家,所以东西很多,据说光厨房里的各种厨具,就够装小半车了。
李慧华早上六点就起来打包收拾了。
周瑞走到单元楼下,就看到已经停了一辆厢式货车,看了看表,自己没迟到……那就是这些人早到了。
司机的脚架在窗户上,一边抽烟一边刷手机,动作难度还挺高。
周瑞围着转了一圈,后车厢敞开着,里面已经有了一些箱子,但没人。
“师傅,搬家的?”
那人斜着看了一眼周瑞,鼻子里嗯了一声。
“你这后面这么敞着,不下来看着么?被人拿走了一箱怎么办。”
没想到司机变脸道:“你咋管的这么宽呢?”
周瑞皱了皱眉头:“你搬的是我家,你说我管不管,东西丢了你赔么?”
那人一愣,心想不是说就母女两个么……
嘴里嘟嘟囔囔的,但还是跳下了车。
“咋能丢……我们搬多少回家从来没丢过……”
周瑞冷眼旁观,不想多费口舌。
结果上了楼,一出电梯就听到争吵声。
“不是说打包价么,怎么刚开始干要加钱?”
“你这箱子里东西太重了,这都什么东西死沉死沉的……”
“就正常的箱子,哪里重了!”
李家门口,两个穿工装的男人将门堵得死死的,李文倩气急的声音从里面传来。
周瑞直接一左一右直接将两人拨开,两人还没反应过来,就踉跄的倒退开来。
进去一看,李文倩正在和一个四十来岁的工装男人对峙,旁边李慧华也很烦躁,但眼底里又带着一点不安。
刚才两个男人往门口一堵,平白让她慌了三分。
看到周瑞进来,李慧华松了一口气,李文倩看了一眼周瑞,但不想在工装男面前露怯,梗着脖子道:
“从一进门就挑三拣四的,这个重了,那个大了,刚搬了两箱就要加钱,哪有这样的道理。”
她带着口罩看不清表情,但从语气里周瑞就能听出,小丫头是真的急了。
这不是钱不钱的问题,是真的很让人生气。
这伙人从一进门就一直碎嘴,嫌弃这个嫌弃那个。
楼上楼下两场戏,周瑞差不多就知道怎么回事了,心想果然搬家公司坑多啊……
这种情况,就和装修一样,好言好语讲道理是没用的。
你越好言好语,人家越觉得你好拿捏。
你只有比他们更难搞,他们才会收敛,讲道理是讲不通的。
可以想象,刚来的时候李家母女肯定是客客气气的,周瑞看到桌子上还放了三杯茶水……
工装男正要开口,感觉一只沉重的臂膀卡在了脖子上。
“我看看怎么个事儿……”
周瑞微微发力,工装男感觉自己和一根筷子一样东倒西歪。
“兄弟,三个人搬了两箱就干不动了,这么虚干什么搬家,你不如去医院看看。”
“能不能干?不能干赶紧走,这么虚,到时候搬家受伤了是不是还要赖我们箱子重?”
工装男错愕了一下,不知道该怎么应对,怎么还有人?不是就母女两个?
“你这什么意思?”
“字面意思,直线距离两公里不到,两边都有电梯,接个这样的单还不满足?李阿姨你钱付了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