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夫人都算不上,最多算是牛嬷嬷。
甚至周瑞没安排的时候,他们自己就捉摸了不少东西,积累了很多灵感。
“老板,你是了解我的,我就好这一口!”
“老板,你是了解我的,我的大手已经饥渴难耐了!”
“老板,你是……”
周瑞打断道:“好了好了,搁这玩梗呢?”
王涛道:“老板,什么时候开工?随时指示!”
周瑞:“月底之前吧,你们把手上的工作都提前安排好,到时候可能会高强度工作。”
“没问题老板!”
之后周瑞重点提醒了一嘴:
“负二楼有新弄出来的实弹演练区域,之后陆续会有真家伙进来,你们千万千万,别违反各种安全规定,别受伤,也决不能带危险的东西上楼。”
好家伙,原本这帮技术宅就够兴奋了……
周瑞这一说,口水都滋出来了!
这打工打的,神仙一样的日子啊!
这帮家伙一个个的,和在“三楼”邂逅了初恋一样。
而且初恋说刚入行第一天……
周瑞果断离开了会议室,把空间留给了过于兴奋的十个技术宅,祝他们之间能深入交流,互诉衷肠,一起迸发出灵感的火星子。
回到六楼,周瑞正准备回办公室,刚好看到了一个熟悉的身影。
白晓莺拎着一袋文件,似乎正准备下楼。
依旧是那副干练精神的模样,一身职业裤装低调又专业。
周瑞挑了挑眉:“你长假结束了?”
白晓莺好奇道:“长假?”
“林托说你请了长假……”
白晓莺略微一想就明白了:“我确实刚回来……不过林托那家伙应该是习惯了,我们这行,一般有‘问就是请假’的说法,以免透露情报,算是一点潜规则。”
周瑞心说好家伙!这林托是有点不信任他还是怎么的……
我都脑补出你身患绝症的画面了。
白晓莺看着周瑞古怪的表情,突然莞尔一笑,打趣道:“周总很关心我么?”
周瑞当然摇摇头,理直气壮道:“有么?我就随口问问。”
白晓莺观察着周瑞的微表情,做这行的岂会没有这种能力?
只是终究,周总脸上虽然带着些许尴尬,但确实没有额外的“关心”。
心里说不上什么滋味,白晓莺浅浅一笑,扬了扬手上的文档:“那我先下去了,回头见。”
两人错身而过,白晓莺走入电梯。
电梯门快关闭的时候,听到外面的周瑞的声音:“一切正常就好,新年快乐!”
白晓莺微微发愣,想回话时,电梯门已经关闭了。
只是脸上的笑容还在。
“一切正常,新年快乐。”
第552章 暗中调研
鲁省南部,临市、炎县、前庄村。
春耕的时机,是由南到北,逐渐推移的。
同时还牵扯到当地具体的天气情况,如果雨水过多,就需要晾晒等待,所以哪怕是同一个气候区,也有先后之分。
前庄村北边的道路上,几个人站在路口嗑瓜子。
“小刘!今年咋不去城里打工?去年在沪上挣到钱了没有?”
被称为小刘的人颠着腿说道:“还行吧,在沪上跑外卖,一个月也好几千,就是累点。”
“啥叫外卖啊,一个月几千不少了!”
“就人家饭馆做饭,我给送到人家屋里去。”
正聊着,一辆黑车停在了路口,下来一男一女。
都穿着深色夹克,这装束一看就是更北边大城市来的。
那个女的笑着说道:“你们好,这里是前庄村么?”
“这里是前庄村,你们找谁?”
“我们是农业部门的,听说这边引进了一批新农机,想来走访一下。”
“新农机?你是说乡里农机社的‘农神’么?已经回去了!”
女调研员一愣:“回去了?不是说今天早上来这边工作么?”
难道“农神”的工作亩数作假?
他们是从农机社那边,了解了工作计划,然后再突击抽查反馈的。
要知道国家支持,就意味着补贴,就意味着钱。
骗补贴的行为层出不穷,很多就是靠着虚构效果,虚构数据,虚构先进性。
不过这次,显然她想多了。
“恁来晚了,人家已经干完嘞”
一人绘声绘色的形容着,地道的鲁省口音听起来很有气势:“那玩意儿是真能啊!侧腰滴门一打开,花花花往外出飞机!”
沪上打工回来的小刘纠正道:“人家那叫无人机!不是飞机!出飞机还了得!恁以为是航空母舰呀!”
“那不是一个意思么!我们三个大小伙子往里面送料,都没那玩意儿撒的快,几百亩地,从前到后乱七八糟的事儿加一块,愣是没超过半小时就干完喽!”
“我还和那司机商量着,我二叔家的地也没弄,那司机不愿意,说都排满了,要赶去下一家,让我自己和农机社打电话重新约。”
女调研员拿出小本本,虽然没有赶上,但这些农户的反馈也很重要。
“要我说,他那个东西效率这么高,应该就指着一个地方洒,一个村都包圆了再去下一个地方,不然时间都浪费在路上了。”
女调研员写下:统筹性有待提升,工作订单过于分散……
当然,这不是“农神”的问题,毕竟这是个新技术,不是所有人都知道。
如果“农神”的应用,能够更加普遍,就能像传统农机那样,有更合理的区域规划,效率应该还能再提升。
“那您觉得,农神的价格贵么。”
“我滴天爷,一亩地才五块钱!哪里贵了~!”
“去年找人手撒的,一亩地几十块钱,就这还得是沾亲带故才愿意来,每天管饭,农忙的时候谁家都缺人。”
旁边小刘突然说道:“一亩地五块钱?”
“嗯啊,咋了?”
“你家300亩,他半小时挣了1500?”
肥是自家准备好的,农神也就费个油钱、电钱……
虽然没细算过……但小刘感觉,这比送外卖有前途啊……
他是去过大城市的,不觉得自己学不会操作“农神”。
只是心想这么一台机器,很贵吧?!
小刘决定回去打听一下,虽然老家这边只有一台,肯定不饱和,哪怕以后饱和了,他也能开去别的地方……那毕竟是一辆车子不是?
有趣的事情是……
一通操作下来,农户感觉自己赚了,毕竟真金白银的省下了钱,全是纯收入。
(想)开农神的也觉得自己赚了,半小时一千多块,哪怕刨去成本,也肯定有的赚。
两边都觉得自己赚了,这就是生产力的提升……
而不是一个链条上的上下挤压内卷。
女调研员不但认真询问了农户们的想法,还去了农神刚才工作的地方看了一眼。
黄色的土地上,黑色的基肥很显眼。
而且恰巧旁边一块地上,有人正扛着麻袋,在隔壁地块人力撒肥。
撒的有稀有疏,不够均匀,和隔壁农神作业的土地,视觉上有着明显对比。
女调研员感觉这场景很有参考意义,拍下了一张照片,准备拿回去汇报。
然后叫上同事,出发去下一个调研点了……
这次得有点提前量,否则又赶不上热乎的。
同样的工作,在不同的省份,不同的村庄都在发生。
这次“两部联合调研”,从京北出发,兵分数路,化整为零,一路南下。
不发通知、不打招呼、不听汇报、不用陪同、直奔基层、直插现场。
……
之后的几天里,周瑞大部分精力,都倾注在了“农神”相关领域,编写程序,筹备数据中心,设计“一体化压铸”的产线,协调各方情况。
偶尔有空了,也会刷刷经验。
而农业部、科技部两部联合调研的进展反馈,也来的比他想象的早不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