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搞数学的,有哪个算不过来这笔账。
好吧,虽然心里知道陈远志说的就是事实,但徐大江依然感觉极度憋屈。
类似乔泽这样的人才几个世纪才能出这么一个啊。类似的机会肯定不能指望了。
“好了,徐大江,与其在那儿伤春悲秋,不如你好好考虑下,如何利用好乔泽还能呆在西林的这段时间,好好发展你的数学院。把你那一亩三分地经营好了。你要这样想,即便乔泽走了,起码研究中心还留在西林。
而且这孩子跟李建高都是念旧的人,就算以后两人都在京城发展,未来只要帮学校多说两句话,咱们得发展一样不会差到哪去。你就知足吧。”
陈远志大概是看出了徐大江心情不好,开口劝慰了句。
“老陈啊,我琢磨着你在西林也呆了五年了吧?是不是也要挪位置了?”徐大江回过了味来,突然开口问了句。他甚至已经懒得再叫一声校长。
“你是组织部啊?!我的工作调动你还能安排了?”陈远志没好气的说道。
“呵呵,算了,没啥好聊的了,我走了。”说着徐大江把文件丢回陈远志的桌上,头也不回的扭身直接离开。
出门时还顺手把办公室门重重的关上,发出“砰”的一声。
“这个姓徐的……”陈远志瞪了眼徐大江离去的方向,深吸了口气,算了,懒得理会这个憨人。
……
西林研究所,随着目前几项工作逐渐步入正轨,乔泽最近的工作量其实不大。
乔代数几何研究中心交给李建高去管着了。
关于“深海幽影”大型海底集群勘探项目的工作已经在豆豆的帮助下归好了类。为此乔泽专门设计了一个内部任务分发系统,挂在新成立的工程研究中心这边。
具体就是通过豆豆将整套系统分解成了数千个任务,每个任务都计算出对应的基础积分。
学校内相关的实验室在通过资质注册跟认证,登录到任务平台,实验室内部的小组就能浏览并接取各自的相关研发任务。
规定时间内完成任务之后就可以提交报告,并申请验收。
通过中心的验收之后,就能获取相应的积分。
积分有两个用处,第一个就是任务界面首页上的科研积分榜,等到项目最终完成之后,根据最终积分来确定贡献度排名。简单来说就是哪个实验室贡献更大,能获取更多荣誉。
另一个就是直接兑换研发中心的特别拨出的研发资金。
当然积分不一定是正的,还可能是负的……
比如没有在规定时间内完成任务,或者连续三次提交验收都未能通过审核都会根据基础积分,就会触动到负分机制。所以首页还有另一个榜单——负分榜。
总之最优秀的团队,跟最稀烂的团队前十名都直接公布在研究中心的首页上。
这套系统是乔泽委托豆豆设计的。豆豆则是参考了网络上所有能查阅跟不能查阅的公开资料制定的规则。
本来豆豆还打算制定一个消除负分的规则,就是给积分直接明码标价,如果拿到了负分,实验室可以通过给项目捐钱来消除负分。
但被乔泽给否了。
本来实验室要参加这个项目都需要先垫付科研经费,如果万一做失败了,为了面子还要花钱消分,这规则的确显得太过资本家了点。
人工智能大概是真不怕以后被吊路灯的,所以在制定规则的时候,就显得很奔放。
甚至都没法骂它不当人,因为豆豆这玩意儿是真能理直气壮的回一句,它本来就不是人。
但不得不承认,任务平台开始试运行效果还是很好的。
哪怕最初大家都不太敢接太高难度的任务,也不要紧。
豆豆制定的规则还留着杀手锏,一定期限内没有实验室承接的高难度任务,会自动触发对外邀请校外有资质的实验室接取机制。
如果一旦高难度任务被校外有资质实验室接取,所有参与项目计划的校内实验室都将按比例扣除一定量的积分。
当然,能让豆豆这么任性的原因,还在于乔泽这段时间为了这个项目开发、测试了不少相关的工具。足以保证项目整体顺利推进下去。
苏立行那边也没拖后腿。
以超快的速度跟相对实惠的价格,拿下了厂房,并且已经根据乔泽发给他的各项标准开始了改造。
至于所谓的环境审核,只要砸得钱够多,并不是什么问题。
当然这里的砸钱是额外购买安装各种环保设备。
苏立行的确不太懂制造业,但架不住他现在可支配的钱够多,多到溢出那种。
要知道这段时间银行都是排着队求着苏总能从自家银行贷款,越多越好那种,根本就不设限额了。
银行虽然是弱势群体,但消息总是特别灵通。
乔泽设计了一款逆天的材料研究模型,虽然还没在普罗大众的层面传开,但各大银行早就收到了相关消息。
苏立行是乔泽的准岳父,这个节骨眼又要开一家材料制造厂,虽然暂时不知道是要制造什么材料,但用屁股都能想到,这家厂子生产的东西,是不愁卖的。
哪怕是看着乔泽这层关系,在质量相同的情况下,厂子里生产的东西就算价格比同样的厂家贵个百分之十,下游厂家大概率也会来抢购。
甚至压根就不会有谁敢不长眼来抢苏立行的生意,毕竟现在整个材料行业都指着人家未来女婿的工具吃饭呢。这模型可能带来的市场已经大到让一众银行聘请的经济师们都觉得咂舌,谁要这么不开眼,大概率是不想混了。
对银行来说,这样优质的客户用千年难得一遇都不过分。
唯一可惜的就是老苏的格局太小了,百来亩地的工厂够干嘛?
这些日子,近乎所有西林各大银行行长,在请苏立行吃饭的时候,都在跟这位老板提建议,干事业要做就做大!直接搞个几千上万亩地,在西林城郊直接建设个材料工业园出来,把握时代跟准女婿赋予机遇,一波直接起飞。
要干就干到世界首富!
钱压根不是问题。
只要苏立行有这个想法,别说西林的银行了,全国上下一堆的机构,都会挥舞着支票前来投资的。
甚至还有人酒桌上连规划图都带来了。
地块都已经帮苏立行选好了,恨不得只要他点点头,第二天就能开始征收工作。甚至有人拍着胸脯跟苏立行说所有优惠政策都会倾斜……
显然西林当地ZF这边许多人也是希望苏立行能有这个魄力的。
未来人也许不会留在西林,但这种投资巨大的工业集群一旦落地,起码十几、二十年,都是搬不走的。
哪怕前些年少收些税,但在未来那可都是现金奶牛。
可惜的是,面对着泼天的富贵,苏立行却变得怂了。
第224章 异常的传导效应
真要说起来,苏立行绝对是创业者中的奇葩。
能够白手起家,做出一家估值破十亿的一代创业者,大都是敢想敢干敢闯的野心家。
做事业就是朝着最大最强去的。
毕竟这些强人的视角跟普通人区别很大,在他们看来,商业在现行规则下,从来都是不进则退的。加上人的欲望本就是没有止境的。
所以公司发展到一定规模,哪怕老板不思上进了,曾经的创始团队都不会满足。
但苏立行却一直都是小富即安的小市民心态。
只想着耕耘好自家那一亩三分地就够了。
也不是说没有过首富梦。
但那太累了。
更别提对于商人来说,一旦资产庞大到一定规模,不管是否愿意,都必须得开始考虑许多更加复杂的问题。
苏立行懒得想那么多。
当年他创业的初衷其实是,能够眼都不眨的买下那些昂贵的模型。
真要说起来,当初定下的目标早就基本实现了。
除了那些使用了珍贵金属手工打造、随便售价就是上千万人民币起的等比例还原模型外,买起来还得思考几分钟外,其他几万、几十万的具有收藏价值模型买起来基本都可以做到不眨眼了。
所以苏立行也开始逐渐变得忙碌起来。
平日里不但要考虑太多生意上的事情,闲下来了,还得花费大部分精力放到了宝贵闺女身上。
随后就是外包软件行业的大萧条时期,虽然临海立橙当时已经做到了整个华东首屈一指的行业地位。但要想实现盈利依然得靠那些大客户。
中小客户赚到的那点钱,也就只能维持公司的运营。
毕竟公司要养近千号人呢。
所以哪怕是身价上亿的老板,苏立行在临海依然还是得经常出门应酬。
起码得让那些大客户甲方感觉到乙方老板的诚意。
这也是苏立行并不想要公司扩大规模的原因。
他选择创业的这破行业赛道,虽然的确让他赚了钱,但想当多大的老板,就得先学会装多小的孙子。
这大概也是很多同行忍不住去搞房地产的原因。
毕竟后者那些年着实风光无限。只要事业步入正轨,成功欠下一大笔钱后,是真能站着也把钱赚了。走哪都当甲方,想想都是件很爽利的事情。
苏立行本以为他是没机会体验到这种感觉了,万万没想到,准女婿一通电话,却让他在西林感受到了当大牌甲方的快乐。
同样是应酬,但感觉是真不一样。
在临海的应酬,不只是总得端着杯子敬酒那么简单,他还得随时观察甲方的情绪,要懂得活跃气氛,时刻注意选择的话题不能得罪人。
哪怕喝得脑袋发晕,还得保证不能说错话。
毕竟他一杯,人家舔一舔,说不定哪句话就被记住了呢。
但在西林的应酬,他想喝就喝,不想喝就算喝果汁,其他人也不会说什么。不停找话题,活跃气氛这些工作成了对方需要操心的事。他只要肯赏脸,那就已经是给了天大的面子。
起码整个三月,苏立行就是这么过来的。
每天行程虽然都被安排得满满的,但他甚至并不感觉有多累。
工厂那边的事情,高薪挖来了熟悉制造业的人才,他只需要负责总体规划。
日常的应酬,身边都是些人精,情商高到离谱那种。迎来送往的时候,很多需求根本不需要他说,一个眼神,人家马上都能心领神会,把一切妥妥帖帖。
甚至有时候连眼神都不需要,人家早已经把一切可能都提前想到了。
只能说哪怕是宴请,也是要分专业的。
各种糖衣炮弹更是一颗接一颗,几乎是不计成本的朝着他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