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父亲现在留在老家,没有过来,腊梅也想自己赚钱后,说动父亲来京城团聚。
其实这几天经过奔走,她也悟到了一个道理,互联网产业目前还在烧钱阶段,由于生态还没能培育起来,所以现在还看不到盈利模式。
后世大家能看到的赚钱的互联网产业,那都是经过了几轮的烧钱,几轮的厮杀,幸存下来的。
最后的幸存者,成为后世人们见到的互联网产业的佼佼者。
现在拿个风投都不太容易,国外的风投她绝对不去考虑了,国内的投资者又顾虑重重,没有国外投资者站在互联网风口上的认知,他们就像黄非一样,大部份人往往把互联网产业认为是一个虚拟的泡沫产业。
腊梅这几天并没有收到好的投资意向,听父亲这么说,她忽然觉得,如果让父亲掌握一个实体产业,那也是对自己互联网产业的最好补充。
在京城从事房地产业,目前不太可能,需得等到以后有了实力再说。
但要做实体产业得做什么呢?
什么是短平快,投入小,见效快、赚钱效应大的行业?
一定有,只是她现在还没从脑子里挖出来。
在腊梅发呆的时候,吴启智已经去洗澡刮胡子,出来整个人也精神了不少。
他让腊梅好好休息,他自己去菜市场买一点菜,还问要不要让罗浩过来一起吃饭。
腊梅说打电话问问罗浩。
罗浩接到电话,当然答应不迭。
吴启智的电话上周就装好了,有罗浩帮忙,报装很快,要不然光是报名排号,得等好一阵子了,没那么快能装上电话。
腊梅自我盘点一番,父亲来京城之后,她要上学,要忙公司的事情,要去找投资人,忙得跟风车似地团团转,所以根本就没有多少空余的时间陪父亲。
见父亲那么煞费苦心地为自己着想,自己却没有时间好好陪陪他,腊梅也心生愧疚。
反正在屋里闭门造不出车来,便提出陪父亲去菜市场买东西。
吴启智虽然高兴,却心疼地说:
“我知道你累,不用勉强。”
腊梅说:“我不累,走一走还能放松脑子。”
吴启智一想也是,女儿做的都是脑力活,确实需要走动走动才能放松,这才高兴地拿着菜篮子和腊梅去菜市场了。
他一个大男人,提个菜篮子有点不伦不类的,他却泰然自若,显见是做惯了这样的事。
腊梅有点心酸,从父亲手里接过菜篮子,一看这菜篮子,还是自家竹器社出产的,编得挺精致的,出口的产品,估计是父亲顺手带到京城的。
“爸,既然你都要定居在京城了,要不你在京城找个伴吧?平时我无暇照顾你,你也不会孤单。”
腊梅主动开口道。
吴启智把头摇得像波浪鼓似的,道:“算了,我不想找了。有你妈闹一回,我去了半条命,已经对婚姻这事不产生向往了,我怕得很。”
吴启智这么说,腊梅也就不好继续再提这个话题了。
如果父亲光是为了照顾她而去结婚,那他肯定极力劝说,可父亲明明是被母亲伤到了,被婚姻这码事吓破了胆,所以不想结婚了。
那就等以后,他要是遇到了真爱再说吧,现在空口白牙,说这些也没意思。
于是腊梅也略过这个话题不提,和父亲去菜市场买菜。
这里是居民区,因此购物还是挺方便的,离家不到一百米就有个小菜市场,住在这里的居民平时都到这里买菜。
一路上,也有不少人依仗自己家临街的房子,凿门开墙,开了个小铺面,做起了食杂店的生意。
这年头,开食杂店等各种小店还挺赚钱的,一个月的收入比领工资的人高两三倍。
所以时下介绍对象,如果说他家是开店的,准保让姑娘眼睛一亮。
一个店面就代表了男方的身家地位,是衣食无忧的保障,所以家里开个店,小伙子很容易找对象。
哪怕是十平方米的小店,也是一项家庭资产,说出去是倍光荣的事。
腊梅一路走来,看到有人在店面前的木台上,摆着用陶瓷坛子装的老京城酸奶,便对吴启智说:
“爸,回来时咱们也买两罐酸奶喝喝吧?”
“好。”吴启智见女儿想喝,当然答应。
前世,有一段时间假冒伪劣商品泛滥,有些商贩为了赚钱毫无底限,就连这种老京城酸奶也造假,溯源的话,据说丧心疯狂的商贩在酸奶里加了鞋底。当然,确切地说,那叫工业明胶。
腊梅如今看到这酸奶,便想起了前世的相关曝光新闻。
小菜市场菜品丰富,要什么有什么,而且摆的也很整齐干净,让腊梅出乎意料的是,这里卖的菜并不比老家贵,甚至有的菜还更便宜。
京城果然是物流的汇聚中心,这里的物价平稳,可惜的就是后来房价暴涨,不然还真是生活的好地方。
腊梅和父亲买了一些应季的菜,吴启智又买了牛肉、虾等食材,女儿周末回来,他得像往常一样好好地犒劳犒劳她。
虽然腊梅一直声明在华清食堂都吃得挺好的,让吴启智不用担心她的营养,但吴启智还是不放心,总觉得自己亲手动手做,完了看女儿当面吃下,这才放心,所以还是买了一大堆菜。
回家的路上,二人果然买了三罐酸奶,多的一罐自然是给罗浩的。
店家说要留五毛钱当押金,回头把瓶子退了还能退押金。
吴启智说:“一罐酸奶两块钱也挺贵的。”
腊梅用塑料吸管扎破蒙在酸奶罐上的纸皮,轻轻一吸,那醇厚的奶味,适宜的酸度,让人胃口大开。
腊梅含糊着道:“爸,贵有贵的价值,好吃,你尝尝。”
父女二人提着菜,边说笑边往家里走。
路上,就见不时走来三五个小学生,现在正好是放学的点,小学生们穿着白衬衫,脖子上挂着红领巾,三五成群在街上或走或跑。
------------
第三百五十四章 辣条横空出世
这时也没有家长接孩子的习惯,住在附近的孩子都是自己走路回去的,所以校园门口也没有见到后世学校那种拥堵的场景。
吴启智不时和路过的人打招呼,看样子都认识似的。
腊梅不由好奇地问:“爸,这些都是谁啊?”
“都是住在这附近的邻居,每天买菜就认识了。”吴启智道。
腊梅不由佩服起父亲的社交能力来。
走过食杂店的时候,就见一群放学的小学生在食杂店里买零食。
小学生们买的都不是什么贵重的零食,一颗大白兔奶糖,一条果丹皮,还有人买了冰峰汽水,小心翼翼地让店老板撬开汽水的瓶盖,然后美滋滋地享受着汽水的冰凉清甜。
腊梅看着这群孩子津津有味地吃着零食,脑子里突然闪过一条信息……
腊梅高兴地双手合掌一拍,道:
“爸,我想到一个项目了,很适合你。”
“什么?”
吴启智一听腊梅这么高兴,肯定是有了好主意,迫不及待地问道。
“我觉得你可以做零食,零食不光是孩子吃,大人也爱吃,而且做零食投入小,见效快。
你看这些大大小小的食杂店,他们卖的都不是很贵的零食,他们就是咱们的经销商。”
腊梅指着正在前面一排食杂店道。
她现在发现,为什么这里会有这么多食杂店存在,不就是因为附近有一所小学嘛,做的就是孩子的生意。
“这……”吴启智一时不能明悟,“做什么零食?我可是一点经验都没有。”
“辣条!我们要做的零食就叫辣条,它的成本只有几分钱,但卖出去一包可以卖八分钱,三分钱是给经销商的利润,扣除这一块,咱们每一包至少还要赚五分钱。
辣条是一种让人吃了越来越上瘾的零食,一个人不吃个十包八包的都不会过瘾。
如果一天能够卖出去一万包,那就是五千块,十万包就是五万块……”
腊梅扳着指头,如数家珍。
吴启智被女儿说得两眼大放光芒,但又有些拿捏不定,道:
“一天卖十万包有可能吗?”
“京城的范围内不好说,但是咱们可以卖到全国各地呀。”腊梅道。
辣条是一种小零食,腊梅记得,前世卫龙辣条一年卖掉了17万吨,营收达到了40多亿元,平均每天大约卖出了490吨的辣条。
卫龙辣条面对的是全国的消费群体,正因为营收大增,还申请了上市。大家都说,这是吃货们一包一包吃出来的。
一包辣条征服了无数的吃货,不起眼的辣条杀出了一条赚钱的康庄大道……
父亲现在手头流动资金有二十多万,让他做大生意不稳妥,万一亏了钱就没了。
但辣条投入小,见效快,本也不需要太多。
果然,闭门造不出车了,出门一趟就有了灵感。
回到家,吴启智开始切肉,把肉剁成肉沫,准备做韭菜盒子。
他总觉得女儿瘦了,需要多吃点肉,又知道她不喜欢吃炒肉,所以便做新学的韭菜盒子。
腊梅对饺子、韭菜盒子还是挺喜欢吃的,这点和北方人有点象。
腊梅也不先去打扰父亲做菜,她拿出纸笔,默默计算父亲需要的资金投入。
然后又打电话让罗浩去打听,如果要弄一套做面食的机械自动化设备,差不多需要多少钱?
改装又要多少钱?
罗浩虽然不知道腊梅问这些做什么,但是他就很快就落实了。
这几年做生意,罗浩攒下了不少社会上的人脉,再加上有罗家小公子的光环加持,所以要找到一个符合腊梅条件的设备并不难。
罗浩消息一放出去,四面八方的消息都向他汇聚过来。
等罗浩把这些消息都在纸上一一记得七七八八的时候,一看手表时间不早了。
于是罗浩把纸收在包里,然后对邱雁松他们道:
“老丈人请吃饭,我先走了,要不就迟了,我不到家,他们都不会先吃,等着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