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重生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九零之学霸人生_分节阅读_第65节
小说作者:海船果心   小说类别:重生小说   内容大小:518 KB   上传时间:2022-09-08 20:24:23

  “这个药对中早期效果怎么样?反应大不大?对肝肾功能的损伤情况怎么样?”

  李医生压根没有回答他们的话,只是埋头开始翻病例,半天才回了一句:“先往主任那里报吧,抢不抢得到实验名额还要两说呢。”

  他这话让不少人如梦初醒,有人手忙脚乱开始翻手里的病例,也有些直接把电话打了出去。

  现如今癌症发病率这么高,像他们这种肿瘤科医生,谁还没有几个来问情况的亲戚朋友呢?这种和临床试验新药有关的消息传出去,那也是个很大的人情了。

  其实新药的临床实验,在某些病人群体里一直是一件很受欢迎的事情——尤其是现有治疗方式效果不好的时候,还没有上市获批的新药,几乎成了他们唯一的救命稻草。

  而之所以蕤复康遇冷,主要还是研发这种药物的药厂太没名气——但凡是哪种在国外已经获批的药,为了通过审批而在国内再次开展临床实验,那名额早就被抢疯了,哪里能剩到年轻医生手上。

  或者但凡稍微有点名气的大药厂,就算是从未上市过的新药,也不至于之前那个冰冷的待遇。

  但是,救命药救命药,只要它真有效果,就算前期遇冷,也能倾刻间在病人和医生群体中,成为流传最快最爆炸的新闻。

  一种或许对癌症晚期有效果的新药!现在正在招募临床试验病人!

  不单单只有王医生注意到了这种新药的效果,事实上,只要是运气好没有抽到安慰剂的病人,各项指标都有了非常明显的好转。

  第一批用药的病人,正好就是这几天集中开始做检查的,于是,悄无声息中,关于某种神奇新药的传说,已经在病人圈子里流传起来。

  “对,就是这种新药,”一个大妈对一个头发全掉光的年轻女孩说,“好像还在做什么什么实验,买是买不到的,但是可以申请成为实验对象啊,我亲戚就是,一旦不用花钱,人家还倒给钱呢,听说才用了一个多月的药,他的肿瘤范围就小了很多,医生都吓到了呢。”

  女孩的父母眼中露出期盼:“那现在咱们还能不能参与那个实验?都不用人家给钱,要是真有这么好的药,多少钱咱们都愿意买呀!”

  于是,就连双盲实验都进行不下去了,所有中晚期的癌症病人都在强烈要求使用这种新药——这种救命的药。

  慕清只能无奈的笑:“以后双盲实验尽量选择早期病人吧……按照这个进度,应该很快就能进入第三期实验?”

  按照常规的药品审批速度,当然不可能这么快——事实上,第二期临床实验能在一年内做完,都算是非常快的了。

  但问题是,现在别说他们实验室,就连药管局都快承受不住压力了,这几天也不知道有多少个领导亲切过问过新药的事,都在问更大规模的临床实验什么时候开展。

  第二期原本只计划招募300个实验病人,而当第一批实验病人病情出现好转的消息刚一传出去,原本招募病人不足的第二期临床实验,顷刻间名额就被报满了。

  甚至还有人不要补助,宁愿掏钱来参加这次实验的——都是些在绝望中终于看到一丝希望曙光的可怜人。

  药管局的负责人终于承受不住压力,跑到慕清实验室来商量,是不是可以酌情放开一点名额——要是觉得经济负担太重,他们甚至可以帮着去跟上面要经费。

  “这可是利国利民,能够挽救无数家庭的大事情!”那个负责人慷慨激昂的说,“放心,只要你们药厂愿意多开放实验名额,跑资金还有申请政策的事都交给我们来办,审批速度也可以稍微提快一点嘛!”

  只可惜,慕清只能露出虚弱的微笑婉拒:“真不是我们不愿意扩大——而是原料药的产量有限,我们现在的产能都跟不上需求了。”

  如果按照原来的计划,第二期临床实验进行2~3年时间,慕清就有充足的时间解决从实验室生产向工厂标准化生产过渡的问题。

  问题是,现在才过去一个多月呢,药管局就拍着桌子喊要她们扩大临床实验的范围了。

  就算把慕清拆了她也做不到啊!

  “要政策还是要技术支持,我都可以帮你搞定!”那个负责人难得没有打官腔,直接拍着胸脯保证,“这个药只要通过第三期临床,我向你保证,至少在医药这一块,国内所有的优惠政策都将向你们倾斜,你的实验室将成为今年医学界最出名的实验室——近十年来,没有一款新药的价值能和你们这款药相比!”

  慕清当然也知道这个药的价值。

  “我们争取先解决大规模生产问题——至于实验病人的名额,目前顶多再放300个出去,这已经是我们目前人手能承受的极限了。”慕清说。

  “你们有没有在近期扩大规模的想法?如果有的话,我可以帮你联系一些大型制药厂把生产车间转让给你们,再支援一批技术工人过来,放心,不要你出一分钱,唯一的要求就是,尽快,尽快,把你们的生产能力搞上去!”

  慕清有点傻,这……算不算是被追着喂饭了?

  不管人家是真心实意想支援她们,看是看准机会想参一股,慕清对条件好的制药车间,确实是有需求。

  之前她本来想着自己建,大不了多花点钱,花点时间而已,可现在看起来,市场压根就等不及了。

  无论是医生,病人,还是相关管理机构,都迫不及待盼望着这款新药的问世——哪怕为此大开绿灯也在所不惜。

  也怪不得这些人这么急,毕竟,这可是一款晚期癌症的特效药啊!

  自从现代医学界出现“癌症”这个名词开始,这种恐怖的疾病始终就像环绕在人类头顶的巨大阴影,一刻不得消解。

  尤其是晚期癌症,恶性肿瘤开始在人体内大肆扩张,即便是化疗和放疗这些看起来有效的手段,对癌细胞,反而不如对人体健康细胞的破坏力大。

  杀敌一千,自损八百,甚至反而促使患者提前死亡,都是这种治疗方案的弊病所在。

  而现在,人们似乎看到了新的希望。

  一种全新的,对恶性肿瘤细胞有杀灭作用的药物——而且看起来它的副作用还并不很大!

  哪怕副作用就是大一些呢,这种新药但凡一出世,就将成为医药界绝对的明星!

  连带着国内医药界,都能在世界面前好好风光一把。

  王医生所在的科室,很幸运的又多争取到了四个实验名额,加上之前的李杏芳,他们科室的实验病人高达五人。

  “这几个病人以后就是科室的重点观察对象了,一定要二十四小时详细记录所有数据,一点都不能放过,”科室主任飞快的给底下的医生护士下达任务,“今年明年咱们科室的论文,就靠这一回了!”

  这也是医院和医生愿意参加新药临床实验的重要原因:这些病人的数据,他们是能拿来直接写论文的。

  药厂也很乐意这些医生帮他们宣传自己的新药,事实上,有越多有价值的重磅论文出现,也就意味着这种新药得到审批的速度越快。

  国内还稍微好一点,像是一些新药审批已经规模化的国家,无论是寻找合适的实验病人,还是攻关著名医院的医生给新药写论文,都能交给专门的代理公司办,制药公司省心省事不说,还能把脏活累活全丢出去,自己清清白白,少了很多擦屁股的烦恼。

  只有病人成了最大的牺牲品。

  不过这一回,肿瘤科的主任可不是为了公关费才写的论文——面对这么一款即将成为重磅炸弹的新药,不好好抓住机会,发一篇甚至几篇高质量论文,那才是傻子。

  他甚至已经把目标直接定位到了《柳叶刀》或者《美国医学会杂志》这种世界顶级的医疗期刊上,稍微再次一点的期刊,那都叫浪费!

  不说大学里,其实医院一样有发表论文的要求,而且越是大医院,要求越高。

  但是不管怎么样,一篇《柳叶刀》或者《美国医学会杂志》这种水平的论文,放在哪个科室都能当好几年的定海神针了。

  慕清也忽然就成为了各大医院院长的座上客。

  不少之前对她避之唯恐不及的院领导,这时候都腆着脸凑过来,又是恭维她年轻有为,又是夸她眼光好能力强。

  就连慕清以前的研究所领导都叹,可惜当初没听她的,开展癌症相关研究,要不然,他们研究所该多风光。

  对此,慕清也只能含蓄的微笑。

  另一边,之前那个拍了胸脯的领导也说到做到,还真帮慕清联系了几家国内的大药厂。

  不过对国内能自主研发这么神的药,人家多少还抱着些怀疑态度,合作的态度也不是太积极,只有一家常年亏损的药厂,对卖出自己的制药车间倒是颇有些兴趣,价格含得也不高,唯一的要求就是买房要接收一部分他们原来的工人。

  那领导联系了一圈,只得到这么一个结果,脸上还有些过不去,慕清倒是更喜欢直接收购。

  毕竟她不缺钱,而且对跟国有企业打交道搞合作,兴趣也不大。

  慕清去看过那个想卖的制药厂了,厂子里的设备都是前几年刚从国外进口的,生产线都没开动过几回,要照现在这个价格来买,她反而是占了大便宜。

  唯一麻烦一点的就是要接收工人——但要是能叫她们选合适的工人过来,倒也不是不可以。

  又过了几天,湖东制药三厂就开始传,总厂准备把他们卖给一个私人企业了,还是个名不见经传的新公司,也不知道是走了哪位领导的关系,估计就是冲着他们厂的地皮来的。

  这几年,房地产市场渐渐红火起来,原来压根不值钱的地皮,现如今也成了紧俏货,不知道多少人把主意打到这上面来,就想着把整个厂子鲸吞下来,再把没用的资产剥离,只剩下地皮,再高价卖出去。

  一进一出就是几百上千万,唯一倒霉的,就是被视作没用资产的原工人们了。

  但要说不卖吧,厂里员工都知道,湖东制药三厂也实在是撑不下去了。

  这个厂子是几年前,总厂为了迎合市里对外资引进的政策,斥巨资建起来的合作厂,可惜后来厂子建好了合作却没谈成,这个厂子的存在一下子就尴尬起来,后来调过来的厂长又说要大力发展自己的拳头产品,只可惜折腾了几年,拳头没打出去,自己倒是更虚了,只能靠总厂的输血勉强维持。

  湖东制药三厂位置确实不错,占了一块不少人都眼红的地段,总厂那边其实之前不少人动过心思,可惜这个厂子有不少刺头,去市里省里都闹过好几回,一来二去的,这个厂子就变成一块彻底的烫手山芋,这两年,总厂的效益也越来越不行了,对这种不能自负盈亏还喜欢惹事的分厂,自然恨不得赶快把包袱甩掉了事。

  这不正好碰上领导牵线搭桥嘛,总厂对合作没兴趣,对甩包袱倒是兴趣十足。

  慕清也是,不想合作,只想直接买个厂,两边倒是一拍即合,很快就谈妥了。

  “安置一部分工人没问题,但是必须考核,只有通过考核的工人才能继续留用。”在这一点上,慕清没有丝毫商量的余地,不过相对的,她也愿意在出价上稍微让一步。

  对她来说只是让了一点点,对于制药总厂,却是几百万的区别。

  为了这么多钱,接受这个条件……好像也不是不可以……

  他们甚至很殷勤的答应帮慕清解决厂子里绝大多数刺头——所以说了,之前喊着管不了,主要还是钱没到位。

  不过一周时间,湖东制药三厂就来了一次大换血,有本事有关系的都调到总厂去了,格外麻烦的刺头也都被收拾过了,要么调走要么被狠狠压下去,厂子里只剩下一群老实又没关系的,忐忑不安的等待着即将到来的考核。

第52章 月考

  湖东制药三厂的厂区里, 如今剩下的人已经不多了。

  最厉害的一波下岗破产潮几年前就已经过去了,如今不少人都知道,单位效益不好, 大不了就去沿海打工,辛苦几年, 说不得回来就能买别墅。

  有点本事的人,在前任厂长胡来的时候就走了, 还有些关系户, 平时不上班, 工资照领的,也忙不迭找关系调走了,这么一通清理,厂里剩下的人其实并不算多——毕竟是个新厂子, 刚建好没几年, 还没来得及养出太臃肿的人事关系。

  但这也并不意味着厂子没有陈年的麻烦——胡刚安, 一个三十出头, 梳着小平头的矮个子男人, 就是厂子里最有名的一个刺头, 也是常去上级部门闹得最厉害的一个。

  当年建新厂的时候,他和他哥就是总厂派到新厂的第一批元老,只可惜在建设过程中出了事故, 他哥为了抢救集体财产因公殉职,留下这个弟弟,却成了十足的闹事精, 闹得好几任领导都头疼不已。

  要说罚是不好罚的, 毕竟是英雄的弟弟, 就算是碍于面子, 领导们也不好当面说什么——毕竟胡刚安提的那些要求,多半也不是为了自己,而是为了厂子好。

  但听,肯定也是听不进去的,要是听得进去,那这官做起来也实在没什么意思了。

  于是一来二去,他就成了厂子里,甚至是领导眼里最突出的刺头,还打不得骂不得,十分闹心。

  上次有人想要收购湖东制药三厂,就是被他给活生生搅黄的。

  可是说来也怪,这一回,胡刚安却并没有很闹——甚至安静得有些古怪。

  “上回那个香港老板就是冲着咱们的地来的,”有工人好奇问起,胡刚安才说,“这可是我哥用命建出来的厂子,哪能被人这么糟蹋的,等以后我到地下去了,都没脸去见我哥。”

  “那这回你怎么不闹了?”别人奇怪的问,“这回也是个私人老板来买厂子,说不定,跟上回也差不多。”

  “那不一样,”胡刚安却摇头,“我打听过了,这次是省里领导牵的线,是京城一个实验室发明了一种新药,但是产能受限,才想买咱们厂子——我哥丢的命,终于不至于被糟蹋了。”

  有些人笑:“要万一是骗你的呢,再说还要考核呢,这家企业可是私企,就算你有个英雄哥哥,要是考核过不了,你一样留不下来。”

  胡刚安咧嘴一笑:“说起考核,该担心的是你们才对吧。”

  他当年可是厂里出了名的高材生,省里最好的制药技术专业毕业,光是沿海那边的企业,就有好几家找过他,表示只要他愿意过去,肯定能有不菲的薪水。

  只可惜他实在放不下哥哥用命建起来厂子——虽然这几年眼看着厂子被一点点的糟蹋,更叫人心塞。

  “就是有考核才好,至少说明他们是认认真真想做点事情,”胡刚安说,“一个个都给我振作起来,要不然别说私人老板了,我就先一脚把你们踹走。”

  胡刚安年纪不大,性格硬气海派,比起厂长,他在年轻工人里威望反而更高些。

  “那要是领导是骗你的,这个私人老板也是为了地皮来的呢?”有人问。

  “那老子就介绍你们南下打工,”胡刚安的语气里透着野性不逊,“走之前再砸了那个领导的办公室去。”

  反正光脚的不怕穿鞋的,这些年,他心早就凉透了,也不想再等了。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132页  当前第65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65/132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九零之学霸人生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