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是现在萧韧一说,这种原本不可能的事,就变得有可能起来。
她怎么忘了,她和以前已经不同了,她不再是需要秦王照拂的沈氏遗孤,她是沈彤,一个曾经救过秦王救过宜宁郡主的人,她是一个能够自保,也能保护他人的人,而不单单只是一个小姑娘。
第318章 调防
沈彤从不是优柔寡断的人,再说,这件事又是她曾经想过的。
于是宜宁郡主眼巴巴地看着沈彤去见了王爷,又眼巴巴地看着秦王让沈彤跟随周铮一同前往燕北。
“三哥、七哥,还有彤彤,你们全都走了,我呢?我也想去。”宜宁郡主真心郁闷,虽然明知这一番燕北之行凶险,可是与其让她留在王府里整日提心吊胆,她宁可与他们一起赴险。
沈彤想了想,对宜宁郡主说道:“这样吧,郡主在西安时帮我一个忙。”
“什么忙?”宜宁郡主的眼睛亮了起来。
“帮我的铺子招揽生意,介绍您认识的那些闺秀千金,去买百卉堂的胭脂,让我多赚点银子。”
原来是帮这个忙啊,宜宁郡主揉揉鼻子,别说,这还真是她擅长的,就像她能打理慈安庄一样,她也能让西安城,乃至整个陕西的夫人小姐去光顾百卉堂。
晚上,宜宁郡主在丁侧妃屋里用膳,用过晚膳,她和丁侧妃说起沈彤托付给她的事,丁侧妃笑道:“这还不好说,城里的闺秀们不是整日说要去慈安庄里帮忙吗?那就让她们去帮忙好了,从慈安庄回来,便去百卉堂里逛逛。”
宜宁郡主哼了一声,道:“她们个个十指不沾阳春水,到了慈安庄里,孩子们离得近些,她们就是一副招了虱子的样子,烦死了。除了您和彤彤,就没有人是真心实意给我帮忙的。可是彤彤要去燕北,您要打理王府后宅,以后就只有我自己了。”
丁侧妃连忙哄她,道:“可是郡主把慈安庄打理很好啊,沈姑娘既然把百卉堂托付给郡主,也是因为她知道,郡主同样能把百卉堂打理好的。”
宜宁郡主拍拍丁侧妃的手,反而安慰她道:“我也就是和您抱怨抱怨而已,其实从榆林回来时我就想明白了,每个人活在世上都有自己的位置,您的位置在后宅,在父王身后,我的位置就是郡主,我要做父王的女儿,三哥的妹妹,虽然不能与他们并肩作战,但是我不会给他们拖后腿。如果我跟着三哥一起去燕北,不但不能像彤彤那般帮助他,而且一定会给他拖后腿,所以我就留在西安等他们的消息,做自己擅长的事。”
丁侧妃眼眶发热,不知何时,这个天真得有些傻气的女儿已经长大了。
……
一场大雪过后,便进了腊月,每年的这个时候,鞑子的日子都不好过,屡屡犯境。樊老将军死后,樊帼英虽然临危受命,但是她也必须要丁忧。
榆林卫是要塞,樊帼英一旦丁忧就要三年,秦王上了折子,要为樊帼英夺情。
若是文官,这夺情的折子一上去,就会被打回来,而且还会被人垢病。
但是榆林卫刚刚经过一场大战,正在乱着,于是夺情的折子虽然留中,让樊帼英担任指挥使的折子却批下来了,这也就是变相的夺情,只是没有明说而已。
去年萧韧令鞑子损了一位大将军,一时伤了元气,整整一年没有大的动作,偶有风吹草动,也都是小打小闹,边关安稳了一年。
刚刚过上一年的安稳日子,朝廷里便有人蠢蠢欲动,自从三个月前开始,就有折子陆陆续续奏上来,都是弹劾榆林卫指挥使樊帼英丧父未丁忧的。
这些弹劾的人也并非都是和西秦军有矛盾的,大多都是御史,一年前他们就知道樊帼英没有丁忧,可是那时边关风声鹤唳,他们若是那时上折子让樊帼英丁忧,立刻便会有武将们斥责他们,他们不敢。
现在边关整整一年没打大仗,樊帼英不去丁忧,留在任上还有什么用?
这些折子送到老护国公杨锋面前,杨锋虽然在心里痛骂这些御史们是白痴,可是他却是很满意的。
樊帼英虽是女子,可她无疑就是秦王的一条臂膀,这么多年,杨锋想要折去樊家这条臂膀,全都无从下手,如今樊老将军死了,只留下一个樊帼英。即使樊帼英是秦良玉转世,她也只是一个二十多岁的小娘子。
就在小年的这一天,朝廷的文书颁发下来,榆林卫指挥使樊帼英为父丁忧,即日卸下官职,等候交接。
除了这道文书,还有一道文书是宁夏卫指挥使刘明智任为榆林卫指挥使,原宣府卫指挥使汪贤调往宁夏卫,原昌平卫指挥使高乾升任宣府卫指挥使,原昌平卫副指挥使左辉升任昌卫卫指挥使。
这一纸文书涉及到九边重镇中的三个,而昌平卫虽不在九边之内,却也是仅次于九边的重镇。
这不是因为一个人的丁忧而引发的调职,这是九边换防!
被换防的四个卫所中,宁夏卫、榆林卫是秦王的势力之内,而昌平卫和宣府卫以前是燕王的,现在则是燕北大都督杨勤的。
而正在这个时候,沉寂一年的鞑子终于动了。
新任的大将军阿里布率领三万兵马压境。
三万兵马,决不会小打小闹。
朝廷让樊帼英丁忧的文书还没有送到榆林,樊帼英已经披挂上阵了。
而在宁夏卫的刘明智同样还没有接到朝廷的调令,他甚至根本不知道这个消息,为了严防鞑子在冬天时骚扰边境,他这些日子都在严防死守,阿里布攻打榆林的消息传来,刘明智立刻调集兵马,临阵以待。
刘明智镇守宁夏卫八年,他的老婆孩子都在这里,宁夏卫若是破了,他也家破人亡。
这个时候,别说是让他平调了,就是给他升官,他也不会离开宁夏卫半步。
战报频频传来,朝堂上吵了起来。
有人提议条榆林卫樊帼英要丁忧,宁夏卫刘明智不能动,那就应该让宣府卫驰援。
于是另一拔人立刻反驳,若是这个时候,鞑子兵分三路怎么办,保住宁夏保住榆林,宣府就要拱手相让了吗?
先前的一拔人则持反对意见,鞑子只是藩邦而已,他们哪里有那么多的兵马?宁夏卫、榆林卫、宣府卫,这三个地方相隔千里,鞑子怎么兵分三路?
一群从未上过战场,甚至连舆图都搞不清楚的人,在朝堂上争得不可开交,龙椅上的皇帝睡了一觉,醒来后发现他们还在吵,于是他索性再睡一觉。
第319章 出发
其实鞑子是安鞑和鞑剌的统称。
前朝末年,鞑剌老汗王锡哲的第三子别勒与父亲反目,一路向西,出走丝路,可是他没有走上丝路之路,却在一次意外中,组建了一支军队。
别勒带领这支军队,在大漠上无往不利。别勒的两位同胞兄弟听说以后,也带着自己的人马前来投靠。
那时正值大齐太祖皇帝兴兵之时,中原内战频频,边关疏于防守,别勒和他的兄弟们靠着抢掠汉人钱财牲畜养活了军队和族人。
待到太祖皇帝攻下京城的那一年,别勒连夺汉地十八座城池,建立安鞑,太祖皇帝在京城登基,别勒也在同一个月里登上汗位。
那时别勒的父亲老汗王锡哲还在世,于是便有了老汗王和新汗王之分。
而安鞑和鞑剌也被称为鞑子二国。
新老两位汗王,虽是父子,却势如水火。
大齐立朝后,百废待兴,南边还有后晋小朝廷,整整十五年里,太祖皇帝既要兴政,又要平乱,边关兵力不足,而那十五年也是两国鞑子飞速发展的十年。
直到鞑剌老汗王派了自己的第二子果尔都率领三万大军压境,大齐和鞑子才正式宣战。
那一役安昌侯李永基带领只有十几岁的三皇子周棹出战,不但击退果尔都大军,而且还收复了前朝时就被鞑剌夺走的五座城池。
三皇子周棹便是后来的燕王。
这一役是安昌侯李永基一生中最辉煌的时刻,也成就了燕王周棹。
后来燕王率领他的燕北军在关内关外抵抗鞑剌长达十年之久,据说锡哲老汗王是在得知他年轻时亲手夺来的城池被燕王抢走之后,气得眼前一黑,从马上摔下来一命呜呼。
而秦王这些年打的鞑子,却不是老汗王的鞑剌,而是新汗王的安鞑。
虽然在大齐人看来,老论是鞑剌和安鞑,其实就是一家子,可是实际上,他们自己也是内战不断。
安鞑王族不承认自己是老汗王的子孙,安鞑汗王别勒称自己是神之子,却称亲生父亲老汗王锡哲为魔鬼。
虽然父子彼此恨之入骨,可是在对待大齐这件事上,却是同心协力一致对外。
朝臣们担忧鞑子兵分三路,也并非完全是他们无知,而是确实有过前车之鉴。
有一次,鞑剌现任大汗,老汗王的第二子果尔都出兵,安鞑便也同时出兵,想在这场战役中分一杯羹。
可是当这场仗打完,鞑剌和安鞑就又为了争夺一个小部落大打出手,直到得知秦王出兵攻打安鞑,他们才停手,鞑剌立刻攻打宣府。
而与西北接壤的便是安鞑。
此番进攻的也是安鞑,朝臣们担忧的是鞑剌会趁着这个时候出兵。
事实证明,朝臣们猜对了,十天后,鞑剌出兵了,燕北大都督杨勤几乎同时驳回了宣府卫和昌平卫的调令,宣府卫出战,昌平卫派兵驰援宣府卫。
杨勤还没有驳回调令之前,几位幕僚便曾苦苦相劝。
“大都督,这份调令是老国公爷的意思,太皇太后也是同意的,您就这样驳回了,老国公爷怕是会对您不满啊。”
说穿了,杨勤虽然在杨家的地位举足轻重,可他毕竟只是老护国公杨锋的侄儿,而不是儿子。
杨勤闻言冷笑:“这个时候,若是我还让我的人去给老四打前锋,我就是大错特错了。”
宣府卫和昌平卫的两位指挥使,都是他的人,若是和平时期,这两个人调动还能有时间巩固势力,站稳脚跟,可是现在正在打仗,秦王和鞑子都一定不会给他们喘息之机,秦王会把汪贤派到战火的最前线,而初到宣府卫的高乾更是难以调动对他而言还陌生的宣府卫。说穿了,就是要用他们的血来祭旗。
此时此刻,杨勤还有什么看不明白的。
“老公爷不仅是要利用我卸掉秦王的左膀右臂,他还要趁机挟制我,利用秦王卡住我的脖子。”
无论是秦王的西北,还是杨勤的燕北,杨锋全都不放心。
虽然其中一个是自己的侄儿,他也要防备。
昔日燕王一呼百应,也同样说死就死了,现在的杨勤身为燕北大都督,老护国公杨锋不想让他变成下一个燕王,因此,要趁着杨勤羽翼未丰,利用秦王来挟制他。
杨勤驳回朝廷调令的消息很快传到西安,秦王哈哈大笑,这件事上有他的推波助澜。
就在阿里布尚在布署之时,西秦军派往安鞑的查子就得知此事,按照多年的经验,一旦让鞑剌人得知朝廷在这个节骨眼上换防,一定会出兵,趁机得些好处。
于是秦王一方面压下朝廷发往西北的调令,一方面又把这件事告知了宣府卫和昌平卫的两位指挥使。
杨勤果然和秦王一样,也压下了调令,因此这两位指挥使还被蒙在鼓里。
他们先是收到榆林卫和宁夏卫即将开战的消息,接着就听说他们要被调动了,这两人的眼珠子都红了,闹到了杨勤这里,直接就把杨勤的怒火从压抑激发成熊熊燃烧。
秦王明白,这一役无论成败,杨锋和杨勤这对叔侄已经离了心。
这一仗从腊月里打到正月,也给了秦王缓和之机。
刚出正月,秦王三公子周铮便带着贺礼,前往燕北祝贺自己的堂弟,燕北郡王大婚。
此时大齐和鞑子仍在交火,而周铮便是在这个最危险的时候离开了西安。
沈彤带着芳菲坐在马车里,许安和路友与王府侍卫们一起骑在马上,和他们一起来的,还有韩无忌。
原本小妹和阿少也要跟着来,沈彤没有答应,这一年多,韩无忌一直跟着路友他们练武,他想跟着,沈彤没有拒绝,但是阿少和小妹太小了,他们没有自保能力,这一路危险重重,他们跟着只能添乱。
这两个孩子开始时有些郁闷,他们和韩无忌从未分开过,可是就连韩无忌也不同意他们跟着,他们只好做罢。
而沈彤之所以不让他们一起,一半是因为他们太小,另一半则是想把他们三个人分开。
有些事,有些人,放在一起时看不出什么,一旦分开成为独立的个体,很多以前看不到的地方便呈现出来了。
第320章 柿子和压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