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不想和孩子分开,只是这么一想,就跟割她的肉一般。
但留在京城陪孩子?
崔玥也不想!
林烨在走回来的路上已经想通了:“孩子留在京城也好,父亲母亲他们会好好照顾孩子的。”他怕孩子在路上出事,真要是出事了,后悔就来不及了。
崔玥沉默了,这下子她困意全消,彻底睡不着了。
辗转反侧了一晚上,第二天崔玥眼下挂着青黑,她照了镜子,觉得不行,特意上了妆遮掩一番,但贾敏已经从林如海那里听说了儿子接下来极有可能去的地方,看她脸上的笑容不大开怀,就知道她是为了什么,安慰地拍了拍她的手背:“事情还没定下,或许有转机也不一定。”
这话是安慰。
崔玥也知道。
但她还是被安慰到了。
要是有万一呢?
因为林烨的回来,陆续收到了亲朋故交们的请帖,贾敏收了请帖看了看日期,近期内的就先推了,儿子不得闲,要先写折子交上去,之后才有空去走亲访友。
其他人也谅解,让他公事为重。
就算是心里着急的,面上也得要装出一副体谅的样子来。
林烨花了三天时间写了一份厚厚的折子交上去,这下算是无事一身轻了,于是他们一家,除了林如海外,先来到了荣国府给外祖母请安,之后才是去长公主府给岳父岳母请安。
这一天老太太本来是想要请众多老亲一起热闹热闹的,因着还欠银的事,彼此关系淡了不少,但这次老太太相信他们会给面子的,但敏儿提前来了话,说任命没下来之前不能过于张扬,她只好遗憾的放弃了这个想法,没请其他人,完全是家宴。
一番见礼后,崔玥这个外孙媳妇被拉到了老太太左侧坐着,看着崔玥的目光十分和蔼,更是对崔玥怀里抱着的安安赞不绝口。
“恍惚间好像看到了二十年前的烨哥儿,安哥儿会长,以后肯定又是一个让京城贵女心动的才子。”
这种场合怎么少得了王熙凤,她笑容夸张:“可不是吗,才这么点大,就能看出他的聪慧相,要不是我家大姐儿年岁大一些,我真想和表弟结成儿女亲家。”说着,她心里一动,她的大姐儿比安哥儿大三岁,女大三,抱金砖,倒也不是不可能,不过如今说这些太早了。
为着招待林烨,贾赦、贾政、贾珍、薛蟠都在。
五个人坐了一桌。
因着都是自己人,所以男女客之间并没有用屏风隔开,林烨坐在这边,可以察觉到女客那边诸多看他的视线,他扫视了一圈,重点看了下荣国府这些未成年的姑娘少爷。
一别五年,之前还带稚气的小丫头们都有了大姑娘的样子,恍惚间,林烨好像能把她们和上辈子影视剧中的角色对应上,却更活灵活现、更真实。
也是,她们是活生生的人,正在实实在在的过着她们的一生。
不过相比起红楼原著,如今已经有了许多改变,对他来说最好的改变就是林妹妹不仅有父有母,还有他这个兄长,她不必寄人篱下,感受人情冷暖。她的身体看似单薄,却并不病弱,只是天生骨架小,眉形淡,要是她病了,确实可以跟原著中病如西子胜三分的形象对上。
其他的十二金钗中的人物或多或少都发生了改变,比如迎春,她现在还在北地,明年就要出嫁了,她会嫁给文官家的儿子,逃离误嫁中山狼的命运。
王熙凤如今不仅有女,也有子,而且因为贾琏的改变,不是东风压倒西风,就是西风压倒东风,她现在压制不住贾琏,而且贾琏还教她读书认字,她说话做事有了底线,放印子钱和包揽诉讼的事都没做了。
林烨又想起来一瞥而过的薛宝钗,十四岁的她在这个时代已经是个彻彻底底的大姑娘了,甚至有不少这个年岁出嫁的,她容貌丰美,肌骨莹润,举止娴雅,不愧是并列十二钗之首的人,就是不知道她这回能不能走出跟原著不同的路?
他这一扫,女眷那边不少人都在悄悄打量他,所以基本都发现了,未婚的姑娘们都受惊似的收回了视线,心脏扑腾扑腾跳。
探春脸红了。
这并不是少女红鸾心动,虽然说起来他们是表兄妹,但现在看到人的时候,感觉这不是“兄长”,而是长了一辈的“叔父”,他身上有贾家男人身上没有的一种让人敬畏的气度,让她无法把他当做兄长来看待。
黛玉就坐在她身边,所以探春压低了声音问她:“你觉得你哥哥是个什么性格的人,好相处吗?”
五年的时间,探春对这个表兄的印象原本是钟灵毓秀状元郎,现在依旧可以说他样貌出众,但他身上那股久居上位的气质给他的样貌添了一层光圈,让人越发不能直视。
林黛玉不明白为什么探春这么问:“我哥哥当然好相处。”有求必应又体贴。
探春将信将疑。
探春另一边是薛宝钗,她在注意到视线扫过自己的时候身体僵了一瞬,心跳如鼓,好在这视线很快就离开了。
显然,这股视线没有其他意思,只是往这边看了一眼而已。
她慢慢的深呼吸,也不知道是失落还是失望。
她看了一眼被老太太留在跟前说话的崔玥,大概是两者皆有吧。
因为她知道自己找不到这样的夫婿了。
文采高卓,有能力,还对妻子一心一意,不二色。
她要是能顺利嫁给宝玉,前面这条他如今才下场,前途未定,不二色这条更是不可能实现的。
第111章 好像在提醒他的无能
本来史湘云也会参加这一次的家宴, 但她运气不好,偶感风寒,只能在家中养病, 就遗憾的错过了,不过当她好了之后,立刻就过来了。
她很期待这一次的家宴,所以在翌日来到荣国府以后, 就追着探春惜春询问昨日的经过:“我这病的不是时候,早一天好,我也能来了。”
贾探春把她代收的那一份礼物拿出来,“这一份是表嫂给你的, 你不在, 就让我转交给你。”
名单上有她, 所以崔玥准备礼物的时候也有她的份。
史湘云登时就笑了, 喜滋滋的, “是大家都有?”
“都有。”
“我们是一样的吗?”
“差不多。”
符合她们各自生肖的金镶玉手串, 两对配套的耳环,还有一盒十二朵江南风格的绢花,十二个江南风格的荷包, 还有一对拳头大小、或坐或卧的狸奴玉雕摆件。
看到这套摆件, 史湘云爱不释手,实在是活灵活现, 太可爱了。
惜春看她喜欢, 笑了, “我也很喜欢, 之前林姐姐给我们送了类似的瓷器摆件, 我现在还时不时的拿出来把玩, 表嫂还说了一件我们都没想到的事。”
史湘云好奇地探过头来,惜春:“这些狸奴动作神态都是表哥自己画的花样,再让人雕刻出来的。”
探春补充:“真让人想不到,林表哥这么有闲情逸致。”她是因为这些细节,才觉得黛玉说的是真的,她这个哥哥在私底下是好相处的。
他做这些不是为了自己玩,而是哄她们开心。
这确实是让人意想不到,史湘云颇为扼腕,“我该亲自跟他们道一声谢的,下一次能有机会见面,不知道是什么时候了。”
探春就笑了,“不用着急,有机会。”
史湘云忙问道:“是什么机会?”
探春没有卖关子:“下个月就是安哥儿的周岁宴,你跟老太太说说,留在府里,到时候我们就能一块过去了。”
史湘云听了,顿时喜气盈腮,连声道好,“那就这样说定了,我立刻就去找姑奶奶。”
说着就起身要走。
探春连忙拉住了她的手,“你急什么?我们等等再过去。”
老太太还在跟史家婶娘说话,湘云今日过来也是被她婶子带来的,现在她们还没说完,她们不方便过去打扰。
被她这么一拉,史湘云也想到了这点,有些不好意思的笑了,“你说的对,我们再说说话,那林表哥是什么样的人?表嫂呢?”
五年过去,史湘云对这个表哥的印象也不深了。
虽然他存在感不低,但到底都是别人嘴里说出来的形象。
探春思索了一下:“表哥比印象中的有威仪。”
“表嫂十分可亲,你见了就知道了,肯定会喜欢她的。”
“安哥儿不怕生,昨个儿我还抱了抱他,他喜欢我们抱他。”
“对了,昨日那个说书先生说的书也精彩……”
探春和惜春说的都是一些大家都知道的事,自己的心里路程是不会说的。就这,对史湘云来说也足够了:“我这病来的真不是时候。”说着,她环视一圈,“怎么不见薛姐姐?”
她和薛宝钗的感情不错,把她当做自己的知心姐姐,如今在探春这里只看到惜春,没有她在,就问了。
“应该在梨香院院里吧。”探春昨天察觉到了她心情有些低落,一开始探春没发现是为了什么,后来她从薛姐姐时不时看过去的视线所在地发现了原因。
薛姐姐大哥薛蟠和表哥他们坐在一桌。
最夺目的毫无疑问是表哥,大老爷、珍大哥身上有爵位,二老爷身上有官职,就只有薛表哥是白身,虽然他也身穿锦衣华服,但差距太大了,甚至这个哥哥都不能给薛姐姐提供多少助力,反倒给她拖了后腿。
探春看到的时候甚至有些庆幸,要是环儿年纪再大一些,成丁了,跟他们坐在一起肯定也是被对比到泥里的那一个,到那时她见了,心里也不会好受吧。
不过随即她又转念一想,虽然说环儿是被比到了泥里,但要是依旧有薛表哥在的话,他不是最差的那一个,和他相比,环儿已经可以说是优秀了。
所以到底薛姐姐被家里耽误了,探春知道府里下人的风声,而薛家没有反驳过她和宝玉金玉良缘的说法,就说明她是愿意的,但他们家愿意,自己家里呢?
从宝玉成了童生,这类的话就从府里消失的角度来看,显然是不大乐意的。
史湘云:“那表哥有没有说他接下来要去哪任职?”她觉得自己婶娘今儿来多半也是问这个问题。
他太年轻了,让人对他未来能走到哪一步都不由自主的抱有期待。
探春摇了摇头:“他也不知道,我看表嫂是盼着能留在京城的,还有姑妈也是。”
史湘云顿时笑了:“那自然是,天子脚下,最是繁华,要是他被派去那些偏僻的地方做官,可要吃苦头了。”
也不是大家都想着他留下,比如贾政就不想。
贾政不想的原因很简单,那就是他觉得尴尬,他作为长辈,和外甥级别差太多了,他完全不想和外甥在京城街巷来个偶遇,看到他就好像在提醒他自己有多无能。
不过他嘴上不是这样说的,在和王二太太讨论的时候,他说的是:“我看烨哥儿外任更好,父子两个要避嫌。”都不是什么小官了,要是等林烨上了三品,按照本朝的潜规则,父子两个就会有一个要外放。
对于贾政来说,当然是妹夫留在京城更好,怎么说这也是同辈人。
王二太太她倒是想要他留在京城,因为他有皇上的信重,他刚回来那天,皇上居然和他一起用了午膳,要是他能和皇上提一提元春,或许就能让皇上重新把注意力放到女儿身上。
也正是因为有这个想法,所以昨天她招待的时候十分周到热情,就连对着贾敏这个小姑子,脸上的笑容都变得灿烂,灿烂到贾敏看了,默默的提高了心里的防备。
事有反常必有妖。
*
在荣国府谈论着林烨他们的时候,他正在带着崔玥跟儿子归宁。
等走完了这一家,他就没有什么亲戚要走了,因为林家数代单传,没有什么姑奶奶之类的亲戚,至于说外家的话,远的已经淡了,近的比如林如海外祖家,也已经败落了。
林如海有个舅舅,壮年没了,本来他有个表哥,年纪轻轻考中了举人,当时看前途光明,但他运气不好,进京科举的时候因为一场大雨,偶感风寒,然后就缠绵病榻,科举不成,还丢了性命,留下孤儿寡母在老家读书,因为他们读书天赋平平,到如今还止步于秀才,没有考中举人,所以一直都在老家,林烨至今没有和这两个表哥见过面,而且或许是因为两家差距越来越大,上面的长辈又都去了,他们回乡后,两家的往来就淡了。
这就是文官们的弊端了,如果家中子嗣单薄,又运气不好没有生出读书种子,一代还能维持门庭,连着两代就要衰落,连着三代,沦为寒门也不出奇,就好比林如海舅家,不算旁支,只是几十年功夫,功名最高的就止步于秀才了。
从这方面来说,有爵位的有先天优势,就算子孙不成器,也可以在祖宗的恩荫下吃老本,但爵位的获得太难了,而且大盛的爵位除了皇后娘家,基本上都是拿真刀真枪在战场上拼出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