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琏就让王熙凤多带带她,趁着她还小,没定性,最起码要立得起来,因为他想要以后把迎春许配给举人或者是新科进士。
这样的人家就算一开始有婆婆在不用管家,后期也要自己能立起来,太温顺了不行。
王熙凤对教养这个小姑子没什么意见,但说要让她立起来的话,王熙凤觉得这样不太容易,因为迎春一贯就是被忽视的那个,她的姨娘生她的时候难产没了,大太太眼里只有银钱和那拿不到手的管家权,根本不会关心她,老太太说是教养她长大,其实也是放手给嬷嬷和奶娘的,老太太不会仔细关心她的方方面面,她大部分注意力都在宝玉身上。
没有人关心她,也没有人给她做靠山,迎春要怎么立得起来?
所以王熙凤觉得贾琏的主意好,要是以后迎春嫁的人家跟林家情况类似,他们也能沾光。
所以她就问贾琏要不要把迎春记到大太太名下,给她抬一抬身份。
庶出就是庶出,嫡出就是嫡出,隐瞒不了别人,但说出去能好听些,大太太也能多关心她,给她底气,让她立起来。
还有一个目的王熙凤没有跟贾琏说,最重要的是这样就可以让大太太把注意力放到迎春身上,最近大太太不知道得了谁的提醒,想要塞人给二爷拉进关系,王熙凤因为她是婆婆没有翻脸,忍了,但人没收,她既然有这闲工夫,还不如去关心关心迎春,做点正事,别只盯着他们。
贾琏觉得王熙凤这个主意不错。
他还没有问过大老爷、大太太的想法,但他估摸着大老爷是无所谓的,大太太那边只要大老爷答应了,她也不会反对,要是她不答应,贾琏也不介意把迎春记到他母亲名下,反正这只是妹妹,不是弟弟,不会妨碍到她,真有了好亲事,对他的帮助却是实打实的。
至于二房那边,贾琏估摸着他们是不会愿意的,因为元春进宫的时候说的是荣国公的嫡长孙女,但要严格说起来,元春是二房的嫡长女,是一个工部主事的女儿,论起身份还是迎春这个一等将军之女更高些,所以老太太可能也不会答应,因为他们还指望着元春进皇上的后宫,生下皇子,要真把迎春记到大太太名下,就拉低了元春的身份,对她后续不利。
只是如今贾琏也不知道甄太贵妃还愿不愿意帮他们这个忙,元春还能进皇上后宫吗?
毕竟他表弟一点都没有考虑娶他们甄家的女儿,大大扫了甄家的面子,甄家会不会迁怒荣国府、迁怒元春?。
如果元春没了进宫的期望,那给迎春抬身份的事问题就不大了,只是贾琏没有消息渠道,所以他借口解手,问了林烨。
林烨支持了他这个想法,对他的疑惑,反问:“你有没有想过,通过甄太贵妃送进皇上后宫的女子,皇上会把她看作是谁的人?是你的话,你会真心接纳她吗?”
贾琏不由代入了一下,假如是二太太给他送了一个貌美的丫鬟,他推不过,收下了,或许也会宠爱她,但也就是一时贪个新鲜,根本不会真心对她,还会防着她,有机会的话,还会利用她打二太太的脸。
……甄太贵妃所出的九皇子之前和皇上可是竞争对手啊!皇位的争夺何其凶险?难道会比不过他们荣国府的这些矛盾吗?
现在新皇登基无事发生,那是因为太上皇还在!
一般新皇登基都会册封自己的兄弟,但如今他的兄弟还是白身。
皇上是不是故意压着不肯给王位?
想到这一点,贾琏悚然,元春真要这样进了后宫,还不如出宫呢!
他下定决心一定要说服大老爷,这也是为了迎春好,她如今十岁了,这两年就要给她寻摸对象了,耽误不得。
贾赦当晚听到贾琏这么说,差点没跳起来,他本就对夺嫡有浓重的心理阴影,现在感觉等太上皇去了,皇上就要开始清算了,到时候通过对手送进后宫的女子,皇上会不会把她当做对手埋下的钉子?
贾赦越想越觉得是这个道理,也就是说到时候他们这边出钱出力,结果送一个被皇上防备的女人进去是吧,那他们能得到什么?
真的是能得到皇上的宠爱,还是沾着蜜糖的砒霜?
贾赦想着想着,不由打了一个寒颤。
老太太不是没有想过这个可能,但她对自己的大孙女有信心,相信她会证明自己的清白,可以扭转皇上对她一开始的印象,而且只要她生下皇子,就算后面不被皇上宠爱也值了。
但是这说法,贾赦嗤之以鼻,他自己就是男人,院子里的鸳鸯燕燕没有停过,某段时间他会特别宠爱某一个,但过了那段时间之后,他见到人都不一定能认出来,皇上会缺女人吗?还会给她孩子?
母子两个各执一词,但老太太占了孝道,就是不答应他把迎春记到大太太名下,贾赦也不强求,但他也放了话:“老太太,要是你还这么干,你别怪我。”她要是继续走甄太贵妃的路子把元春塞进后宫,他就直接去找贾珍拿族谱上改掉迎春的出身,而且他也不会再给元春出一分钱,谁要是打着元春的名号提钱,他就闹,闹的天翻地覆,闹的大家都知道他跟二房有矛盾!
他后悔了。
当初怎么就看好九皇子呢?
现在洗不清白了,但他也不想再加深荣国府和甄家的关系了。
皇上已经登基了,他们不能一条道走到黑!
只要皇上不是突然驾崩在太上皇之前,九皇子没有继位的希望了,他们这样做,就是在碍皇上的眼!
老太太被气的不行,“你当是过家家?”
她也不是不后悔,但这是能随便脱身的吗?荣国府和甄家相交多年,彼此都知道些对方的把柄,而且要是他们要脱身,就是把太贵妃和九皇子得罪死了,甄家还能不担心,太贵妃和九皇子能不担心吗?
贾赦还出了个主意,“老太太你也别老盯着甄家,元春她有个好舅舅,难道他就不能想想办法。”
老太太:“你给我滚,立刻就滚!”
贾赦麻溜的滚了,老太太瞪着他离开的背影,反复吸气吐气。
自从琏儿考中秀才之后,老大的声音是越来越大了,也越来越不会说话了。
是她不想让王家出力吗?是王家滑不溜手不接啊!
贾家之后的热闹林烨没有再关注,因为他去上任了。
他是状元,授从六品翰林院修撰,负责掌修实录,记载皇上言行,进讲经史等,翰林院就是皇上的秘书机构,这个位置作用和权力因为皇上对的信任和看好程度而有所差别,要是皇上看不到你,你就是个修书的、背景板记录仪,要是皇上看重,那就是皇上跟前的红人,随时可以进言。
很明显,皇上很信任他,所以他成了近侍。
皇上说要用他,但没有一上来就让他做什么大事,而是先让他看以前的折子,给皇上打下手,辅助他批阅奏折。
林烨大部分时间都不在翰林院。
这一下子翰林院的其他人就算是心态平和的,看着他时常被皇上传召,被叫去皇上身边,眼珠子也红了,加上他还年轻俊美,要不是皇上给他和自己外甥女赐婚了,少不得要有人传他们有什么见不得人的勾当。
这些奏折不是什么人都能看到的,林烨收获很大,这些来自五湖四海的折子让他对大盛朝的情况有了一个更全面的了解。
这片土地很大,但并不是一直风调雨顺,可以说年年都有灾,不是那个地方有水灾,就是那个地方有旱灾,还时不时就会出现一些大灾大难,看的人触目惊心。
之所以四公主认为皇上登基以来比较平和,就是因为皇上也还在吸收消化,有一些折子他看了气得不行,想要把这些胡说八道、不做实事的这些臣子抓进大牢,但也只能暂时忍下来。
林烨来到皇上身边之后,他也时常跟着皇上去太上皇那边,但凡是重要的折子,皇上都要带过去请太上皇定夺。
可以说这是太上皇在指点儿子如何处理政务,也可以说这是太上皇不愿意放手权柄。
皇上也逐渐意识到了这一点,林烨当初也是隐晦提醒过的,他当时预见了这一幕,但没有办法。
孝字在头顶,他不能反对,而且太上皇身边有太贵妃寸步不离,九皇子、义忠郡王等人也时不时就去表孝心,皇上身为人子,不能比他们差,所以他每日都去太上皇宫殿里尽孝。
随着太上皇口齿越来越清晰,太上皇收的折子就越多,所以现在皇上已经看不到他刚登基时要满足抱负的意气风发,又变得内敛了起来。
他能忍,他已经忍了那么多年,现在还能继续忍下去。
所以皇上对林烨也不急了,不过路他已经给林烨安排好了,跟在他身边学习一段时间,给他升一升品级,之后找到机会就把他外派出去,主政一方。
皇上缺钱。
国库本来就没钱,太上皇身体好转更不会给他钱,没有钱,皇上想做什么都不成,琉璃那边的收益不少,但放到一个国家上就不够看了。
除了挣钱以外,皇上还要防着太上皇真的有了废掉他,扶持更听话的其他皇子继位的想法,所以他要壮大自己的力量。
而这天下,对皇上最有威胁的就是被太上皇和甄家、勋贵、江南本地大户们牢牢把持的江南。
林如海从扬州回来了,巡盐御史位上皇上安排了一个自己的心腹,这是他目前在江南唯一的高品级官员,新巡盐御史上任之后只传回了一封信,信上的情况不太好。
他被排挤了。
到时候他能如期交上足额的税银吗?
要是不行,他这个位置就坐不稳了,到时候会是谁的人接任就不好说了。
所以林烨升官很快,上任没多久因为修撰历史文献、改进翰林院藏书分类排放方法,提高大家找书放书速度有功升到了正六品翰林院侍讲。
这时候,同科的其他进士们刚通过了庶吉士考核,走马上任来到翰林院,却得知状元郎升官的“好消息”。
他们:“……”
这个阴影过不去了是吧?!
第48章 黛玉做东/不请自来
不单单是林烨深有感触, 林如海也时常叹息。
随着太上皇身体越发好转,他在太上皇那里能待的时间越来越短了,而且他至今没有见到太上皇的面, 都隔着屏风,只能听音。
这说明太上皇或许已经不认为他是自己的心腹了。
林如海只能苦笑。
跟他相对应的,就是勋贵、义忠郡王、九皇子等人的恩宠越发盛了,时常伴驾。
还有京营节度使以及其他京城掌有兵马的人, 时不时就会被召进宫,去和太上皇说话。
皇上的权利确实在收缩,林如海还得庆幸,庆幸他从扬州回来了, 不然他会比现在更难做。
现在他头上还有人顶着, 在扬州, 盐税都是他主管的。
所以他非常赞同儿子去外地任职, 他还年轻, 与其在京城直面风波, 随时可能被波及,不如去外地做些实事,积累功绩, 日后回来就能坐高位。
不过林如海并不希望儿子去江南, 那地方将会变成一个另类的战场,危险是肉眼可见的, 虽然做好了确实能立大功, 但身为父亲, 他没发不看风险。
太上皇终究是年纪到了, 他们还是有盼头的, 就是要小心些, 别在这段时间折戟沉沙。
所以林如海打算低调起来了,不仅仅是他,林家都要低调下去。
这些大人之间的忧虑和打算林黛玉是不知道的,她是个才六岁的小孩,谁也不会跟她说这些朝堂上的事,她的世界就是父母跟哥哥,大家都在她身边,她觉得这样的日子非常圆满,虽然从扬州到京城气候让她有些不太习惯,她也逐渐适应了。
除了荣国府的表姐妹之外,她还交到了别的朋友,她叫周乔,她的父亲周大人和父亲是同榜。
考中之后两人有了往来,成为了朋友,周乔是他继室所出幼女,年纪比林黛玉大两岁,是个非常活泼外向的性格,林黛玉跟着贾敏父母去他们家做客之后,就和她成为了好朋友,时不时就让丫鬟传信,交换彼此的生活趣事。
看到了园子里盛开的花,林黛玉都会和周乔在信里说一说,在扬州他们家的花园子是被不少人称赞和请教的,回到京城之后,他们的花园就需要精心打理了,为此林黛玉跟贾敏没少花费功夫,看着花园子越来越好看,她有一股成就感。
装扮花园有一个最快的方式,那就是从外面买成品回来,再选择移植或者摆布盆栽位置,林烨知道她们在研究打扮园子,在外偶尔看到好的,也会带回来。
这一次因为他升官了,所以请了翰林院的诸位同僚跟上级去了状元楼吃饭。
他这一次升官不是因为皇上的看重,功劳是实打实的,尤其是他那个藏书的分类放置方法,让大家都感受到了便利,找书比以往快捷多了,所以大家面上都说不出他的坏话,只是看着他的升迁速度难免眼热啊,为了“报复”,他们打算狠狠宰林烨一顿,要去京城里面的老字号状元楼吃饭,由状元请他们去状元楼,这也算是应景了。
林烨当然不差这一顿饭,有人起哄说要请客,他一口答应了下来,在从状元楼回来的路上,他看到有人摆放了一堆牡丹跟芍药在路边叫卖,他看着花开的不错,就让人全买了下来,带回家中。
这些花开得好,打理的也精细,母女两个都很喜欢。
贾敏看到林黛玉这高兴的样子,就问她:“要不要请你的小姐妹们过来赏花?信上说的再多,也不如亲眼所见。”
说着,贾敏心里一动,她本来是开玩笑的,现在觉得未必不行。
黛玉有些惊喜:“我邀请她们来做客吗?”
贾敏:“对,不过你要是想要邀请她们的话,全程就由你来安排了,你能做到吗?”
贾敏打算慢慢教导女儿管家理事了,就从这次由她自己决定如何宴请自己的小姐妹开始吧。
黛玉眼睛亮晶晶的点了点头,“我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