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家欣一琢磨,这确实也是一条路,就说回去了要好好考虑。实际上,心里已经觉得这业务能做起来。
和熟人出来拍婚纱照,陈今自在多了。还能和陈家欣一起唠八卦。
“你这说结婚就结婚,以前还能拿你当借口,说你都没着急,我更不用着急。现在不成了,我爸妈开始催我找对象了。”
“他们不会给你介绍吧?”
“那倒是没有。他们说他们认识的小伙子都不咋样,所以,我爸妈最近找你大舅妈二舅妈呢,问有没有合适的小伙子介绍。说不定还会找你。”
“找我?那不成啊。我学校的老师,基本都结婚生娃了,就一个同龄的男老师,人家也准备结婚了。我公司……”
“停停停,你别给我盘点了。我也不是真想找个人结婚,你也别配合我妈真帮我找啊。”
“那你放心,我也不是开婚姻介绍所的。我不想当媒婆。”
他们在外头的婚纱照拍完,陈今和沈百川也就立刻回去了。
家里头的事情确实不少,第一件事就是今顺酒店要验收了。
酒店建在东站附近,走的中档路线,挺大个招牌。
东站在明年初就要开始试运营了,到时候,这一片,就会热闹起来。
除了今顺酒店验收,还有参与投资的东城区那块地,前面四期的楼盘已经完工,现在要拿一期楼盘出来试试水看售卖情况。
七月初,国家发了加快改革住房建设的通知,“取消福利分房”也从此不再是捕风捉影的事情,领导也说了今年底结束福利分房。
就这一通知下来,各单位进入到了福利分房的高峰期,但总归还是有排不上号的人。
大舅和庄伯伯都想着先拿一期出来试试水,看看情况。
北城区的那块地,二表哥想着今年开始动工的,现在又给暂缓了下来,说不着急了,等过了今年再看。
从七月中下旬开始,大家都忙了起来,陈今和沈百川又搬回到了东城区那边住。
天天都得去公司坐镇待着。
新闻报道出来的洪灾情况越来越严重,她都被喊去市里开了几次会了,后头和大舅他们一合计,一起凑了钱捐款捐物。
尤其是百优和乐美,正在赶一批衣物捐出,自己的工厂和代工厂都在加班。
直到八月下旬,抗洪胜利,陈今也要回校去准备迎接新生的开学工作,才又搬回到了小洋楼。
家里客厅开着电视,还在报道抗洪胜利后的情况。陈今从厨房里出来,手上端了个水果盘。
今年的瓜果也受了影响,有得吃就很好了。
在国泰民安、风调雨顺时当个小富婆比风不调雨不顺时当个超级大富婆还要快乐,但当个超级大富婆的好处就是,还能腾出钱来出一份力。
个人的口袋又瘪了下去,但在家里吹牛的底气更足了点。
心里给自己挂上几道锦旗,看不见的尾巴要翘上天了。
一回到学校,大家讨论的都是这个暑假的事情,个个都心有余悸。
但个个都松了一口气:可算是过去了。
回校工作的第一天,还被领导喊去再次确认了要不要调岗位的事情,陈今还是给拒绝了。
陈今忙着开学的事情,又是一批新生名单到了她手上。
有了前面四年的工作经验,这些事情简直就是小意思。一件件的,不慌不忙地往下推进。
新生到来,各个班都有班导带着,她其实没什么事情要忙的。
国庆期间的二号办喜酒,这事压根用不着她来。
大舅和大舅妈都正式退休了下来,现在闲得很,还有三舅三舅妈,说要给她准备,让她和沈百川该工作的工作,不用操心。
他俩也就去拍了婚纱照、定了婚服,酒店是在自家酒店办的,更省心了。
写喜帖倒是个大工程,他们写了两天才写完。
人多是原因之一,主要是陈今觉得写得不好的,就要换掉重写。加上大橘来捣乱,来个猫爪印上去,也得重写,报废率差不多有40%。
写完了还不够,还得一家家地送上门。同事都还好,上班的时候拿去就行,村里的人和朋友们就散得比较开,还得按城区分批送。
“凌云说30号那天回来,2号参加完婚礼,3号就得回单位去了。让我们给她爸妈也送一份。那我再多写一份……”
“还有谁呢?你帮我看看还漏谁没有?对了,程家那边,你什么时候给他们送过去?”
“明天吧,我去公司一趟,顺路过去老宅。”沈百川放下笔,把大橘蠢蠢欲动要伸出去的爪子按住,然后把它抱了下去,才又重新拿起笔写。
“顺便和老头子说一声,别给我带不想关的人过去。”
沈百川和程家那边的关系,跟她和老刘家还不太一样,陈今就没想过要给老刘家的人发喜帖。
盯着名单看了一遍,忽然想起来还有几个朋友,上次和赵姨她们吃饭时认识的。添上吧。
她这边的名单是沈百川的三倍多。
主要是她家里人多,家里人走得近的亲戚肯定也得请。还有村里的人……真多啊,看着就头皮发麻了。
长书桌靠在窗边,这会儿把窗一打开,从外头扑进来一阵桂花香。
秋日里的阳光很舒服,陈今这写着写着又想倒头睡大觉了。
把笔搁到了一旁,身子往后靠,双腿盘着窝在椅子里,懒洋洋地伸展双手。
“哎对了,大舅有没有和你说去古镇上买地的事情?我就说我把什么事给忘了,刚刚突然想起来。之前就说要买了,后来又没消息了,是前段时间没顾得上?”
沈百川也是被她一提醒,才把这件事想起来。
他们这半年里确实是忙,事情一件接一件的,暑假更是出乎意料的忙碌。
刚开学,陈今手头的工作不多,但公司事情可不少,还有个刚开业的酒店呢。
想着问沈百川也问不到答案,陈今就给大舅拨了电话问这件事。
“我不是和你说买好了吗?”
陈今震惊,“大舅您什么时候和我说的?”
“八月中旬那会儿,我给你打的电话,我说我把地买下来了。”
陈今怎么想都想不出来这件事,真的说了?
但这也不是什么关键事,陈今就追着问:“买多大的地了?够不够分的?”
“足够了,买了古镇旁边的地,你建个联排别墅都行。连着附近的池塘和果林我都给承包了。给你搞个荷塘不成问题,哦,你三舅说种荷花可以,主要还得养鱼,到时候搞个农家乐,喊人过来钓鱼吃鱼。”
“真的啊?!”陈今高兴得坐正起来,已经开始在想暑假去荷塘里划小船的场景了,再穿梭在果园里,抱着个冰冰凉凉的大西瓜坐在凉亭里晃晃悠悠。
要是村里没拆迁,她可能过的就是这样的日子。
“买地多少钱啊?大舅你给我分个好位置啊。”
“啧!哪个位置不好?到时候你先挑行了吧?钱就不用给了,我们几个出了,算给你的嫁妆了。”
陈今眨了眨眼,笑道:“好啊!还有什么嫁妆啊?”
大舅笑骂道:“再给你送一桶糨糊,我看看你能把脸皮糊多厚实。”
陈今乐笑了,道:“那我得多抹点,要向大舅看齐。”
陈今这嘻嘻哈哈地讲电话,沈百川低头笑着。笑得手都没力气了,干脆停了笔,拉着椅子凑过去,和她一块儿听电话。
大橘趁他们不注意,立刻就是几个爪子往喜帖上面踩。钢笔墨渍没完全干的话,就遭殃了。
还想继续贫嘴,但大舅妈骂了大舅,说他讲半天没讲到正事,就接了电话过去,和陈今说办酒当天的安排。
陈今时不时地点头应好。
流程如何,她也是知道的,毕竟全程参与了二表哥和陈婷的婚礼。其实就是回村里祠堂上香的时候麻烦了点。
三舅妈也忽然出了声,和她说现在已经准备好的陪嫁嫁妆。
陈今听着听着,突然打断道:“漆皮箱不用准备了,以前我妈给准备过了。”
“哦哦,对,这个可以省掉。我给忘了,还是我和你妈一起去买的……还有别的,金首饰都是去你说的老金店打。那个老师傅还在呢,他是你外公的同学,嘿,挺有缘分……”
陈今还真不知道这事,她妈也没和她提过。
这么一看,真的挺有缘分的。
“你看看还有什么要办的?我们一起给你准备了。”
陈今鼓了鼓脸,把眼里的水光眨了下去,摇摇头,“没有啦,已经很好了。”
“结婚这么大的事情,得办好……”三舅妈还在念叨着。
“啥?你说什么?”
“没说什么,今天天气不错。”
“哦,是还可以。希望办酒那天也是个好天气。”
第233章 发喜帖
陈今和沈百川从九月中旬开始发喜帖, 足足发了五天。
每天下班就出门去,要分几个城区发。
去玫瑰园发喜帖的时候,耽误的时间长了些。不是因为这里人多, 而是被周大婶拉住, 又听到了不少桥西村的八卦。
自己村零零碎碎的八卦也不少呢。
有人说,陈今就津津有味地听着, 当是自己生活里的调味品了。
其实,没有人比陈永安更知道桥西村的八卦。毕竟是在桥西新村小区外面开网吧的,桥西村要房子的都搬回了村里住,每天在小区里面上演伦理剧。
去网吧的人不少,有桥西村本村的年轻人, 还有租住在桥西新村的租客,人家过来上网,总忍不住说一说自己住的那栋楼, 又因为什么吵起来了。
陈永安有时候闲着没事,就给陈今打电话说一说,所以她知道的还真不少。
从七月份开始,陈今他们的那栋楼就已经把家具搬进去,开始出租了。
为了好管理, 后面分完回迁房后,陈今把自己那栋楼剩下的八套房都给买了, 凑够了30套房。而且,整栋楼都是自家人的, 好管理。
多亏了桥西村的人爱闹腾,把老陈家这栋楼给显了出来。
主家不多事, 他们也住得放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