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妮哪里知道原主喜欢吃什么啊。
一个三四岁的孩子,就算有记忆,也少得可怜。
就算原主早慧,有记忆的时间早,但再早也不可能生而知之。
而且,三四岁的孩子,正是大脑发育的黄金期。
这个时候孩子的大脑神经细胞快速分裂,他开始接触并认识更多的事物,而孩子的精力终究是有限的,他也没有分析的能力。
很多的人和事,他可能“知道”了,却未必能记得住。
就算当时记住了,当有了更新鲜的东西时,他的注意力就会转移。
所以,根本不要奢求能在一个三四岁的孩子记忆里得到什么有用的信息。
“噢~”
安母故意拖长语调,逗弄的语气不要太明显,“我们宝宝喜欢吃西红柿啊。可我怎么记得,我们宝宝喜欢吃胡萝卜呢!”
事实上,儿子既不喜欢吃西红柿,也不喜欢吃胡萝卜。
但孩子嘛,有时候,他根本就不清楚自己在说什么。
可能就是随口那么一说。
说过之后,他自己都忘了。
“嗯嗯,我也喜欢吃胡萝卜。妈妈,你晚上给我做胡萝卜吃吧,我都流口水了!”
三岁半安妮上线了,她已经不管什么羞耻不羞耻,维持人设、完成任务才是正道。
呃,虽然这次的任务,安妮有种预感,她可能完不成。
因为奇葩的原主,根本没有明确的心愿。
她只能被动的让原主“满意”。
而让一个极品满意,安妮多少有些没把握。
把自己的“成功”寄托在一个极品身上,这太不可控了。
还不如有个明确的任务呢,就算安妮做任务的时候,觉得三观不合,也能玩玩儿文字游戏。
现在倒好,她想抠字眼儿都没有机会!
算了,来都来了,还是按照她的想法去做任务吧。
“哎呀,我们宝宝都流口水了呀!可是晚饭时间还没到啊,要不,妈妈先给宝宝削个苹果吧?”
“我要吃果果!妈妈,要我吃果果!”
“好,妈妈这就给你削。宝宝,妈妈帮你削了苹果,你该说什么啊!”
“谢谢妈妈!”
宽敞的三居室里,回荡着母子两个温馨的对话。
“妈妈,你也吃!”
“好,这一些是你的,这块儿是妈妈的,咱们一起吃!”
非常明显,安母不是那种老派的父母,不会对孩子说什么“我不吃、你吃吧”之类的话,而是跟儿子一起分享美食。
安妮拿着小叉子,一边叉着苹果吃,一边默默的想着:看来,这具身体的亲妈受过良好的教育。
只是不知道,原主的亲爹又是什么样子。
很快,安妮就见到了亲爹,一个三十来岁,看起来浑身带着书卷气的男人。
但,不知为何,明明看到亲爹在笑,可她就是有种不寒而栗的感觉……
第1890章 反派才三岁半(六)
安妮非常相信自己的自觉。
但,她不迷信!
相关的事情,她会观察、确证,并提高警惕。
她也不会冤枉某个人。
比如眼前的安父,嗯,一看就是个受过高等教育的儒雅男子。
“宝宝今天乖不乖?没有好好听妈妈的话?”
安父习惯性的将手里的公文包交给安母。
换了拖鞋,弯下腰,温柔的将儿子抱了起来。
“我乖!我有乖乖听话!”
安妮奶声奶气的说着,她眨巴着一双澄澈无垢的大眼,有些期待的说道,“爸爸,你给我带什么好吃的了吗?”
不得不说,三四岁小屁孩儿的记忆虽然少,但也有零星有价值的内容。
安妮就从原主少得可怜的记忆中,找到了一件有价值的事:安父每次下班回家,都会给儿子带点零食回来。
要么是进口巧克力,要么就是棒棒糖,要么就是西点铺新鲜出炉的饼干面包。
有着美食的吸引,这让小家伙非常期待爸爸的回归。
“嗯~~”安父故作思考状。
“爸爸、爸爸~”安妮配合的兴奋大喊。
“deng、deng、deng~,你看这是什么?”
父变魔术般,从裤兜里掏出一个纸包,纸包是那种老式的油纸。
安父一手抱着儿子,一手抖开纸包,露出三块儿烤得金黄的板栗酥饼。
安母已经将公文包放好,回到客厅,准备从丈夫手里接过儿子。
见妻子过来,目光在板栗酥上面掠了一圈,安父状似解释的说道,“这是小张家里自己做的。”
“小张?就是你今年准备招收的研究生?”
安母似乎也见过这个人,稍稍一想,就记了起来。
“嗯,他是咱们本校的本科生,底子不错,人也伶俐,去年过年,还跟他的那些师兄师姐来咱们家拜过年呢!”
安父一边跟妻子说话,一边走到沙发边。
小心将儿子放下来,然后把酥饼放到茶几上。
“宝宝,吃吧,还热着呢!”安父慈爱的说道。
“宝宝,爸爸给你带了好吃的点心,我们应该怎么说?”安母真的把儿子放在了第一位,不管什么时候,都不会忽略对儿子的管教。
“谢谢爸爸!”安妮昂起小脑袋,欢快的对父亲说道。
“乖!”安父揉了揉儿子的头,笑盈盈的说,“宝宝尝尝看,喜欢吃的话,下次爸爸还给你带!”
“尝个新鲜就好,小张虽然马上就是你的学生了,可也不好总麻烦人家。”安母柔柔的提醒了一句。
“我知道。你就放心吧,我有分寸的。”安父不以为然的摆摆手。
他看起来只有三十来岁的样子,其实他已经四十出头了。
作为a大的教授,还是真正的海归精英,他非常受学校领导的重视。
就是那些学生们,也都积极的报考他的研究生。
可他手底下的学生名额有限,报考的人太多,那就只能择优入取。
而这个“优”也是有多方考量的。
除了学生本身的学习能力外,很多其他的细节,也将成为学生们是否被录取的要素。
相较于外校、甚至是外省的学生,安父更喜欢招收本校、亦或是本地的本科生,因为“更好用”!
“儿子,今天都学习什么了?”安父跟安母寒暄了几句,看着儿子大口大口的吃完点心,然后就开始询问儿子的功课。
安父知道,妻子对儿子的教育非常上心。
嗯,细算起来,妻子也是他的学生,只是不是研究生。
安父是八十年代初的公派留学生,学成后便回到了国家。
他是生物、化学双料博士,刚回国的时候,很多大型企业、科研机构都向他伸出了橄榄枝。
但,安父没有选择那些单位,而是进入到了a大当老师。
那个年代,海归非常少,a大为了能招揽安父这个真正的精英,真是展现了十足的诚意。
他刚到学校,就是副教授。
学校刚刚建成的教工宿舍,安父分到了一套三室一厅的高规格新房。
工资、奖金,研究经费等等,就更不用说了。
而安父入职a大的那一年,安母恰好是学校大三的学生。
学校太重视安父这个精英了,安父进入学校的第一件事,就是在大礼堂进行了一场报告会。
报告会上,安父向学生们展示了自己在国外的科研成果,取得的荣耀、奖项。
安父还跟学生们科普了一下留学生的情况。
那时还没有互联网,人们对外面世界的认知,都是来自于电视、报纸,或是某些公知的宣传。
而这些消息渠道,因着各自的立场不同,很多报道过于偏颇。
好的太好、坏的太坏,反倒失去了事情本身的真实。
安父就比较客观,没有抹黑,也没有刻意美化。
米国不是地狱也不是天堂,它就是一个很富足的国度。
有能力、肯奋斗的人,米国就是他的天堂。
而那些没有能力、又只会坐享其成的人,不管是在国内还是国外,照样都过不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