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不怕冷。”萧窈截断了重光帝的念叨,佯装赌气道,“您若是再这样催我回去,明日我就搬回宫中,仍旧住朝晖殿去。届时离祈年殿这样近,便怎么来就怎么来。”
“你啊……”重光帝被她噎得哭笑不得,“年纪渐长,性子却还是老样子。”
萧窈道:“谁让阿娘生了我这个样子,从来如此,这辈子恐怕都改不了的。”
“你阿娘再温柔不过,不擅与人争辩,更不会强词夺理。你倒好,任是什么事都有说不完的歪理,倒还怪到她身上去了。”重光帝笑过,意识到她这是有意哄自己高兴,心下叹了口气。
“你与琢玉,近来可还好?”
萧窈正慢慢搅弄着碗中的汤药,闻言,汤匙撞在了瓷碗上,在这静默的寝殿之中显得格外突兀。
她眨了眨眼,装傻充愣:“阿父为何这样问?”
陆氏知晓她与崔循争执倒也算情理之中,毕竟同居一府,可重光帝每日居于宫中,从何得知?
“你这些时日总有些不高兴,前两日琢玉求见,却又要找借口避开……”重光帝叹道,“阿父是年纪大了,但还没老眼昏花到连自己女儿如何都毫无所觉。”
萧窈眼见赖不过去,只得以一种不甚在意的口吻道:“也不算什么要紧的,只不过因小事拌了几句嘴,过几日就好。”
重光帝将信将疑:“当真?”
“自然。”萧窈笑道,“只是我想多晾几日,看他哄我罢了。”
待到将一碗药喝完,重光帝沉吟片刻,开口道:“这些时日思来想去,宿卫军交于陆氏手中也好。”
萧窈起身的动作一顿:“为何?”
若重光帝早有此意,大可不必拖延这些时日,由谢昭站出来较量,一开始顺势应了崔循就是。
见重光帝欲言又止,萧窈心中倏地浮现一种揣测,脸上一直维系的笑意僵住,一时竟显得苍白。
在重光帝看来,她与崔循之间的龃龉是因宿卫军而起。
他时日无多,这皇位终有一日要落在旁人手中。所以也不欲再论什么牵制,哪怕崔氏一家独大,到底是她的夫家。
总好过两人这样不尴不尬拖下去,真生了隔阂。
这不是一个合格的帝王该做的抉择,而是身为父亲的私心。
萧窈的面色白了又红,掩在袖下的手紧紧攥起,勉强笑道:“没有这样的道理。若我与他之间需得如此才能维系,也太没趣了。”
她再说不出什么俏皮话,也没如往常那般在祈年殿多留,只得寻了个借口告退。
才出祈年殿没多久,倒是迎面遇着一人。
萧窈走得急,险些直愣愣地撞上,还是经身后的青禾提醒一句,这才及时停住脚步。
抬眼看向近在咫尺的谢昭,道了声:“对
不住。”
谢昭后退半步,见礼后,又稍显疑惑地开口道:“公主行色匆匆,可是有何要事?”
萧窈扯了扯唇角:“算不得什么要事。”
“若是有什么烦心事,臣亦愿为公主分忧。”谢昭从容道。
谢家这一年来暗流涌动,萧窈偶有耳闻,知道谢昭面上不声不响,实则从未落过下风。
她想了想,缓缓道:“我欲令管越溪入朝为官。”
谢昭对此并不意外,思忖片刻,了然道:“琢玉依旧不许?”
萧窈颔首:“是。”
于情于理,这种私事不该向谢昭提起的。
毕竟论及亲疏远近,谢昭最多不过是她的“师兄”,可崔循却是与她朝夕相处,再亲近不过的夫婿。
只是在这件事上,崔循的态度实在太过蹊跷,问不出个所以然。
而谢昭比她更早意识到此事。
以萧窈现在对他的了解,谢昭不可能只问她一句便就此撂开,这么久下来,兴许会查到些自己并不知道的内情。
“你从前曾问过我,崔循对管越溪有何成见?”萧窈端详他,“如今换我来问你,也是这句。”
谢昭沉默片刻,却摇头道:“公主还是归家问琢玉为好。”
见萧窈皱眉,便又解释:“此事若由我来说,未免有以疏间亲的嫌疑。”
这话听起来像是恳切回绝,又像是欲迎还拒。
萧窈没心思细细分辨,便瞪了他一眼:“你当真不说?那我便走了。”
谢昭眼皮一跳,无奈叹了口气:“公主还真是……”
他如今打交道的都是些惯会打机锋、言辞间兜圈子的人,一时倒忘了,萧窈从不惯着旁人如此。
不耐烦了,便要撂开手。
到底是有求于人,萧窈蹭了蹭鼻尖,态度也放得软和些:“没什么‘以疏间亲’的,事情原委摆开,该是什么便是什么。”
谢昭微微颔首,想了想,问道:“公主可知管越溪的身世?”
“我只知他是寒门出身……”萧窈顿了顿,倒是想起一事,“从前见他字写得好,曾问过一句,听他提过少时曾得一姓士族好心收留,得以习字受教。”
凝神回忆片刻,又道:“我也曾问过是哪姓人家。他却说不算什么有名望的世家大族,后来遭逢变故,我应当不曾听过。”
萧窈那时虽好奇哪户人家这般好,竟还能容许寒门子弟附学,但见管越溪推辞,想着应当是桩伤心事,便没深究下去。
她向谢昭问道:“你如何得知?”
谢昭只道:“那户人家姓白,的确算不得有名望的大族。”
萧窈曾背过士族们的家谱,后来加入崔氏,更是没少与各家往来,却不曾听过有这么一姓。
眯了眯眼,疑惑道:“白家出了什么事?又与崔循有何干系?”
谢昭斟酌片刻,这才又问道:“那公主可知,陆氏那位二爷的伤因何而起?”
“陆简?”萧窈随即变了脸色。
谢昭原还担忧此事悉数从自己这里说出,未必能取信萧窈,而今见此,便知她已有了解。徐徐道:“昔年,陆简往姑苏去时看中了白氏家传那张琴,强行占为己有。”
“白家子弟中有年轻气盛者,咽不下这口气,买凶报复。”
“陆简虽活了下来,却伤了腿,不能行走。”
萧窈只觉胸口像堵了团棉花,连呼吸都变得艰难起来。
谢昭垂眼看她,短暂沉默,却还是继续道:“陆家为此震怒,借着彼时一桩牵连甚广的大案,将其折入其中……白家自此零落。”
先前班漪心有不忍,恐萧窈得知实情后难与陆家往来,故而最后还是瞒了下来,不曾彻底摊开来讲。
萧窈因私心,没敢追问那户人家最后如何。
直至眼下被谢昭戳破,才后知后觉地意识到,原来早在许久前,自己就已经从管越溪那里,得知了结局。
第092章
帝王身体江河日下。
于大多士族而言, 倒犯不上诚惶诚恐,除却得重光帝青眼得以提拔的,无几人为此伤怀。
甚至有为此松了口气的。
毕竟重光帝已不再是当年被迎进建邺时, 那个一无所有的闲王了, 若再由着他做大, 焉知将来自家不会重蹈王氏覆辙?
还是没了好。
如此一来,要考虑的问题便只有, 谁为继任者?
如今便如赌局开场, 又该押宝下注了。
这日, 崔家山房迎来一位格外特殊的客人。柏月奉了茶后, 轻手轻脚退去, 将房门关得严严实实。
轩敞的书房只余两人。
崔循目光扫过白瓷净瓶中供着的红梅, 看向那紫衣郎君:“世子自江夏远道而来, 寒舍蓬荜生辉。”
“经年未见, 长公子风姿依旧。”萧巍打量着他,上前道, “我此番入京,虽是为年节朝见圣上,却也承父王之命带了些薄礼,还望长公子不嫌弃才是。”
说罢,将随身携着的锦盒置于书案之上。
崔循漫不经心打开, 只见其中躺着一对蟒形和田玉带钩, 玉质莹润,做工精良。
便是再怎么珍贵、价值连城的物什, 崔家也不是拿不出来, 只是这其中蕴含的意味,却令他无法佯装不知。
“这是昔年宣帝在时, 所赐予江夏王之物。”崔循不动声色道。
“长公子好眼力。”萧巍抚掌笑道,“父王吩咐我无需多言,只需将此送上,你自然明白他的用意。”
崔循一哂。
昔年小皇帝失足坠马,士族为谁为继任者拉扯过一阵子。
彼时桓大将军因与江夏王交好,又结了姻亲,原是递了消息过来,叫家中力推江夏王继任的。
奈何桓翁他老人家对此并不积极,许是也看不过江夏王喜怒无常、残忍不仁的行事,只意意思思提了两句,便由着崔循牵头定下彼时尚在武陵的重光帝。
江夏王为此意难平许久,年节的例行朝拜总是托病,从不亲至。
如今是得了重光帝病得厉害、年岁不久的消息,这才遣了儿子萧巍前来朝拜,既为探情况,也为如眼下这般,提早铺路。
崔循了然道:“承蒙王爷看重。只是纵有万一,此事也须得世家合议,非我一己之力所能为,恐辜负好意……”
“长公子何必自谦?王氏无用,眼下于崔氏而言,正是百尺竿头更进一步的时机。”萧巍并没将他的推脱放在心上,力劝道,“那位却还想着扶谢氏与你相争。若事成,父王定有重谢,宿卫军的归属又算得了什么?”
见崔循垂眸不语,萧巍只当是劝说起了效用,又笑道:“我家中有一小妹,年方二八,生得花容月貌、国色无双,父王只觉江夏再无儿郎配得上她,要为她寻一位乘龙快婿。”
“长公子若有意,皆为姻亲,岂不两全其美?”
崔循淡淡看了他一眼:“我家中已有夫人。”
萧巍不以为意道:“若有一日山陵崩,她又算得了什么,便是……”
便是悄无声息除了,只说病故,又有谁会在意?
这样的事情在萧巍看来实在算不得什么,随口就来,只是话说到一半,对上崔循那双幽深的眼,只觉背后隐隐发凉,硬生生止住了。
“八字尚没一撇,何必计较这些?”崔循给他递了个台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