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些人在贞观年间老实的给了李世民一种错觉:他们都是好人,都是可以托付江山的人。】
【但是实际上,世家老实是因为李唐开局的两位皇帝比较不守武德,削减封王精简官吏这些事情干起来跟砍瓜切菜一样,
要知道,哪怕是李二陛下,为了削弱世家的影响力,都还下令重修过《氏族志》。
不过在最初的《氏族志》,编著的人还无视皇室,而将山东士族中的博陵崔氏排为天下第一。
而长孙无忌老实,是因为他妹妹长孙皇后也不停的劝谏自己的兄长,让他老实一点不要总是在前朝蹦跶,
再一点,也是因为李世民乃是他亲眼看着,一步步从一个风流潇洒的太原公子,走上开疆拓土一战擒双王的绝对武力值代表。
哪怕是李世民愿意让臣子们说他不对,骂他不好,那也是李世民心胸宽广,却绝对不是他不能拿捏大臣。
但是李治就不一样了。】
【李治并不是一开始李二陛下倾尽全力培养的太子李承乾,
也不是李二陛下格外宠爱,多次逾越制度,让太子产生了危机感,最后走上了谋反之路的魏王李泰。
在这两位的继承权都被废掉之前,没人觉得这位长孙皇后所出的第三子有继承大统的能力,
给他的教育自然也不是会给未来帝王的教育。
事实上如果不是李泰后期太飘了,为了谋取太子之位跟李世民说,他未来一定会杀子传弟,李世民还不一定会把李治立为太子。
——一个可以杀了自己儿子的人,对自己的兄弟就能好了去了?
所以说,李治这个太子之位,说白了还是捡来的。】
李世民脸色青一阵白一阵的。
刚刚已经说完了他的事情,原本以为之后可以慢慢听在他以后的大唐会有什么样的变化就好了,结果现在回马枪突然又杀了回来,实在是让他……
回头都没办法面对观音婢了。
【不过最开始的李治可能真的是对皇位没什么想法,
毕竟在李世民登基之后,便将李承乾立为太子了,
幼年的李治便展现除了他聪慧的一面,李世民曾经问他,《孝经》什么最重要?
李治表示:夫孝,始于事亲,中于事君,终于立身。君子之事上,进思尽忠,退思补过,将顺其美,匡救其恶。
李世民非常满意,表示他只要按照这个行事,完全能够事奉好父兄,做好臣子了。
哎,要是李二陛下一开始对李泰也是这么教育的,估计也就不会有李泰被养大了胃口,觉得只要弄死李承乾,太子就是自己的这种想法了。】
李世民:“……”
行了,他知道了,他现在就回去改!!!
【后来李治当了太子之后,表现的也是非常兄友弟恭,仁爱慈孝。
在某些事情上,李治和李世民是当之无愧的父子。
比如在李世民确定了讨伐高句丽的日期之后,李治神色悲哀,整天啼哭,
请求驿站飞马传递自己生活工作起居的表章,并传递边境情况的报告,李世民同意了。
当时李世民生了个大毒疮,李治亲自用口吸毒脓,扶着车辇步行跟从了多日。
如此孝顺爱哭的人,和李世民是不是还挺像的?】
李世民:“……”
稚奴确实是比青雀和承乾都要适合当这个太子啊……
口吸毒脓,这种事情听起来就很恶心。
能做到这点,无论稚奴是演戏,还是心中当真如此,都说明了他心性非同常人,也是一个不错的托付江山的人选了……
【不过也正是这么一个对自己的父皇爱护至此的人,在李世民的病床前也还是和自己的小妈武则天勾搭上了。
其实说是小妈也有点牵强。
虽然武则天是李世民的妃子,但是她并不是李世民喜欢的那种类型的女人。
李世民喜欢的类型是什么呢?
就是长孙皇后的那种。
所以在长孙皇后去世后,李世民宠幸的也是徐惠妃和杨氏这两个,徐惠妃以才华横溢著称,而杨氏则因其貌美、温婉贤淑而受到李世民的喜爱。
基本上都是和长孙皇后有着相似点的,甚至李世民还想要将杨氏立为继后。】
【关于杨氏的来历,有种说法是她是李元吉,也就是李世民弟弟的妻子。
这就多少有点挑战伦理了。
而且李世民还要立杨氏为后,这几乎是把长孙皇后的脸往地上踩啊……】
陈曦感慨一句:【其实说白了,男人的爱实在是很肤浅。
人在爱就在,人走爱就凉。
长孙皇后便是个很好的例子。
她在的时候李世民不说是后宫独宠吧,但也是没有想过再立她人为后了。
结果她死了才多久,李世民就移情别恋了。
也难怪后世根据这个说李世民的真爱其实是杨氏,长孙皇后只不过是一个挡箭牌罢了。
空穴来风,可未必无因啊。
这个时候魏徵说了一句话,也不好说他是以臣子身份劝还是以报恩的角度说,总之是打散了李世民的这个想法。
他说:陛下不可以辰赢自累。】
【还有一种说法,杨氏乃是隋炀帝的女儿,也就是说是前朝的公主。
而杨氏和李世民也是表兄妹的关系,按照古代喜欢亲上加亲的说法,倒是也能说得过去。
不过对于长孙皇后,都并没有姓名流传下来,杨氏就更是如此了。
也就导致了后人有了这样的分歧。】
第113章 第一百一十三个老祖宗很骄傲
李世民在听自己宠幸什么人的时候也还没什么感觉。
毕竟这女子是后世的人, 跟他们的想法不一样很正常嘛。
帝王有那么十几二十三四五六十个妃子怎么了?他们可是天底下最尊贵的人!
不过在听到后世居然造谣他最爱的乃是杨氏,而并非是观音婢的时候,李世民真的是又愤怒又害怕!
已经不是第一次这样了, 在天幕的提醒下,李世民发现自己已经不是第一次遇到这样的状况了。
他分明没有想要换太子的想法, 但是他的行为却让承乾和青雀都以为,他是想要换太子的。
他分明也是最爱观音婢的,但是他的行为却让后人觉得, 他爱的是杨氏……
说实话,李世民现在想想杨氏,除了长得好看点其他印象不是特别深刻。
若不是观音婢去世, 李世民甚至可能都不会过多的去关注杨氏和其他的妃子。
宠爱是宠爱,真爱是真爱,李世民这点还是分得清楚的。
更重要的是……
这次天幕结束, 他甚至不知道要怎么去见观音婢了!
【而徐惠妃则是像了长孙皇后有才华的一面, 据说她五月能言, 四岁能读《诗经》,八岁能作诗文,
李世民正是知道她的才能后,才召她进宫,做了秀士。
其实也挺离谱的,听到男的有才, 就是让他当官, 听到女的有才,就是让她入宫。
这种根本上就不平衡的制度, 居然延续了这么多年,不得不说, 这些封建的皇帝们对女子压迫的心还是强过了他们想要人才的心。
古代还是人才太多了啊,哪怕是亡国的时候也一样。】
皇帝们:“……”
骂的是不是有点太脏了?
【徐惠妃不光在才学上和长孙皇后一样,在其他方面也很像。
她入宫后博览群书,遍涉经史,才学更加精进,被拜为婕妤后,上书论时政,看法独到,深为李世民赏识。
而且在朝野上下都在赞扬贞观之治,妙赞皇帝时,她便从繁华的表象看到了失误和不足,于是屡屡身太宗进谏,
甚至有时像魏征一样,弄得李世民很不高兴。
看吧,长孙皇后会顾及一下李世民的情绪,徐惠妃甚至不会,但即便如此,她也得到了李世民的宠爱。
我真的说长孙皇后别太爱了,这种男人不值得你给他那么多好脸。】
李世民:“……”
是他的错,是他的错……
但是这样说话是不是有点太狠了啊!他本来就不知道要怎么去哄观音婢了!
……
不知道解散后宫……
而在后宫的长孙皇后看着天幕上的陈曦,却突然笑了出来。
虽然已经不是第一次被这后世女子的说法温暖到了,可是她还是再次被震动了。
哪怕是她兄长,前朝的所有被称赞的大臣,有入宫资格的命妇,她所有接触过的人……
却从来没跟她说过这样的话。
是她将自己的路定的狭隘了。
或许,日后她有更好的选择……
【其实纵观历史,很多女子能够改变天下女子的命运,不过她们还是被这些规矩给束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