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棣以及之后重用宦官和东西厂的明朝皇帝们:“……”
老祖宗不懂可以不用说话的, 看出来他很气愤了, 但是气愤的没有到点上。
这话说的还不如不说。
只是这宦官有这么大危害吗?
他们怎么不觉得。
这厂卫他们还用的挺顺手的呀。
大部分只是被宦官欺上瞒下还没有被左右了皇权的皇帝如是想。
他们并非不知道宦官是把双刃剑, 但是他们并不觉得下面的百姓和官员被宦官欺辱有什么大不了的。
反正只要他们舒服就行了呗。
【后面的皇帝也吸取了朱棣所谓的“精华”,不光没有取消东厂和锦衣卫, 甚至还设立了与东厂对应的西厂,以及内行厂。
其中锦衣卫都在做什么我们已经说过了,
而东厂负责的是监视政府官员、社会名流、学者等各种政治力量,并有权将监视结果直接向皇帝汇报。
依据监视得到的情报, 对于那些地位较低的政治反对派, 不经司法审判,东厂可以直接逮捕、审讯;
而对于担任政府高级官员或者有皇室贵族身份的反对派, 东厂在得到皇帝的授权后也能够对其执行逮捕、审讯。
起初东厂是直接受朱棣指挥的,不过后来统辖权移到宦官手里, 其权力还在锦衣卫之上。】
【至于在明宪宗朱见深于成化十三年增设的西厂,权利又在东厂之上,活动范围自京师遍及各地。
西厂的职务是侦查民臣的言行,并可以对疑犯进行拘留、用刑,西厂又把监狱以及法庭混为一体,而且可随意逮捕朝中大臣,可不向皇帝奏请。
内行厂明武宗朱厚照正德初年成立的,自成系统,侦缉范围比锦衣卫、东厂和西厂三个特务机构还要大,
除监察臣民外,锦衣卫、东厂和西厂也在之例,权势居东、西厂之上,用刑尤为酷烈。
不过西厂和内行厂两个厂的寿命并没有东厂和锦衣卫的长,后者是贯穿了明朝始终的。】
一些独断专行的皇帝,比如说汉武帝刘彻,听到这个就来了点兴趣。
这厂卫听起来好像是挺有利于皇权加强的,不过……
应该坏处也不少吧?
否则的话,陈曦的话也不会是这种态度了。
【厂卫从一开始锦衣卫的设立,目的仅仅是朱元璋要建立一批属于自己的亲信队伍,加强中央集权统治,加强他皇帝说一不二的权威。
——说得难听点,就是一个一直在社会底层的人终于一朝发达了,那就受不了有任何人不听他的话。
所以以前的皇帝里很少有控制欲这么强这么变态的,恨不得让自己的锦衣卫去扒拉在人家床底下听他们睡觉的时候都在说什么梦话。】
嬴政:“……变态。”
刘彻:“……朕对这个可真没兴趣。”
李世民:“……他想知道的是不是太多了一点?”
武则天饶有兴致:“这人是不是也想知道自己的臣子在床笫之间会说什么啊?怪神奇的。”
赵匡胤:“……咱们大宋可不兴搞这个。”
朱元璋面红耳赤:“……胡闹!胡闹!”
虽然他确实是想要掌控所有,但是……
他也只是想知道这些人有没有谋逆之心罢了,哪有那么变态的想法!
这是赤裸裸的污蔑!
……
但是朱元璋不得不承认,偶尔锦衣卫也确实是会报回来些不堪入目的东西就是了。
【不过因为朱元璋和朱棣两个皇帝的对于贪污这件事情深恶痛绝,
所以厂卫制度的建立在明朝初期时在一定程度上起到到肃清反腐的作用,加强了皇帝集权。
但是随着时间的发展,厂卫制度就逐渐开始变态了。
打个比方,厂卫用刑非常残酷。
一种是廷杖,名义上是皇帝在朝廷上刑责官吏,由司礼监监刑,校尉行刑,每打五棍换一人,初期仗数满而停刑,后期至打死为止。
正德、嘉靖年间的两次廷杖,受刑官吏二百八十人,当场打死二十八人。
锦衣卫的南北镇抚司拷问犯人的刑法五毒备具,其后亦由宦官负责。
到臭名昭著的宦官魏忠贤时期,又设断脊、堕指、刺心、“琵琶”等酷刑,
对比之下武则天时期的酷吏那都有些收敛了。
在这样的荼毒之下,想要人说什么不说呢?】
【除此之外,厂卫还派人侦伺官吏。
东厂还拥有一些土地庄田,岁收子粒,有的为修理刑具之用。
刘瑾、魏忠贤等专权的宦官,大多倚靠锦衣卫、东厂、镇抚司狱等类带有特务性质的专设监察机构,不断陷害、诬杀正直大臣,
魏忠贤的走狗们,拷掠正直官僚时,械、镣、棍、拶、夹棍,五毒俱用,血肉溃烂,即是一例。】
朱元璋和朱棣在不同的位面上同时怒目圆睁。
他们想让厂卫成为的是自己手中的一把刀,一把可控的刀。
他们认为厂卫应该对准的是贪官污吏,是豪强劣绅!
可绝不是像天幕说的那样,厂卫肆无忌惮随意杀人,将忠臣正直之臣屠杀!
两人也都不是什么傻子皇子,不用天幕继续说,他们也知道这样下去大明不会好。
要完蛋了。
【厂卫的种种行为,已经从根本上破坏了大明的国家监察体系。
他们越过正常的监察机制,对国家进行特务暗访活动,为了自身的利益,制造了大量的冤假错案。
大明三法司的设立最早是为了管理国家的刑罚诏狱,
但是锦衣卫在处理诏狱时出于自己的目的用卑鄙残酷的手段对官员进行迫害,滥用权力,以权谋私,也在一定程度上加速了明朝的腐败进程。】
【而且因为厂卫经常利用手中的权力对打压朝廷官员,导致官员们要对东西厂的太监以及锦衣卫进行贿赂和巴结才能免遭迫害,生存下去。
甚至在万历年间强行给大明续命六十多年的首辅张居正,也要对宦官冯保进行贿赂,就知道这些宦官的权势是如何滔天了。
中后期的大明已经被厂卫搞得腐败黑暗,民不聊生了。
由朱元璋、朱棣开始授予厂卫的权利已经变得扭曲,造成了宦官专权的现象,
甚至成为了宦官打压朝臣,铲除异己的工具,
这种宦官专权的黑暗现象让明朝社会怨声载道,国家内部矛盾被激化,大明的覆灭可谓在所难免。】
【说到这里,老祖宗们不知道发现没有。
其实很多亡国的因素,早在开国之君那里就立下了。
只是开国之君的光芒太耀眼,尤其是朱元璋,那可是号称得国最正的人呢。
但是因为他敏感多疑的性格,给大明王朝挖下了不少的坑。
可以说除了宦官的锅是朱棣要背一大半之外,剩下的那些政策翻一翻,基本上都能翻到朱元璋这里来。】
原本一有事就瞪朱棣的朱元璋:“……”
在其他皇帝那里的时候怎么就不往前翻,看不起他老朱是吧!
……
不过陈曦说的话,朱元璋倒也不是完全没有放进心里去。
他是一意孤行,懒得听别人的意见。
想要给他提意见的人多半已经下去跟老祖宗们提意见了,也就是老马和标儿这边他还和煦一些。
但是在天幕说出这些事情之后,朱元璋也不是个傻的,该坚持的时候坚持,可该改变的时候,他也可以大刀阔斧将自己从前的那些东西全都改过来。
毕竟最重要的,还是大明王朝的千秋万代!
养宗室不行?那就改!
海禁不行?那就不禁!
锦衣卫……
哎,不行就让锦衣卫少点权势?
没有了锦衣卫的话,他掌控大臣还是不那么方便啊……
哪怕是陈曦说了他的性格缺点,但是朱元璋还是没什么要改变的意思。
毕竟江山易改本性难移,哪有那么容易就改变的?
能把上面说的那些改了,已经是连马皇后都没有做到的事情了。
*
【虽然朱棣的控制欲也跟他爹一样强,想要将天下事无巨细都纳入自己的监控体系之中。
但是朱棣并没有朱元璋那么喜欢工作。
原本的皇帝工作其实并没有那么忙,因为还有丞相替他分担。
可是在朱元璋废黜丞相之后,皇帝直接领导六部,事无巨细都要皇帝亲自处理,皇帝忙的是要死。
朱元璋坐镇京师倒是没有什么大问题,朱棣却经常出征呢,那他肯定要找人来帮个忙什么的。
所以朱棣在这上面充分发挥了自己的主观能动性了完善了文官制度,在朝廷中逐渐形成了后来内阁制度的雏形,但内阁品级不高,一般要经过翰林院庶吉士锻炼。
乐朝内阁文臣虽只是正五品,从职权上看也仅备顾问,
但国家大政方针的制定和决策,都要咨询他们的意见,
内阁的出现弥补了自中书省废除后,中央机构在结构上的脱节,终明一世没有被废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