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纯美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老爷子他飒爽又威风_分节阅读_第78节
小说作者:大叶湄   小说类别:耽于纯美   内容大小:937 KB   上传时间:2024-09-18 20:13:50

  说到后头,他脸上也是带了感慨。

  因为府台长子的身份,他现在出门所遇皆是笑脸,办个事说个话,都是称赞附和,办集市也是,这么大的摊子,他一点经验也没有,从店铺安排,各家人手,到进货渠道,基本只要他想到的,都有人去做,并办好了递给他,他一时没想到的,也有人悄摸摸的提醒,替他描补到位,与其说是他的能力强了,不如说,是因为他身后父亲的地位高了。

  崔元逸感叹着跟父亲说了心中所想,抚着膝头道,“论集市规模,代节县早于滙渠许多年,各镇上买卖货物的小商小贩们,从前都是往那边去的,可儿子这边一说要开集,杜县令那边就递了全套的章程过来,甚至还指点儿子去府城码头,揽一些别县镇都没有的独有货源,而码头那边,一见是儿子要,也是连价都不讲的,全先仅着儿子挑,其他县镇的货品倒都退了一步,连价钱也给的比别人低,这才叫儿子办的这个集市,能以低廉的价格吸引到人来,父亲,儿子自觉也没多少长进和办事能力,有今日的局面,全赖父亲的功劳。”

  崔闾笑着听他说完,轻轻撂了茶盏道,“怎么会没有长进?办好一件事的因素,固然需要各方人脉网的支持,可若你没有能力,分辨不出好赖人,以及递到面前的到底是坑,还是利,那即便有父亲在前面撑着,你也办不出如此的大好局面,学会用人,学会掌舵,能看准一件事的可行度,往往要比亲力亲为更难,前者需要的是大局观,后者只要付出些辛苦而已,你不是老二和老五,做事只管眼前,凭喜好,元逸,为父之前一直教你,要把眼光放长,往大面上看,一屋一瓦一块地,只会局限住你,你的位置要求你必须站的高看的远,为父的一切资源,就是为托举你向上的,不用觉得依靠为父做成的事,不是凭自己本事做成的而感到忐忑,能把资源用好,也是一种本事,多的是不会用,或用成事倍功半的纨绔二傻子呢!你呀,书生气还是浓了些。”

  觉得靠老子成事,有点丢人,想凭自己本事做,却发现周遭人看他的眼神,都透着不理解的疑惑,说白了就是,想凭本事证明自己能力,却突然发现没有那个环境让他证明,给郁闷住了。

  崔元逸叫老爷子说笑了,感叹,“也是,儿子总不能与纨绔二傻子比,虽觉得一切依靠父亲成事,有些惭愧,但偶尔察觉周围人的眼光,又觉得自己矫情的叫人嫉妒,那些人可巴不得父亲给他们做爹呢!儿子这是不是有些身在福中不知福了?”

  崔闾捧着茶盏哈哈哈笑,心情一下子就好了起来,不住点头,“那是,也不是谁都有资格给老子当儿子的,你这心思要说出去,可叫人背地里说你不知好歹吧!”

  所以,想摆脱父荫成事的二世子们,全都透着点矫情的傻冒气,有梯子不登,叫那些没梯子的怎么想?恨不能锤死换他们上好吧!

  厅里的笑声传到外头,叫守门的崔诚也跟着咧了嘴,等看见崔元池带了几个人,捧了一摞的账本,和经年人情往来册,忙上前拱手笑着道,“池少爷,老爷在厅里等着呢!您随老奴进去吧!”

  崔元池忙让了半个身位,直道不敢受诚伯的礼,然后这才敛了眉眼,跟后头往厅里去,到得厅前,听见里面父子二人的说笑声,眼中不免露出羡艳之色,声音倒还稳得住,“大伯,您派人要的东西,元池领人送来了。”

  崔闾抬眼,冲着厅门处点头,“嗯,进来说话。”

  崔元池现在总揽宗族事务处理中心,崔柏源跟了小五走,留下的崔长林和崔长槐也各有领头事务,崔元逸后尔又在族里挑了几个得用的,目前整族人事干员这块上,就基本全都是小一辈的年轻人了,老一党的被彻底排挤出宗族事务,可给气的不轻,但目前年轻人势盛,他们也就只能暗地里跺脚不服而已。

  崔元逸起身换了一处坐,将左首位让给了崔元池,二人关系挺好,都是同辈的堂兄弟,倒也没谦让,互相请了一回坐也就坐下了。

  崔元池冲着崔闾道,“大伯,您要的急,侄儿便先挑了几册过来,更早年份的后面还有些,一会儿再派人去取来。”

  崔闾点点头,接了他递来的一册厚厚的账薄,人情往来册比较多,捧了一托盘过来,就放在一边的桌几上。

  二人都不知道他要翻这些陈年旧账的用意,崔闾也不欲叫二人跟着忧心,便道,“我有些事需要查验清楚,暂且不接待来访宾客,族里那边元池照常安抚就是,遇上蛮不讲理的,直管按族规惩治,元逸总揽族务,现在又担着县镇集贸运转之事,近日可能有顾不到族务上的,元池这边多担着些,族里那些嚼舌头的,再若弹压不服,等过两日,你给他们带到我面前来嚼,哼,我多日不在族里,他们倒是敢卖了老,竟可着你们折腾了,放心,我这边都知道。”

  崔元逸和崔元池立马起身,敬服的垂首听训,都一脸的激动,实在是那些老一辈的族中叔伯,折腾起人来太过分了些,没有老爷子在,他们可不得翻天?有些时候,确实也不得不请老爷子出面,压打一翻那些人的气焰的。

  崔闾让两人下去了,自己低头翻起了账薄和册子。

  都是上一任族长在任期间,收请宴饮的人员名单,以及府中当时的花费,还有一部分大头,就是他堂兄去逝时的记录,没有什么规律的记着当时的吊唁人名姓,以及后头上了账的礼单。

  崔闾垂眼一页页翻过,然后在中后部分的页面上,看到了他猜疑中的人名,夏信然、赵元思,以及一个很意外的人,王勤礼,临水县县令。

  对照着三人的名字,他又翻到了礼单上对应的人名,一连串的物品名称,看着并没什么出格的,都是很常规的吊唁礼盒,有补品有玉石摆件,亦或直接上的银票。

  崔诚悄悄走上前,低声道,“老爷,常老来了。”

  常老是当年他大伯生前的管家,在老族长去世,大宅易主后,他便带着释奴文书去官府记了档,回自己乡里养老去了,年纪要比崔闾大二十来岁,虽然身份有别,却是可以尊称一声常老的。

  人进了厅后,颤颤巍巍的冲着崔闾行了个礼,崔诚亲自扶着他入了座,两人经年未见,倒是一番感慨,常老眯眼看向崔诚,点头,“小诚倒是越发老练了,很有大宅管家的模样了。”

  崔诚笑呵呵的给他递茶,声音亲切,“那是,常老记性真好,这是还记得我那时的莽撞样呢!”

  两人就呵呵的笑,一副忆及前景时光的模样,却是谁都没提,那时崔诚老是替崔闾挨板子的事。

  崔闾对常老淡淡的,等两人寒叙完,才单刀直入道,“老族长当年与那几个大人,有多少交情?怎么从前不见他们有往来?”

  常老怔了一下,费力的拧眉想了想,“没有交情,老奴在老族长身边几十年,没见过几位大人与大宅有人情往来,当年大少爷病重,老族长听说有一种神液能救命,就去求了临水王大人。”

  他声音里透着怅然,情绪倒很稳定,“王大人给了老族长一瓶,却依然没能救回大少爷,后来……”

  他说着像是陷入了回忆,顿了很长一段时间,才又开口,“老族长给大少爷随葬了很多很多东西,几乎把他在大宅攒下的都给大少爷陪送进了墓里……来吊唁的宾客随的礼,也填了不少进去,大少爷……唉~!”

  这就是当时崔闾接手大宅后的窘况,一个空的府宅,账上几乎没什么流动银钱,他以为是大伯受祖训影响,也是抠搜的在过日子,账上没钱属正常,却没料,实情竟是这样。

  怪不得他没在府库内看到什么不寻常的东西,原来是都随葬了。

  常老声音越来越唏嘘,人老了思绪不集中,说过的话重又说了一遍,尔后似才想起了不一样,又嘟囔道,“夏大人和赵大人也是怪人,吊唁礼单里竟然送了两副美人图,说是大少爷未娶亲,到底人生有些不美,放两副美人图,也叫他在下面寂廖时排宣排宣。”

  差点把老族长气死,但族长太太却哭着给收下了,挑随葬品的时候,到底给挑了进去。

  说到这里,常老声音又顿了一下,歪着脑袋想了想,晃然道,“好像还有两个执画的童子,夏、赵两位大人说是侍画童儿,到时可作陪葬用,但族长太太最后没忍心,把那两个孩子送……送……”

第81章

  云岩山,崔氏家庙。

  山底下的崔氏宗祠,是用来禁闭不孝子孙的,那这半山腰上的崔氏家庙,便是用来看管犯事妇人的。

  崔闾还记得那时候他刑克堂兄的流言,传至喧嚣时,族长太太便要将他关进祠堂,以祖荫消煞,后被他大伯母呛出其用心险恶,想以此断了崔闾承继族长位的可能,一个进过宗祠关过禁闭的孩子,哪怕他再有多名正言顺,这辈子都没了继承上位的可能。

  两个女人在祠堂门口差点打起来,后是大堂兄拖着病体,来阻止了族长太太的发疯,两方各退一步的,他被关进了半山腰上的家庙里。

  那时候他还未娶亲,正卡在成年的当口,关家庙偏院似也能说得过去,如此,三不五时的,他便要被送来“静一静心”。

  常老说到家庙的时候,便闭了嘴,他人是老了,也偶尔犯糊涂,但做奴仆的警觉性,提醒他,这一段的过往最好还是不提的好。

  于是,便绕开了崔闾遭受不公的那一段说,“太太令人将两个小童儿,分别送给了静慧和正明,老奴送人的时候多嘴问了一句,这才知道,那两个小儿竟是兄妹,一个叫扶如,一个叫扶凉。”

  崔闾听见侍画童儿作陪葬用时,便疑了一下,因为古来作陪葬用的,规矩都是一双童男童女,待听常老后头的解释后,便知自己所猜不错。

  只是这两个名字,崔闾听着竟然耳熟,一时拧了眉细想,为免弄错,他还向旁边的崔诚问了一遍,“这个扶如,是崔固家的那个么?”

  崔诚倾身耳语道,“是,二房大太太的闺名,确实叫这个。”

  扶如送给了静慧师傅,自此在家庙中住了下来,扶凉去给正明当小厮,跟着他一起守祠堂大门,每遇祠堂祭祀之日,他都穿着一身暗灰色的衣裳,埋低了头的跟在正明后头,帮着扫尘点香烛之类的。

  崔闾从来没有在意过这两个人,因为本族的崔姓,在那场大迁徙中损失惨重,到得滙渠时,为与当地乡绅抢夺地盘,便发展了部曲亲卫,以赐姓之恩典,纳入族内,单开了旁系别支,以壮大崔氏势力,在祠堂别院内,是有专门一个祠堂,专门就祭祀的这一支人,如此,过去几十年,这些人又有亲朋故旧来投,为把人留下来壮大声势(占地为王),崔氏当时的族长,便允许这些人在周边佃地生活,后头所生儿女,若有看着好的,便也会挑了进族中培养,做伺候用。

  所以,崔氏族地之内,不全都是姓崔的。

  而族长大宅的设立,就是为了保证崔氏宗族不乱根,无论后头赐姓崔氏之人有多优秀,或是人数盖过了正源本枝崔氏血脉,这一部分崔姓人,是无论如何都没有资格参与族长继承制的。

  常老眼神复杂道,“那扶如长的玉雪伶俐,扶凉也似道家仙童,太太……起了怜悯心,到底没害了两人,也算是替大少爷积了阴德了。”

  崔闾脸色沉沉,撩了眼常老,到底是存了多年的怨愤,如今被勾起,却终是没忍住,“她的怜悯心倒是都给了外人,怎么到本老爷头上,却一点没有了?”

  常老面上一僵,抿了唇懊恼,可能是大意于自己一时不察,竟是将崔闾经年的不平勾了出来。

  崔闾冷笑,“你也不必想词替她描摩,或者说,替我那族长大伯描摩,没有他的允许,太太怎么敢一而再的对我下手?毁我声誉,甚至想断了我继承大宅的可能。”

  所以,他到现在,都没改口叫过族长太太一声大伯母,他心里的大伯母,就只有崔固和崔榆的母亲。

  常老见他发怒,忙扶着椅子挪跪到了地上,一双浑浊的老眼,不由滴下泪来,似是想起了经年旧事,终又忍不住的替旧主辩驳,“老爷,老太爷从大少爷去后,就知道自己错了,所以才不顾长老们的反对,一意将你接回了大宅,他是真的后悔了,闾少爷,太太她也是爱子心切,一时迷障了,后头那几年,不是对您挺好的么?为此……为此……”

  说着一咬牙,终吐了个了不得的秘事来。

  那扶如,一早是为崔闾准备的。

  因为大宅的硬性继承制,崔闾自然而然的,会在大少爷去后,回归大宅,可因为那荒唐的克兄流言,族长太太对他非常抗拒,便将眼神定在了同样拥有继承权的崔固身上。

  只要崔闾出事,或德行有亏,或私德败坏,他都将永无可能回归大宅。

  常老涩声一字一顿的缓缓道,“太太说不动族长改换继承人选,便将眼光落在了越来越美艳的扶如身上。”

  崔闾并不为他话所动,冷眼看他为旧主辩驳。

  他从不认为一介后宅妇人能翻天,之所以能闹的家宅不宁,其身后定然有一个想让她当嘴替闹事的男人,他那个大伯,本身并没有才能,若非他父母兄长突染时疫过身,且轮不到他来入主族长大宅。

  崔闾望着常老,冷冷道,“他不愿更换继承人选,不是因为我的身份更名正言顺,而是他怕下到地下,没法向我祖父,父母交待,还有大堂兄的遗言,他也不想让儿子死后不安。”

  常老面露尴尬,没料崔闾揭死人短,竟也揭的这样毫不留情。

  他顿了一下道,“太太暗地里安排了扶如去搭讪你,又一边为你挑选嫡妻人选,想拿住你在嫡妻进门前,置外室以败德的把柄。”

  结果扶如搭错了,把崔固当成了崔闾。

  两人正脸截然不同的气质,可崔氏男人的高大挺拔却是一脉相承的,族长太太只让扶如看过崔闾的侧影,又隔着松柏青木,扶如并不认得崔闾。

  这就是崔固母亲,后来与族长太太不共戴天的真正由来。

  一个你越是不想让崔闾回归大宅,一个就越要以宗族礼法,压的长老们集体闭嘴,最终在族长的默许,又或者说认命之下,让崔闾归了位。

  崔固耿耿于怀的,便是当年族长太太暗地里,许了他下一任的族长位,而搭错了人的扶如,只能将幽怨闷在心里,日日接受着婆母讽刺挑剔的眼神,然后,还得装做什么事都没有的伺候男人,更对着比崔固俊逸丰神了许多的崔闾,暗咬碎了银牙。

  崔闾是不知道这里面的事的,听常老说来,不由诧异的挑了眉。

  怪不得在他的婚期选择上,大伯母和族长太太出现了巨烈的分歧。

  大伯母的意思是,订了人家,就尽快成婚,大宅人丁凋零,急需开枝散叶,人家姑娘年纪也不小,没有必要再等两年,而族长太太却说,怕耽误了他的学业,恐成婚后耽于夫妻之乐不思进取。

  他那时心中不屑,崔氏祖训都叫低调做事,族中子弟就没有出仕当大官的,他的学业一直就读的半调子,尤其在外人眼里,他时不时的就上家庙静心,谈学业简直跟笑话一样。

  那时候他还不懂大伯母的深意,只以为大伯母又是为了他,习惯性的与族长太太呛声,于是,转头就去考了个秀才,将成绩甩在族长大伯面前,这才在十八岁那年,顺利娶了妻。

  若然再等两年,搞不好真能叫太太得逞,等到扶如长成来坏他名誉,但这似乎也没能让太太死心,还是按计划安排了扶如来勾搭人,只阴差阳错,叫她搭错了。

  一场交谈,却始终没有牵扯到前朝余孽什么事,常老是真一点不知道内幕,说完了经年往事,便由崔诚送出了门。

  崔闾后脚便带着人到了家庙,他往年是这里的常客,静慧师傅待他倒比旁人热情些,笑着请了茶,“大老爷今日怎么有空过来?不是在府城当大官了么?”

  对于崔闾突变的行事作风,族里亦有流言纷纷,奈何族长威势太盛,又加之后头分地修渠诸多好处实惠的,便渐渐没人再提所谓的祖训之事了,但静慧师傅与崔闾的熟识度,话里带着些揶揄,倒显出暗藏的一份关心来了。

  崔闾与之见了礼,态度倒是比旁人面前温和了许多,望着静慧压在帽内的苍苍白发,不禁关心了两句,“师傅近日身体如何?我让吴氏每月送的补品,和请平安脉的大夫,可都按时来了?”

  静慧师傅笑着点点头,一脸和煦道,“你那大儿媳是个周到人,补品每周都有送,大夫一月来两回,费心了。”

  她不是崔氏族内的妇人,是早年流落到此的姑子,见这里人少安静,便一直住到了如今,也替崔氏教导些犯了错的妇人,和行为走偏了路的姑娘们。

  崔闾点点头,捻着茶盏,终是张嘴道,“静慧师傅,可知道扶如的来历?”

  静慧身体有些干瘦,坐姿却一如既往的挺直,她没有被贸然问话的惊诧,而是一脸了然的点了点头,叹息道,“从大老爷就任府城开始,我就在数着日子,猜大老爷会什么时候来找,没料却是如此快啊!”

  崔氏避世而居,除了祖上世代簪缨,搬来江州时确有底蕴,另就是州府内,在滙渠建制成县后,就暗里形成了一则规定,禁止任何人以任何形式的,将手伸往滙渠,以势欺之,或夺其家财,江州府城内的豪族,也不许有人到其地盘上,扣拿索要,整个滙渠像是被江州隐藏了一般,没有外力来打破的情况下,滙渠崔氏,会如此这般的再往下延续百年。

  与此作为回报的,是崔氏要养护一些不能在江州,明面上存在的一些人,这些人的身份,崔氏不必知道,只需要在接收后,平常的养在族内,婚丧嫁娶都如族人一般待就好。

  所以,崔氏这么多年,即便不出高官,也没什么人敢来打秋风,说的是整族人行事低调,其实也有江州府城那边刻意的降低了滙渠的存在感。

  崔闾捏着茶盏的手指有些痉挛,敛眉默默的听着静慧道,“我们这些人的身份,从来不能与外人道,有时候甚至连我们自己也很恍惚,为什么要如此偷生苟活?可是没办法,大老爷,不是我们要活,而是他们要我们活,我们根本身不由己。”

  说着顿了一下,“扶如和扶凉,都是……元昭皇族,而我,我的本名叫夏靖柔,是夏王族遗孤后嗣。”

  所以,整个崔氏,就是庇护他们这些人的一把伞。

  崔氏老族长,为了在江州站稳脚跟,便与最早一批的江州高官豪绅们,约定了此项隐秘事,用崔氏百年底蕴,为这些存活下来的前朝遗孤,洗换身份,改弦易张。

  静慧,夏靖柔平静的眼眸看向已经处于震惊中的崔闾,轻声道,“博陵崔氏与夏朝,元照皇族,都曾联过姻。”

  五雷轰顶。

  崔闾一下子就理顺了一件事。

  为什么那九家子会欣然前往江州码头赴约?

  因为他们以为崔闾暗地里,跟他们是一伙的。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145页  当前第78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78/145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老爷子他飒爽又威风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