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历史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老子就是要当皇帝_分节阅读_第682节
小说作者:雨天下雨   小说类别:历史军事   内容大小:4.36 MB   上传时间:2024-09-03 17:50:56

  而钢材制造的炮弹放眼全球,也就只有楚军能够大规模生产……而你总不能指望其他国家用手工打造出来,千锤百炼的珍贵钢材去生产炮弹吧。

  就算真这么干,他们也很难进行加工。

  要对钢材进行批量的工业化加工,这技术要求更高……对于材料技术不咋地的土著和登天也没啥区别。

  基于这些技术难题,欧洲这些同行们想要搞榴弹,只能是效仿楚军早期的榴弹模式,用超短管的臼炮发射火绳引信的铁制榴弹!

  那玩意可以用,但是威力不咋地,还特别的危险……

  楚军也就统一战争初期,面对明军的诸多乌龟壳的时候,迫不得己才大规模使用。

  同时这玩意效果不咋地,但是用起来也很昂贵的。

  对于守城的英军而言,用这些原始榴弹的效果其实不大,防守作战的时候,中远距离的实心炮弹,中近距离的霰弹,可比什么火绳铁制榴弹强多了。

  然而针对这种情况,楚军那是经验十足……根本不和英军玩什么传统步兵攻城,直接挖交通战壕过去,步兵们都躲在战壕里逐步推进。

  虽然要花费大量的时间,但是攻城嘛,花个十天半个月很正常,甚至一两个月都是没什么的。

  总比让士兵们用性命去填好得多。

  这楚军来到孟买城下十天过去了,火炮打出去了无数炮弹,但是守城的英军愣是连一个楚军步兵都没见着……

  那些该死的楚军步兵们,都还在一千多米外的防御工事里驻扎,少数突进到数百米范围内保护炮兵的步兵,也都是躲在战壕里根本不冒头。

  然后英国人就傻眼了……他们准备了众多防守策略,然而在真正面对楚军的进攻模式面前,他们却是发现都没什么用。

  谁能想到,这些楚国人能够动用上百甚至几百门火炮,天天不停轰击七八天以上,并且这个过程里一个步兵都不派上去啊!

  看这鬼样子,恐怕是要炮击到天荒地老……

  双方的火炮打了七八天后,对面的英格兰人直接认怂,不再用火炮进行反击了……反正反击除了杀伤一些土著民夫外,也没什么实际战果,最重要的是再继续打下去,他们的炮手都得耗完了。

  没有了熟练炮手的火炮,再多再好又有什么用?

  他们还得留着部分熟练炮手,等待楚军正式攻城的时候再用了。

  看到对面的英军认怂了,观察指挥作战的白振陆军少将呵呵一笑:“一群蛮夷土著,不知天高地厚,竟然还敢和我们比炮击,活的不耐烦了。”

  “这些英国蛮夷,比荷兰蛮夷还要不识趣!”

  荷兰人在锡兰战役的时候,都知道和楚军比拼炮击纯粹是犯傻,根本就没搭理楚军的漫长持续炮击,炮手们天天闷头躲避炮击。

  只打算在楚军最终动用步兵攻城的时候,再使用火炮进行密集反击。

  当然,由于军心涣散,公司高层提前跑路等缘故,荷兰人拟定的反击策略没有得到执行就是了。

  然而英格兰人还是第一次和楚军交手……之前他们只听闻楚军多厉害多厉害,但是毕竟没真正见识过,更没亲自体会过,再加上孟买关乎英格兰东印度公司在印度的生丝,因此还是保持了一定的勇气的。

  因为这份勇气,他们在没有太大实际意义的情况下付出了一批珍贵炮手的伤亡!

  等后续楚军真正发起攻城的时候,英军可用的熟练炮手也就不多了。

  而当楚军还在继续炮击,并继续挖掘各种交通战壕,并把战线继续推进道距离城墙不足百米的时候。

  印度军团里在在过去几天的训练中表现突出的莱哈尔,被晋升为下士,并委任为队长,手底下管着九名士兵。

  训练之余莱哈尔也会去观看前线的战斗!

  只是楚军的战斗方式让他看不懂,或者说超出了他的想象!

  偌大的战场上除了隆隆炮声外,四处都是静悄悄的,甚至连人影都看不见几个,这和莱哈尔想象中的几千上万人汇集一堂进行厮杀的战争场面,完全不同。

  别说莱哈尔这个土著士兵看不懂,就连孟买城堡内的一票走南闯北,见识众多,其中一部分还参加过欧洲三十年战争的英军军官们也是看不懂。

  此时此刻,孟买城里的战争模式,让他们同样疑惑不解,甚至是恐惧!

  楚军的炮击实在是太狠了,尤其是那些会爆炸的榴弹根本挡无可挡。

  一旦楚军发起步兵进攻的时候,己方的守军势必要登上城头守城的,然而这样一来也就等于把自己的步兵直接暴露在楚军的猛烈炮火之下。

  任何一个军官想到己方步兵暴露在楚军猛烈炮火之下的场景,都忍不住皱眉甚至惊恐。

  没有士兵能够挡得住这种猛烈的炮击,因为那都不是作战,而是让他们去送死,并且是毫无价值的送死。

  于是乎,再又一次的作战会议里,英军方面的军官们经过了商议,决定立即开始构成城内第二道防线。

  一旦楚军出动步兵攻城,那么英军将不会在城头和楚军死磕,而是把楚军放进来,己方则是在城墙后方依托第二道甚至第三道防线进行防守作战。

  而有了城墙以及城内建筑物遮拦后,楚军的火炮再猛烈也不可能对英军造成致命威胁。

  剩下的,那就是步兵之间的较量了,而他们对自家的步兵的勇武有信心……没信心也不行。

  打巷战的话,情况再差也比冒着楚军的无数炮弹在无遮拦的城头作战强。

  把楚军步兵放进来,通过打巷战的方式大量杀伤楚军步兵,最终迫使楚军退兵,这是英军方面诸多军官详细考虑过后所得出唯一一个可行的解决方式。

  只是,他们能如愿吗?

第734章 彻底控制印度半岛沿海

  英格兰人在城内的动作可不小,毕竟要在城内构筑大量的防御工事,没有足够的防御工事,哪怕是打巷战他们也打不过楚军啊。

  毕竟这年头又不是后世,步兵手中可没有太多可以精确射击的步枪,想要打黑枪可不容易。

  所谓的巷战,其实也就是依靠城内的众多建筑所形成的复杂地形进行防御作战,进而避免城外楚军大量火炮的威胁。

  毕竟楚军的火炮都部署在城外,而这年头的大部分火炮弹道都比较平直。

  当守城士兵直接躲在城墙后面的第二道方向进行防御作战时,那么高大的城墙本身就会形成一道障碍,避免楚军火炮发射的大量炮弹,直接落入城墙后方的第二道防线。

  这是英军方面的打算!

  但是英军方面显然是对楚军了解的还不够多,更够深入,并不是很清楚楚军方面装备有大量的轻型榴弹炮。

  楚军里的所谓轻型榴弹炮,其实某种程度上来说就是滑膛臼炮,身管都很短的……楚军装备这玩意的目的,就是为了通过臼炮的大曲线弹道,用来发射爆炸榴弹攻击躲在防御工事里面以及后方的敌人。

  因为这玩意打出去后,有可能直接落到敌人头顶上爆炸,或者干脆是凌空爆炸。

  普通的防御实心炮弹的防御工事,其实对楚军的这些曲射榴弹效果不大,想要更好的防御楚军的爆炸榴弹,最好的解决办法就是修筑一些比较窄小的战壕,或者干脆是构筑有顶盖的防榴弹工事。

  当年明军以及东掳人就是这么干的……他们被楚军打的太狠,而且双方交战时间比较漫长,因此逐步发展出来了比较完善的防榴弹工事体系。

  但是很显然,国外的那些土著,包括这些欧洲殖民者们的防御理念,还是停在了防御实心炮弹上头,采用的是棱堡防御工事为主。

  荷兰人也好,英格兰人也罢,他们的棱堡类防御工事面向其他土著的时候特别好用,面对欧洲同行也很好用,但是面对拥有大量榴炮的楚军而言,这些什么棱堡防御工事就没啥用了。

  历史上横行几百年的棱堡防御体系最终为什么被放弃了?

  就是因为榴弹开始大规模流行的缘故,而传统棱堡在爆炸榴弹面前的防御效果……还不如随便挖一条水沟强(战壕)。

  当然,棱堡也在逐步发展,最终进化为和地形相互结合起来的堡垒防御工事体系,但是这已经算不上是棱堡了。

  英格兰人如今在孟买城堡这种过时的防御体系,就被楚军打的苦不堪言,最终被迫放弃城头防守,转为打巷战。

  准确的说是在城墙后方构筑第二道防线,和后世意义上的巷战也不是一回事。

  于是乎,当第七十二师的步兵们开始小心翼翼的往前试探性进攻的时候,就发现英军放弃了外围乃至城头的防守。

  就当楚军以为城内的英军和锡兰科伦坡城里的何军一样被打垮了后,紧接着却是发现己方第一批试探着越过城头继续进攻的兵力,遭到了来自城内的火力打击。

  因为情况不明,在遭到了少量伤亡后楚军开始撤回城头。

  当白振陆军少将得知进城部队在距离城墙不远处的城区遭到了反击后,当即呵呵一笑:“这些英格兰蛮夷,还想着人家打巷战……”

  然后朝着身后的一票军官们道:“诸君,如今城内蛮夷意图通过打巷战进行顽抗,你们说该怎么办?”

  当即就有一个少校参谋道:“简单,效仿以往诸多战例,直接把中小型火炮拉进城,抵近开火!”

  “同时城外重炮部队继续对城区进行覆盖式榴弹炮击,再辅以大规模纵火。”

  “把城内的建筑炸成瓦砾,烧成灰烬后,直接打扫战场就行了。”

  白振少将听罢微微点头,属下的回答中规中矩,甚至都不用专门去想办法,直接照搬以往的诸多战例就行了。

  面对大楚帝国的强势炮兵火力,尤其是大规模的榴弹炮击,英格兰人并不是第一家想要通过放弃城墙,退守城区打巷战的办法的军队。

  在英格兰人之前,明军,东掳乃至不少土著军队都这么干过。

  统一战争时期灭东掳的锦州战役,因为东掳人最后阶段试图退守城区和楚军打巷战,楚军直接玩覆盖式炮击以及纵火,直接把锦州城打成了废墟。

  大楚帝国之前在南洋进行大扩张的时候,柔佛王国最后的顽抗里,也试图退守城区进行顽抗……结果楚军又把城池打成了废墟。

  至于派兵入城和敌人一条街道,一栋房屋进行争夺?

  傻子才干这种事。

  因此发现英军退守城区试图打巷战后,楚军一方面是放开了北城门一带,采取围三厥一的方式,以降低城内守军的顽抗决心,试图动摇他们的军心士气,进而让他们退出城区。

  围三厥一的战术目的,就是要给敌人留一条后路,继而动摇他们的守城决心,这是光明正大的阳谋。

  除了采取围三厥一外,楚军则是在派兵驻防城墙、城门要地后,开始把大量中小火炮拉近城内。

  其中主力会是那些65毫米野战炮以及115毫米轻型榴弹炮这两种步兵支援火炮,此外还有部分115毫米野战炮甚至150毫米轻型榴弹炮也被拉进去了。

  这些火炮,将会在近距离通过发射霰弹、榴弹乃至实心炮弹对沿途的敌人进行逐一的炮击。

  这种玩法,就相当于给炮兵上刺刀……

  这双管齐下,再加上楚军还在不管的发射纵火弹,这种纵火弹,其实就是把烧的通红的实心炮弹打出去,这是传统舰炮的弹种,专门用来打木制风帆战舰的,效果很不错。

  而到了陆地上这么玩,其实效果也挺好的……毕竟这年头的城市,除了极少数地方缺乏木材的地区里木头建筑比较少外,其实大部分地方的城市里的建筑,除了少数官方或宗教类建筑外,其他的基本都是木头建筑为主。

  甚至很多官方建筑,乃至堡垒都是木头建筑为主。

  民用建筑以木制建筑为主,这一点不管是在东方还是西方都是如此,至于理由?没啥理由,就是木头建筑比较便宜。(极少数缺乏木料的地区是例外,比如沙漠地区。)

  至于后世人觉得欧洲的石头建筑多……那是因为石头建筑的保存年限比较久,而欧洲人又喜欢修各种宗教场所,同时战争频繁各种领主也会修石头堡垒,因此遗留下来的石头建筑比较多。

  但是大部分民用建筑甚至一些木质堡垒依旧是主流,只是保存不已,加上战争频繁逐渐消失在历史的场合里。

  再到十九世纪,进入工业化快速发展阶段后,民用石头建筑才多了起来,等到水泥出现后,才演变为整个城市都是石头水泥建筑居多。

  整个演变过程,其实和华夏大地里在二十世纪后的演变过程差不多的,城市都是逐步从木制建筑为主演变为水泥建筑。

  十七世纪中后期的孟买城也不例外,城内的大量建筑还是木制建筑为主,只有堡垒,高级官员的官邸,教堂等少数特殊建筑才是石头建筑。

  这样存在大量木制建筑的城市,在遭到楚军的覆盖式炮击,甚至还专门发射大量纵火弹的时候,就不可避免的燃起了熊熊大火!

  英国守军看着满城大火,那都是傻眼了……

  他们就不明白了,打仗归打仗,但是楚国人为什么要烧城?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1178页  当前第682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682/1178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老子就是要当皇帝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