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历史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靖难攻略_分节阅读_第270节
小说作者:北城二千   小说类别:历史军事   内容大小:3.03 MB   上传时间:2024-09-10 11:53:14

  “殿下难道不担心燕王殿下会脾气上头,命人冲开城门吗?”

  姚广孝还在都朱高煦对朱棣不够了解,可朱高煦对朱棣的了解超过了他。

  面对他的询问,朱高煦靠在椅子上,胸有成竹的露出笑意:“我爷爷对贪官污吏凶狠,可唯独对自家人凶狠不起来,哪怕家中出了再多的败类,他也只舍得自己教训,不舍得让旁人教训。”

  “在这一点上,我父亲比我爷爷过之不及。”

  朱高煦会担心朱棣才奇怪,历史上老三拉着人密谋毒杀他,都准备矫诏篡位了。

  可朱棣倒好,连打都没打,只是下旨杀了老三的王府属官,对于老三本人是一点都没惩罚。

  这也就是朱棣了,换做旁人面对这种事情,老三早就被腰斩了。

  哪怕是朱元璋这种护犊子的性格,也起码要把儿子贬为庶人,关入凤阳高墙一辈子才能打住。

  就朱棣在历史上对前身和老三的处理方式来看,自己现在做的事情才到哪?

  “如此,贫僧知道怎么与燕王殿下说了……”

  当朱高煦答案说出的时候,姚广孝就知道自己和朱棣不可能说服朱高煦了,因为他把朱棣的性格拿捏的太死了。

  他起身准备将这里的事情告诉朱棣,只是他才起身,朱高煦便开口道:“大师且慢。”

  “嗯?”姚广孝疑惑回头,不知道朱高煦还能与自己聊什么。

  他看向朱高煦,只见朱高煦的半张脸隐没于黑暗中,另外半张脸也在烛光下显得模糊不清。

  “大师回去后,且与我父亲说,最快到月末,我便会放他离开兀良哈秃城,到时候我会返回吉林城。”

  “不过在此之前,我想请父亲调一批军粮给我,算是日后我父子二人的退路。”

  朱高煦一直想着怎么解决吉林城财源,即便已经让亦失哈去说服杨彬,即便老朱已经调了那么多粮食给他,可他心里还是止不住的犯嘀咕。

  也因此,他很早就把目光打到了朱棣身上,这也是他为什么在知道自己能参加这次北巡时那么高兴的原因。

  由于老朱刚刚输送了钱粮给三都司,因此此时北平、大宁、辽东三都司的卫所储备仓都十分充盈。

  二十余万大军民夫北巡,每日要消耗的粮食足有数千石。

  只要朱棣稍微操作一下,朱高煦能获得的粮食、豆料都能以万计数。

  “私动军粮,那是大罪……”

  姚广孝没想到朱高煦居然敢把心思打到军粮上。

  “不过是派兵马外出搜寻,正常拨发行粮罢了,何来私动军粮一说。”

  朱高煦死猪不怕开水烫,并在后续补充道:“若是我那大兄没有削藩,我再还回去便是。”

  “……”看着朱高煦那胸有成竹的模样,姚广孝不知道他的底气来自哪里,但不知道为什么,他觉得朱高煦一定是掌握了什么消息,才敢做出这些惊世骇俗的事情。

  他没有离开,而是坐回了椅子上,目光凝重的看着朱高煦:“贫僧想问殿下,若是那登台者真的削藩,您会如何?”

  “我不会如何,或者说我不能如何。”朱高煦的回答出乎他的意料:“真到了削藩那一日,我会等着我父亲动手,而不是我自己动手。”

  “大师应该知道,即便我动手,我也只能拿下辽东罢了。”

  “爷爷在燕山修了长城,燕山以北又有十七叔,我不论如何都无法危及关内。”

  “只有父亲动手,我才有机会入关。”

  “这么看来,殿下是与关内无缘了。”姚广孝听到了朱高煦的话,心里忍不住摇头。

  他很了解朱棣,朱棣是绝不可能造反的,所以只要朱高煦没说谎,那朱棣就不可能因为朱高煦而波及到燕府。

  至于朱高煦所说的他能拿下辽东,姚广孝也并不相信。

  辽东有杨文、吴高、平安三人坐镇,傅让不过是督管辽南屯田的人,根本帮不了朱高煦太多忙。

  渤海之兵不过一万三千户,如何能与十万四千户的辽东争斗,更别说辽东是军镇,各个城池都修建得十分坚固,朱高煦拿什么攻破这些城池?

  恐怕他还没打进三万卫,山东都司与北平都司、北平行都司的兵马就兵抵沈阳了。

  “如此,贫僧告退……”

  姚广孝起身离去,他不知道朱高煦还留着什么后手,但不管他留着什么后手,只要不波及燕府就足够。

  瞧着他离去,朱高煦也能感觉到姚广孝对自己不抱期待,可他越是这样,朱高煦就越期待他与姚广孝在日后见面的场景。

  “老和尚,我可没说胡话……”

  他轻声调侃着,随后靠在了椅子上,闭眼休息了起来。

  也在他休息的同时,姚广孝离开了他的木屋,回到了朱棣居住的木屋中。

  他走进木屋的时候,朱棣正侧躺在木床上,独自发着闷气。

  听着姚广孝那特有的轻盈脚步声,朱棣也瓮声瓮气的开口:“如何?那小子如何说的?”

  姚广孝没有着急回答,而是点燃了蜡烛,然后找了一个位置坐下,松了一口气后才开口道:“二殿下说,月末便将兵权还给您,放您自由出入城内外。”

  “这段时间,城中诸将不会遭到针对,可以自由出入。”

  “朱能和丘福、张玉他们也是?”朱棣听到姚广孝的话,猛的翻身坐起,却看到了姚广孝点头的画面。

  “这么说,这小子是不怕俺把事情闹大?”朱棣有了一种面对自家徐妹子的感觉,他之前明明觉得老大更像徐妹子,老二像自己。

  可现在看来,老二出镇地方后,反而是中和了两人的性子,将自己拿捏的死死的。

  一想到自己被老二这样掌控,朱棣心里就不舒坦了:“他还说什么没?”

  “说了……”姚广孝没有遮掩,将他与朱高煦的所有对话都说了出来。

  听着从他口中转述出来的对话,朱棣心里是愈发冰凉。

  他起身喝了一杯热水,缓解了一下紧张的情绪,然后才坐到了姚广孝身旁,小心翼翼的询问道:“你觉得,老二说的话有几分能当真?”

  “您何必还要问贫僧,其实您自己已经有了答案。”姚广孝对朱允炆不是很了解,可朱棣对朱允炆可是十分了解的。

  朱棣出镇北平的时候,朱允炆已经五岁了,所以他自然是见过朱允炆的。

  对于朱允炆,朱棣觉得自家老二的评价十分贴切,他确实是在压抑的环境中长大的。

  不过对于自家老二认为朱允炆会通过其它方式削藩,朱棣是不认可的。

  毕竟在他看来,《削藩论》已经通过了全国藩王们的认可,唯一不服的朱棡与朱樉也已经薨逝。

  用这套办法,只需要两三代人,就能彻底解决藩王的问题,并且还能保障地方上的备敌、平叛,已经是一个万全之策了。

  所以在他看来,朱允炆没必要去额外选一条路来重新走一遍。

  况且自己这群人,说到底也是朱允炆的叔叔,他总不能杀自己叔叔吧。

  “老二的话,俺觉得半真半假。”

  朱棣给出自己的答案,姚广孝听到后也微微颌首,随后再询问:“那殿下是什么态度?”

  “俺……”朱棣迟疑了一下,虽然感觉十分憋屈,但老二毕竟是自己的娃,所以他只能将憋屈继续下去:“俺就暂时休息半个月吧,至于军粮的事情……”

  他想了想,确定不会有人能想到自己会往吉林城运送军粮后,他继续道:“老和尚你去让朱能和丘福、张玉他们每日率骑兵出城,就说巡边,然后从杨文那里调粮食。”

  “对了,老二不是有个兄弟在杨文手下干活嘛,就让他们自己商量着来,反正俺不管。”

  朱棣口口声声说自己不管,却把各种事情都安排好了。

  看着他那硬着头皮也在帮忙的模样,姚广孝轻笑着摇头,紧接着起身离开了这屋子。

  只是在他走后,朱棣拿着手中的水杯,看着眼前的烛火发着呆,不知道是不是在想朱高煦的话。

  良久之后,他才放下了手里的水杯,起身躺回了那张木床上,嘴里还喃喃道:

  “要是没事情发生,别以为俺不敢教训……”

  话说到一半,朱棣又想到眼下朱高煦的勇武,声音渐渐虚了起来:“让你娘教训你!”

第208章 晏驾归去

  “铛…铛…铛……”晨钟作响,五月的京城内外,不管是官吏乡绅,亦或者是平头百姓,他们皆在此时开始起床,为生活开始奔波。

  只是不同于平民百姓们为了生存而疲惫的奔波,官吏乡绅们的奔波却多了一丝沉重。

  洪武三十一年五月初十,这是朱元璋病重以来的第七天,整个五府六部都陷入了压抑的气氛之中。

  五军都督府内,李景隆穿着武官常服,看着眼前那堆积如山的奏疏独自发愣。

  在他左右,一名都督佥事看着手中的奏疏,略带感叹:“这刀干孟还真是软硬不进的王八,居然能死守这么久。”

  他口中的事情,显然是眼下正在发生的西南战事,李景隆闻言也回过了神来,向他看去的同时询问:“战事如何?”

  “西平侯遣都督何福与都督瞿能二人强攻景罕寨,叛军凭借有利地形居高坚守,大军三月未进一步。”

  “官军粮草将尽,叛军却士气高涨,二位都督无奈,只能向西平侯请增援兵。”

  “还没攻下吗?”李景隆叹了一口气,心里暗叹这段时间的糟心事着实太多。

  “国公,宫里……”都督佥事小心翼翼询问,李景隆却在听后摇了摇头:“没有消息就是最好的消息。”

  “确实”都督佥事下意识点头,接下来的时间,二人都将话题引到了军务上。

  湖广南部瑶苗的叛乱,西北陕西行都司的防务,西南与麓川的拉锯,还有大宁方向的大军巡边……

  这一件件事情,光是听起来都让人头疼,可这样的麻烦事,却已经持续了三十一年。

  自大明开国以来,各地叛乱的事情就从未停止过。

  经历了元代那种混乱的秩序,许多人都不甘心于接受大明这样教条式的秩序。

  土司们不喜欢朝廷管他们太严苛,地主乡绅们不喜欢大明又要他们交税,又要限制他们。

  北方的鞑官、色目官员们与汉人官员矛盾严重,除此之外还有许多外部的繁杂之事。

  这样的事情,李景隆已经处理多年,本该信手拈来,可朱元璋病重的消息,却让他慌乱了阵脚。

  面对这些奏疏,他心里十分烦躁。

  朱元璋对于他,不仅仅是皇帝,还是对他照顾有加,十分栽培他的舅爷。

  他下意识的不希望朱元璋出现什么事情,因为他很清楚大明朝这艘船还没有驶出风暴,还需要他这个掌舵人继续维稳。

  只是有的时候,人越不想来什么,便越要来什么。

  急促的脚步声在五军都督府内响起,那声音在来到李景隆的衙门前停下,李景隆也下意识抬起了头。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992页  当前第270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270/992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靖难攻略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